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被动盆及音响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6:36: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被动盆及音响。


背景技术:

2.为了提高音响设备的音效,在音响设备上会安装有被动盆。被动盆能够在小体积的情况下代替倒相管的功能,其能达到的低频下潜深度与倒相管相当,但下潜的速度更快,同时还杜绝了倒相管带来的风噪。因而被动盆被广泛的使用。
3.现有技术中的被动盆是呈一个整体式环形结构,并直接粘接在后面板上,起到增强音效的作用;其缺点为,单一被动盆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容易产生谐振,稳定性较差。
4.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被动盆加以改机,以解决其空间利用率较低,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被动盆及音响,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被动盆,包括:被动盆本体和两个被动单元;
8.所述被动盆本体本体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所述被动单元的安装槽;
9.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连接有r环,所述r环的内环的侧壁上与所述被动单元连接;
10.其中,所述r环的横截面为凸起结构。
11.可选的,所述r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r环并排地设置于所述被动盆本体上。
12.可选的,所述安装槽为呈环形的槽体结构。
13.可选的,所述r环包括r环本体,所述r环本体沿其内环的侧壁上向内延伸地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r环本体沿其外环的侧壁上向外延伸地设有第二连接部;
1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内环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外环侧壁连接。
15.可选的,所述r环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半环形结构。
16.可选的,从所述r环本体的上端至所述r环本体的下端,所述r环本体的壁厚逐渐增加。
17.可选的,所述被动盆还包括从所述r环的内环的侧壁向内延伸的上包覆部和下包覆部;
18.所述上包覆部包覆地设于所述被动单元的上端部,所述下包覆部包覆地设于所述被动单元的下端部。
19.可选的,所述被动盆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被动盆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音响,包括如上所述的新型被动盆。
21.可选的,所述音响还包括盒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盒体内的喇叭组件,所述喇叭组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喇叭单体;
22.所述新型被动盆安装于所述盒体上,且所述喇叭单体与至少一个所述被动单元相对应。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时,通过扬声器的起伏振动,使得箱体内的气压发生改变,从而推动被动单元产生振动声波,起到增强音效的作用;本方案中的被动盆本体上设置有两个r环用于连接被动单元,使得被动单元振动时,能够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供r环发生形变;本被动盆通过两个被动单元的共同作用来增强音效,进一步改善音质。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5.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6.图1为被动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被动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被动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音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示说明:被动盆本体1、被动单元2、安装槽3、r环4、r环本体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3、上包覆部5、下包覆部6、安装孔7、盒体8。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3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4.实施例一: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被动盆,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盆本体1和两个被动单元2;
36.所述被动盆本体1本体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所述被动单元2的安装槽3;
37.所述安装槽3的内侧壁上连接有r环4,所述r环4的内环的侧壁上与所述被动单元2连接;
38.其中,所述r环4的横截面为凸起结构。
39.结合图1所示,所述r环4的外周缘与所述安装槽3的内侧壁连接,所述r环4的内环的侧壁上与所述被动单元2的外侧壁连接;通过所述r环4来将所述被动单元2连接到所述被动盆本体1上,所述r环4能够随所述被动单元2的振动发生形变,其设置凸起结构,减小被动单元2与所述被动盆本体1的直接作用,提高被动单元2的音质。
40.需要理解的是,所述被动盆本体1与所述r环4为一体式连接,其采用同一种材质制成,通常其材质为橡胶;所述被动单元2为金属材质,其用于与声波作用,产生振动,发出声波,从而增强音效的作用。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所述声波传播至所述被动盆,所述r环4产生振动声波,从而起到增强音效的作用;本方案中的被动盆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r环4用于连接所述被动单元2,使得所述r环4振动时,能够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供所述被动单元2发生形变,提高被动单元2的增音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单一式被动盆,本被动盆通过两个所述被动单元2来增强音效,避免被动单元2面积过大产生谐振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被动盆的稳定性,改善音质。本方案中的被动盆本体上设置有两个r环4用于连接被动单元2,使得被动单元2振动时,能够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供r环4发生形变;本被动盆通过两个被动单元2的共同作用来增强音效,进一步改善音质。
4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方案,两个所述r环呈“日”字型排列设置于所述被动盆本体上,两个所述r环4并排地设置于所述被动盆本体1上。
43.结合图2进行说明,两个所述r环4关于所述被动盆本体1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从而保证音波的均衡性,改善音质。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3呈环形的槽体结构。即所述安装槽3呈跑道型的环形结构,其具体结构可根据所述被动单元2的形状进行调整适配,例如圆环形、矩形、椭圆形等等。
45.具体说明地,所述r环4包括r环本体41,所述r环本体41沿其内环的侧壁上向内延伸地设有第一连接部42,所述r环本体41沿其外环的侧壁上向外延伸地设有第二连接部43;
4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42与所述安装槽3的内环侧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3与所述安装槽3的外环侧壁连接。
47.可选的,所述r环本体4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半环形结构。即所述r环本体41的横截面呈拱形,稳定性更好。
48.在本实施例中,从所述r环本体41的上端至所述r环本体41的下端,所述r环本体41的壁厚逐渐增加。
4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r环4发生形变时,其主要是r环本体41的上端部的形变,因而上端部的壁厚较小,来减小形变的反作用力,从而提高音效;由于其下端部起到连接的作
用,设置其下端部的壁厚逐渐增加,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提高其下端部的抗晃动能力,避免杂音的产生。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被动盆还包括从所述r环4的内环的侧壁向内延伸的上包覆部5和下包覆部6;
51.所述上包覆部5包覆地设于所述被动单元2的上端部,所述下包覆部6包覆地设于所述被动单元2的下端部。
52.所述上包覆部5和下包覆部6起到保护所述被动单元2的作用,避免被动单元2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容易损坏的问题。
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被动盆本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被动盆的安装孔7,且所述安装孔7位于所述安装槽3的外侧。
54.安装时,通过所述安装孔7将被动盆直接固定连接于音响的后端面,本被动盆可以省去常规的后面板,降低生产成本。
55.实施例二:
5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新型被动盆。
57.进一步地,还包括盒体8以及安装于所述盒体8内的喇叭组件,所述喇叭组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喇叭单体;
58.所述新型被动盆安装于所述盒体8上,且所述喇叭单体与至少一个所述被动单元2相对应。
59.工作时,所述喇叭单体至少保证有一个被动单元2与之相对应,使得所述喇叭单体发出的音波能过分别被增幅,增强音效。
60.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