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人用山地型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携行具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9:02: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人用山地型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携行具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用山地型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携行具。
3.

背景技术:

4.现有榴弹发射器携行具牢固性差,且捆绑混乱,使用时,不易装卸设备,影响速度,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人用山地型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携行具。
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8.一种人用山地型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携行具,包括肩背垫以及连接在肩背垫上的肩垫和腰托;在肩背垫的背面设有腰托连接带、背架中部连接带、背架中部连接四道梁、背架背垫连接带和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所述背架背垫连接带与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相连,且两者均布置在肩背垫的肩部;背架中部连接带与背架中部连接四道梁相连,且两者均布置在肩背垫的背部;腰托连接带布置在肩背垫的腰部;肩背垫的背面连接有发射器背架或三脚架背架或弹箱背架。
9.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器背架包括第一背垫横梁、第一背架外框、第一下袢带环和第一上袢带环,所述第一背架外框为矩形架,第一背垫横梁为u形架,第一背垫横梁的两侧边固定在第一背架外框的左右两侧边上,在第一背垫横梁的底边上固定两个第一上袢带环;两个第一下袢带环对称固定在第一背架外框左右两侧边的底端;所述背架背垫连接带穿过第一上袢带环与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相连;腰托连接带穿扣在第一下袢带环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背架外框上分层设有若干第一背负板,在最底层的第一背负板上设有插接座,在第一背架外框的中部设有竖直布置的第一加强杆,所述背架中部连接带与背架中部连接四道梁相连后置于第一加强杆的外侧。
11.进一步地,所述三脚架背架包括第二背架外框、第二下袢带环、第二上袢带环和三脚架弹箱固定垫,所述第二背架外框为矩形架,两个第二上袢带环固定在第二背架外框的上端,两个第二下袢带环固定在第二背架外框的下端,在第二背架外框上分层设有第二背负板和第二托盘,所述背架背垫连接带穿过第二上袢带环与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相连;腰托连接带穿扣在第二下袢带环上;三脚架弹箱固定垫连接在第二背架外框上。
12.进一步地,所述三脚架弹箱固定垫包括固定板、三脚架收紧带、三脚架收紧扣、连接防护套插扣座、固定弹箱连接带和第一收紧弹箱压紧扣,所述固定板铆固在第二背负板上,三脚架收紧带、连接防护套插扣座和固定弹箱连接带均固定在三脚架弹箱固定垫上,三脚架收紧扣固定在三脚架收紧带上,第一收紧弹箱压紧扣固定在固定弹箱连接带上,固定弹箱连接带扣系在第二背架外框上并通过第一收紧弹箱压紧扣锁紧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三脚架弹箱固定垫上连接有三脚架防护套,所述三脚架防护套上设有调节收紧带,在调节收紧带的末端设有插扣头,所述插扣头与连接防护套插扣座相插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弹箱背架包括第三背垫横梁、第三背架外框、第三下袢带环和第三上袢带环,所述第三背架外框为矩形架,第三背垫横梁为u形架,第三背垫横梁的两侧边固定在第三背架外框的左右两侧边上,在第三背架外框的上端固定两个第三上袢带环,第三背架外框的下端固定两个第三下袢带环,所述背架背垫连接带穿过第三上袢带环与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相连,腰托连接带穿扣在第三下袢带环上;在第三背架外框上设有分层布置的第三背负板和第三托盘。
15.进一步地,在三脚架背架或弹箱背架上均连接有弹箱固定带,弹箱固定带的两端均对折,对折后的每端通过一个第二收紧弹箱压紧扣,在弹箱固定带上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与三脚架背架或弹箱背架相铆接。
16.进一步地,所述肩垫和腰托之间连接有下端连接带;在肩垫上设有背垫上端连接带和胸连接带,背垫上端连接带上连接有背垫连接四道梁,在胸连接带上连接有胸连接插扣;在腰托上设有腰部缓冲垫、腰带调节带和腰带插扣。
17.进一步地,所述腰托上设有若干腰托挂袢,在腰托挂袢上连接有弹道解算仪携行袋或白光瞄准镜携行袋或红外瞄准镜携行袋或光电瞄准镜携行袋。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携行具具有组合携行的功能,
20.本实用新型人用山地型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携行具设计了多个独立部件,各部件以发射器背具、三脚架背具、弹箱背具为承载平台,方便装卸。作为承载平台的肩背垫设有连接带和连接四道梁,通过连接带与四道梁的连接,与携行的背架、背包组合,具有携行背负的功能,使携行背架或背包时安全、可靠。
21.本实用新型可以更便捷的将作战、训练过程中携行山地型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武器装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携行武器装备稳定、可靠。
22.附图说明:
23.图1 为肩背垫的背面示意图。
24.图2 为肩背垫的正面示意图。
25.图3 为发射器背架的示意图。
26.图4 为三脚架背架的示意图。
27.图5 为弹箱背架的示意图。
28.图6为三脚架弹箱固定垫的示意图。
29.图7为三脚架防护套的示意图。
30.图8为弹箱固定带的示意图。
31.图9为弹道解算仪携行袋的示意图。
32.图10为白光瞄准镜携行袋的示意图。
33.图11 为红外瞄准镜携行袋的示意图。
34.图12 为光电瞄准镜携行袋的示意图。
35.图13 为肩背垫与发射器背架组合状态图。
36.图14 为肩背垫与三脚架背架组合状态图。
37.图15 为肩背垫与弹箱背架组合状态图。
38.图16 为发射器背具装载携行状态图。
39.图17 为三脚架背具装载携行状态图。
40.图18 为弹箱背具装载携行状态图。
41.图中:1-肩背垫、2-肩垫、3-腰托、4-腰托连接四道梁、5-腰托连接带、6-腰托挂袢、7-下端连接带、8-背架中部连接带、9-背架中部连接四道梁、10-背架背垫连接带、11-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12-背垫上端连接带、13-背垫连接四道梁、14-腰部缓冲垫、15-腰带调节带、16-腰带插扣、17-胸连接插扣、18-胸连接带、21-发射器背架、22-第一背垫横梁、23-第一背架外框、24-第一下袢带环、25-第一上袢带环、31-三脚架背架、33-第二背架外框、34-第二下袢带环、35-第二上袢带环、41-弹箱背架、42-第三背垫横梁、43-第三背架外框、44-第三下袢带环、45-第三上袢带环、51-三脚架弹箱固定垫、52-固定板、53-三脚架收紧带、54-三脚架收紧扣、55-连接防护套插扣座、56-固定弹箱连接带、57-第一收紧弹箱压紧扣、61-三脚架防护套、63-调节收紧带、64-插扣头、71-弹箱固定带、72-调节收紧带、73-固定块、74-第二收紧弹箱压紧扣、81-弹道解算仪携行袋、91-白光瞄准镜携行袋、101-红外瞄准镜携行袋、201-光电瞄准镜携行袋。
42.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44.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人用山地型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携行具,包括肩背垫1以及连接在肩背垫1上的肩垫2和腰托3。
45.在肩背垫1的背面设有腰托连接带5、背架中部连接带8、背架中部连接四道梁9、背架背垫连接带10和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11,背架背垫连接带10与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11相连,且两者均布置在肩背垫1的肩部;背架中部连接带8与背架中部连接四道梁9相连,且两者均布置在肩背垫1的背部;腰托连接带5布置在肩背垫1的腰部。
46.肩背垫1的背面连接有发射器背架21或三脚架背架31或弹箱背架41,腰托连接带5、背架中部连接带8、背架中部连接四道梁9、背架背垫连接带10和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11用于连接对应的发射器背架21或三脚架背架31或弹箱背架41。
47.发射器背架21用于携行发射器或白光瞄准镜(或光电瞄准镜)或红外瞄准镜。三脚架背架31用于携行三脚架、1个弹箱和弹道解算仪。弹箱背架41用于携行两个弹箱。
48.如图3,发射器背架21包括第一背垫横梁22、第一背架外框23、第一下袢带环24和第一上袢带环25,第一背架外框23为矩形架,第一背垫横梁22为u形架,第一背垫横梁22的两侧边固定在第一背架外框23的左右两侧边上,在第一背垫横梁22的底边上固定两个第一上袢带环25。两个第一下袢带环24对称固定在第一背架外框23左右两侧边的底端,背架背垫连接带10穿过第一上袢带环25与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11相连,腰托连接带5穿扣在第一下袢带环24上。
49.为便于携带发射器或白光瞄准镜(或光电瞄准镜)或红外瞄准镜,在第一背架外框23上分层设有若干第一背负板232,在最底层的第一背负板232上设有插接座233,在第一背架外框23的中部设有竖直布置的第一加强杆231,背架中部连接带8与背架中部连接四道梁9相连后置于第一加强杆231的外侧。发射器或瞄准镜的底端插接在插接座233上,上端通过连接带固定在第一背负板232上。
50.如图4,三脚架背架31包括第二背架外框33、第二下袢带环34、第二上袢带环35和三脚架弹箱固定垫51,第二背架外框33为矩形架,两个第二上袢带环35固定在第二背架外
框33的上端,两个第二下袢带环34固定在第二背架外框33的下端,在第二背架外框33上分层设有第二背负板331和第二托盘332。背架背垫连接带10穿过第二上袢带环35与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11相连;腰托连接带5穿扣在第二下袢带环34上。
51.三脚架弹箱固定垫51连接在第二背架外框33上,如图6,三脚架弹箱固定垫51包括固定板52、三脚架收紧带53、三脚架收紧扣54、连接防护套插扣座55、固定弹箱连接带56和第一收紧弹箱压紧扣57,固定板52铆固在第二背负板331上,三脚架收紧带53、连接防护套插扣座55和固定弹箱连接带56均固定在三脚架弹箱固定垫51上,三脚架收紧扣54固定在三脚架收紧带53上,第一收紧弹箱压紧扣57固定在固定弹箱连接带56上,固定弹箱连接带56扣系在第二背架外框33上并通过第一收紧弹箱压紧扣57锁紧固定。
52.使用时,将三脚架弹箱固定垫51上的固定板52与三脚架背架31铆配,在携行三脚架与弹箱时,先将弹箱放入第二托盘332内,用三脚架弹箱固定垫51上的固定弹箱连接带56收紧弹箱,并用压紧扣57固定锁紧。再把三脚架放在三脚架弹箱固定垫51上,利用三脚架收紧带53捆绑固定后,用三脚架收紧扣54锁紧即可。
53.如图7,在三脚架弹箱固定垫51上连接有三脚架防护套61,三脚架防护套61上设有调节收紧带63,在调节收紧带63的末端设有插扣头64,三脚架防护套61包住三脚架的下端,将三脚架防护套61上的插扣头64与三脚架弹箱固定垫51上的连接防护套插扣座55插合并收紧。
54.如图5,弹箱背架41包括第三背垫横梁42、第三背架外框43、第三下袢带环44和第三上袢带环45,第三背架外框43为矩形架,第三背垫横梁42为u形架,第三背垫横梁42的两侧边固定在第三背架外框43的左右两侧边上,在第三背架外框43的上端固定两个第三上袢带环45,第三背架外框43的下端固定两个第三下袢带环44,背架背垫连接带10穿过第三上袢带环45与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11相连,腰托连接带5穿扣在第三下袢带环44上;在第三背架外框43上设有分层布置的第三背负板431和第三托盘432。使用时,将弹箱放置在第三托盘432上进行携行。
55.如图8,为保证弹箱在托盘上的稳定性,在三脚架背架31或弹箱背架41上均连接有弹箱固定带71,弹箱固定带71的两端均对折,对折后的每端通过一个第二收紧弹箱压紧扣74固定,在弹箱固定带71上固定有固定块73,固定块73与三脚架背架31或弹箱背架41相铆接。固定块73与弹箱背架铆配,携行弹箱时将2个弹箱分别放入背架的上下托盘上,再利用调节收紧带72与第二收紧弹箱压紧扣74分别上下各自收紧、固定即可。
56.在保证携行舒适性和大小可调,在肩垫2和腰托3之间连接有下端连接带7。在肩垫2上设有背垫上端连接带12和胸连接带18,背垫上端连接带12上连接有背垫连接四道梁13,在胸连接带18上连接有胸连接插扣17。在腰托3上设有腰部缓冲垫14、腰带调节带15和腰带插扣16。
57.如图9-图12,为增加携行功能,腰托3上设有若干腰托挂袢6,在腰托挂袢6上连接有弹道解算仪携行袋81或白光瞄准镜携行袋91或红外瞄准镜携行袋101或光电瞄准镜携行袋201。
58.结合图13-图18,在使用时:将肩背垫1套在发射器背架21或三脚架背架31或弹箱背架41上,先将背架背垫连接带10和背架背垫连接四道梁11固定收紧,然后将背架中部连接四道梁9与背架外框连接并用背架中部连接四道梁8固定和收紧;再把腰托处腰托连接带
5穿过第一下袢带环24或第二下袢带环34、第三下袢带环44,与背架外框下端连接并用腰托连接四道梁4固定和收紧。组合好后,利用肩垫即可背负携行,携行时连接调整好下端连接带7,胸连接带18以及腰带调节带15。
5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