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通道微型流变仪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15:53: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通道微型流变仪。


背景技术:

2.转矩流变仪是研究材料的流动、塑化、热、剪切稳定性的理想设备,流变仪提供了更接近于实际加工的动态测量方法,可以在类似实际加工的情况下,连续、准确可靠地对材料的流变性能进行测定,如多组份物料的混合、热固性树脂的交联固化、弹性体的硫化,材料的动态稳定性以及螺杆转速对体系加工性能的影响等。
3.目前,国内外转矩流变仪一般采用60mm3密炼腔,作为配方开发的有效手段。然而对于热敏感比较强的物料例如硬质pvc,由于分散效果不佳导致实验数据塑化时间差异比较大,其次,物料密炼效果不充分,密炼出来的物料的不能直接成型,还得进行压片等二次加工处理,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多通道微型流变仪。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多通道微型流变仪,包括流变仪本体,所述流变仪本体顶部开设有锥形的密炼腔,所述密炼腔内设置有锥形双螺杆,所述流变仪本体侧壁上设置有与密炼腔连通的投料口,所述密炼腔底部固定并连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下端固定并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流变仪本体侧壁并延伸至流变仪本体外侧,所述下料管靠近其下端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下料管通断的第一转换阀。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锥形的密炼腔内设置锥形双螺杆,工作人员从投料口向密炼腔内投入物料后,将锥形双螺杆与外部动力机构相连,即可通过锥形双螺杆对密炼腔内的物料进行密炼,有利于提高物料的密炼效果,免去了需要采用其他设备进行二次加工的繁琐,提高了密炼效率。
7.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管上固定并连通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另一端与密炼腔侧壁靠近密炼腔顶部的位置固定并连通,且所述循环管道靠近下料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循环管道通断的第二转换阀。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管道及第二转换阀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打开第二转换阀,同时关闭第一转换阀,使得从下料管排出的物料由循环管道回至密炼腔中,以此便于锥形双螺杆对密炼腔内的物料进行二次密炼,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密炼效果。
9.进一步的,所述密炼腔周侧的流变仪本体内开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内壁的上、中、下段均固定有电加热棒。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炼加工前,工作人员可开启电加热棒,以此对环形空腔内进行加热升温,从而使得密炼腔内的温度升高至适合物料密炼的温度,有利于提高物料密炼效果。
11.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空腔内设置有包围环形空腔的螺旋冷却管,所述螺旋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流变仪本体两侧的侧壁。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炼完成后,需要对密炼后的物料进行降温时,工作人员只需向螺旋冷却管中通入冷空气,以此对环形空腔内进行降温,即可使得密炼腔内的温度降低,以便进行后续卸料工作。
13.进一步的,所述密炼腔内壁与锥形双螺杆下半段之间的缝隙小于0.1mm。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炼腔内壁与锥形双螺杆下半段之间的间隙较小,减小了密炼死角,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密炼效果。
15.进一步的,所述密炼腔的顶部开口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投料口内设置有与投料口插接配合的塞体。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塞对密炼腔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塞体降低了杂物从投料口进入密炼腔内的概率,有利于密炼工作的顺利进行,且降低了杂物影响密炼效果的概率。
17.进一步的,所述流变仪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塞体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流变仪本体侧壁上的转动杆、与转动杆远离流变仪本体的一端固定的限位板以及套设于转动杆上并设置于限位板与流变仪本体之间的扭簧,所述限位板侧壁与塞体侧壁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板侧壁与塞体侧壁抵接,以此对塞体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因流变仪本体发生震动而使得塞体脱离投料口,从而使得杂物从投料口进入密炼腔内的概率。
19.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远离流变仪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挤片模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密炼后的物料通过挤片模块一次加工成型,减少了后期加工次数,工作人员也可根据密炼产品的种类,将挤片模块更换成拉丝模块、纺丝模块或注塑模块。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技术中,在锥形的密炼腔内设置锥形双螺杆,工作人员从投料口向密炼腔内投入物料后,将锥形双螺杆与外部动力机构相连,即可通过锥形双螺杆对密炼腔内的物料进行密炼,有利于提高物料的密炼效果,免去了需要采用其他设备进行二次加工的繁琐,提高了密炼效率;
23.2、本技术中,循环管道及第二转换阀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打开第二转换阀,同时关闭第一转换阀,使得从下料管排出的物料由循环管道回至密炼腔中,以此便于锥形双螺杆对密炼腔内的物料进行二次密炼,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密炼效果;
24.3、本技术中,密封塞对密炼腔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塞体降低了杂物从投料口进入密炼腔内的概率,有利于密炼工作的顺利进行,且降低了杂物影响密炼效果的概率。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8.图中:1、流变仪本体;11、密炼腔;111、密封塞;12、投料口;121、塞体;13、环形空腔;2、锥形双螺杆;3、下料管;31、第一转换阀;4、出料管;5、限位组件;51、转动杆;52、限位板;53、扭簧;6、挤片模块;7、循环管道;71、第二转换阀;8、电加热棒;9、螺旋冷却管;1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多通道微型流变仪,包括流变仪本体1、锥形双螺杆2、下料管3、出料管4以及限位组件5。流变仪本体1顶部开设有呈圆锥形的密炼腔11,且密炼腔11的顶部开口设置有与密炼腔11插接配合的密封塞111。锥形双螺杆2由两个相互啮合的螺杆组成,锥形双螺杆2设置于密炼腔11内,锥形双螺杆2的杆体上端延伸出流变仪本体1外侧,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需将流变仪本体1的杆体上端与动力机构固定连接。
31.流变仪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与密炼腔11连通的投料口12,投料口12设置于流变仪本体1侧壁靠近流变仪本体1顶部的位置上,且投料口12内设置有与投料口12插接配合的塞体121。下料管3为轴线竖直的圆管状结构,其上端与密炼腔11底部固定并连通,下料管3靠近其下端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下料管3通断的第一转换阀31。出料管4为轴线水平的圆管状结构,其顶部与下料管3下端固定并连通,出料管4的一端闭口并位于流变仪本体1内,出料管4的另一端贯穿流变仪本体1侧壁并位于流变仪本体1外侧,且出料管4远离流变仪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挤片模块6,在其他实施例中,工作人员亦可根据需要将挤片模块6更换为拉丝模块、纺丝模块或注塑模块。在锥形的密炼腔11内设置锥形双螺杆2,工作人员从投料口12向密炼腔11内投入物料后,将锥形双螺杆2与外部动力机构相连,即可通过锥形双螺杆2对密炼腔11内的物料进行密炼,有利于提高物料的密炼效果,免去了需要采用其他设备进行二次加工的繁琐,提高了密炼效率。
32.为提高物料的密炼效果,下料管3上固定并连通有循环管道7,循环管道7设置于第一转换阀31与密炼腔11底部之间的下料管3上,循环管道7另一端与密炼腔11侧壁靠近密炼腔11顶部的位置固定并连通,且循环管道7靠近下料管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循环管道7通断的第二转换阀71。循环管道7及第二转换阀71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打开第二转换阀71,同时关闭第一转换阀31,使得从下料管3排出的物料由循环管道7回至密炼腔11中,以此便于锥形双螺杆2对密炼腔11内的物料进行二次密炼,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密炼效果。
33.为便于在物料密炼前对密炼腔11内进行预热,密炼腔11周侧的流变仪本体1内开设有环形空腔13,环形空腔13内壁的上、中、下段均固定有电加热棒8,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通过电加热棒8对环形空腔13内进行预热,使得密炼腔11内的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物料的密炼效果。为便于对密炼后的物料进行降温,环形空腔13内设置有包围环形空腔13的螺旋冷却管9,螺旋冷却管9的两端分别贯穿流变仪本体1两侧的侧壁,密炼完成后,需要对密炼后的物料进行降温时,工作人员只需向螺旋冷却管9中通入冷空气,以此对环形空腔13内进行降温,即可使得密炼腔11内的温度降低,以便进行后续卸料工作。
34.为进一步提高密炼效果,密炼腔11内壁与锥形双螺杆2下半段之间的缝隙小于0.1mm,减小了密炼死角,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密炼效果。
35.限位组件5设置于流变仪本体1上,用于对塞体121进行限位,且限位组件5包括转动杆51、限位板52以及扭簧53。转动杆51为圆杆状结构,其转动安装于流变仪本体1侧壁上靠近投料口12的位置上。限位板52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一侧的侧壁与转动杆51远离流变仪本体1的一端固定,且限位板52侧壁与塞体121侧壁抵接。扭簧53套设于转动杆51上,扭簧53位于限位板52与流变仪本体1之间,扭簧53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52和流变仪本体1固定。在扭簧53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板52侧壁与塞体121侧壁抵接,以此对塞体121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因流变仪本体1发生震动而使得塞体121脱离投料口12,从而使得杂物从投料口12进入密炼腔11内的概率。
36.为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转换阀31、第二转换阀71及电加热棒8进行控制,流变仪本体1侧壁上固定有控制器10,且控制器10与第一转换阀31、第二转换阀71及电加热棒8均电连接。
37.本实施例中多通道微型流变仪的使用原理为:在锥形的密炼腔11内设置锥形双螺杆2,工作人员从投料口12向密炼腔11内投入物料后,将锥形双螺杆2与外部动力机构相连,即可通过锥形双螺杆2对密炼腔11内的物料进行密炼,有利于提高物料的密炼效果,免去了需要采用其他设备进行二次加工的繁琐,提高了密炼效率。循环管道7及第二转换阀71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打开第二转换阀71,同时关闭第一转换阀31,使得从下料管3排出的物料由循环管道7回至密炼腔11中,以此便于锥形双螺杆2对密炼腔11内的物料进行二次密炼,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密炼效果。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