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柔性盖板、显示装置及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6-01 17:33: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盖板、显示装置及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显示设备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使显示设备能进一步实现在非使用时可方便存放或便携的要求,可折叠或可卷曲的柔性显示设备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关注。
3.目前出于对节省空间及携带方便等方面考虑,可折叠或可卷曲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尺寸不断减小,所以对于终端机构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目前显示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盖板、显示装置及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柔性盖板的使用寿命。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盖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层和硬化涂层,第一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容纳腔,第一支撑部嵌于各第一容纳腔,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的硬度参数相异。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在柔性盖板厚度方向上具有朝向或背离硬化涂层的第一表面,第一容纳腔由第一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的硬度大于第二支撑部的硬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与第一容纳腔通过粘接胶层连接固定。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平齐。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包括彼此间隔排布的多个支撑子部,相邻支撑子部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支撑部与支撑子部交替分布。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支撑子部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第一支撑部之间的间距相同。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盖板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层靠近硬化涂层一侧的第二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包括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容纳腔,第四支撑部嵌于各第二容纳腔,第三支撑部及第四支撑部的硬度参数相异。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与第三支撑部材料相同,第二支撑部与第四支撑部材料相同。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在硬化涂层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支撑部在硬化涂层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相交。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在硬化涂层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支撑部在硬化涂层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垂直。
1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以及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柔性盖板,柔性盖板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
1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18.提供第一材料层,第一材料层包括第二支撑部以及由第二支撑部沿厚度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纳腔;
19.在第一容纳腔内填充第一填充材料,并将第一填充材料定型形成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形成共面构成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的硬度参数相异。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备方法还包括:
21.提供第二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包括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容纳腔,第四支撑部嵌于各第二容纳腔,第三支撑部及第四支撑部的硬度参数相异;
22.将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层叠并使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的延伸方向相交。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第二支撑层的步骤中,包括:
24.提供第二材料层,第二材料层包括第四支撑部以及由第四支撑部沿厚度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容纳腔;
25.在第二容纳腔内填充第二填充材料,并将第二填充材料定型形成第三支撑部,第三支撑部与第四支撑部形成共面构成第二支撑层。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盖板、显示装置及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盖板中第一支撑层包括硬度参数相异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能够起到同时兼顾硬度与柔韧性的作用,确保柔性盖板能够具备较高的机械性能,提高柔性盖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图1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盖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柔性盖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柔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图5中c-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8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36.图9a至图9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37.图10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38.图11a至图11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39.图12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40.图13a至图13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41.标记说明:
42.1、第一支撑层;11、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21、第一容纳腔;122、支撑子部;13、粘接胶层;14、胶层结构
43.2、第二支撑层;21、第三支撑部;22、第四支撑部;221、第二容纳腔
44.3、硬化涂层;
45.4、柔性显示面板;
46.a1、第一表面;a2、第二表面;
47.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技术,而不是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更好的理解。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0.为了满足用户大屏幕、大视野以及方便携带的需求,可折叠或可卷曲的显示装置应运而生。显示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在收缩状态和平展状态之间不断转换,以满足显示和携带等不同情况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显示装置上的柔性盖板需要进行多次弯曲或折叠,而现有的柔性盖板由于需要满足卷曲或折叠的需要,因此自身机械性能通常不高,存在有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5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盖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层1和硬化涂层3,第一支撑层1包括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2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容纳腔121,第一支撑部11嵌于第一容纳腔121内,第一支撑部11及第二支撑部12的硬度参数相异。
52.柔性盖板包括第一支撑层1和硬化涂层3,硬化涂层3设置于第一支撑层1上,第一支撑层1与硬化涂层3均为透明膜层,第一支撑层1用于为柔性盖板提供支撑作用,硬化涂层3用于为柔性盖板提供一定的硬度,保证柔性盖板表面的刚性。在柔性盖板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上形成显示装置时,第一支撑层1与柔性显示面板相邻设置,柔性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支撑层1射入硬化涂层3,然后经由硬化涂层3出射以形成对应的显示效果。
53.第一支撑层1包括有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配合形成能够覆盖硬化涂层3的膜层结构,以将柔性显示面板与硬化涂层3分隔并起到支撑作用。其中,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的硬度参数相异,即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
部12中的一者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另一者则具有较高的硬度。相较于传统柔性盖板中使用单一材料起到支撑效果的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层1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硬度参数的材料,能够在保证柔性盖板自身柔韧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硬度强度。
5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支撑部11的硬度大于第二支撑部12的硬度,也可以是第二支撑部12的硬度大于第一支撑部11的硬度;第二支撑部12可以将第一支撑部11完全包裹覆盖,也可以只包覆第一支撑部11的部分结构,对于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的具体结构关系,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制。
5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盖板中第一支撑层1包括硬度参数相异的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能够起到同时兼顾硬度与柔韧性的作用,确保柔性盖板能够具备较高的机械性能,提高柔性盖板的使用寿命。
5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12沿柔性盖板厚度方向上具有朝向或背离硬化涂层3的第一表面a1,第一容纳腔121由第一表面a1向内凹陷形成。
57.如图2所示,第一表面a1可以为第二支撑部12与硬化涂层3相接触的表面;也可以如图3所示,第一表面a1为第二支撑部12背离硬化涂层3的表面,即第二支撑部12与柔性显示面板相接触的表面。第一容纳腔121由第一表面a1沿厚度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支撑部11嵌入于第一容纳腔121内。其中,第二支撑部12能够起到承载第一支撑部11的作用,同时用于确保第一支撑层1结构的可靠性
58.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容纳腔121沿柔性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柔性盖板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或者,多个第一容纳腔121沿柔性盖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并沿柔性盖板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5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121可以在第二支撑部12形成之后加工形成,也可以在第二支撑部12之前进行加工,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制。示例性地,首先提供一个载台,在载台上形成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支撑部11,然后通过涂布固化等方式在载台上形成第二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2的高度大于第一支撑部11的高度,然后将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与载台分离,从而得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层1。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的硬度大于第二支撑部12的硬度。
61.第一容纳腔121由第一表面a1沿厚度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支撑部11嵌入于第一容纳腔121内。本技术实施例将第一支撑部11的硬度设置为大于第二支撑部12,从而能够确保第一容纳腔121的结构稳固。同时第二支撑部12上相背于第一表面a1的一侧能够具备较强的柔韧性,以满足折叠或卷曲需要,具有较强实用性。可选地,第一容纳腔121的凹陷高度为10μm。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部11与第一容纳腔121通过粘接胶层13连接固定。
63.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分别由不同硬度参数的材质制成,在固化处理后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可能会出现相互分离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增加了粘接胶层13,并将粘接胶层13涂布在第一容纳腔121的底部,以使粘接胶层13能够固定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进而确保最终形成的第一支撑层1结构稳固,保证第一支撑层1在折叠或卷曲时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不会发生分离现象。可选地,粘接胶层13采用压敏胶材质制备形成且粘接胶层13的厚度为3μm。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部11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二表面a2,第一表面a1与第二表面a2平齐。
65.由前述内容可知,第一表面a1为第二支撑部12与硬化涂层3相接触的表面,或者为第二支撑部12与柔性显示面板相接触的表面。为了保证第一支撑层1与硬化涂层3或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本技术实施例将第一支撑部11的第二表面a2设置为与第一表面a1平齐,即第一支撑部11的厚度与第一容纳腔121的凹陷高度相同,第一表面a1和第二表面a2共同构成一平整表面,从而有利于第一支撑层1与硬化涂层3或柔性显示面板的连接。
6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二支撑部12包括彼此间隔排布的多个支撑子部122,相邻支撑子部122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121,第一支撑部11与支撑子部122交替分布。
67.第二支撑部12的结构与第一支撑部11的结构类似,均为多段条状结构。其中支撑子部122与第一支撑部11的延伸方向及排布方向均相同,即多个支撑子部122可以沿柔性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柔性盖板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或者,多个支撑子部122沿柔性盖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并沿柔性盖板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可选地,第一支撑部11厚度与支撑子部122的厚度相同。
68.多个支撑子部122与多个第一支撑部11交错排布,这种设计有利于调节柔性盖板柔韧性与硬度强度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柔性盖板能够实现折叠或卷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柔性盖板的机械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层1与硬化涂层3之间需要设置有胶层结构14,用于固定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以确保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间的结构可靠性。
69.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支撑子部12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第一支撑部11之间的间距相同。
70.相邻支撑子部122之间的间距即为相邻支撑子部122之间的最小距离,同时也是单个第一支撑部11的宽度尺寸;相邻第一支撑部11之间的间距即为相邻第一支撑部11之间的最小距离,同时也是单个支撑子部122的宽度尺寸。本技术实施例将第一支撑部11的宽度尺寸设置为与支撑子部122宽度尺寸相同,以实现柔性盖板的柔韧性与硬度强度的协调统一,在保证柔性盖板折叠或卷曲性能的同时,提高使用寿命。
71.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柔性盖板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层1靠近硬化涂层3一侧的第二支撑层2,第二支撑层2包括第三支撑部21和第四支撑部22,第三支撑部21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容纳腔221,第四支撑部22嵌于各第二容纳腔221内,第三支撑部21与第四支撑部22的硬度参数相异。
72.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支撑部21的结构与第一支撑部11的结构类似,第四支撑部22的结构与第二支撑部12的结构类似。对于第三支撑部21与第四支撑部22的结构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对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的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73.本技术实施例在第一支撑层1的基础上增设了第二支撑层2,进一步增强柔性盖板的可靠性。同时第二支撑层2采用与第一支撑层1相似的结构,因此第一支撑层1与第二支撑层2可以采用相同制备工艺形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可选地,第一支撑层1与第二支撑层2的厚度相同。
7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与第三支撑部21材料相同,第二支撑部12与第四支撑部22材料相同。可选地,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中的一者包括无色聚酰亚胺
(colorless polyimide cpi)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另一者包括超薄玻璃(ultra thin glass utg)。其中,超薄玻璃自身的折叠或卷曲性能较差,但硬度强度较高;而无色聚酰亚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自身具有较强的柔韧性,但硬度较差。两类材料配合形成兼顾柔韧性与硬度强度的第一支撑层1与第二支撑层2,从而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柔性盖板的机械性能。
75.在一些实例中,第一支撑部11在硬化涂层3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支撑部21在硬化涂层3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相交。
76.示例性地,第一支撑部11在硬化涂层3的正投影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沿第二方向y并排设置;第三支撑部21在硬化涂层3的正投影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撑层1能够提高柔性盖板在第一方向x上的硬度强度,并确保柔性盖板在第二方向y上的柔韧性;第二支撑层2能够提高柔性盖板在第二方向y上的硬度强度,并确保柔性盖板在第一方向x上的柔韧性。
77.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柔性盖板能够同时提高柔性盖板在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上的硬度强度,同时能够兼顾柔性盖板在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上的柔韧性,确保柔性盖板各处稳定可靠。
7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在硬化涂层3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支撑部21在硬化涂层3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支撑部1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三支撑部21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可选地,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分别为柔性盖板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
79.第二方面,请参阅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4以及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柔性盖板,柔性盖板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4的出光面一侧。
8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盖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柔性盖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81.第三方面,请参阅图8和图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82.s100、提供第一材料层,第一材料层包括第二支撑部以及由第二支撑部沿厚度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纳腔。
83.s110、在第一容纳腔内填充第一填充材料,并将第一填充材料定型形成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共面构成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的硬度参数相异。
84.在步骤s100中,第一材料层包括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一容纳腔121,第二支撑部12包括多个第一容纳腔121,多个第一容纳腔121并排分布用于承载第一支撑部11。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00之前,需要对第一材料层进行加工处理,以形成固定形状尺寸的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一容纳腔121。对于第一材料层的制备过程,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制,示例性地,第二支撑部12可以通过固化等工艺制备形成,第一容纳腔121可以通过cnc加工制成。
85.在步骤s110中,第一填充材料用于形成第一支撑层1的第一支撑部11,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的硬度参数相异,即第一支撑部11的硬度可以大于第二支撑部12的硬度,也可以小于第二支撑部12的硬度。其中,第一填充材料填充在第一容纳腔121内,可选地,第一填充材料通过超薄胶层涂布在第一容纳腔121内,以实现与第二支撑部12间位置固
定。
86.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不同的材料共同制备形成第一支撑层1,能够起到同时兼顾硬度与柔韧性的作用,确保柔性盖板能够具备较高的机械性能,提高柔性盖板的使用寿命。
8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和图11,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88.s120、提供第二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包括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第四支撑部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容纳腔,第三支撑部嵌于各第二容纳腔,第三支撑部及第四支撑部的硬度参数相异。
89.s130、将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层叠并使第一支撑部与第三支撑部的延伸方向相交。
90.在步骤s120中,第二支撑层2包括硬度参数相异的第三支撑部21和第四支撑部22,与第一支撑层1相同的是,第二支撑层2同样可以兼顾硬度与柔韧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柔性盖板的机械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可选地,第三支撑部21的材料与第一支撑部11的材料相同,第四支撑部22的材料与第二支撑部12的材料相同。
91.在步骤s130中,第一支撑层1与第二支撑层2层叠设置,并且第三支撑部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部11的延伸方向相交。这种设计能够提高柔性盖板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强度,同时能够兼顾柔性盖板在不同方向上的柔韧性,确保柔性盖板各处稳定可靠。
9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3,在步骤s120中,包括:
93.s121、提供第二材料层,第二材料层包括第四支撑部以及由第四支撑部沿厚度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容纳腔。
94.s122、在第二容纳腔内填充第二填充材料,并将第二填充材料定型形成第三支撑部,第三支撑部与第四支撑部共面构成第二支撑层。
95.在步骤s121和步骤s122中,第二支撑层2的制备方法与第一支撑层1的制备方法相近,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对于第一支撑层1和第二支撑层2的制备过程不进行限制。实例性地,首先制备形成第一支撑层1,然后在第一支撑层1的表面制备形成第二支撑层2。
96.虽然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9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其他连接方式的替换等,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