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2022-06-01 18:00: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不同数据存储结构的平台数据库,对于多个客户端同时有相同数据操作权限的后台管理系统,如何对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修改更新,且对更新后的数据进行同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目前在对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时,往往是需要人工输入更新数据后,后台审核人员对上传的更新数据进行逐一审核、校验,然而这种反复核验导致工作量较大、效率不高。且在进行更新数据同步时,一般将修改信息通过功能性后管的通知栏进行更新信息的同步,然而通知栏很容易被忽略,导致同步效果不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可解决目前在对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时,需要人工参与核验,导致工作量较大、效率不高,且在进行更新数据同步时,同步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6.接收用户通过平台接口上传的数据查询请求,所述数据查询请求中携带有查询信息;
7.在平台数据库中查取与所述查询信息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第一存档数据;
8.响应于所述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对所述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
9.根据所述第一存档数据和所述第二存档数据生成更新概要信息,并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发送至针对所述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
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11.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平台接口上传的数据查询请求,所述数据查询请求中携带有查询信息;
12.查取模块,用于在平台数据库中查取与所述查询信息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第一存档数据;
13.更新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对所述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
14.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存档数据和所述第二存档数据生成更新概要信息,并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发送至针对所述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
15.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
16.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及存储在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
17.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与目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式相比,本技术可在接收到用户上传的携带有查询信息的数据查询请求后,在平台数据库中查取与所述查询信息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第一存档数据;进一步在接收用户发送的针对该第一存档数据的数据更新请求后,可首先判定用户对平台数据库是否具有数据更新权限,若是,则可进一步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在更新处理过程中,可利用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数据更新模块实现对用户所上传更新信息的标准化提示以及自动化校验处理,在判定校验通过后,即可根据更新信息对所述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在获取第二存档数据后,可进一步进行对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的差异化分析,根据差异化分析结果并利用概要描述模板生成更新概要信息,之后按照预先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所述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至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待同步用户。通过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对平台数据库中更新信息的智能化引导以及核验,进而能够提高数据更新的效率,节省平台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成本。此外,在完成数据更新后,还可进一步通过分析更新内容,生成内容较为简洁明了的更新概要信息,并通过用户个性化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所述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给针对所述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可实现对更新信息的及时同步,且最大概率确保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操作人员能够注意到更新信息,从而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的积极性。
1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地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1.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2.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文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25.针对目前在对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时,需要人工参与核验,导致工作量
较大、效率不高,且在进行更新数据同步时,同步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26.101、接收用户通过平台接口上传的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请求中携带有查询信息。
27.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用户可通过平台登录接口登录至平台数据库,其中,登录方式可包括两种方法,分别是:windows身份验证和sql server身份验证,但两种验证方法不同,windows身份验证是不用选择用户名和输入密码而直接登陆,而sql server身份验证就必须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对于sql server身份验证场景,检测到用户登陆操作时,可对执行用户登陆操作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判定通过有效性验证后,才允许用户登录至平台数据库,并在平台数据库中进行相应的数据访问操作、数据查询操作、数据下载操作等,以及对于具有数据更新权限的用户还可执行数据更新操作。
28.对于本技术的执行主体可为用于控制进行平台数据更新的处理系统,可配置在客户端侧或服务端侧,能够自动化响应于用户针对平台数据库中所查取到的第一存档数据的数据更新请求,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同时通过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的差异化分析,生成更新概要信息,并按照预先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至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待同步用户。
29.102、在平台数据库中查取与查询信息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第一存档数据。
30.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用户输入的用于查询存档数据的查询信息,可包括文字信息、语音信息、图片信息等多种数据类型。进一步的,若查询信息为非文本形式,则可利用现有的文本转换技术(如语音转换(tts)、光学字符识别(ocr)等)将不同类型下的查询信息统一转换为文本信息。为方便对存档数据的查取,在平台数据库中可预先针对各类存档数据配置一系列查询的预设关键词,并创建预设关键词与数据库sql查询语言的关联映射,用户查询时输入查询信息,并转换为文本信息后,可对文本信息进行关键词匹配,进一步依据匹配的预设关键词,调用相关的sql查询语言查询得到第一存档数据,当第一存档数据包含多个时,可将多个第一存档数据按上次调用时间>相似度的规则,由高至低排列,输出给用户,以供用户选取。
31.103、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
32.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用户通过上传数据查询请求获取到第一存档数据后,可进一步执行对第一存档数据的修改操作,即可进一步通过触发接口上传数据更新请求。为了保证平台数据库中存档数据的有效性以及有序的运行维护,可预先配置对平台数据库具有数据更新权限的第二用户信息,以及在以往数据更新过程中因违背数据更新规则,而被禁止对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的第一用户信息,进一步利用第二用户信息构建得到白名单,利用第一用户信息构建得到黑名单。故在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之前,为保证数据更新的有效性,需要首先利用黑名单和白名单对用户的数据更新权限进行验证。在进行数据更新权限验证时,鉴于黑名单中存储的黑名单用户数量较少,为实现对数据更新权限的快速判定,可首先将用户身份
信息与上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用户是否为黑名单用户,若是黑名单用户,则可直接拒绝数据更新请求;若不是黑名单用户,则需要进一步确定用户是否为白名单用户,若是白名单用户,则可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若不是白名单用户,则可确定用户为不具有数据更新权限,进一步可直接拒绝数据更新请求。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数据更新权限验证时,也可仅对用户进行是否为白名单用户的判断,若判断用户为白名单用户,则可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若判断用户不是白名单用户,则可直接拒绝数据更新请求,此种方式需要对白名单中各个白名单用户的用户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的监控,在判断白名单用户违背数据更新规则时,可将该白名单用户在白名单中剔除。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鉴于白名单中包含的白名单用户数量较多,故为了能够快速确定出不符合数据更新权限的用户,在本实施例中,可优选先进行黑名单判定,再进行白名单判定的方式来实现数据更新权限验证。
33.进一步的,在判定用户通过数据更新权限验证后,可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具体的,可根据数据更新请求定位待修改变量,并获取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更新链接以及更新提示信息,通过更新链接跳转到更新页面并在更新页面输出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更新提示信息,以便用户根据更新提示信息上传相对规范的更新信息,并对更新信息进行校验,在判定校验通过后,则基于更新信息实现对第一存档数据的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
34.104、根据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生成更新概要信息,并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发送至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
35.现有平台数据库在完成数据更新后,往往通过在平台数据库中功能性后管的通知栏发送公告,然而鉴于功能性后管的通知栏的信息大而密,容易被用户所忽略,使同步效果不佳,容易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有鉴于此,在本技术中,可预先收集配置各个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在平台数据库中存在数据更新后,可首先进行对更新后的存档数据以及原存档数据的差异化分析,根据差异化分析结果并利用概要描述模板生成内容较为简洁明了的更新概要信息,并通过用户个性化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给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可实现对更新信息的及时同步,且最大概率确保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操作人员能够注意到更新信息。
36.通过本实施例中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可在接收到用户上传的携带有查询信息的数据查询请求后,在平台数据库中查取与查询信息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第一存档数据;进一步在接收用户发送的针对该第一存档数据的数据更新请求后,可首先判定用户对平台数据库是否具有数据更新权限,若是,则可进一步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在更新处理过程中,可利用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数据更新模块实现对用户所上传更新信息的标准化提示以及自动化校验处理,在判定校验通过后,即可根据更新信息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在获取第二存档数据后,可进一步进行对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的差异化分析,根据差异化分析结果并利用概要描述模板生成更新概要信息,之后按照预先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至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待同步用户。通
过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对平台数据库中更新信息的智能化引导以及核验,进而能够提高数据更新的效率,节省平台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成本。此外,在完成数据更新后,还可进一步通过分析更新内容,生成内容较为简洁明了的更新概要信息,并通过用户个性化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给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可实现对更新信息的及时同步,且最大概率确保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操作人员能够注意到更新信息,从而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的积极性。
37.进一步的,作为上述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细化和扩展,为了完整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提供了另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38.201、接收用户通过平台接口上传的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请求中携带有查询信息。
39.202、对查询信息按照字符进行分词处理,得到各个查询词语。
40.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用户输入的用于查询存档数据的查询信息,可包括文字信息、语音信息、图片信息等多种数据类型。进一步的,若查询信息为非文本形式,则可利用现有的文本转换技术(如语音转换(tts)、光学字符识别(ocr)等)将不同类型下的查询信息统一转换为文本信息。进一步的,可利用现有的切词工具(如crf分词器)对文本信息进行词语切分,进行切词处理后生成文本信息对应的词序列,每个查询词语作为词序列中的元素,按照在文本信息中的出现位置依次排列,进一步得到词序列,其中,对应词序列的格式为:[查询词语1,查询词语2,查询词语3,

查询词语n]。
[0041]
203、根据各个查询词语以及查询词语在语料库中所属语种的语种内关联关系,获取各个查询词语的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包括同义词、近义词、音似词和形似词中的至少一种。
[0042]
其中,语种内关联关系可包括同义关联关系、近义关联关系、发音相似度阈值和结构相似度阈值,在根据各个查询词语以及查询词语在语料库中所属语种的语种内关联关系,获取该查询词语的同义词、近义词、音似词和形似词四种关联词语中的至少一种时,实施例步骤具体可以包括:根据每个查询词语以及查询词语在语料库中所属语种的同义关联关系,获取该查询词语的同义词;根据每个查询词语以及查询词语在语料库中所属语种的近义关联关系,获取该查询词语的近义词;根据每个查询词语以及查询词语在语料库中所属语种的发音相似度阈值,获取该查询词语的音似词;根据每个查询词语以及查询词语在语料库中所属语种的结构相似度阈值,获取该查询词语的形似词。
[0043]
例如,用户输入“a市医保”4个字符的查询信息,平台数据库中包含了a市医保费率从2013年-2021年的不同时间段、适用人群、及政策新规影响下的多版本,同时因编辑者不同,数据库内也涉及到多个版本的名称叫法,例如a市医保费率-城镇版(2021年4月修改版)、21年a重疾医保费率表等。此时,为实现对第一存档数据的精准查询,可预先将所输入的查询信息按中/英/拼进行字符拆分,得到各个查询词语,并且各个查询词语以及查询词语在语料库中所属语种的语种内关联关系,获取各个查询词语的关联词语,即可得到:a、市、医、保、医保、医疗保险、a、shi、yi、bao、a municipal,health insurance。进一步的,在进行存档数据查取时,可通过计算各个查询词语与各个预设关键词的特征相似度,进而提取出与各个查询词语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至少一个预设关键词,利用至少一
个预设关键词与数据库sql查询语言的关联映射,调用数据库sql查询语言,在数据库中查取对应的第一存档数据。
[0044]
204、将查询数据库中每个预设关键词分别与查询词语和关联词语进行匹配,提取与查询词语或关联词语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关键词。
[0045]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预先针对各类存档数据配置一系列查询的预设关键词,并创建预设关键词与数据库sql查询语言的关联映射,用户查询时输入查询信息,并依据查询信息提取出查询词语和关联词语后,可将查询数据库中每个预设关键词分别与查询词语和查询词语对应的关联词语进行匹配,进一步提取出与查询词语或关联词语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关键词。
[0046]
其中,可利用预设特征距离计算公式,计算每个预设关键词与查询词语或关联词语的特征相似度。其中,预设特征距离计算公式可为任何适用于度量的距离函数公式,如可包括欧几里得距离公式(euclidean distance)、曼哈顿距离公式(manhattan distance)、杰卡德距离公式(jaccard distance)、马氏距离公式(mahalanobis distance)等,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在此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0047]
205、组合至少一个目标关键词,得到查询关键词或查询关键词词组,获取与查询关键词或查询关键词词组匹配的sql查询语言,通过在平台数据库中执行sql查询语言,查取第一存档数据。
[0048]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预设关键词对应配置的特征颗粒度有大有小,对于特征颗粒度较大的预设关键词可单独配置一个sql查询语言,对于特征颗粒度较小的预设关键词,可针对多个查询关键词的组合配置一个sql查询语言,故在提取出查询词语或关联词语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关键词后,可对至少一个目标关键词进行组合处理,得到查询关键词或查询关键词词组,进一步提取与查询关键词或查询关键词词组匹配的sql查询语言,以基于sql查询语言在平台数据库中查询得到第一存档数据。
[0049]
例如,用户输入查询信息为“帮我查一下a市的医疗保险数据”,通过实施例步骤202至204,提取出与该查询信息对应的目标关键词包括:“a市医保”、“a市”、“医疗保险”,因“a市医保”所涵盖的特征颗粒度能够确定出所要查询的存档数据类型,故可获取与“a市医保”匹配的sql查询语言a,并在平台数据库中执行sql查询语言a,进一步查取得到第一存档数据;而鉴于“a市”和“医疗保险”所涵盖的特征颗粒度较小,单个目标关键词无法精准确定出所要查询的存档数据类型,故可通过对“a市”和“医疗保险”这两个目标关键词进行组合,得到查询关键词词组“a市医疗保险”,进一步获取与“a市医疗保险”匹配的sql查询语言b,并在平台数据库中执行sql查询语言b,进一步查取得到第一存档数据。
[0050]
206、在获取到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后,利用预设黑名单和预设白名单对用户进行数据更新权限校验。
[0051]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用户通过上传数据查询请求获取到第一存档数据后,可进一步执行对第一存档数据的修改操作,即可进一步通过触发接口上传数据更新请求。为了保证平台数据库中存档数据的有效性以及有序的运行维护,可预先配置对平台数据库具有数据更新权限的预设白名单,以及在以往数据更新过程中因违背数据更新规则,而被禁止数据更新的预设黑名单,以便预先利用黑/白名单对用户的数据更新权限进行校验。相应的,在执行本实施例步骤之前,可针对平台数据库的数据更新预先生成黑名单和白名单,相
应的,实施例步骤还包括:获取禁止更新平台数据库的第一用户信息,以及允许更新平台数据库的第二用户信息;根据第一用户信息创建第一用户更新节点,并将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访问地址加载至第一用户更新节点;创建包含至少一个第一用户更新节点的预设黑名单;以及,根据第二用户信息创建第二用户更新节点,并将第二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访问地址加载至第二用户更新节点;创建包含至少一个第二用户更新节点的预设白名单。
[0052]
相应的,对于本实施例,在利用预设黑名单和预设白名单对用户进行数据更新权限校验时,实施例步骤具体可以包括:根据数据更新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是否与预设黑名单中的任一第一用户更新节点匹配;若用户与预设黑名单中的任一第一用户更新节点匹配,则拒绝数据更新请求;若用户与预设黑名单中的任一第一用户更新节点不匹配,则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是否与预设白名单中的任一第二用户更新节点匹配;若用户与预设白名单中的任一第二用户更新节点匹配,则根据数据更新请求确定待更新变量,并获取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更新链接以及更新提示信息;若用户与预设白名单中的任一第二用户更新节点不匹配,则拒绝数据更新请求。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数据更新权限验证时,也可仅对用户进行是否为白名单用户的判断,若判断用户为白名单用户,则可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若判断用户不是白名单用户,则可直接拒绝数据更新请求,此种方式需要对白名单中各个白名单用户的用户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的监控,在判断白名单用户违背数据更新规则时,可将该白名单用户在白名单中剔除。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鉴于白名单中包含的白名单用户数量较多,故为了能够快速确定出不符合数据更新权限的用户,在本实施例中,可优选先进行黑名单判定,再进行白名单判定的方式来实现数据更新权限验证。
[0053]
207、在判定通过数据更新权限校验后,根据数据更新请求确定待更新变量,并获取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更新链接以及更新提示信息,通过更新链接跳转至数据更新页面,并在数据更新页面输出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更新提示信息,其中,更新提示信息中包含数据更新规范以及数据更新规范下的数据更新模板,以便用户基于数据更新规范在数据更新模版中上传对应的更新信息。
[0054]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判定用户通过数据更新权限校验后,可确定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是有效的,进一步的,可根据数据更新请求确定待更新变量,并获取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更新链接以及更新提示信息,其中,更新链接用户用于控制跳转至数据更新页面,以在用户客户端中展现该数据更新请求对应的数据更新页面,以及在数据更新页面中显示更新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通过数据更新模板上传规范化的更新信息。
[0055]
208、接收用户上传的更新信息,并利用数据更新模板预先配置的校验规则对更新信息进行校验,在判定校验通过后,依据更新信息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
[0056]
其中,校验规则包括完整度校验规则、数据格式校验规则、变量间逻辑校验规则的至少一种。完整度校验规则包括校验录入到数据更新模板的录入数据是否完整;数据格式校验规则包括最大/最小字符、字符长度、非负整数等数据格式的检验,经过数据格式校验规则的校验,可以保证录入到数据更新模板中的更新数据满足预设数据格式要求,实现录入数据标准化;要素间逻辑校验规则包括对数据更新模板中各个数据项之间录入数据的逻辑校验。例如,对于保险存档产品数据对应的数据更新模板中,被保险人的职业选项与有无
社保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投保产品的保障生效时间与投保时间之间需要有一段时间间隔等。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判定未通过上述校验中的至少一种时,可进一步输出提示信息,以实现对用户上传更新信息的有效纠错/引导正确命名形式;在判定更新信息通过规范化校验后,可进一步响应于数据更新请求,并根据更新信息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存档数据。
[0057]
209、根据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生成更新概要信息,并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发送至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
[0058]
对于本实施例,为了解决通知栏会忽略的问题,当具有数据更新权限的用户在实现对第一存档数据的更新后,可以通过“一键同步”的功能将此消息同步发送至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具体可选用待同步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软件,通过该社交软件的聊天对话框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至待同步用户。如果用户对系统的通知容易忽略的话,人对人的聊天界面则是工作中比较轻量又容易被知晓的,故此种消息同步方式,能够最大概率确保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操作人员能够注意到更新信息。此外,为了减少待同步用户针对更新信息的阅读负担,故可通过分析更新内容,生成内容较为简洁明了的更新概要信息,因各用户对自己掌握的产品有一定熟悉度,所以这样的简便话术完全能够达到有效告知的效果。同时为了增加工作中交接的友好性,系统还可以支持用户在“一键同步”标准话术的基础上个性化语言或备注同步同事们修改的背景原因或添加表情包,使信息能够及时同步的同时也使工作中的交流更便捷、友好。
[0059]
相应的,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在根据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生成更新概要信息时,实施例步骤具体可以包括:对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获取待更新变量的差异化分析结果;根据差异化分析结果确定更新内容;将待更新变量以及更新内容录入概要描述模板,生成更新概要信息。例如,预先设定概要描述模板为“#待更新变量#-#更新内容#”,a人员对应发送的数据更新操作为将a存档数据中的费率名称“20年费率”更新为“21年费率”,相应的,可按照概要描述模板,生成更新概要信息:“a存档数据中的费率名称-21年费率”。
[0060]
相应的,在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发送至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时,实施例步骤具体可以包括:获取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待同步用户,以及待同步用户预先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其中,预设数据处理权限包括数据访问权限和数据更新权限中的至少一种;利用消息接收渠道对应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发送至待同步用户所在的用户客户端。
[0061]
其中,在利用消息接收渠道对应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发送至待同步用户所在的用户客户端时,若待同步用户预先配置有多个消息接收渠道,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实施例步骤还可以包括:获取待同步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并根据用户属性信息确定待同步用户对应的人群属性;提取人群属性对应多个消息接收渠道的历史选用率;将对应历史选用率最高的消息接收渠道确定为目标消息接收渠道,利用目标消息接收渠道对应的目标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发送至待同步用户所在的用户客户端。
[0062]
例如,待同步用户预先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包括消息接收渠道1和消息接收渠道2,若通过对待同步用户的人群属性分析,确定待同步用户对应所属的人群属性为属性a,则可获取属性a人群关于消息接收渠道1和消息接收渠道2的历史选用统计情况,如属性a人群
关于消息接收渠道1的历史选用率为78%,关于消息接收渠道2的历史选用率为22%,则可将历史选用率最高的消息接收渠道1确定为用于向待同步用户同步更新概要信息的目标消息接收渠道。通过本实施例中调用人群属性确定目标消息接收渠道的方式,可保证所同步的更新概要信息的接收率,以使待同步用户能够在大概率下查阅到同步的更新概要信息。
[0063]
借由上述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可在接收到用户上传的携带有查询信息的数据查询请求后,在平台数据库中查取与查询信息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第一存档数据;进一步在接收用户发送的针对该第一存档数据的数据更新请求后,可首先判定用户对平台数据库是否具有数据更新权限,若是,则可进一步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在更新处理过程中,可利用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数据更新模块实现对用户所上传更新信息的标准化提示以及自动化校验处理,在判定校验通过后,即可根据更新信息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在获取第二存档数据后,可进一步进行对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的差异化分析,根据差异化分析结果并利用概要描述模板生成更新概要信息,之后按照预先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至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待同步用户。通过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对平台数据库中更新信息的智能化引导以及核验,进而能够提高数据更新的效率,节省平台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成本。此外,在完成数据更新后,还可进一步通过分析更新内容,生成内容较为简洁明了的更新概要信息,并通过用户个性化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给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可实现对更新信息的及时同步,且最大概率确保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操作人员能够注意到更新信息,从而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的积极性。
[0064]
进一步的,作为图1和图2所示方法的具体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31、查取模块32、更新模块33、生成模块34;
[0065]
接收模块31,可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平台接口上传的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请求中携带有查询信息;
[0066]
查取模块32,可用于在平台数据库中查取与查询信息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第一存档数据;
[0067]
更新模块33,可用于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
[0068]
生成模块34,可用于根据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生成更新概要信息,并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发送至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
[0069]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平台数据库中查取与查询信息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第一存档数据时,查取模块32,具体可用于对查询信息按照字符进行分词处理,得到各个查询词语;根据各个查询词语以及查询词语在语料库中所属语种的语种内关联关系,获取各个查询词语的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包括同义词、近义词、音似词和形似词中的至少一种;将查询数据库中每个预设关键词分别与查询词语和关联词语进行匹配,提取与查询词语或关联词语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关键词;组合至少一个目标关键词,得到查询关键词或查询关键词词组;获取与查询关键词或查询关键
词词组匹配的sql查询语言,通过在平台数据库中执行sql查询语言,查取第一存档数据。
[0070]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数据更新请求中携带有待更新变量;在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时,更新模块33,具体可用于在获取到用户发送的数据更新请求后,利用预设黑名单和预设白名单对用户进行数据更新权限校验;在判定通过数据更新权限校验后,根据数据更新请求确定待更新变量,并获取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更新链接以及更新提示信息;通过更新链接跳转至数据更新页面,并在数据更新页面输出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更新提示信息,其中,更新提示信息中包含数据更新规范以及数据更新规范下的数据更新模板,以便用户基于数据更新规范在数据更新模版中上传对应的更新信息;接收用户上传的更新信息,并利用数据更新模板预先配置的校验规则对更新信息进行校验,在判定校验通过后,依据更新信息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其中,校验规则包括完整度校验规则、数据格式校验规则、变量间逻辑校验规则的至少一种。
[0071]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为了预先生成进行对平台数据库中数据更新的黑名单以及白名单,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35、第一创建模块36、第二创建模块37;
[0072]
获取模块35,可用于获取禁止更新平台数据库的第一用户信息,以及允许更新平台数据库的第二用户信息;
[0073]
第一创建模块36,可用于根据第一用户信息创建第一用户更新节点,并将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访问地址加载至第一用户更新节点;创建包含至少一个第一用户更新节点的预设黑名单;以及,
[0074]
第二创建模块37,可用于根据第二用户信息创建第二用户更新节点,并将第二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访问地址加载至第二用户更新节点;创建包含至少一个第二用户更新节点的预设白名单。
[0075]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利用预设黑名单和预设白名单对用户进行数据更新权限校验时,更新模块33,具体可用于根据数据更新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是否与预设黑名单中的任一第一用户更新节点匹配;若用户与预设黑名单中的任一第一用户更新节点匹配,则拒绝数据更新请求;若用户与预设黑名单中的任一第一用户更新节点不匹配,则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是否与预设白名单中的任一第二用户更新节点匹配;若用户与预设白名单中的任一第二用户更新节点匹配,则根据数据更新请求确定待更新变量,并获取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更新链接以及更新提示信息;若用户与预设白名单中的任一第二用户更新节点不匹配,则拒绝数据更新请求。
[0076]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根据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生成更新概要信息时,生成模块34,具体可用于对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获取待更新变量的差异化分析结果;根据差异化分析结果确定更新内容;将待更新变量以及更新内容录入概要描述模板,生成更新概要信息。
[0077]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发送至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时,生成模块34,具体可用于获取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待同步用户,以及待同步用户预先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其中,预设数据处理权限包括数据访问权限和数据更新权限中的至少一种;利用消息接收渠道对应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发送至待同步用户所在的用户
客户端。
[0078]
相应的,若待同步用户预先配置有多个消息接收渠道,在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发送至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时,生成模块34,具体可用于获取待同步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并根据用户属性信息确定待同步用户对应的人群属性;提取人群属性对应多个消息接收渠道的历史选用率;将对应历史选用率最高的消息接收渠道确定为目标消息接收渠道,利用目标消息接收渠道对应的目标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发送至待同步用户所在的用户客户端。
[007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至图2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080]
基于上述如图1至图2所示方法,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如图1至图2所示的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
[0081]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场景的方法。
[0082]
基于上述如图1至图2所示的方法和图3、图4所示的虚拟装置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和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如图1至图2所示的平台数据的更新处理方法。
[0083]
可选的,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网络接口、摄像头、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等,可选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usb接口、读卡器接口等。网络接口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等。
[0084]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该实体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0085]
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操作系统是管理上述计算机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信息处理程序以及其它软件和/或程序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实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与信息处理实体设备中其它硬件和软件之间通信。
[0086]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技术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
[0087]
通过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在接收到用户上传的携带有查询信息的数据查询请求后,在平台数据库中查取与查询信息对应特征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第一存档数据;进一步在接收用户发送的针对该第一存档数据的数据更新请求后,可首先判定用户对平台数据库是否具有数据更新权限,若是,则可进一步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在更新处理过程中,可利用待更新变量对应的数据更新模块实现对用户所上传更新信息的标准化提示以及自动化校验处理,在判定校验通过后,即可根据更新信息对第一存档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第二存档数据;在获取第
二存档数据后,可进一步进行对第一存档数据和第二存档数据的差异化分析,根据差异化分析结果并利用概要描述模板生成更新概要信息,之后按照预先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至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待同步用户。通过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对平台数据库中更新信息的智能化引导以及核验,进而能够提高数据更新的效率,节省平台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成本。此外,在完成数据更新后,还可进一步通过分析更新内容,生成内容较为简洁明了的更新概要信息,并通过用户个性化配置的消息接收渠道和与消息接收渠道匹配的消息接收地址,将更新概要信息同步给针对平台数据库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用户客户端,可实现对更新信息的及时同步,且最大概率确保具有预设数据处理权限的操作人员能够注意到更新信息,从而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的积极性。
[0088]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技术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0089]
上述本技术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