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操作的单人种树铲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00:39: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操作的单人种树铲。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曾经为了谋取利益开始肆意砍伐树木,由于过度的砍伐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一些本该是绿油油的森林眨眼间变成荒漠,这些荒漠随着时间的流失面积变得越来越大,也造成了极强的破坏力,当国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立马展开了对应的行动,研究治理,植树造林,以达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的目的。
3.随着人们意识的提升,人们种树频率的增加,一些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在种树的过程中,现有的种树铲在使用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种树过程必须多人搭配,挖坑,放树种,浇水,埋上,且过程繁琐麻烦,效率不够高,浪费人力资源,已经不能很好满足我们的需求,为解决上述种树过程繁琐,需多人操作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单人种树铲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单人种树铲,具备可单人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的优点,解决了原有种树铲种树时过程繁琐,需多人操作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可单人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单人种树铲,包括背箱,所述背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背箱内部固定连接有种子盒,种子与水存储在种子盒与水箱内,种子盒与水箱在背箱内并排固定连接,所述种子盒顶部活动连接有种子盒盖,当种子盒内种子用完时,打开种子盒盖,将种子添加进去,所述水箱顶部活动连接有水箱盖,当水箱内水用完后,打开水箱盖,加水,所述种子盒底部活动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与电动转轴活动连接,扇叶与种子大小适配,确保每两个扇叶间夹着一粒种子,以确保种子的播种量,所述种子盒底部固定连接有鼓风机,当种子从扇叶间掉落时,鼓风机会将种子吹出,以免种子搁浅无动力不能移动,所述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水管固定连接,电路接通后水泵工作将水从水箱内放入水管,所述种子盒底部与种子通道固定连接,电动转轴接通电路后,扇叶转动,将种子拨下,由鼓风机吹动通过种子通道,所述背箱底部开设有线路通道,所述背箱底部与连接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握杆顶部,所述握杆顶部与把手底部固定连接,握杆内部与把手内部均为中空,且相通,所述把手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握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铲刃。
8.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内部为中空设计,所述连接管道内部设置有水管、种子通道和线路通道,连接管道使用编织线管材质,可弯曲,可折叠,内部可容纳三种管道。
9.优选的,所述种子盒底面为倾斜设置,所述扇叶连接在种子盒的最底端,种子会因
自重自动向最低点滚落,以确保种子盒内有序滚动出种子,所述水箱底面为漏斗形设置,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漏斗的最底端,提高水的利用率,当水全部用完后,收泵才会抽不出水,不会出现残留积水。
10.优选的,所述把手内部为中空结构,线路通道通过把手的内部与控制按钮为固定连接,控制按钮控制水泵的开启,控制电动转轴的转动,以及鼓风机的工作,通过按动按钮即可控制水的流出,以及种子的投放。
11.优选的,所述握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握杆底部为开口状态,所述水管与种子通道通过握杆的内部与握杆底部固定连接,当控制按钮连接后,水泵通电,水通过水泵,水管从握杆底部流出,当扇叶转动时,种子通过种子管道在鼓风机的作用下从握杆底部落下。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单人种树铲,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便于操作的单人种树铲,通过把手上的按钮控制水泵的开启与关闭,控制电动转轴的转动与否,当使用该种树铲时,铲刃受压压入底面,此时将铲刃向上搬动,按动按钮,按钮控制水泵通电,水从水箱流出,通过水管,经过连接管道,握杆,从握杆底部流出,起到浇灌的作用,按钮按动的同时电动转轴转动,带动扇叶转动,种子落下,鼓风机通电,吹动种子通过种子通道,经过连接管道,握杆,从握杆底部落下,落入铲子铲出的坑内,然后将铲子提起,泥土自动回落,盖住种子,做到了挖坑,浇水,种种子,回埋的四道工序,达到了单人即可进行种树操作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人员利用率。
15.2、该便于操作的单人种树铲,通过铲刃将泥土翘起,直接按动按钮即可控制种子从握杆底部落下,落入土坑内,通过从握杆底部固定连接的水管往土坑内浇水,浇水与播种完成后直接将铲刃提起,泥土回落,即可覆盖在种子上,整个过程无需将泥土全部翻起,仅需使用铲刃将泥土翘起一定角度即可,更加便于操作,省力,调高了工作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箱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铲子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种子盒盖;2、水箱盖;3、背箱;4、水箱;5、水泵;6、水管;7、线路通道;8、种子通道;9、电动转轴;10、鼓风机;11、扇叶;12、种子盒;13、把手;14、控制按钮;15、铲刃;16、握杆;17、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操作的单人种树铲,包括背箱3,背箱3内部固定连接有水箱4,背箱3内部固定连接有种子盒12,种子与水存储在种子盒 12与水箱4内,种子盒12与水
箱4在背箱内并排固定连接,种子盒12顶部活动连接有种子盒盖1,当种子盒12内种子用完时,打开种子盒盖1,将种子添加进去,水箱4顶部活动连接有水箱盖2,当水箱4内水用完后,打开水箱盖2,加水,种子盒12底部活动连接有扇叶11,所述扇叶11与电动转轴9 活动连接,扇叶11与种子大小适配,确保每两个扇叶11间夹着一粒种子,以确保种子的播种量,种子盒12底部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0,当种子从扇叶 11间掉落时,鼓风机10会将种子吹出,以免种子搁浅无动力不能移动,水箱 4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5,水泵5与水管6固定连接,电路接通后水泵5工作将水从水箱4内抽入水管,种子盒12底部与种子通道8固定连接,电动转轴 9接通电路后,扇叶11转动,将种子拨下,由鼓风机10吹动通过种子通道8,背箱3底部开设有线路通道7,背箱3底部与连接管道17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管道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握杆16顶部,握杆16顶部与把手13底部固定连接,握杆16内部与把手13内部均为中空,且相通,把手13设置有控制按钮14,握杆16底部固定连接有铲刃15。
22.优选的,连接管道17内部为中空设计,连接管道17内部设置有水管6、种子通道8和线路通道7,连接管道17使用编织线管材质,可弯曲,可折叠,内部可容纳三种管道。
23.优选的,种子盒12底面为倾斜设置,扇叶11连接在种子盒12的最底端,种子会因自重自动向最低点滚落,以确保种子盒12内有序滚动出种子,水箱 4底面为漏斗形设置,水泵5固定连接在漏斗的最底端,提高水的利用率,当水全部用完后,收泵才会抽不出水,不会出现残留积水。
24.优选的,把手13内部为中空结构,线路通道7通过把手13的内部与控制按钮14为固定连接,控制按钮14控制水泵5的开启,控制电动转轴9的转动,以及鼓风机10的工作,通过按动按钮14即可控制水的流出,以及种子的投放。
25.优选的,握杆16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握杆16底部为开口状态,水管6 与种子通道8通过握杆16的内部与握杆16底部固定连接,当控制按钮14连接后,水泵5通电,水通过水泵5,水管6从握杆16底部流出,当扇叶11转动时,种子通过种子管道8在鼓风机10的作用下从握杆16底部落下。
26.2、工作原理:该便于操作的单人种树铲,通过把手上的控制按钮14控制水泵5的开启与关闭,控制电动转轴9的转动与否,当使用该种树铲时,铲刃15受压压入底面,此时将铲刃15向上搬动,按动控制按钮14,控制水泵5通电,水从水箱4流出,通过水管6,经过连接管道17,握杆16,从握杆16底部流出,起到浇灌的作用,控制按钮14按动的同时电动转轴9转动,带动扇叶11转动,种子落下,同时鼓风机10通电,吹动种子通过种子通道8,经过连接管道17,握杆16,从握杆16底部落下,落入铲子铲出的坑内,然后将铲子提起,泥土自动回落,盖住种子,做到了挖坑,浇水,种种子,回埋的四道工序,达到了单人即可进行种树操作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人员利用率。
27.该便于操作的单人种树铲,通过铲刃15将泥土翘起,直接按动控制按钮15即可控制种子从握杆16底部落下,落入土坑内,通过从握杆16底部固定连接的水管6往土坑内浇水,浇水与播种完成后直接将铲刃15提起,泥土回落,即可覆盖在种子上,整个过程无需将泥土全部翻起,仅需使用铲刃15将泥土翘起一定角度即可,更加便于操作,省力,调高了工作的舒适度。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