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6-01 14:27: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极简网络(lite network)的设计目标,提出了在层三(l3,layer 3)引入用户面(up,user plane)功能(也可以称为数据面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引入l3的up协议层后,l3的up协议层具有数据排序功能,以保证数据包按序递交给上层。
3.为了实现对数据包的排序和按序分发,需要给每个数据包分配一个序列号(sn,sequence number)。然而,相关技术中,sn的长度为非整字节,增加了数据包处理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包括:
7.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层二(l2,layer 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
8.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传输所述数据包的第一链路标识;所述第一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表征所述数据包在对应第二功能实体上的传输顺序。
9.上述方案中,发送数据包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发送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1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包括以下之一:
12.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标识;
13.第一链路索引。
1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标识第一链路上传输的一个或多个连续数据包。
15.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6.数据包序列号的生产和/或重置;
17.数据包序列号初始值的选择;
18.数据包序列号的增加或者减少;
19.数据包序列号在数据包排序中的使用;
20.将数据包的序列号标识一个第二功能实体。
2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每条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22.采用至少一条链路发送数据包。
2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两条链路;所述方法还包括:
24.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2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二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26.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27.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单元(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28.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29.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u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0.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二信息至第二功能实体;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mac ce。
31.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的第二链路发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与所述第二链路相邻的上一个发送顺序的链路的链路标识或者发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与第二链路相邻的下一个发送顺序的链路的链路标识。
3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包括以下之一:
33.所述第一功能实体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功能实体空口数据的传输情况,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
34.所述第一功能实体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功能实体申请的数据量,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
35.所述第一功能实体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一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3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7.在目标链路上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8.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9.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链路标识。
40.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41.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42.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43.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44.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uci;所述u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4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三信息至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发送所述mac ce。
4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依据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空口数据的传输参数,确定需要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
47.或者,
48.所述第一功能实体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依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需要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链路标识。
4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包括:
50.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
5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传输所述数据包的第一链路标识;所述第一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表征所述数据包在对应第二功能实体上的传输顺序。
52.上述方案中,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53.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层二的第二功能实体接收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54.通过接收到数据包的harq进程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5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包括以下之一:
56.对应的发送端设备的第二功能实体标识;
57.第一链路索引。
58.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标识第一链路上传输的一个或多个连续数据包。
59.上述方案中,用至少一条链路接收数据包;每条链路至少表征所述接收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与接收端设备l2的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60.上述方案中,用至少两条链路接收数据包;所述方法还包括:
61.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62.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63.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64.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65.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66.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uci;所述u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67.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功能实体接收mac ce,解析mac ce,得到第二信息;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
68.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的第二链路接收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与所述第二链路相邻的上一个发送顺序的链路的链路标识或者接收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与第二链路相邻的下一个发送顺序的链路的链路标识。
69.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两条链路;并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一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70.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71.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目标链路标识;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72.所述目标链路用于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73.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74.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75.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76.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77.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uci;所述u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78.上述方案中,源链路对应的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功能实体接收mac ce,解析mac ce,得到第三信息;将所述第三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
79.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80.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目标链路标识;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81.所述目标链路用于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8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发送端设备上,包括:第一功能实体单元和第二功能实体单元;其中,
83.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和第二功能实体单,用于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单元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单元连接。
8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接收端设备上,包括:第一功能实体单元和第二功能实体单元;其中,
85.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和第二功能实体单元,用于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
8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及第一处理器;其中,
87.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
8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包括:第二通信接口及第二处理器;其中,
89.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
9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91.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发送端设备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9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93.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接收端设备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9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发送端设备侧任一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接收端设备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9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发送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接收端设备接收端接收数据包;端对端l3 up链路,分解到l3功能实体部分和与l3功能实体连接l2的功能实体部分,从而实现短sn数据包的收发,降低了数据包的开销。
附图说明
96.图1为l3 up实体与多个mac功能实体连接的示意图;
9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98.图3为本技术应用实施例l3 up和多个mac功能实体共同完成sn控制方案的架构示意图;
99.图4为本技术应用实施例网络侧和终端侧的l3 up和mac功能实体的功能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100.图5为本技术应用实施例控制pdu的格式示意图;
101.图6为本技术应用实施例mac ce的mac pdu子头(subheader)格式示意图;
102.图7为本技术应用实施例mac ce的内容格式示意图;
10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10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10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发送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10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接收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107.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09.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的lite network的设计目标,提出了在l3引入up协议层进行数据处理,并且无论l2是否还存在其它协议实体(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中,l2包括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无线链路层控制(rlc)、mac四个协议层(也可以称为协议子层),每个协议层对应相应的协议实体(也可以称为协议功能实体)),l3的up协议层的up协议实体与l2的mac协议实体直接相连。
110.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5g系统中,在终端侧,处于接入层(as,access stratum)的只有控制面(cp,control plane)功能,即只有rrc协议层;相应地,在网络侧,处于无线接入网(ran)的也只有cp功能,即只有rrc协议层。rrc协议层完成无线资源控制功能,没有up协议层的数据处理功能。其中,可以在as和ran的l3(5g系统中as和ran的rrc层被称为3层协议)中引入up功能,即引入l3 up协议层(也可以称为l3 up协议实体或者l3 up实体),以下的描述中简称为l3 up实体。
111.l3 up实体具有数据排序功能,保证数据包按序递交给上层。其中,当一个l3 up实体同时连接多个l2功能实体时,l3 up实体需要把多个l2实体提交的数据进行排序;同时也需要把数据包在不同的l2实体间进行数据分发。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l3 up实体通过ip flow直接连接到l2的mac功能实体上,也就是说,l3 up实体和mac功能实体间的承载为ip flow,即承载相应ip的逻辑通道。每个ip flow上传输的是ip包。为了使l3 up实体实现对数据包的排序和按序分发,需要给每个数据包分配一个sn。按照传统的5g中pdcp功能实体定义sn的方式,sn的长度为两个字节(12比特或者18比特)。其中,sn为12比特或18比特,而不是整字节(比如8比特,16比特,24比特,32比特,等等),是因为:接收端的pdcp功能实体和发送端的pdcp功能实体之间的时延导致需要长的排序窗口,pdcp的sn与排序窗口长度直接相关(排序窗口长度是sn最大值的1/2);而若采用整字节的sv,整字节的sn如果太短就会导致排序窗口太小,整字节的sn如果太长就会导致排序窗口太大而造成浪费。
112.这种非整字节的sn需要结合超帧号(hfn,hyper frame number)进行排序,如此,增加了数据包处理的复杂度。
113.基于此,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通过让整个链路上的sn,即端对端l3 up链路,分解到l3 up部分和每个与l3 up功能实体连接l2的功能实体(比如mac功能实体)部分,从而实现短sn数据包的收发,既降低了数据包的开销,又实现了sn的灵活定义。
1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包括:
115.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
116.其中,实际应用时,所述发送端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具体可以是基站),接收端设备可以是终端;所述发送端设备还可以是终端,相应地,接收端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
117.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换句话说,所述第一部分的维护在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上;相应地,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二部分的维护在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上。
118.其中,所述确定或者维护也可以理解为操作;具体地,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部分的操作在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上;相应地,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二部分的操作在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上。
119.这里,所述确定或维护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20.数据包sn的生产和/或重置;
121.数据包sn初始值的选择;
122.数据包sn的增加或者减少(即sn的增大或减小);
123.数据包sn在数据包排序中的使用;
124.将数据包的sn标识一个第二功能实体。
125.期中,所述数据包sn的重置可以包括:将数据包sn重置为初始值。
126.所述数据包sn的增加是指:对于待发送的数据,对应的数据包的sn的值采用从小到大的方式,即每个数据包的sn的值采用累加的方式得到;相应地,所述数据包sn的增加是指:对于待发送的数据,对应的数据包的sn的值采用从大到小的方式,即每个数据包的sn的值采用累减的方式得到。
127.所述数据包sn在数据包排序中的使用,可以包括:按序进行排序(比如相邻sn的排序)、sn的丢弃或者恢复等等。
128.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也可以称为数据包的排序序列。
129.实际应用时,所述l3的第一功能实体可以称为l3的up功能实体;所述l2的第二功能实体可以是mac功能实体。
13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传输所述数据包的第一链路标识;所述第一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13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表征所述数据包在对应第二功能实体上的传输顺序。
132.这里,实际应用时,当l2的第二功能实体是mac功能实体时,对应的链路可以称为mac链路,即第一链路可以称为mac链路。
13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路标识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134.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标识;
135.第一链路索引。
136.其中,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可以与多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从而形成多条链路,此时,所述第一链路索引可以是在多条链路中的顺序索引,即编号索引。
137.所述第一链路索引可以是所述第一链路在多条
138.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部分能够标识对应第一链路上传输的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数据包。
139.所述第二功能实体标识可以是第二功能实体id等。
140.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每个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可以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传输数据包的第二功能实体链路的顺序索引或者其他身份标识;第二部分,每个数据包在传输该第二功能实体链路内部的发送顺序,即每个数据包需要携带的sn;其中,第一部分不需要在空口传输,接收端设备接收第二功能实体链路本身的身份识别表示即可;而第二部分是由第二功能实体给每个数据包分配的sn需要在空口传输。
141.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数据包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142.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发送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即第二功能实体发送的pdu携带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143.实际应用时,当采用图1所示的第一功能实体与第二功能实体的连接方式时,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需要选择发送数据的链路。
144.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每
条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145.采用至少一条链路发送数据包。
146.其中,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
147.具体地,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可以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功能实体空口数据的传输情况,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所述第一功能实体还可以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功能实体申请的数据量,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所述第一功能实体还可以接收接收端设备(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一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148.其中,所述空口数据的传输情况可以包括:链路上数据传输的速率、第一功能实体pdu被分割发送的比例、第一功能实体pdu被级联发送(即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被放置到同一个sn的数据块中发送)的比例、数据传输的误块率(bler)、第二功能实体的数据缓存空置率、第二功能实体的缓存中数据丢弃的比例等等。
149.当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选择至少两条链路发送数据包时,需要让接收端设备获知至少两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示例性地,假设第一功能实体分别与第二功能实体1、第二功能实体2、第二功能实体3、第二功能实体4和第二功能实体5连接;并选择与第二功能实体1和第二功能实体3连接的链路来发送数据包,此时,接收端设备需要获知与第二功能实体1连接的链路和与第二功能实体3连接的链路这两条链路之间的数据发送顺序。
150.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151.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152.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二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153.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154.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155.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156.这里,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pdu的类型是控制pdu。
157.当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mac ce发送第二信息时,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二信息至第二功能实体;由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mac ce。
158.在发送第二信息时,可以通过不同链路发送不同的链路标识来体现至少两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如此,能够减少发送的控制信息。
159.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的第二链路发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与所述第二链路相邻的上一个发送顺序的链路的链路标识或者发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与第二链路相邻的下一个发送顺序的链路的链路标识。
160.实际应用时,在数据包传输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会存在链路的切换过程,当需要切换链路时,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需要选择目标链路。
161.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162.在目标链路上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163.这里,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功能实体根据需要选择目标链路。
164.具体地,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可以依据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空口数据的传输参数,确定需要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所述第一功能实体还可以接收接收端设备(即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依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需要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链路标识。
165.其中,当进行链路切换时,需要让接收端设备获知目标链路。
166.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167.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链路标识。
168.这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三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169.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170.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171.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172.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的pdu的类型可以为控制pdu。
173.当通过mac ce发送第三信息时,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三信息至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发送所述mac ce。
174.相应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包括:
175.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
176.其中,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接收数据包的过程中使用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即进行排序;具体地,所述接收端设备的l3的第一功能实体使用第一部分;所述接收端设备的l2的第二功能实体使用第二部分。
177.在一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178.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所述接收端设备的l2的第二功能实体接收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179.通过接收到数据包的harq进程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180.这里,实际应用时,每个数据包会对应一个harq进程,所以根据harq的先后顺序就可以确定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示例性地,为每个数据包分配一个harq进程,那么一个harq进程也会对应一个数据包,根据各harq进程接收到数据包的先后顺序,就可以确定数据包的顺序关系。本技术实施例对通过接收到数据包的harq进程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的具体实现不作限定。
181.在一实施例中,当发送端设备采用至少一条链路发送数据时,所述接收端设备用至少一条链路接收数据包;每条链路至少表征所述接收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与接收端设备l2的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182.当发送端设备采用至少两条链路发送数据时,所述接收端设备用至少两条链路接收数据包。此时,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以便能够根据第二信息对数据包进行排序。
183.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
少之一:
184.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185.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186.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187.这里,当通过mac ce接收第二信息时,所述接收端设备的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功能实体接收mac ce,解析mac ce,得到第二信息;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
188.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当发送端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的第二链路发送与所述第二链路相邻的上一个发送顺序的链路的链路标识时,所述接收端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的第二链路接收与所述第二链路相邻的上一个发送顺序的链路的链路标识;当发送端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的第二链路发送与第二链路相邻的下一个发送顺序的链路的链路标识时,所述发送端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的第二链路接收所述至少两条链路中与第二链路相邻的下一个发送顺序的链路的链路标识。
189.当所述接收端设备为基站时,可以控制发送端设备(即终端)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链路,即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190.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191.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并向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一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192.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向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包括:
193.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发送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194.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195.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196.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uci;所述u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197.这里,实际应用时,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二信息的方式与上述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二信息的具体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198.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199.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目标链路标识;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200.所述目标链路用于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201.这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202.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203.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204.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205.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uci;所述u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206.其中,当通过mac ce接收第三信息时,源链路对应的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二功能实体接收mac ce,解析mac ce,得到第三信息;将所述第三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
一功能实体。
207.当所述接收端设备为基站时,可以控制发送端设备选择目标链路。
208.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209.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目标链路标识;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210.所述目标链路用于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211.这里,实际应用时,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向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包括:
212.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发送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213.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214.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215.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uci;所述u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216.这里,实际应用时,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三信息的方式与上述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三信息的具体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21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18.步骤201:发送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
219.步骤202:接收端设备接收数据包。
2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接收端接收数据包;端对端l3 up链路,分解到l3功能实体部分和与l3功能实体连接l2的功能实体部分,l2的功能实体可以根据业务类型来定义sn的长度,从而实现短sn数据包的收发,既降低了数据包的开销,又实现了sn的灵活定义。
221.下面结合应用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222.在本应用实施例中,l3的第一功能实体称为l3 up;l2的第二功能实体为mac功能实体;l3的cp功能实体称为l3 cp。
223.在本应用实施例中,采用l3 up和mac两级sn机制,通过sn与链路绑定的方式,实现空口数据包中的短sn方式;通过端到端l3 up的sn选择机制实现sn分段的跳跃性分配并不损害sn的连续性;通过mac功能实体按照业务类型动态定义sn的长度来降低sn长度带来的传输开销,比如对高实时性的业务可以采用短sn(即相比相关技术,降低sn的长度),甚至取消sn(因为没有重传和排序,所以不需要sn),对于非低实时性低优先级业务采用相对高实时性业务较长的sn,采用尽力而为的发送方式,当空口质量变差时,采用长sn等动态mac级的sn选择机制。
224.每个数据包的排序序列(即顺序关系)包含两部分:1、传输该数据包的mac链路(l3 up和mac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的链路身份识别标识(即第一部分),比如,mac链路的顺序索引或者其他身份识别标识;2、每个数据包在传输该数据包的mac链路内部(即mac层至phy层
的链路)的发送顺序(即第二部分)。其中,mac链路的身份识别标识不需要在空口传输,接收端接收mac pdu的链路本身的身份识别表示即可;mac给每个mac pdu分配的sn需要在空口传输,即每个mac pdu携带sn。
225.在本应用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l3 up和多个mac功能实体之间连接;其中,0#标识第0号mac链路,以此类推,n#标识第n号mac链路。
226.下面结合图3描述各功能实体的功能。
227.首先,描述l3 cp的功能。
228.l3 cp(即rrc功能实体)具有sn控制(英文可以表达为controlling)功能(也可以称为sn信令控制功能);具体包括负责信令配置的一端(比如:网络侧的rrc)配置发送端和接收端的mac实体,配置的内容包括:
229.(1)发送端每个mac链路的链路身份识别标识、发送窗口长度以及该mac链路的sn的比特或者字节长度,即sn的取值范围,sn的取值范围决定了一个mac链路上可以发送的最大数据包数目;其中,每个mac链路上的sn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每个mac链路上的sn是独立计数的。mac链路的链路身份识别标识可以是mac链路的编号,比如0,1,2,

;也可以是定义的mac id,或者其它能够标识每个mac链路的标识。
230.(2)接收端每个mac链路的链路身份识别标识、接收排序窗口长度以及该mac链路的sn的比特或者字节长度,即sn的取值范围,sn的范围决定了一个mac链路上可以传输的最大数据包数目;每个mac链路上的sn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每个mac链路上的sn是独立计数的。mac链路的身份识别号可以是mac链路的编号,比如0,1,2,

;也可以是定义的mac id,或者其它能够标识每个mac链路的标识。
231.接着,描述l3 up的功能。
232.(1)l3 up具有sn的选择(英文可以表达为sn selection)功能,具体包括:
233.l3 up选择可用的mac链路,得到mac链路先后顺序,并将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因为不同的mac链路对应一组数据包空口发送的sn,所以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也可以称为sn选择信息)发送给对端的l3 up,通过mac链路先后顺序能够实现不同mac链路间的数据包的排序。
234.其中,作为l3 up流量控制功能的一个步骤,可以为待发送数据选择可用的mac链路,在选择的mac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发送过程中还可以进行mac链路的切换,比如发送端的l3 up(比如下行为网络侧的l3 up,上行为终端侧的l3 up)选择发送数据的新mac链路,即目标mac链路,并负责把新mac链路对应的前驱旧mac链路的标识(比如编号或者mac id)通过新链路发送给接收端,或者可以把前驱旧mac链路(即源mac链路)对应的后继新mac链路的标识(编号或者mac id)在旧mac链路上发送给接收端。l3 up发送该链路选择信息(即发送新mac链路的标识或者发送旧mac链路的标识)时,可以采用l3 up引入控制pdu的方式发送,即l3 up生成控制pdu,通过控制pdu发送给接收端,也可以发送到mac功能实体,通过mac ce或者pdcch承载的dci的方式发送给接收端。
235.(2)l3 up具有pdu的排序(英文可以表达为ordering pdu)功能,具体包括:接收端的l3 up(比如下行为终端侧的l3 up,上行为网络侧的l3 up)接收到低层(英文可以表达为lower layer)mac层(即mac功能实体)按序递交的l3 up pdu后,按照mac链路的先后顺序针对该链路上的数据进行mac链路间的排序。其中,接收端的l3 up可以从发送端的l3 up获得
pdu。终端侧的mac功能实体根据网络侧的mac的配置信息(mac ce或者pdcch)进行数据接收。终端侧的l3 up接收网络侧l3 up发送的mac链路先后顺序的控制信息,得到mac链路先后顺序。当从mac链路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mac链路先后顺序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包排序。把排序后的数据递交给上层。
247.在上行(ul)方向,即终端侧向网络侧发送数据,可以由网络侧的l3 up进行mac链路选择,并把mac链路先后顺序发送给终端侧;也可以由终端侧的l3 up进行mac链路选择,并把mac链路先后顺序发送给网络侧。网络侧的l3 up接收mac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排序,并递交给上层。同时,ul mac的调度器(可以在网络侧或终端侧)负责控制是否需要开启发送窗口,并通过mac ce或者pdcch配置给终端侧。ul mac的调度器调度需要发送的数据量以及数据内容,发送给终端侧的mac功能实体,终端侧的mac组建mac pdu发送给网络侧。终端侧的l3 up按照mac链路先后顺序选择mac链路,并把数据发送给对应mac功能实体。
248.其中,在上述过程中,l3 up选择可用的mac链路,得到mac链路先后顺序,并将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发送给对端的l3 up,通过mac链路先后顺序能够实现不同mac链路间的数据包的排序。
249.这里,实际应用时,l3 up发送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250.第一种方式,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以l3 up pdu的方式进行发送;具体地,l3 up组建l3 up链路选择控制包,即组建控制pdu,控制pdu携带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直接发送给对端l3 up。
251.l3 up链路选择控制包的基本内容包括:mac链路的标识(即mac链路id),比如mac链路的编号或者mac id等。控制pdu的格式如图5所示。
252.其中,d/c标识该pdu是控制pdu或者数据pdu。d/c域长度至少为1个比特。具体地,如表1所示,当d/c域的值为0时,标识该pdu为控制pdu;当d/c域的值为1时,标识该pdu为数据pdu。
253.bitdescription0control pdu1data pdu
254.表1
255.pdu type标识该pdu的类型,如表2所示,pdu type的长度可以为多个比特,为以后添加新的pdu类型留下可选择项。
256.bitdescription000mac link selection001-111reserved
257.表2
258.mac link id为mac链路的标识,长度为n*1字节,n=1,2,3,

。通常n取值为1,即mac链路标识长度为1个字节,此时一个l3 up最多连接256个mac功能实体,即有256个mac链路。
259.发送时,在不同mac链路上发送,l3 up链路选择控制包内信息(即mac链路的标识)字段的含义不相同,需要分别定义,比如:基于mac链路的先后顺序,可以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上一个发送顺序的mac链路的mac链路标识,即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前驱mac
链路的链路标识;也可以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下一个发送顺序的mac链路的mac链路标识,即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后继mac链路的链路标识。
260.其中,在进行mac链路数据包排序时,当前mac链路的数据包排序排在前驱mac链路上接收的数据包之后。这里,实际应用时,对于多个发送数据的mac链路,发送顺序中的第一个mac链路没有前驱mac链路,因此,在第一个mac链路上不发送携带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的l3 up链路选择控制包。
261.在进行mac链路数据包排序时,当前mac链路的数据包排序排在后继mac链路上接收的数据包之前。这里,实际应用时,对于多个发送数据的mac链路,发送顺序中的最后一个mac链路没有后继mac链路,因此,在最后一个mac链路上不发送携带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的l3 up链路选择控制包。
262.实际应用时,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用户切换或者需要进行空口负载均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mac链路切换时,l3 up也需要选择可用的目标mac链路,并将对应的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发送给对端的l3 up,以便通过mac链路先后顺序能够实现不同mac链路间的数据包的排序。即也需要组建控制pdu,控制pdu携带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即控制pdu携带目标mac链路标识,直接发送给对端l3 up。
263.具体的发送时机是:l3 up按照mac链路上mac在空口发送数据的速率进行选择,当mac链路在空口发送数据的速率低时,说明该mac链路空口负载重或者空口的bler差或者空口链路质量差,需要换mac链路进行数据包发送。
264.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源mac链路上发送控制pdu,l3 up在源链路上发送l3 up链路选择控制包,在得到针对该控制包的ack确认后(该确认可以是mac harq的ack,然后由mac通知l3 up),在新mac链路(目标)对应的空口开始发送数据。
265.这里,对于接收端,接收端的l3 up收到该控制pdu后,完成源mac链路和目标mac链路的数据包对接。具体地,当源链路上的mac实体收到l3 up链路选择控制包或者最后数据包标识时,则认为对端mac实体把源mac链路上的数据包已经全部发送完毕,mac实体通知l3 up本mac链路上的数据已经接收完毕。l3 up收到该指示后,则把源mac链路上的l3 up pdu按序递交给上层,同时开始目标mac链路上的新接收的l3 up pdu的按序递交处理。
266.第二种方式,l3 up将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发送mac功能实体,mac功能实体使用mac ce的方式发送给对端的mac功能实体,对端的mac功能实体解析该mac ce,得到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并将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发送给对端l3 up;
267.其中,mac ce的基本内容包含mac链路的标识,比如mac链路的编号或者mac链路的id等。其中,mac ce中mac链路的标识信息的含义与上述控制pdu中的含义相同,比如:基于mac链路的先后顺序,可以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上一个发送顺序的mac链路的mac链路标识,即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前驱mac链路的链路标识;也可以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下一个发送顺序的mac链路的mac链路标识,即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后继mac链路的链路标识。
268.l3 up需要进行mac链路选择时,将mac链路标识信息直接发送给相应链路的mac功能实体,由mac功能实体组建mac ce(可以称为mac链路选择mac ce)发送到空口。
269.本应用实施例中,可以定义mac ce,具体包括:
270.(1)定义mac ce对应的mac pdu subheader信息;具体地,mac ce类型的索引值
(index)用来识别该mac ce类型。在上行共享信道(ul-sch)和下行共享信道(dl-sch)上分别定义该mac ce类型。如图6所示,lcid为mac ce类型的索引取值。
271.(2)定义mac ce的内容:mac链路的标识信息。mac link id为mac链路的标识,长度为n*1字节,n=1,2,3,

。如图7所示,通常n取值为1,即mac链路标识长度为1个字节,此时一个l3 up,此时一个l3 up最多连接256个mac功能实体,即有256个mac链路。
272.其中,在进行mac链路数据包排序时,当前mac链路的数据包排序排在前驱mac链路上接收的数据包之后。这里,实际应用时,对于多个发送数据的mac链路,发送顺序中的第一个mac链路没有前驱mac链路,因此,在第一个mac链路上不发送携带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的mac ce。
273.在进行mac链路数据包排序时,当前mac链路的数据包排序排在后继mac链路上接收的数据包之前。这里,实际应用时,对于多个发送数据的mac链路,发送顺序中的最后一个mac链路没有后继mac链路,因此,在最后一个mac链路上不发送携带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的mac ce。
274.实际应用时,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在用户切换或者需要进行空口负载均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mac链路切换时,l3 up也需要选择可用的目标mac链路,并将对应的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发送给对端的l3 up,以便通过mac链路先后顺序能够实现不同mac链路间的数据包的排序。即也需要组建mac ce,mac ce携带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即mac ce携带目标mac链路标识,发送给对端l3 up。
275.第三种方式,l3 up将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发送mac功能实体,mac功能实体使用dci方式,通过pdcch发送给对端,对端的物理层接收到pdcch后,解析得到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并发送mac功能实体,经mac功能实体发送给对端l3 up。
276.其中,dci的基本内容包含mac链路的标识,比如mac链路的编号或者mac链路的id等。其中,dci中mac链路的标识信息的含义与上述控制pdu中的含义相同,比如:基于mac链路的先后顺序,可以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上一个发送顺序的mac链路的mac链路标识,即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前驱mac链路的链路标识;也可以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下一个发送顺序的mac链路的mac链路标识,即定义在当前mac链路上发送后继mac链路的链路标识。
277.l3 up需要进行mac链路选择时,将mac链路标识信息直接发送给相应链路的mac功能实体,由mac功能实体组建dci发送到空口。
278.本应用实施例中,可以定义dci,具体包括:
279.使用已有dci或uci中的空闲比特或者增加比特用来承载mac链路标识信息,并且,由于不用每次都发送该信息,所以该信息在dci或uci格式中为可选项。
280.在mac链路切换的过程中,源mac链路发送最后一个mac pdu时,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携带最后一个mac pdu的信息的dci或uci。当接收端接收到dci或uci时,通过dci或uci的信息,既可以得到目标mac链路的标识,也可以获知这是源链路上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281.其中,对于mac的下行发送(网络侧发送给终端侧),网络侧通过pdcch承载该dci通知终端侧链路选择信息。对于mac的上行发送(终端发发送给网络侧),终端侧可以通过pucch或pusch携带的uci通知网络侧链路选择信息。
282.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任意一种方式发送mac链路先后顺序信息,即
链路选择信息。
283.l3 up可以根据低层的mac功能实体在空口数据传输情况进行mac链路选择。其中,空口数据传输情况可以包括mac链路上数据传输的速率、l3 up pdu被分割发送的比例、l3 up pdu被级联发送的比例、数据传输的bler、mac的数据缓存空置率、mac的缓存中数据丢弃的比例等。
284.mac功能实体(也可以称为mac层)直接给l3 up发送需要分配的数据量,l3 up可以根据mac功能实体发送的需要分配的数据量进行mac链路选择。
285.这里,当l3 up只连接一个mac功能实体时,即只有一个mac链路时,l3 up直接把数据发送给mac功能实体。此时,l3 up可以不启动mac链路控制机制,即进行mac链路选择的控制。mac功能实体自行移动发送窗口或者接收窗口(也可以理解为l3 up控制mac层连续滑动发送窗口,根据接收接或者发送的数据,进行窗口调整),实现数据经过mac层按序发送或者按序接收。
286.当一个l3 up连接至少两个mac功能实体时,即有至少两个mac链路时,l3 up开启mac链路控制机制,即指示mac功能实体发送或者接收窗口进行移动,实现数据经过mac层按序发送或者按序接收。
287.本应用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288.(1)mac根据业务类型选择合适的sn方案,如此,选择灵活且实时性高;
289.(2)采用l3 up和mac两级sn机制,可以缩短l3 up到l3 up端到端的sn长度;
290.(3)mac调度器控制排序窗口,实现调度器对数据、空口资源和空口传输控制的一体化控制;
291.(4)将sn的部分信息与mac链路进行绑定,即缩短了sn长度,同时对通信系统无影响。
292.为了实现本技术实施例发送端设备侧的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发送端设备上,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和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其中,
293.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和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用于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单元连接。
294.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数据包时,第一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还用于发送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29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每条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之间的连接;采用至少一条链路发送数据包。
29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两条链路;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可还用于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297.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之一:
298.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发送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299.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发送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00.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发送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01.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发送第二信息至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发送mac ce。
30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包括以下之一:
303.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功能实体空口数据的传输情况,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
304.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功能实体申请的数据量,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
305.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一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3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还用于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之间的连接;
307.在目标链路上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08.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还用于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链路标识。
3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发送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310.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发送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11.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1001发送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12.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发送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发送第三信息至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发送所述mac ce。
3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具体用于:
315.依据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空口数据的传输参数,确定需要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
316.或者,
317.所述第一功能实体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依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需要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链路标识。
318.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801和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可由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
319.为了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接收端设备侧的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接收端设备上,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和第二功能实体单元902;其中,
320.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和第二功能实体单元902,用于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
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
321.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单元902,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322.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所述接收端设备的l2的第二功能实体接收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323.过harq进程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324.在一实施例中,用至少两条链路接收数据包;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3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接收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26.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接收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27.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接收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28.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接收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单元902,用于接收mac ce,解析mac ce,得到第二信息;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
330.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两条链路;并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一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33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还用于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目标链路标识;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32.所述目标链路用于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3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接收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34.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接收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35.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接收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36.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接收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37.在一实施例中,源链路对应的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单元902接收mac ce,解析mac ce,得到第三信息;将所述第三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
33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还用于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目标链路标识;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39.所述目标链路用于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40.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单元901和第二功能实体单元902可由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
34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342.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技术实施例发送端设备侧的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如图10所示,该发送端设备1000包括:
343.第一通信接口1001,能够与接收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344.第一处理器1002,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连接,以实现与接收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发送端设备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一存储器1003上。
345.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用于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000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1000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
346.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数据包时,第一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发送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34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每条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单元802之间的连接;采用至少一条链路发送数据包。
34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两条链路;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349.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执行以下之一:
350.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发送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51.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发送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52.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发送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53.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二信息至所述第二功能实体;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发送mac ce。
35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包括以下之一:
355.所述第一功能实体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功能实体空口数据的传输情况,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
356.所述第一功能实体根据至少两个第二功能实体申请的数据量,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
357.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一条链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一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35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59.在目标链路上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60.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链路标识。
36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发送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362.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63.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64.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6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发送第三信息至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发送所述mac ce。
36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依据所述源链路对应的第二功能实体空口数据的传输参数,确定需要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
367.或者,
368.所述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001接收接收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依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需要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目标链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链路标识。
36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处理器1002和第一通信接口1001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370.当然,实际应用时,发送端设备10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0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0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0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0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004。
37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100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发送端设备10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发送端设备10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372.上述本技术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中,或者由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1003,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读取第一存储器10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37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10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
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374.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接收端设备侧的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如图11所示,该接收端设备1100包括:
375.第二通信接口1101,能够与发送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376.第二处理器1102,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101连接,以实现与发送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接收端设备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二存储器1103上。
377.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101,用于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发送端设备l3的第一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二部分由所述发送端设备l2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确定;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实体连接。
378.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379.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l2的第二功能实体接收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380.过harq进程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顺序关系中的第二部分。
381.在一实施例中,用至少两条链路接收数据包;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101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两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38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101接收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83.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84.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85.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信息。
38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二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101接收mac ce,解析mac ce,得到第二信息;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
387.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选择用于发送数据的至少两条链路;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101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征所述至少一条链路的数据发送顺序。
38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101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目标链路标识;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89.所述目标链路用于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9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101接收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91.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pdu,所述pdu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92.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mac ce,所述mac ce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93.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第一功能实体接收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三信息。
394.在一实施例中,源链路对应的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二功能实体接收mac ce,解析mac ce,得到第三信息;将所述第三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
39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一功能实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1101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含目标链路标识;所述目标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96.所述目标链路用于发送源链路的数据包;所述源链路至少表征第一功能实体与一个第二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
39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信接口1101和第二处理器1102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398.当然,实际应用时,接收端设备11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1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1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04。
399.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110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接收端设备1100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接收端设备11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400.上述本技术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中,或者由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实现。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二存储器1103,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读取第二存储器11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40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1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dsp、pld、cpld、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402.可以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存储器(第一存储器1003、第二存储器11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
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403.为了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如图12所示,该系统包括:发送端设备1201及接收端设备1202。
40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送端设备1201及接收端设备1202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40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10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发送端设备1000的第一处理器1002执行,以完成前述发送端设备侧方法所述步骤。再比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11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接收端设备1100的第二处理器1102执行,以完成前述接收端设备侧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40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407.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40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