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立式可调节腰靠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10:20: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用品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自立式可调节腰靠。


背景技术:

2.一般的汽车座椅、老板椅或电竞椅等其中的座与椅之间都有缝隙,目的是为了方便调节椅靠的方向。
3.以汽车座椅为例,汽车腰靠是汽车靠枕的其中一类,是一种汽车装饰品,也是一种汽车健康用品。可以有效舒缓长时间开车带来的腰部劳累和疲倦,对腰椎疼痛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人在坐位时,一个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是躯干重的三倍。在开车过程中,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椎间盘所受的压力将会逐渐累积。初时,会导致腰部血液不流通,乳酸逐渐增多,出现腰部酸胀等感觉;如果不加治疗和防护,就会逐渐压迫脊椎,造成腰肌劳损和腰椎疾病的产生。所以在驾驶行车过程中,可以选择汽车腰靠之类的产品来保护腰部,汽车腰靠完美贴合人体腰部,给予人体良好的支撑,有效缓解长时间开车带来的腰部劳累和疲倦,靠垫对人体没有压迫点,对腰椎疼痛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可以带给人们一个轻松、舒适的开车氛围,外形可爱的汽车腰靠,还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4.现有的腰靠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汽车腰靠,一般通过绑带固定在座椅上,在长期垫靠过程中,靠垫的位置容易偏移或变形,造成背部垫靠不均匀,反而容易使驾驶员或乘客更加难受或者不舒适;同时通过绑带固定的方式,影响美观。
5.为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实用专利申请号为202120934437 .8、专利名称为一种方便固定的腰靠,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用于设置在座椅上从而实现腰部的支撑;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主体、并插入座椅的缝隙中;所述固定组件可翻转地与主体固定连接。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效固定的问题,也无需绑带,无需松紧绳连接八字扣,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固定组件可翻转地与主体固定连接,主体安装在座椅后,容易前倾,与座椅的贴合度不够;2、因为每种车型的座椅不同,缝隙形状各有不同,固定形状的固定组件塞入缝隙中不见得对各种车型都适配,对于有些车型,该固定组件塞入缝隙后,固定组件容易掉出来;3、固定形状的固定组件塞入不同车型的缝隙中,固定组件与缝隙的贴合度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立式可调节腰靠,以达到腰靠有效贴合座椅、固定效果好、可上下移动调节的目的。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立式可调节腰靠,包括腰靠本体,所述腰靠本体上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塞板,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安装组件抵触,另一端与塞板抵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嵌板和固定板,所述嵌板通过发泡工艺成型在腰靠本体上,所述固定板通过铰接轴与塞板铰接,所述固定板固
定在嵌板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嵌板、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嵌板通过发泡工艺成型在腰靠本体上,所述移动板固定在嵌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铰接轴与塞板铰接,所述固定板和移动板之间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相互扣合并贴合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设于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滑轨设于移动板上,所述第二滑轨的下端设有阻挡第二滑轨与第一滑轨之间发生过位移动的限位挡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嵌板上设有多个向外伸出的孔柱,所述孔柱的外端与腰靠本体的表面平齐,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与孔柱对应的螺丝孔;或者所述嵌板上设有多个向外伸出的孔柱,所述孔柱的外端与腰靠本体的表面平齐,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多个与孔柱对应的螺丝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固定板和移动板之间还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相互适配的止逆镂空弹片和止逆块,所述止逆镂空弹片设于固定板上,所述止逆块设于移动板上,所述止逆块上设有多个倒刺台阶,所述止逆镂空弹片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倒刺台阶适配的止逆台阶。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滑轨包括截面呈“7”字型的第一右轨和与第一右轨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左轨,所述第二滑轨包括截面呈“l”字型的第二右轨和与第二右轨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二左轨,所述第一右轨和第二右轨相互扣合并贴合,所述第一左轨和第二左轨相互扣合并贴合。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止逆镂空弹片上设有手扣翻边。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塞板呈弧形折弯形状且塞板上设有多条撕裂槽。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塞板连接有定位片,所述塞板和定位片通过半软性材料一体成型进而使定位片可相对塞板翻转。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组件和塞板上均设有供扭簧端部放置的放置槽。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初始状态下,塞板在扭簧的作用下是紧贴着安装组件的设置方式,使用时,只需要将塞板转动下来,然后将塞板塞入汽车靠背与汽车坐垫之间的缝隙内,当塞板固定好之后,腰靠本体在扭簧的作用下贴在汽车靠背上,形成自立形态,同时在扭簧的作用下紧紧贴着汽车靠背,贴合度更高。2、通过塞板塞入汽车靠背与汽车坐垫之间缝隙的固定方式,通过定位片使得塞板固定,使得腰靠本体在长期靠垫的时候不容易偏移位置以及变形,无需外置的绑带,更加美观。3、塞板与定位片是半软性材质且与塞板一体成型的,塞板上设有撕裂槽,供塞板在各种型号的座椅缝隙中变形弯曲,保证塞板塞入缝隙中的贴合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1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1.图4为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实施例1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实施例1塞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实施例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实施例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实施例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28.图11为定位片翻转成与塞板近似平行塞入缝隙前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腰靠本体;2、铰接轴;3、塞板;4、扭簧;5、嵌板;6、固定板;7、移动板;8、第一滑轨;9、第二滑轨;10、限位挡边;11、孔柱;12、螺丝孔;13、止逆镂空弹片;14、止逆块;15、倒刺台阶;16、止逆台阶;17、手扣翻边;18、撕裂槽;19、定位片;20、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实施例1:一种自立式可调节腰靠,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腰靠本体1,腰靠本体1上设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通过铰接轴2铰接有塞板3,铰接轴2上套设有扭簧4,扭簧4的一端与安装组件抵触,另一端与塞板3抵触。在初始状态下,塞板3在扭簧4的作用下是紧贴着安装组件的设置方式,使用时,只需要将塞板3转动下来,然后将塞板3塞入汽车靠背与汽车坐垫之间的缝隙内,当塞板3固定好之后,腰靠本体1在扭簧4的作用下贴在汽车靠背上,形成自立形态,同时在扭簧4的作用下紧紧贴着汽车靠背,腰靠本体1与座椅的贴合度更高,并且通过塞板3塞入汽车靠背与汽车坐垫之间缝隙的固定方式,使得腰靠本体1在长期靠垫的时候不容易偏移位置以及变形,无需外置的绑带,更加美观。
32.参考图4所示,安装组件包括嵌板5、移动板7和固定板6,嵌板5通过海绵发泡工艺,嵌板5成型在腰靠本体1上,移动板7通过螺丝固定在嵌板5上,固定板6通过铰接轴2与塞板3铰接,固定板6和移动板7之间设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相互扣合并贴合的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第一滑轨8设于固定板6上,第二滑轨9设于移动板7上,第二滑轨9的下端设有阻挡第二滑轨9与第一滑轨8之间发生过位移动的限位挡边10。嵌板5预埋在腰靠本体1上,提高了移动板7的安装稳固性;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相互扣合贴合,使得固定板6和移动板7能够进行平稳的相对移动,固定板6与塞板3铰接,所以固定板6固定不动,拉动移动板7即可实现腰靠本体1的上下移动调节,以适配身高不同的人群。同时,为了防止将腰靠本体1调的太高,导致移动板7从固定板6上脱落,在第二滑轨9的下端设有限位挡边10,当腰靠本体1调到最高极限时,限位挡边10会与第一滑轨8的下端抵触,使得第二滑轨9与第一滑轨8之间不会发生过位移动,进而避免了移动板7从固定板6上脱落,更加人性化。
33.嵌板5上设有多个向外伸出的孔柱11,孔柱11的外端与腰靠本体1的表面平齐,如此设计,目的是让嵌板5全部陷入在腰靠本体1内部,结构强度更大,更稳定,移动板7上设有多个与孔柱11对应的螺丝孔12。一般的,还会在腰靠本体1的外面套上一层包布,在移动板7上穿过螺丝孔12往孔柱11内打螺丝,无需对包布进行任何开口,即可直接打螺丝,而且对包布的伤害也小,只有几个小孔而已。
34.参考图4和图5所示,固定板6和移动板7之间还设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相互适配的止逆镂空弹片13和止逆块14,止逆镂空弹片13设于固定板6上,止逆块14设于移动板7上,止逆块14上设有多个倒刺台阶15,止逆镂空弹片13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倒刺台阶15适配的止逆台阶16。倒刺台阶15呈向斜上方刺去的倒刺形状,在止逆台阶16的抵逆下,止逆块14只能向上移动,难以向下移动,使得腰靠本体1固定在使用者需要的位置,而不会下滑,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身材的高矮自由调整位置,有腰间盘突出的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腰靠本体1位置,对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也可以将腰靠本体1升至颈部位置,对颈椎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更为实用,而且当想要将腰靠本体1向下调节移动时,就只需拉开止逆镂空弹片13,使止逆台阶16脱离倒刺台阶15,这样腰靠本体1便能顺利向下调节移动,最后向下调至合适位置后,只需松开止逆镂空弹片13,使止逆镂空弹片13复位通过止逆台阶16卡入倒刺台阶15内形成止逆即可。
35.参考图4和图5所示,第一滑轨8包括截面呈“7”字型的第一右轨和与第一右轨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左轨,其中第一右轨和第一左轨以固定板6的中心线为对称线相互对称设置,第二滑轨9包括截面呈“l”字型的第二右轨和与第二右轨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二左轨,其中第二右轨和第二右轨以移动板7的中心线为对称线相互对称设置,第一右轨和第二右轨相互扣合并贴合,第一左轨和第二左轨相互扣合并贴合。该结构的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扣合贴合效果好。
36.参考图5所示,止逆镂空弹片13上设有手扣翻边17。手扣翻边17则可以方便人们扣拉止逆镂空弹片13,更加人性化。
37.参考图3、图6和图10所示,塞板3呈弧形折弯形状且塞板3上设有多条撕裂槽18。弧形折弯形状的塞板3可以更好的贴合汽车靠背与汽车坐垫之间的缝隙,撕裂槽18则可以让塞板3更弯曲、变形,进而更加适应各种座椅的缝隙,使塞板3在座椅缝隙中变形与弯曲已达到适配各种结构的座椅缝隙。
38.塞板3连接有定位片19,塞板3和定位片19通过半软性材料一体成型进而使定位片19可相对塞板3翻转。优选的,定位片19采用pp塑料制作,不仅成本低,而且美观,当塞板3穿过汽车靠背与汽车坐垫之间缝隙后,定位片19卡位于缝隙外座椅之间,将塞板3拉住,保证塞板3不容易跑位,参考图11所示,另外塞板3与定位片19是半软性材质且与塞板3一体成型的,翻转定位片19使定位片19与塞板3近似平行后方可塞入座椅缝隙内,保证了定位片19不会影响塞板3的塞入,塞入缝隙后,然后定位片19会有一定的复原能力,卡位在缝隙外座椅之间。
39.而且塞板3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块,导向块上设有导斜面。导向块不仅可以起到为塞板3增厚的作用,使塞板3塞入汽车靠背与汽车坐垫之间的缝隙后更加牢固,而且导向块通过导斜面形成朝向汽车靠背与汽车坐垫之间缝隙插入方向的倒刺形状,这样一来,塞板3一旦塞入后,就较难拔出,增加了塞板3的安装牢固度。
40.参考图4和图5所示,安装组件和塞板3上均设有供扭簧4端部放置的放置槽20。放置槽20可以让扭簧4端部放置的更加牢固,不容易偏移,使用效果更佳。
41.实施例2:一种自立式可调节腰靠,如图7所示,包括腰靠本体1,腰靠本体1上设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通过铰接轴2铰接有塞板3,铰接轴2上套设有扭簧4,扭簧4的一端与安装组件抵触,另一端与塞板3抵触。
42.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板6,固定板6通过胶水或者缝制固定在腰靠本体1上。
43.实施例3:一种自立式可调节腰靠,如图8所示,安装组件包括嵌板5和固定板6,通过海绵发泡工艺,嵌板5成型在发泡的腰靠本体1上,固定板6通过铰接轴2与塞板3铰接,固定板6通过螺丝固定在嵌板5上。嵌板5预埋在腰靠本体1上,提高了固定板6的安装稳固性。
44.嵌板5上设有多个向外伸出的孔柱11,孔柱11的外端与腰靠本体1的表面平齐,如此设计,目的是让嵌板5全部陷入在腰靠本体1内部,结构强度更大,更稳定,固定板6上设有多个与孔柱11对应的螺丝孔12。一般的,还会在腰靠本体1的外面套上一层包布,在固定板6上穿过螺丝孔12往孔柱11内打螺丝,无需对包布进行任何开口,即可直接打螺丝,而且对包布的伤害也小,只有几个小孔而已。
45.实施例4:一种自立式可调节腰靠,如图9所示,安装组件包括嵌板5和固定板6,通过海绵发泡工艺,嵌板5成型在发泡的腰靠本体1上,固定板6通过铰接轴2与塞板3铰接,固定板6与嵌板5一体成型。在海绵发泡工艺成型时,只将嵌板5预埋在腰靠本体1上,而并未把固定板6预埋在腰靠本体1上。
46.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