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悬浮粒子的油性啫喱、全油体系沐浴啫喱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6-02 07:05: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日化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悬浮粒子的油性啫喱、全油体系沐浴啫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沐浴产品形式多样,但无论哪种类型的沐浴产品,均会包含表面活性剂成分。在沐浴过程中,主要通过表面活性剂将身体表面的脏物带走,与此同时,皮肤表面的水分或多或少也会被带走,如果清洁过度,很容易造成皮肤干燥,引起皮肤瘙痒。特别是干燥地区或者秋冬季节,沐浴后出现皮肤干燥的现象相对较多。
3.针对此现象,现有技术中有记载沐浴油配方,沐浴油含有较多油脂,能够保护皮肤屏障,减少皮肤水分流失,降低皮肤沐浴后出现瘙痒的情况。例如,专利cn110090182a公开了一种温和沐浴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表面活性剂10~50份、保湿剂1~10份、合成油脂5~20份、植物油脂5~20份和白柳树皮提取物0.1~1份。该专利中的植物油脂、保湿剂、合成油脂以及白柳树皮提取物按照一定的配比配合使用,大大降低了表面活性剂在冲洗过程中带来的干燥、刺激感,同时提高了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皮肤水分流失,在皮肤上形成保护屏障,防止表面活性剂对皮肤的渗透作用,从而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4.但是,专利cn110090182a的产品仅是一款油剂型产品,外观比较单一乏味,无法做到兼顾透明、增稠和悬浮粒子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悬浮粒子的油性啫喱,配方合理,能够形成稳定的体系,粒子可稳定悬浮于啫喱相中。
6.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其是一种透明、具有粘度、可悬浮粒子的无水清洁剂型产品,解决了极性油脂很难进行增稠悬浮的技术难题。
7.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8.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9.一种可悬浮粒子的油性啫喱,包括增稠剂1-3份,表面活性剂50-70份,润肤剂28-40份;所述增稠剂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氢化c6-20-烃的聚合物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醇聚醚硫酸酯mipa盐、月桂醇聚醚-4和椰油酰胺甲基mea;所述润肤剂包括极性油脂18-25份。
10.本发明的技术难点在于:1、需要在无水清洁体系中实现增稠、悬浮,本发明增稠悬浮技术机理是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增稠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氢化c6-20-烃的聚合物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的混合物)与极性油脂间的氢键作用结合而赋予的,具体的机理是聚合物-聚合物间氢键及聚合物-油脂间氢键在油相中搭建物理网络结构,油相
被固定在网络结构中形成胶相而增稠悬浮。2、配方中的增稠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氢化c6-20-烃的聚合物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的混合物)和极性油脂通过氢键作用结合形成物理网络结构,使加入的粒子能够稳定悬浮在体系中。
11.在本发明中,增稠剂的用量为1-3%,在该用量范围内,该组分能够在体系中发挥高效的增稠、悬浮效果,并保证体系的透明度,如果超过该范围,会造成体系粘度过高、透明度下降等问题。
12.本发明的润肤剂包括极性油脂18-25份,极性油脂用量合适,使得体系的粘度合适,透明度高。
13.椰油酰胺甲基mea盐,无毒、刺激性极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各类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复配性,具有极好的协同增稠作用、良好的起泡性和稳泡性,在本发明含油脂较高的体系中也有良好的增稠效果。月桂醇聚醚-4,无毒、无味、无刺激性。椰油酰胺甲基mea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非常优异的增稠性能。
14.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醇聚醚硫酸酯mipa盐25-35份、月桂醇聚醚-4 15-25份和椰油酰胺甲基mea 8-12份;优选地,在所述表面活性剂中,按照重量比算,月桂醇聚醚硫酸酯mipa盐:月桂醇聚醚-4:椰油酰胺甲基mea=25-35:15-25:8-12;更加优选地,月桂醇聚醚硫酸酯mipa盐:月桂醇聚醚-4:椰油酰胺甲基mea=28-32:18-22:9-11;最优选地为,月桂醇聚醚硫酸酯mipa盐:月桂醇聚醚-4:椰油酰胺甲基mea=30:20:10。本发明选取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并合理设置其用量,能够使得体系最终形成透明产品,透明度高,且稳定性高。
15.进一步地,所述极性油脂包括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8-25份,油脂种类的选择对其跟增稠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氢化c6-20-烃的聚合物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的混合物)的氢键作用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本发明选用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为极性油脂,形成稳定的物理网络结构,体系稳定,粒子可稳定悬浮。
16.进一步地,包括增稠剂1-3份,表面活性剂50-70份,润肤剂28-40份;所述增稠剂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氢化c6-20-烃的聚合物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醇聚醚硫酸酯mipa盐25-35份、月桂醇聚醚-4 15-25份和椰油酰胺甲基mea 8-12份;所述润肤剂包括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8-25份、peg-7甘油椰油酸酯0.5-2份、植物油脂10-13份。
17.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油脂包括葡萄籽油10-12份、白池花籽油0-0.1份、霍霍巴籽油0-0.1份。
18.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9.本发明还提供了将目的之一所述的可悬浮粒子的油性啫喱在洗护用品中的应用,所述洗护用品包括沐浴啫喱。
20.一种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油啫喱,包括增稠剂1-3份,表面活性剂50-70份,润肤剂28-40份,皮肤调理剂0.2-1份,保湿剂2-10份,悬浮粒子0.05-0.5份;所述增稠剂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氢化c6-20-烃的聚合物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醇聚醚硫酸酯mipa盐25-35份、月桂醇聚醚-4 15-25份和椰油酰胺甲基mea 8-12份;所述润肤剂包括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8-25份、peg-7甘油椰油酸酯0.5-2份、植物油脂10-13份。
21.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油脂包括葡萄籽油10-12份、白池花籽油0-0.1份、霍霍巴籽油0-0.1份;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生育酚乙酸酯、乳酸杆菌与豆浆发酵产物滤液、菊苣根提取物、太匮龙舌兰叶提取物、糖类水解物、菊粉和α-葡聚糖寡糖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保湿剂包括丙二醇和/或双丙甘醇。
22.进一步地,所述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油啫喱包括增稠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氢化c6-20-烃的聚合物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的混合物1-3份,
23.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醚硫酸酯mipa盐25-35份、月桂醇聚醚-4 15-25份、椰油酰胺甲基mea 8-12份,
24.润肤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8-25份、peg-7甘油椰油酸酯0.5-2份、植物油脂10-13份;
25.皮肤调理剂:生育酚乙酸酯0.3-0.8份、乳酸杆菌与豆浆发酵产物滤液0-0.05份、菊苣根提取物0-0.01份、太匮龙舌兰叶提取物0-0.01份、糖类水解物0-0.01份、菊粉0-0.01份、α-葡聚糖寡糖0-0.01份;
26.保湿剂:丙二醇和双丙甘醇的混合物2-10份;
27.芳香剂:香精0.2-2份;
28.悬浮粒子0.05-0.5份。
29.进一步地,所述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油啫喱包括增稠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氢化c6-20-烃的聚合物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的混合物1份,
30.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醚硫酸酯mipa盐30份、月桂醇聚醚-4 20份、椰油酰胺甲基mea 10份,
31.润肤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4份、peg-7甘油椰油酸酯1份、植物油脂11份;
32.皮肤调理剂:生育酚乙酸酯0.5份、乳酸杆菌与豆浆发酵产物滤液0.0001份、菊苣根提取物0.0001份、太匮龙舌兰叶提取物0.0001份、糖类水解物0.0001份、菊粉0.0001份、α-葡聚糖寡糖0.0001份;
33.保湿剂:丙二醇和双丙甘醇的混合物5份;
34.芳香剂:香精1份;
35.悬浮粒子0.1份。
36.本发明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7.一种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润肤剂分为第一润肤剂、第二润肤剂和第三润肤剂;将皮肤调理剂分为第一皮肤调理剂和第二皮肤调理剂;
38.将表面活性剂、第一润肤剂和第一皮肤调理剂加入乳化锅中,设置搅拌速度为15-20转/分钟,搅拌均匀,乳化锅升温到85-95℃,将其溶解透明无颗粒,保温25-35分钟,消泡完全后降温到45度以下,加入增稠剂、第二润肤剂、第三润肤剂、第二皮肤调理剂、保湿剂和悬浮粒子,如有芳香剂一并加入,设置搅拌速度为15-20转/分钟,搅拌均匀,出料温度控制在40-50℃,即得。
39.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40.(1)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在无水清洁体系中,通过油相增稠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氢化c6-20-烃的聚合物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
物的混合物)实现了制备透明、具有粘度、可悬浮粒子的无水清洁剂型产品,解决了极性油脂很难进行增稠悬浮的技术难题,且稳定性高。而现有技术同时加表面活性剂和油的体系中,是很难做到兼顾透明、增稠和悬浮粒子的应用效果,而本发明则兼顾了这几个应用方面效果。
41.(2)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配方中增稠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氢化c6-20-烃的聚合物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的混合物)和极性油脂通过氢键作用结合形成物理网络结构,使加入的粒子能够稳定悬浮在体系中,不会扎堆不会下沉。
42.(3)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是一款全油而且有粘度,遇水变乳白而且有细腻泡泡和超炫外观的清洁产品,集滋润清洁于一体,滋润保湿,是秋冬优选产品。而常规的沐浴清洁产品一般是含有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油的产品,脱脂超强会引起皮肤骚痒。
附图说明
4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的实物图;
4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样品遇水乳化的实物图;
4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样品揉搓起泡的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47.在下述实施例中,增稠剂可以选购路博润先进材料公司原料名称为oilkemia5s cc的增稠剂,其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和)氢化聚(c6-20烯烃)(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的混合物。
48.11号原料皮肤调理剂可以选自欧皙黎斯/axialys公司原料名称为optimealth 10w的皮肤调理剂,其为水、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丁二醇、1,2-戊二醇的混合物,此组分含500多种活性分子,可以维持皮肤ph,让皮肤处于健康环境,减少有害菌的滋生,减少氧化反应,可以舒缓皮肤,减少过敏,可以保湿,增加皮肤瞬时水含量与弹性,也可以修复皮肤,促进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生成。
49.12号原料皮肤调理剂可以选自仙婷/sethic公司原料名称为奥蓓衡up的皮肤调理剂,其为菊苣(cichorium intybus)根提取物、太匮龙舌兰(agave tequilana)叶提取物和糖类水解物的混合物,其有利于重建皮肤表面的生物保护屏障。
50.13号原料可以选自欧皙黎斯/axialys公司原料名称为生态营养液(floraskin l)的皮肤调理剂,其为菊粉、水和α-葡聚糖寡糖的混合物,其可以保护、修复、强化微生物保护膜,促进皮肤益生菌的生长,保护皮肤免受外界刺激,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
51.15号原料可以选自天津双马香精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原料名称为黑莓与月桂叶b053021686的香精。
52.16号原料可以选自重庆小丸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料名称为yps6003b(30-40)
黄色的外观修饰剂,其为玉米(zea mays)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乳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氧化铁类形成的粒子。
5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难点在于增稠剂、油脂、表面活性剂三者之间的搭配,它们的具体种类和用量搭配都是非常关键的;以及制备工艺的操作也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增稠剂(oilkemia 5scc)与油脂的用量搭配:增稠剂(oilkemia5scc)的用量对体系的粘度和透明度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油脂种类的选择对其跟增稠剂(oilkemia 5scc)的氢键作用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其次,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比例,对体系最终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工艺步骤操作:不恰当的工艺操作会导致本产品制备失败,需要特定的温度、搅拌速率、出料温度及方式才能形成本发明透明、具有粘度、可悬浮粒子的无水清洁剂型产品。
54.实施例1-3
55.一种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由增稠剂、表面活性剂、润肤剂、皮肤调理剂、保湿剂、芳香剂和外观修饰剂制备而成,具体的配方如下表1所示。
56.bsg-350),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62.对比例2
63.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增稠剂用量变了,增稠剂的用量调整为0.5份,原料不变,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64.对比例3
65.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增稠剂用量变了,增稠剂的用量调整为3.5份,原料不变,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66.对比例4
67.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5号原料润肤剂的原料变了,选用异壬酸异壬酯为5号润肤剂,用量不变,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68.对比例5
69.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5号原料润肤剂的用量变了,其用量调整为15份,原料不变,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70.对比例6
71.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5号原料润肤剂的用量变了,其用量调整为28份,原料不变,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72.对比例7
73.对比例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6号原料润肤剂葡萄(vitis vinifera)籽油,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74.对比例8
75.对比例8与实施1的不同之处在于,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变了,将2号表面活性剂用椰油酰羟乙磺酸酯钠进行替换,3号和4号表面活性剂不变,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76.对比例9
77.对比例9与实施1的不同之处在于,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变了,将3号表面活性剂用癸基葡糖苷进行替换,2号和4号表面活性剂不变,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78.对比例10
79.对比例10与实施1的不同之处在于,2号、3号和4号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均发生了变化,月桂醇聚醚硫酸酯mipa盐的用量为22份,月桂醇聚醚-4的用量为28份,椰油酰胺甲基mea的用量为6份,三者的用量比超出了25-35:15-25:8-12,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80.对比例11
81.对比例1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配方中省略了皮肤调理剂,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82.对比例12
83.对比例1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方法的不同,具体如下:将表面活性剂、第一润肤剂和第一皮肤调理剂加入乳化锅中,设置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搅拌均匀,乳化锅升温到80℃,将其溶解透明无颗粒,保温20分钟,消泡完全后降温到50度,加入增稠剂、第二润肤剂、第三润肤剂、第二皮肤调理剂、保湿剂和悬浮粒子,如有芳香剂一并加入,设置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搅拌均匀,出料温度控制在45℃,即得。
84.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
85.效果验证
86.一、外观描述
87.分别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2的配方和制备方法获取样品,并对所获取的样品进行外观评价,结果如下表2所示。
88.表2外观记录表
[0089][0090][0091]
实施例1获取的样品的实物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2-3的样品图与实施例1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0092]
二、稳定性测试
[0093]
耐热50℃测试,分别取实施例1-3获得的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分别放置于透明玻璃瓶中,在50℃条件下放置3个月,每个样品做3个平行,观察配方的稳定性。记录结果,见下表3。
[0094]
耐寒-15℃测试,分别取实施例1-3获得的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分别放置于透明玻璃瓶中,在-15℃的条件下放置3个月,每个样品做3个平行,观察配方的稳定性。记录结果,见下表3。
[0095]
表3实施例1-3稳定性测试结果记录表
[0096][0097]
从表3中的结果可得,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悬浮粒子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合理选用增稠剂、表面活性剂和润肤剂,并合理设置它们的用量,同时精确把握制备方法,使得获取的产品稳定性高,粒子在高温和低温测试中,均能稳定悬浮在体系中。
[0098]
三、志愿者试用测试
[0099]
在2021年12月份冬天,选取45名身体皮肤健康的女性志愿者,年龄分布在25-28岁,平均分成15组,每组3名志愿者,每组志愿者分别试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2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并对清洁度、滋润度、刺激敏感度和舒适性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1-10分,分数越高,评价越好,计算每组志愿者的平均值,并将平均值记录在表3中。
[0100]
测试指标的定义分别如下:
[0101]
清洁度:用完后感觉皮肤脏物去除了,皮肤干净无脏污;
[0102]
滋润度:滋润保湿,不干燥,用后不瘙痒;
[0103]
刺激敏感度:无刺激、无不适、不过敏;
[0104]
舒适性:清爽不油腻、不粘腻、不干燥、不紧绷。
[0105]
表4感官测试结果记录表
[0106]
[0107][0108]
从表4中的记录可得,志愿者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评价较高,而对比例1-11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的配方发生了变化,评价较低,这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配方合理,能为使用者提供较完美的使用体验。对比例12的全油体系沐浴啫喱制备方法发生了变化,使用体验也有一点下降。
[0109]
图2为实施例1的样品遇水乳化的实物图,图3为实施例1的样品揉搓起泡的实物图,可见,实施例1的产品能够产生丰富的泡泡,体验感极佳。实施例2-3与实施例1的使用效果图类似,再此不再赘述。
[0110]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