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辊轴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7:40: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辊轴装卸装置,包括卸辊架折板、支撑杆和卸辊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辊架折板为顶面敞开的长槽形结构;多根所述支撑杆沿着所述卸辊架折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所有所述支撑杆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卸辊架折板的两个侧壁面后固定于所述卸辊架折板;所述卸辊轮组件与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所述卸辊轮组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并以所述支撑杆为转轴转动,所述卸辊轮组件的旋转到最高点的辊轮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卸辊架折板的两个侧壁面的顶部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轴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辊架折板的底面设有倒v形凹槽,所述倒v形凹槽从所述卸辊架折板的外壁向其自身的内部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轴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辊架折板的侧壁面的顶部均设有拐边部,所述拐边部与所述侧壁面的顶部的高度相等,所述拐边部垂直于所述侧壁面,并且所述拐边部向所述卸辊架折板的外部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轴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辊轮组件包括第一卸辊轮和第二卸辊轮,同一个所述卸辊轮组件的第一卸辊轮和第二卸辊轮以所述辊轴装卸装置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轴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辊轮和所述第二卸辊轮均包括第一凸出部、加固部和接触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加固部和接触部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凸出部、加固部和接触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凸出部靠近辊轴装卸装置的侧壁面设置,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辊轴装卸装置的中心轴设置;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加固部的直径,所述接触部的直径向远离所述加固部的方向逐渐减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辊轴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辊轮和所述第二卸辊轮还包括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接触部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接触部的远离所述加固部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凸出部向所述辊轴装卸装置的中心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接触部的最小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轴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螺栓,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母与所述卸辊架折板的侧壁面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轴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辊装卸装置还包括支座和螺杆,所述卸辊架折板的底面设有固定安装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固定安装孔后将所述卸辊架折板和所述支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轴装卸装置,包括卸辊架折板、支撑杆和卸辊轮组件,所述卸辊架折板为顶面敞开的长槽形结构;多根所述支撑杆沿着所述卸辊架折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所有所述支撑杆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卸辊架折板的两个侧壁面后固定于所述卸辊架折板;所述卸辊轮组件与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所述卸辊轮组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并以所述支撑杆为转轴转动,所述卸辊轮组件的旋转到最高点的辊轮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卸辊架折板的两个侧壁面的顶部的高度。所述辊轴装卸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辊轴装卸装置刚性强度差,且卸辊轮的轴承容易卡死的问题。承容易卡死的问题。承容易卡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东 刘华娟 张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索奥斯(广东)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6
技术公布日:2022/6/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