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透光旋钮开关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13:20: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光旋钮开关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2.开关器件,包括按键开关、旋钮开关等具备开关功能的器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例如音箱、投影仪、汽车旋钮、房屋总控旋钮等。
3.现有的透光旋钮开关,为了使得旋钮的显示效果更好,一般将旋钮盖下方安装显示屏,达到显示不同内容的效果,但是这样的开关器件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对于具备独立显示屏的电器产品,在开关器件上再安装显示屏明显多余且成本高、动态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透光旋钮开关及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备显示效果的开关器件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动态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透光旋钮开关,包括:
6.发光器,其被设置为适于被通电而发射出可视光线;
7.显示器,其设置于所述发光器的出光方向,并被设置为适于接受至少部分所述可视光线的投射而对外显示;
8.分光器,所述分光器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与所述显示器之间;
9.其中,所述分光器的至少部分部位被设置为适于响应于一操控力而与所述发光器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使得所述分光器对所述发光器发出的所述可视光线进行动态分光后投射至所述显示器,以在所述显示器上呈现出预设规律的光影渐变效果。
10.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器具有至少两个导光通道;所述导光通道包括:
11.朝向所述发光器的出光方向设置的入光口;和
12.朝向所述显示器设置的出光口;
13.且至少部分导光通道的入光口覆盖了所述发光器的第一指定出光角度范围,使得所述发光器发射出的所述可视光线能够被所述分光器导入不同的导光通道,并经不同导光通道的出光口投射至所述显示器。
14.进一步地,所述导光通道包括:
15.导光内壁;
16.与所述导光内壁相对设置的导光外壁;以及
17.导光连接壁,所述导光连接壁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导光连接壁和第二导光连接壁;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导光内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导光外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导光内壁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导光外壁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的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的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所述导光内壁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光内壁的第二端
为相对的两端,所述导光外壁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光外壁的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
18.进一步地,所述导光通道包括:
19.导光内壁;
20.与所述导光内壁相对设置的导光外壁;以及
21.导光连接壁,所述导光连接壁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导光连接壁和第二导光连接壁;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导光内壁,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的第二端连接和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的第二端均朝向所述导光外壁设置,且相对于所述导光外壁可活动;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的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的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
22.进一步地,各所述导光通道的导光连接壁依次连接,使得各所述导光通道组合后的外轮廓形状呈凸台状。
23.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器于朝向所述发光器的一侧进一步延伸有一遮光部;沿自所述分光器的出光端至入光端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为投影面,所述遮光部的外轮廓在所述投影面的投影图形覆盖所述发光器所在位置,以将所述发光器的除所述第一指定出光角度范围外的光线导入所述分光器或者按照预设路径进行反射。
24.进一步地,所述遮光部包括:
25.导光面,其延伸于所述导光通道的导光外壁的朝向所述发光器的一侧设置,且形状与所述导光外壁相适应,以将所述发光器的除所述第一指定出光角度范围外的光线导入所述分光器;
26.遮光面,其延伸于所述导光面的远离所述导光外壁的一端设置,以遮挡所述发光器发射的未进入所述分光器中的光线,防止漏光。
27.进一步地,所述遮光面为环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28.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导光通道之间还设置有分光部;所述分光部朝向所述发光器的出光方向设置,以使得所述可视光线组成的光束经所述分光部分隔后分别导入至与所述分光部相邻的两个导光通道。
29.进一步地,所述分光部被设置为一平面,且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发光器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者等于10mm。
30.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器相对于所述发光器活动设置,且能够响应于一操控力而相对于所述发光器发生旋转位移,以使得各所述导光通道之间的分光部依次经过所述发光器的正上方,而在所述显示器上呈现出预设规律的光影渐变效果。
31.进一步地,所述分光部的面积与所述导光通道的入光口的面积的比值范围被设置为[1/15,1/3]。
[0032]
进一步地,各所述导光通道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0033]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采用透光材料制作,其包括:
[0034]
至少一入光面,其被设置于所述分光器的出光方向,并被设置为适于接受经所述分光器导出的光束的入射;以及
[0035]
至少一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的出光面,其被设置为适于将所述入光面入射的光线射出而使得所述显示器对外呈现出预设规律的光影渐变效果。
[0036]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器包括至少一个点光源,所述点光源的出光角度范围被设置为大于80
°

[0037]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通道的数量被设置为大于或者等于三个,所述点光源的数量被设置为n-2个;其中,n为所述导光通道的数量。
[0038]
进一步地,若所述点光源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则多个所述点光源以所述显示器的中心点为对称点对称分布。
[0039]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器的下端面与所述点光源在垂直方向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3mm。
[00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0041]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和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旋转式检测开关;
[0042]
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执行组件;以及所述的透光旋钮开关。
[0043]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旋钮开关的分光器上设置有一固定孔;所述透光旋钮开关的分光器通过所述固定孔插设在所述旋转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上,并被设置为适于响应一操控力而带动所述旋转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旋转。
[0044]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旋钮开关的发光器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且所述发光器的发光亮度不随所述旋转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的转动而变化。
[00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46]
通过分光器对发光器发出的可视光线进行分隔后再投射至所述显示器,且在所述分光器与所述发光器的相对位移过程中,所述分光器对所述可视光线能够进行动态分隔,使得所述显示器所显示出的发光光斑和阴影的面积和/或位置按照预设规律进行变换,以在所述显示器上呈现出光影渐变的动态视觉效果,且以上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不用添加显示屏等结构复杂且耗电的电器元件即可达到动态显示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4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8]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透光旋钮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光器的结构图;
[0050]
图3是图2对应的侧视图;
[0051]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部分光路示意图;
[0052]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光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分光器的仰视图;
[0054]
图7是图6所示分光器对应的透光旋钮开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55]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遮光部的示意图;
[0056]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遮光部与发光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57]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遮光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58]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光部的位置示意图;
[0059]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光部与发光器的距离关系示意图;
[0060]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0061]
图14a-图14c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三个导光通道对应的显示器光影渐变效果图;
[0062]
图15a-图15c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四个导光通道对应的显示器光影渐变效果图;
[0063]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电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64]
图17是图16中的内部电路板与透光旋钮开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65]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行程缝隙的位置示意图;
[0066]
附图标记:
[0067]
1-透光旋钮开关;10-发光器;20-显示器、20a-行程缝隙、201-入光面、202-出光面、203-纹理;30-分光器、301-导光通道、3011-入光口、3012-出光口、3013-导光内壁、30131-导光内壁的第一端、30132-导光内壁的第二端、3014-导光外壁、30141-导光外壁的第一端、30142-导光外壁的第二端、3015-导光连接壁、30151-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1-第一导光连接壁的第一端、301512-第一导光连接壁的第二端、30152-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1-第二导光连接壁的第一端、301522-第二导光连接壁的第二端、30153-支撑部;302-入光端;303-出光端;304-遮光部、3041-导光面、3042-遮光面、3043-投影图形;305-分光部;306-固定孔;
[0068]
2电器设备、21-电路板、21a-旋转式检测开关、21a1-旋转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70]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下部”、“上端”、“下端”、“下表面”、“上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71]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7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73]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74]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0075]
请参阅图1-图15c,基于图1-图15c,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透光旋钮开关被具体阐释,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光旋钮开关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一种透光旋钮开关1包括发光器10、显示器20和分光器30;其中,
[0076]
所述发光器10,其被设置为适于被通电而发射出可视光线;
[0077]
所述显示器20,其设置于所述发光器10的出光方向,并被设置为适于接受至少部分所述可视光线的投射而对外显示;
[0078]
所述分光器30,所述分光器30设置于所述发光器10与所述显示器20之间;
[0079]
其中,所述分光器30的至少部分部位被设置为适于响应于一操控力而与所述发光器10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使得所述分光器30对所述发光器10发出的所述可视光线进行动态分光后投射至所述显示器20,以在所述显示器20上呈现出预设规律的光影渐变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预设规律的光影渐变的效果可以是光斑和阴影之间的交替出现、光斑与阴影之间的位置交替、光斑和阴影之间的形状的渐变等光学视觉效果。所述操控力可例如为旋转力或者按压力,对应的,所述相对位移可例如为旋转位移或者平行位移。
[0080]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光器30对发光器10发出的可视光线进行分隔后再投射至所述显示器20,且在所述分光器30与所述发光器10的相对位移过程中,所述分光器10对所述可视光线能够进行动态分隔,使得所述显示器20所显示出的发光光斑和阴影的面积和/或位置按照预设规律进行变换,以在所述显示器20上呈现出光影渐变的动态视觉效果,且以上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不用添加显示屏等结构复杂且耗电的电器元件即可达到动态显示的目的。
[008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分光器30具有至少两个导光通道301;所述导光通道301包括:相互连通的入光口3011和出光口3012;如图3所示,多个所述导光通道301的多个入光口3011组成了所述分光器30的入光端302,多个所述导光通道301的多个出光口3012组成了所述分光器30的出光端303;所述入光端302朝向所述发光器10设置,所述出光端303朝向所述显示器20设置;具
[0082]
体地,针对于某个所述导光通道301,所述入光口3011朝向所述发光器10的出光方向设置,且至少部分导光通道301的所述入光口3011覆盖了所述发光器10的第一指定出光角度范围(如图4中的θ,图4中的带箭头的虚线示例性的给出了所述发光器10发射出的可视光线的走向),使得所述发光器10发射出的所述可视光线能够被所述分光器30导入不同的导光通道301;所述出光口3012朝向所述显示器20设置,使得不同所述道光通道301导出的光均能够经对应的出光口3012投射至所述显示器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20能够接收多个导光通道301的出光口3012射出的光线,因此,当所述分光器30的至少部分部位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发生转动位移时,所述分光器30中的多个导光通道301的入光口3011中进入的光线将随着所述转动位移而按照预设的规律动态变化,进而使得所述分光器30中的各导光通道301的出光口射出的光线投射在所述显示器20上时,呈现出预设规律的光影渐变效果。
[0083]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导光通道301包括:导光内壁3013、与所述
导光内壁3013相对设置的导光外壁3014、以及连接所述导光内壁3013和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导光连接壁3015。所述导光内壁3013、所述导光外壁3014以及两个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首尾连接后而形成具备相互连通的入光口3011和出光口3012的通道形结构;具体地:
[0084]
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和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的第一端301511连接所述导光内壁3013的第一端30131,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的第二端301522连接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第一端30141;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的第一端301521连接所述导光内壁3013的第二端30132,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的第二端301512连接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第二端30142;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的第一端301511与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的第二端301512为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的第一端301521与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的第二端301522为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导光内壁3013的第一端30131与所述导光内壁3013的第二端30132为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第一端30141与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第二端30142为相对设置的两端。换句话说,在此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通道301所述分光器30的所述导光通道301是由所述导光内壁3013的第一端30131、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的第一端301511、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的第二端301512、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第二端30142、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第一端30141、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的第二端301522、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1顺次连接且首尾连接后而形成的具备相互连通的入光口3011和出光口3012的通道形结构;且所述导光内壁3013、所述导光外壁3014以及两个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之间为无缝连接,以防止进入所述导光通道301中的光线外漏;示例性的,所述导光内壁3013、所述导光外壁3014以及两个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一体成型;示例性的,所述导光内壁3013、所述导光外壁3014以及两个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为双色注塑成型,其中,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厚度更厚,且为不透光材料,以防止进入所述导光通道301中的光线透过所述导光外壁3014透出后影响所述显示器20的显示效果。
[0085]
该实施例中,所述分光器30的各导光通道301相互连接而形成一个具备多个入光口3011和多个出光口3012的环形通道结构;所述的分光器30的至少部分部位能够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发生转动位移,具体为:所述分光器30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而整体的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发生转动位移;示例性的,所述发光器10固定设置,而所述分光器30活动设置,且能够沿着指定的旋转轴转动,所述发光器10与所述旋转轴之间的设定距离能够满足:至少部分所述导光通道301的入光口3011能够覆盖所述发光器10的第一指定出光角度范围,进而,在所述分光器30绕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位移时,多个所述导光通道301的入光口3011中进入的光线将随着所述转动位移而按照预设的规律动态变化,进而使得所述分光器30中的各导光通道301的出光口射出的光线投射在所述显示器20上时,呈现出预设规律的光影渐变效果。
[0086]
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导光通道301包括:导光内壁3013、与所述导光内壁3013相对设置的导光外壁3014、以及连接所述导光内壁3013的导光连接壁3015。相较于上述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仅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光内壁3013,且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与所述导光外壁3014之间设置有预设缝隙,该预设缝隙可满足: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光外壁3014转动,且所述导光通道301中的光线不会通过所述预设缝隙射入其他的导光通道301中。具体地:
[0087]
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和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的第一端301511和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的第一端301521均连接所述导光内壁3013,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的第二端301512和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的第二端301522均朝向所述导光外壁3014设置,且相对于所述导光外壁3014可活动设置;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的第一端301511与所述第一导光连接壁30151的第二端301512为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的第一端301521与所述第二导光连接壁30152的第二端301522为相对设置的两端。相较于上述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外壁3014为固定设置,其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的位置不会随着所述透光旋钮开关1的旋转而发生改变,所述导光内壁3013以及两个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之间一体成型或者双色注塑成型的设置;所述导光内壁3013和两个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显示器20,所述显示器20被设置为能够绕指定旋转轴转动,且所述显示器20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导光通道301中的导光内壁3013和对应的两个导光连接壁3015发生转动;即,所述的分光器30的至少部分部位能够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发生转动位移,具体为:所述分光器30的所述导光通道301中的导光内壁3013和导光连接壁3015能够随着所述显示器20的转动而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转动,所述导光外壁3014不随着所述显示器20的转动而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转动;示例性的,所述发光器10固定设置,所述显示器20活动设置,且能够沿着指定的旋转轴转动,所述发光器10与所述旋转轴之间的设定距离能够满足:至少部分所述导光通道301的入光口3011能够覆盖所述发光器10的第一指定出光角度范围,进而,在所述显示器20绕所述旋转轴进行转动时,多个所述导光通道301的入光口3011中进入的光线将随着所述转动位移而按照预设的规律动态变化,进而使得所述分光器30中的各导光通道301的出光口射出的光线投射在所述显示器20上时,呈现出预设规律的光影渐变效果。
[0088]
上述实施例中,分光器30的各导光通道301的导光外壁3014相对于发光器10固定设置,导光内壁3013和对应的导光连接壁3015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显示器20,并可随着所述显示器20的转动而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转动,如图7所示。
[0089]
优选的,为了方便于对所述透光旋钮开关施加旋转力,或者说,为了方便于旋转所述显示器20,一种实施例中还在所述显示器20的侧面一周设置有凹凸不平的纹理203(如图7所示),以便于旋转。
[009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所述导光通道301的导光连接壁3015依次连接,使得各所述导光通道301组合后的外轮廓形状呈凸台状;所述分光器30的具备多个入光口3011的入光端302和具备多个出光口3012的出光端303均为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的圆心位于所述旋转轴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10包括至少一个点光源,所述圆形结构正好匹配于所述点光源的发光特性(锥形光束),使得所述分光器30和/或所述显示器20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时,所述分光器30的所述入光端302能够射入尽可能多的可视光线。且所述凸台状的外轮廓形状使得所述分光器30具备一定的聚光效果,将进入所述导光通道30中的多个方向的可视光线汇聚后投射至所述显示器20,因此,在能够在达到显示器20的显示效果的情况下,能够节省所述点光源的功耗,即更小功率的led灯也能够达到所述显示器20更好的显示效果;且通过一定的聚光作用,能够使得所述显示器20的透光更均匀,减少光斑,增强用户体验。
[0091]
在一些方案中,如图8所示,所述分光器30于朝向所述发光器10的一侧进一步还延伸有一遮光部304;沿自所述分光器10的出光端至入光端302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如图3中箭
头方向),以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为投影面,所述遮光部304的外轮廓在所述投影面的投影图形3043覆盖所述发光器10所在位置(如图9所示),以将所述发光器10的除所述第一指定出光角度范围外的光线导入所述分光器或者按照预设路径进行反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于所述分光器30的入光端302的遮光部304对所述发光器10的未被所述入光口3011覆盖的出光角度范围的光线进行遮挡或者引导(如图4所示),以防止过多的光线外漏而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
[0092]
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遮光部304包括:延伸于各所述导光通道的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朝向所述发光器10一侧的导光面3041,以及延伸于所述导光面304的远离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一端的遮光面3042;所述导光面3041的形状与所述导光外壁3014相适应,以将所述发光器10的除所述第一指定出光角度范围外的光线导入所述分光器30的各所述导光通道301的入光口3011;所述遮光面3042用于遮挡所述发光器10发射的未进入所述分光器30中的光线,防止漏光。
[0093]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面3042为环形结构,具体地:所述遮光面3042为延伸于所述导光面3041的环形外檐,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遮光面3042与所述点光源的出光端在垂直方向的距离为预设值,通过该预设值的调整,能够调节所述遮光部304所遮住光线的范围,进而,结合所实用的点光源的具体尺寸以及所述透光旋钮开关1的安装环境来调节所述遮光面3042与所述点光源的出光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即所述预设值),使得在满足于所述安装环境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所述预设值,以尽可能的遮挡住除所述第一指定出光角度范围外的可视光线;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光器30的下端面(即所述遮光面3042)与所述点光源在垂直方向的距离(即所述预设值)小于或者等于3mm,该3mm的距离设置,能够平衡于所述透光旋钮开关1的纵向尺寸与所述遮光部304的遮光性能,使得大部分不在所述第一指定出光角度范围内的可视光线也能够射入所述导光面3041,并经所述导光面3041的引导后进入对应的导光通道301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分光器30的聚光效果,降低功耗,使得在使用更低功率点光源的情况下达到想要的显示效果。
[0094]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便携式的电器设备上,例如便携式制氧机等,降低旋钮开关的显示功耗显得尤为重要,本领域技术人员悉知的是:便携式电器设备一般采用电池供电,而电池的电量是一定的,因此想要延长便携式电器设备的使用时间,就要尽可能的降低所述便携式电器设备的整体功耗,而过多的降低所述便携式电器设备的主体功能(例如便携式制氧机的制氧功能)的功耗会影响所述便携式电器设备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在保证主体功能的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外围设备的功耗,例如降低透光旋钮开关1的功耗。传统的透光旋钮开关1为了达到更好或者更丰富的显示效果,通常使用显示屏来进行显示,而显示屏的功耗较高,不利于降低便携式电器设备的功耗。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透光旋钮开关1特别适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器设备,通过点光源(例如led灯)以及分光器30的设置,使得显示器20能够显示出光影变幻的动态显示效果,且结构简单,功耗低,有利于延长便携式电器设备的工作时间。
[0095]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相邻两个导光通道301之间还设置有分光部305;所述分光部305朝向所述发光器10的出光方向且设置,以使得所述可视光线组成的光束经所述分光部305分隔后分别导入至与所述分光部305相邻的两个导光通道301。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所述分光部被设置为一平面,且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换
句话说,所述分光部为一垂直于所述导光内壁3013的平面结构,其设置于相邻两个导光通道301之间的导光内壁3013的朝向所述发光器10的端部。所述分光部305与所述发光器10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设置的不合适会严重影响所述透光旋钮开关1的显示效果,具体为:当所述第一垂直距离过近时,容易导致透所述分光部305过多遮挡所述光束的投射而导致投射至所述显示器20上的光不均匀,当所述第一垂直距离过远时,容易导致所述分光部305的分光效果不好,导致原本应该被分入一导光通道301中的光投射至其他导光通道301;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分光部305与所述发光器10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小于或者等于10mm,所述分光壁305的面积与所述导光通道301的入光口3011的面积的比值范围被设置为[3,15],各所述导光通道30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该第一垂直距离与所述比值范围的配合设置状态下,所述分光部305的对所述发光器10所发射出的可视光线组成的光束的分隔效果处于较佳状态,即:所述分光部305在较好的分隔所述光束的情况下也不会过多的阻挡所述光束的投射效果,使得经所述分光器30分光后的光束能够完整覆盖所述显示器20,且不会在所述显示器20上产生不理想的光斑,当所述分光器30响应于一操控力而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发生旋转时,各所述导光通道301之间的分光部305依次经过所述发光器10的上方能够在所述显示器20上呈现出旋转风车状的光影渐变效果。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将所述第一垂直距离设置为5.72mm,单个所述分光部305的面积设置为6.7平方毫米,所述入光口3011的面积设置为59平方毫米。
[0096]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20采用透光材料制作;示例性的,所述显示器20由半透明的散光材质塑料制成。如图13所示,所述显示器20包括:至少一入光面201,其被设置于所述分光器30的出光方向,并被设置为适于接受经所述分光器导出的光束的入射;以及至少一与所述入光面201相对设置的出光面202,其被设置为适于将所述入光面201入射的光线射出而使得所述显示器20对外呈现出预设规律的光影渐变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201与所述分光器30的出光端303密封连接,从而进一步保证所述分光器30中的光线不会照射至所述显示器20以外的地方,从而不会在所述分光器30与所述显示器20之间出现漏光现象。另外,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配合于所述分光器30的圆形的出光端303结构,所述显示器20被设置为一匹配与所述出光端303的圆形薄片,所述圆形薄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分光器30的所述出光端303,所述圆形薄片的朝向所述分光器30的一面则为所述入光面201,所述圆形薄片的远离所述分光器30的一面则为所述出光面202;示例性的,所述显示器20与所述分光器30可一体成型的设置。
[0097]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显示器20设置为与所述出光端303相匹配的圆形形状,使得经所述分光器30的出光端303投射至所述显示器20的光影的形状更像风车状,以达到更美观的视觉效果。
[009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10包括至少一个点光源,所述点光源的出光角度范围被设置为大于80
°
。示例性的,所述点光源可被设置为方形的led发光管,其发光端朝向所述分光器30的入光端302。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透光旋钮开关在使用点光源作为发光源的时候,旋钮盖内部由于结构复杂会遮挡住点光源的光路,使得旋钮表面的字体或者图标无法均匀透光甚至无法透光,导致显示效果暗淡,视觉效果不好。因此,为了增加透光的均匀性效果,将点光源改为面光源,或者通过使用大量的点光源来覆盖原本会被旋钮内部结构遮挡住的光路角度,但是由于面光源或者大量使用点光源会导致透光旋钮开关的功率急剧增
加,并不利于将此种透光旋钮设置在便携式电器设备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基于该技术问题提出分光器30与点光源配合的透光旋钮开关1结构。基于上述的分光器30的结构及尺寸,本实施例中的点光源的出光角度被设置为大于80
°
,数量设置为n-2个(其中n为导光通道301的数量),可以使得在使用最少数量的点光源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器20上呈现出完整的类似于旋转风车的光影渐变效果。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显示器20上的光影渐变的规律来判断当前的透光旋钮开关1的挡位位置,进而判断接下来的透光旋钮开关1的旋转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大量的试验及测试后发现,当所述点光源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个时,多个所述点光源需以所述显示器20的中心点对称分布,进而可在所述显示器20上显示出效果较好的旋转风车的光影渐变效果。示例性的,当所述导光通道301被设置为3个时,所述点光源的数量被设置为1个,其分布位置与所述分光器30相对于所述发射器20相对转动时所述显示器20上的光影渐变效果如图14a-图14c所示,为此时的示例性的,当所述导光通道301被设置为4个时,所述点光源的数量被设置为2个,其分布位置与所述分光器30相对于所述发射器20相对转动时所述显示器20上的光影渐变效果如图15a-图15c所示。
[0099]
基于上述透光旋钮开关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器设备2,请参阅图16-图18,基于图16-图18,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器设备2被具体阐释;具体地,如图16所示,所述电器设备2包括:
[0100]
电路板21,所述电路板21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和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旋转式检测开关21a;
[0101]
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执行组件22;以及所述的透光旋钮开关1。
[010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透光旋钮开关1的分光器30上设置有一固定孔306;所述透光旋钮开关1的分光器30通过所述固定孔306插设在所述旋转式检测开关21a的旋转轴21a1上,并被设置为适于响应一操控力而带动所述旋转式检测开关21a的旋转轴21a1旋转。其中,所述操控力可以为如图17所示旋转箭头方向的旋转所述透光旋钮开关1的旋转力。
[0103]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分光器30中的所述导光内壁3013、所述导光外壁3014和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相互连接,即所述分光器30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而整体的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发生转动位移;
[0104]
当所述分光器30被实施为上述的另一个实施例时,即所述分光器30的导光内壁3013和导光连接壁3015固定连接于所述显示器20而与所述导光外壁3014分离,即所述导光外壁3014通过如图18所示的支撑部30153固定于所述电路板21上,进而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相对位置固定,示例性的,所述支撑部30153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延伸于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靠近所述电路板21一端的多个固定爪,通过固定爪的未连接所述导光外壁3014的一端粘贴或者卡接在电路板21上,以实现相对固定;所述导光内壁3013和所述导光连接壁3015随着所述显示器20的转动而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分光器30的各导光通道301相对于所述发光器10发生转动位移,此种实施状态下,如图18所示,所述显示器20与所述导光外壁3015的上端之间设置有预设的行程缝隙20a,该行程缝隙20a使得所述显示器20能够向下发生一定的位移而按压触发所述旋转式检测开关21a,即,当所述旋转式检测开关21a带有按压功能的时候,通过设置的20a来允许所述显示器20上下运动而触发所述旋转式检测开关21a,进而,虽然所述导光外壁3014固定连接,也不会影响所述旋转式检测开关21a
的功能的使用。
[010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旋钮开关1的发光器10焊接在所述电路板21上,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且所述发光器10的发光亮度不随所述旋转式检测开关21a的旋转轴的转动而变化。
[010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器设备2由于采用了所述透光旋钮开关1,可在保证所述透光旋钮开关1的显示效果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透光旋钮开关1的功耗,使得所述电器设备2的功耗不会过多的使用在所述透光旋钮1上,进而将大部分电能用于所述执行组件22的主体功能,以延长所述电器设备2的使用时间。
[010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一种举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0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