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充电切换电路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6-01 13:40: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切换电路及智能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终端(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越来越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满足用户能够较长时间使用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内置的电池容量也越来越大,保证移动终端的续航。目前仅能通过与移动终端适配的电源适配器对其进行充电,移动终端的充电方式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切换电路及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够提供正向充电及反向充电输出两种充电方式,丰富了移动终端的充电方式。
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切换电路,所述电路设置在移动终端中,所述电路包括:
5.第一端口;
6.第二端口;
7.充电切换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入电源提供装置时,根据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连接方式,导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与所述连接方式对应的正向充电回路,以使得所述电源提供装置输入的第一电流经过所述正向充电回路符合所述第二端口正负极方向,以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池进行供电;
8.所述充电切换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导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以使得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二端口输入的第二电流经过所述反向充电回路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供电。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及第二开关模块;
10.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处于导通状态,以触发导通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的开关,形成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包括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用于接入所述待充电设备的正极端,所述第二引脚用于接入所述待充电设备的负极端;
12.所述第二端口包括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电池的负极端连接。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五mos管及第五电阻;其中,
14.第一mos管的漏极及第四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
15.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及第三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
16.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及第二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三引脚连接;
17.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及第四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四引脚连接;
18.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
19.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
20.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
21.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
22.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处于导通状态,以触发所述第一mos管及第三mos管导通,形成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五mos管、第五电阻及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
24.所述第五mos管,用于在所述电压输入端输入第一电平时导通,在所述电压输入端输入第二电平时断开。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mos管为n型mos管,所述第一电平为高电平,所述第二电平为低电平,或
26.所述第五mos管为p型mos管,所述第一电平为低电平,所述第二电平为高电平;
27.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为p型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为n型mos管。
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入电源提供装置时,处于断开状态;
29.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入电源提供装置时,若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第一端口为第一连接方式,则导通与所述第一连接方式对应的开关,以形成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第一正向充电回路,若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第一端口为第二连接方式,则导通与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对应的开关,以形成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第二正向充电回路。
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方式为所述电源提供装置的正极接口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负极接口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方式为所述电源提供装置的正极接口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正极接口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
3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os管及第三mos管在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第一端口为第一连接方式时,处于导通状态,在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第一端口为第二连接方式时,处于断开状态;
32.所述第二mos管及第四mos管在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第一端口为第一连接方式时,处于断开状态,在所述电源提供装置与所述第一端口为第二连接方式时,处于导通状态。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切换电路及电池。
3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充电切换电路及电池连接;
35.所述处理器,用于当通过所述充电切换电路接收到充电信号时,确定所述充电切换电路接入电源提供装置,确定所述充电切换电路及电池的工作状态为正向充电状态;
36.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充电切换电路接入待充电设备时,确定所述述充电切换电路及电池的工作状态为反向充电状态。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充电切换电路及智能可穿戴设备,该充电切换电路设置在移动终端中,该充电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充电切换模块,充电切换模块设置在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之间,用于在第一端口接入电源提供装置时,根据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的连接方式,导通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与所述连接方式对应的正向充电回路,以使得电源提供装置输入的第一电流经过正向充电回路符合所述第二端口正负极,以对移动终端的电池进行供电,在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的不同连接方式下均能够正常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保证了充电的安全性,充电切换模块还用于在第一端口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导通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以使得电池通过第二端口输入的第二电流经过反向充电回路对待充电设备进行供电,实现了移动终端对接入的待充电设备进行反向充电,能够提供正向充电及反向充电输出两种充电方式,丰富了移动终端的充电方式。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9.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进行正向充电及反向充电的应用场景图;
40.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切换电路的结构框图;
41.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切换电路的结构框图;
42.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切换电路的结构框图;
43.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框图;
44.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7.可以理解,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端口称为第二端口,且类似地,可将第二
端口称为第一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两者都是端口,但其不是同一个端口。
48.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进行正向充电及反向充电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在移动终端110接入电源提供装置120时,电源提供装置120可向移动终端110输出满足充电需求的充电电流和/或充电电压,以对移动终端110进行充电,实现移动终端110的正向充电。在移动终端110接入待充电设备130时,移动终端110可向待充电设备130输出满足充电需求的充电电流和/或充电电压,以对待充电设备130进行充电,实现移动终端110的反向充电。
49.可选地,上述的电源提供装置120可包括但不限于适配器、移动电源等,移动终端110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待充电设备130可包括但不限于其它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本技术实施例不对电源提供装置120、移动终端110及待充电设备130进行具体限制。电源提供装置120可通过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的方式向移动终端110供电,移动终端110也可通过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的方式向待充电设备130供电。
5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110接入电源提供装置120时,电源提供装置120可向移动终端110输出第一电流,以对移动终端110的电池进行供电,在移动终端110接入待充电设备130时,移动终端110的电池可向待充电设备130输出第二电流,以对待充电设备130进行供电。
51.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切换电路200,该充电切换电路200可设置在移动终端中,并与移动终端中的电池300耦合连接。充电切换电路200可包括第一端口210、充电切换模块220及第二端口230,该充电切换模块220可设置在第一端口210及第二端口230之间,分别与在第一端口210及第二端口230连接。
52.充电切换模块220,用于在第一端口210接入电源提供装置时,根据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210的连接方式,导通第一端口210与第二端口230之间与该连接方式对应的正向充电回路,以使得电源提供装置输入的第一电流经过该正向充电回路符合第二端口正负极方向,以对移动终端的电池230进行供电。
53.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电源提供装置之间可采用磁吸式的充电方式,该磁吸式的充电方式是通过磁铁公母对吸,使充电线与磁吸式充电接口进行连接充电。可选地,第一端口可包括连接线焊盘对,该连接线焊盘对可用于与磁铁公吸头的焊盘连接,以接收磁吸式的电源提供装置输出的充电电流及充电电压。
54.可选地,磁吸式的电源提供装置可包括插头及充电连接线,其中,充电连接线的一端可设置磁铁公吸头,充电连接线的另一端可与插头可插拔连接。当磁吸式的电源提供装置的插头插接在插座上,可从插座处接收交流电压/电流,插头内可包括电源转换模块,该电源转换模块可对该交流电压/电流进行转换,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电流,并通过充电线传输到连接的第一端口。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与电源提供装置之间也可采用磁吸式以外的其他充电方式,例如插线式充电等,在此不作限定。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提供装置可包括正极接口及负极接口,第一端口可包括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可与电源提供装置的正极接口或负极接口连接,第二引脚则可与电源提供装置中另一极性相反的接口连接,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与不同极性的接口连接,可对应不同的连接方式。
56.充电切换模块220可根据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210的连接方式,导通第一端口210与第二端口230之间与该连接方式对应的正向充电回路,不同连接方式可对应不同的正向充电回路,从而可对电源提供装置输入的第一电流的流向进行切换,以保证该第一电流的流向符合第二端口正负极方向。
57.在第一端口210接入电源提供装置时,移动终端的电池300可处于充电状态。可选地,第二端口可包括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其中,第三引脚可与电池300的正极端连接,第四引脚可与电池300的负极端连接。进一步地,第四引脚为接地引脚,与接地端连接。充电切换模块220可控制电源提供装置输入的第一电流的流向,使第一电流的流向符合从第三引脚-负载(即上述的电池300)-第四引脚的方向,从而实现对电池300的充电。在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的不同连接方式下均能够正常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防止移动终端在充电时被烧坏,保证了充电的安全性。
58.充电切换模块220,还用于在第一端口210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导通第一端口210与第二端口230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以使得电池300通过第二端口230输入的第二电流经过反向充电回路对待充电设备进行供电。
59.在第一端口210接入待充电设备时,移动终端的电池300可处于放电状态。电池300第二电流通过第二端口230向充电切换模块220输出第二电流,经过导通的反向充电回路,可通过第一端口210向待充电设备输出,以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反向充电。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切换电路200还可与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该处理器可对第一端口210接入的设备进行设备,以控制切换充电切换电路200及电池300的工作状态,其中,该工作状态可包括正向充电状态及反向充电状态。
61.在第一端口210接入电源提供装置时,电源提供装置可通过第一端口向处理器发送充电信号,则处理器可根据该充电信号确定第一端口210接入电源提供装置,并控制充电切换电路200及电池300处于正向充电状态,电源提供装置通过充电切换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正向充电。在处理器检测到第一端口210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可控制充电切换电路200及电池300处于反向充电状态,电池300通过充电切换电路200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反向充电。
62.可选地,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充电切换电路200及电池300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若检测到用户切换至反向充电模式,则可控制充电切换电路200导通反向充电回路,电池300通过充电切换电路200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反向充电。若检测到用户切换至正向充电模块,则可控制充电切换电路200导通正向充电回路,电源提供装置通过充电切换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
6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端口230与电池300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第二端口230与电池300之间还可设置有其它元器件,例如电容、电阻等,比如在第二端口230与电池300之间可设置有升压/降压电路,通过升压/降压电路可对第二端口230输出的电压进行变换,以得到满足电池300的充电需求的电压,也可通过升压/降压电路对电池300输出的电压进行变换,再将变换后的电压通过第二端口230输入到充电切换电路200中等,在此不作限定。
6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的不同连接方式下均能够正常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保证了充电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反向为接入的待充电设备供电,提供了正向充电及反向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丰富了移动终端的充电方式。且无需增加额外的端口
即可实现正向充电及反向充电两种充电方式,降低了成本。
65.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切换模块220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222及第二开关模块224,其中,第一开关模块222可分别与第一端口210及第二端口230连接,第二开关模块224可分别与第一端口210及第二端口230连接。
66.第二开关模块224,用于在第一端口210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处于导通状态,以触发导通第一开关模块222中的开关,形成第一端口210与第二端口230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
67.在第一端口210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充电切换电路200处于反向充电状态,第一端口210可作为输出端,第二端口230可作为输入端,第一端口210的第一引脚可用于接入待充电设备的正极端,第一端口210的第二引脚可用于接入待充电设备的负极端。第二开关模块224可触发第一端口210与第二端口230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电池300输出的第二电流可按照第二端口230的第三引脚-第一端口210的第一引脚-待充电设备-第一端口210的第二引脚-第二端口230的第四引脚的方向传输。
68.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口210可包括第一引脚t1及第二引脚t2,第二端口230可包括第三引脚t3和第四引脚t4,其中,第三引脚t3可与电池的正极端连接,第四引脚t4可与电池的负极端连接。在第一端口210接入待充电设备时,第一引脚t1可接入待充电设备的正极端,第二引脚t2可接入待充电设备的负极端。
69.第一开关模块222包括第一mos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其中,
70.第一mos管q1的漏极及第四mos管q4的漏极分别与第一引脚t1连接;
71.第二mos管q2的漏极及第三mos管q3的漏极分别与第二引脚t2连接;
72.第一mos管q1的源极及第二mos管q2的源极分别与第三引脚t3连接;
73.第三mos管q3的源极及第四mos管q4的源极分别与第四引脚t4连接;
74.第一mos管q1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二引脚t2连接;
75.第二mos管q2的栅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引脚t1连接;
76.第三mos管q3的栅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一引脚t1连接;
77.第四mos管q4的栅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二引脚t2连接。
78.第二开关模块224,还用于在第一端口210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处于导通状态,以触发第一mos管q1及第三mos管q3导通,形成第一端口210与第二端口230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
79.第一mos管q1及第三mos管q3导通后,电池输出的第二电流的流向可为电池的正极端-第三引脚t3-第一mos管q1-第一引脚t1-待充电设备的正极端-待充电设备的负极端-第二引脚t2-第三mos管q3-第四引脚t4-电池的负极端,从而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反向充电。
80.请再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关模块224可包括第五mos管q5、第五电阻r5及电压输入端vs1,其中,第五mos管q5的漏极与第二引脚t2连接,第五mos管q5的源极与第四引脚t4连接,第五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五电阻r5与电压输入端vs1连接。
81.第五mos管q5,用于在电压输入端vs1输入第一电平时导通,在电压输入端vs1输入第二电平时断开。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五mos管q5可为n型mos管,该第一电平可为高电平,第二电平可为低电平。在第一端口210接入待充电设备时,电压输入端vs1可向第五mos管q5的
栅极输入高电平(例如5v(伏特)等),基于n型mos管的导通原理,第五mos管q5可导通,则第二引脚t2与第四引脚t4之间处于导通状态,由于第四引脚t4为接地引脚,则第二引脚t2可与接地端导通,使得第二引脚t2为低电平。
8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五mos管q5可为p型mos管,该第一电平可为低电平,第二电平可为高电平。在第一端口210接入待充电设备时,电压输入端vs1可向第五mos管q5的栅极输入低电平(例如0v等),基于p型mos管的导通原理,第五mos管q5可导通,则第二引脚t2与第四引脚t4之间处于导通状态,由于第四引脚t4为接地引脚,则第二引脚t2可与接地端导通,使得第二引脚t2为低电平。
83.可选地,第一mos管q1及第二mos管q2可为p型mos管,第三mos管q3及第四mos管q4可为p型mos型。第二引脚t2与接地端导通后,第二引脚t2可向第一mos管q1的栅极输入低电平,基于p型mos管的导通原理,第一mos管q1导通,则第三引脚t3与第一引脚t1之间处于导通状态。第三引脚t3可向第一引脚t1输出高电平,第一引脚t1可向第三mos管q3的栅极输入高电平,基于n型mos管的导通原理,第三mos管q3导通。
84.第二mos管的栅极与第一引脚t1连接,第一引脚t1输出高电平,则第二mos管q2截止,第四mos管q4的栅极与第二引脚连接,第二引脚t2输出低电平,则第四mos管q4截止。
8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五mos管q5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五mos管q5与第三mos管q3并联连接,电池输出的第二电流经过第三引脚t3、第一mos管q1、第一引脚t1、待充电设备、第二引脚t2后,可分别流向第三mos管q3所在的通路及第五mos管q5所在的通路,再到第四引脚t4。
86.通过第五mos管q5触发第一mos管q1及第三mos管q3导通,以形成第一端口210与第二端口230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能够使得第一mos管q1及第三mos管q3的栅极不悬空,防止mos管被击穿,保证了电路的安全性。且进一步地,通过第五mos管q5可保证第一引脚t1及第二引脚t2的输出极性固定,第一引脚t1固定输出正极,第二引脚t2固定输出负极,保证了电流传输的稳定性。
8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充电切换电路200的负载建立稳定后,也即,当第二端口230与第一端口210形成稳定的电流传输通路后,第二开关模块224可处于断开状态。电压输入端vs1可向第五mos管q5的栅级输入第二电平,若第五mos管q5为n型mos管,则可输入低电平,第五mos管q5截止,若第五mos管q5为p型mos管,则可输入高电平,第五mos管q5截止。第二引脚t2输出的负端电流可全部流经第三mos管q3,再到第四引脚t4。
8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压输入端vs1可通过处理器进行控制,处理器在检测到第一端口210接入待充电设备后,可控制电压输入端vs1输出第一电平,在检测到第二端口230与第一端口210形成稳定的电流传输通路后,可控制电压输入端vs1输出第二电平,在检测到第一端口210接入电源提供装置时,可控制电压输入端vs1输出第二电平。
89.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压输入端vs1也可通过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口)
9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开关模块及第二开关模块,可在第一端口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导通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无需增加额外的端口即可实现移动终端对待充电设备的反向充电,降低了成本,且丰富了移动终端的充电方式,提高了移动终端的电量合理利用率。
9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关模块224,还用于在第一端口210接入电源提供装置时,处于断开状态。
92.第一开关模块222,用于在第一端口210接入电源提供装置时,若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210为第一连接方式,则导通与第一连接方式对应的开关,以形成第一端口210与第二端口230之间的第一正向充电回路,若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210为第二连接方式,则导通与第二连接方式对应的开关,以形成第一端口210与第二端口230之间的第二正向充电回路。
93.请再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方式可为电源提供装置的正极接口与第一端口210的第一引脚t1连接,电源提供装置的负极接口与第一端口210的第二引脚t2连接。第二连接方式可为电源提供装置的正极接口与第一端口210的第二引脚t2连接,电源提供装置的负极接口与第一端口210的第一引脚t1连接。
94.第一mos管q1及第三mos管q3在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210为第一连接方式时,处于导通状态,在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210为第二连接方式时,处于断开状态。第二mos管q2及第四mos管q4在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210为第一连接方式时,处于断开状态,在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210为第二连接方式时,处于导通状态。
95.在第一连接方式下,第一引脚t1为高电平,第二引脚t2为低电平,该第二引脚t2可为接地pin脚。基于p型mos管的导通原理,第一mos管q1导通,第二mos管q2截止,则通过导通的第一mos管q1,第一引脚t1可向第三引脚t3输出高电平。基于n型mos管的导通原理,第三mos管q3导通,第四mos管截止,通过导通的第三mos管q3,第二引脚t2可向第四引脚t4输出低电平,从而满足第三引脚t3及第四引脚t4的正负极。
96.在第一连接方式下,电源提供装置输出的第一电流的流向可为电源提供装置的正极接口-第一引脚t1-第一mos管q1-第三引脚t3-电池-第四引脚t4-第三mos管q3-第二引脚t2-电源提供装置的负极接口。
97.在第二连接方式下,第二引脚t2为高电平,第一引脚t1为低电平,该第一引脚t1可为接地pin脚。基于p型mos管的导通原理,第一mos管q1截止,第二mos管q2导通,则通过导通的第二mos管q2,第二引脚t2可向第三引脚t3输出高电平。基于n型mos管的导通原理,第三mos管q3截止,第四mos管导通,通过导通的第四mos管q4,第一引脚t1可向第四引脚t4输出低电平,从而满足第三引脚t3及第四引脚t4的正负极。
98.在第二连接方式下,电源提供装置输出的第一电流的流向可为电源提供装置的正极接口-第二引脚t2-第二mos管q2-第三引脚t3-电池-第四引脚t4-第四mos管q4-第一引脚t1-电源提供装置的负极接口。
9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论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是正插还是反插,通过切换电流流向,使得电流流向符合第二端口的正负极方向,实现正反插充电,且保证了充电安全。
10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充电切换电路200还可包括除图2、图3以外的其它电路或元器件,例如,在第二端口230与充电切换模块230之间还可设置有升压电路,该升压电路可用于对第二端口230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以使用输入到待充电设备的电压符合待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可选地,该升压电路也可设置在第一端口210与充电切换模块230之间等,但不限于此。
101.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500,该智能穿戴设备500可
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充电切换电路200及电池300。通过充电切换电路200,可实现利用接入的电源提供装置对电池300的正向充电,以及利用电池对接入的待充电设备的反向充电。
102.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500还可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分别与充电切换电路200及电池300连接。
103.处理器,还用于当通过充电切换电路200接收到充电信号时,确定充电切换电路200接入电源提供装置,确定充电切换电路及电池的工作状态为正向充电状态。
104.处理器,还用于在检测到充电切换电路200接入待充电设备时,确定充电切换电路及电池的工作状态为反向充电状态。
105.处理器在确定充电切换电路200及电池300的工作状态为正向充电状态后,可控制充电切换电路200中的第二开关模块224处于断开状态,接入的电源提供装置可通过导通的正向充电电路向电池300进行充电。进一步地,处理器可控制第二开关模块224的电压输入端向第五mos管输出第二电平,第五mos管截止。
106.处理器在确定充电切换电路200及电池300的工作状态为反向充电状态后,可控制充电切换电路200中的第二开关模块224处于导通状态,电池300可通过导通的反向充电电路向接入的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进一步地,处理器可控制第二开关模块224的电压输入端向第五mos管输出第一电平,以触发第五mos管导通。第五mos管导通后,可触发第一开关模块222中的第一mos管及第三mos管导通,以形成反向充电电路。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二端口230与第一端口210之间形成稳定的电流传输通路后,可控制第二开关模块224的电压输入端向第五mos管输出第二电平,第五mos管截止。
10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设置有充电切换电路,在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的不同连接方式(正反插)下均能够正常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充电,保证了充电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反向为接入的待充电设备供电,提供了正向充电及反向充电输出两种充电方式,丰富了智能穿戴设备的充电方式。且无需增加额外的端口即可实现正向充电及反向充电两种充电方式,降低了成本。
109.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切换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的智能穿戴设备,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110.步骤610,在第一端口接入电源提供装置时,导通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与该连接方式对应的正向充电回路,通过第一端口接收电源提供装置输入的第一电流,并通过导通的正向充电回路对电池进行供电。该第一电流的流向经过导通的正向充电回路符合第二端口正负极方向。
111.步骤620,在第一端口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导通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通过第二端口接收电池输出的第二电流,并通过反向充电回路对待充电设备进行供电。
1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电源提供装置与第一端口的不同连接方式(正反插)下均能够正常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充电,保证了充电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反向为接入的待充电设备供电,提供了正向充电及反向充电输出两种充电方式,丰富了智能穿戴设备的充电方式。且无需增加额外的端口即可实现正向充电及反向充电两种充电方式,降低了成本。
113.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620,包括:在第一端口接入待充电设备时,控制电压输入端向第五mos管输入第一电平,触发第五mos管导通,以触发第一mos管及第三mos管导通,形成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
1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端口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在控制电压输入端向第五mos管输入第一电平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第二端口与第一端口之间形成稳定的电流传输通路,则控制电压输入端向第五mos管输入第二电平,触发第五mos管截止。
1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在第一端口接入待充电设备时,导通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反向充电回路,无需增加额外的端口即可实现移动终端对待充电设备的反向充电,降低了成本,且丰富了移动终端的充电方式,提高了移动终端的电量合理利用率。
11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11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
11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
119.如此处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tatic ram,sram)、动态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dram(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率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直接ram(rambus dram,rdram)及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irect rambus dram,drdram)。
120.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技术所必须的。
121.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122.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切换电路及智能可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
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