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污水回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1 13:01: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关于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可将污水再生回收利用的污水回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使污水再生的技术在水资源日益枯竭的现今显得更加重要。在高污水排放的产业,如印染、纺织工业等,高效能、小面积、低耗能的污水再生技术更显得重要。
3.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混凝沉淀、生物法、化学法、膜分离和吸附法等。但现有技术多半着着重于化学药剂的选择、酸碱值的调整、管线之间压力的设计、臭氧反应塔的连续配置等提升污水处理效能的研究。却忽略污水处理系统由于需要大量抽吸系统中的污水或净水、冲洗、曝气等工法,使得污水处理系统虽然得以将污水再生,却是个高耗能的系统。再者,污水处理需要经过多项步骤,在现有技术中,各步骤设置于个别的反应池内,故也造成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需要大土地面积。例如,一般沙滤床或超滤床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需要很多水泵及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得以改善上述问题的污水回用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将污水转变成达目标回用水,而且利用紧密的组合设计,能降低很多的能耗,并具有减少占地空间的优点。
5.本发明的污水回用处理装置具有一主池体,该主池体是沿着一横向延伸且具有在一该横向垂直的纵向分隔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该污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一化学处理池、一厌氧池、一生物过滤系统及一后处理系统,该化学处理池设于该主池体内且能连通至一车间,使得该车间排放的污水能流入该化学处理池内进行化学反应。该厌氧池设于该主池体内且包含一入口与一出口,该厌氧池的入口与该化学处理池连通,使得经由该化学处理池处理后的污水会流入该厌氧池内。该生物过滤系统设在该主池体的第一侧且具有沿着该横向依序串接的数个生物滤池,该生物过滤系统有一水导入口及一水导出口,该水导入口与该厌氧池的出口连通,使得经由该厌氧池处理后的污水会流入该生物过滤系统内。该后处理系统设在该主池体的第二侧且具有沿着该横向依序串接的一臭氧池、一化学反应池、一沉淀池、一沙滤池及一碟膜池,该臭氧池与该生物过滤系统的水导出口连通,使得由该水导出口流出的水会流入该臭氧池进行臭氧净化,再依序流经该化学反应池、该沉淀池、该沙滤池及该碟膜池以进行过滤。
6.在一实施例中,该污水回用处理装置更包括一污泥池,其设于该主池体的下方,用以储放经由该化学处理池、该生物过滤系统、该后处理系统过滤后所产生的污泥。
7.在一实施例中,在该沙滤池与该碟膜池之间设有一清水池用以储放经由该沙滤池过滤后的清水。
8.在一实施例中,该化学反应池设在该主池体的第一侧且邻近该生物过滤系统,该
化学反应池内具有一中沉淀池、一下沉淀池、一溢水池、及位于该溢水池上的一溢水槽,该下沉淀池与该溢水池连通,该溢水槽与该厌氧池的入口连通。该厌氧池设于该后处理系统的下方。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污水回用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10.图2为沿图1的a-a线所取的一断面示意图。
11.图3显示图1的污水回用处理装置的化学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显示图1的污水用处理装置的沙滤池、清水池以及碟膜池的结构示意图。
13.图5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污水再生回用的流程图。
14.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 污水回用处理装置;11 第一侧;12 第二侧;2 后处理系统;21 臭氧池;22 沙滤池;221 斜排管;222 石英沙滤层;223 反冲洗管;23 碟膜池;230 碟膜;24 化学反应池;25 沉淀池;26 清水池;27 车间回用水槽;28 活性碳过滤设备;29 清水池;3 化学处理池;31 中沉淀池;32 下沉淀池;33 溢水池;34 溢水槽;35 污泥泵;4 厌氧池;41 厌氧池入口;42 厌氧池出口;5 生物过滤系统;51、52、53、54、55、56 生物滤池;
511 水导入口;512 水导出口;6 污泥池;7 车间;8 压泥机;x 横向;y 纵向;l 长度;w 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15.图1与图2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污水回用处理装置1,该污水回用处理装置1包含一概呈长方形的主池体,其具有沿着一横向x延伸的长度l及沿着一纵向y延伸的宽度w。在本实施例中,长度l约为30公尺,宽度w约为14公尺。再者,该主池体在高度方向的高度(深度)h约为8公尺。
16.该主池体具有在该纵向y分隔的一第一侧11与一第二侧12,该第一侧11与第二侧12分别设有一生物过滤系统5与一后处理系统2,使得该生物过滤系统5与该后处理系统2在该主池体的纵向y两侧构成并联配置型态。该生物过滤系统5包含依据水流方向依序串接的数个生物滤池,在本实施例中,该生物过滤系统5包含六个生物滤池51、52、53、54、55、56。该后处理系统2包含依据水流方向依序串接的一臭氧池21、一化学反应池24、一沉淀池25、一沙滤池22、一清水池26、及一碟膜池23。该臭氧池21、化学反应池24、沉淀池25、沙滤池22、清水池26及碟膜池23在该纵向分别与该六个生物滤池51~56对应且分隔开。
17.该污水回用处理装置1更包含一化学处理池3及一厌氧池4。该化学处理池3连通至一车间(plant),该车间所排放的污水可流入该化学处理池3内进行化学反应以分离污水中的污染物。在本实施例中,该化学处理池3设在该主池体的第一侧11且邻近生物过滤系统5。该化学处理池3与该化学反应池24具有类似结构与作用,利用在该化学处理池3与该化学反应池24内的化学物质与污水的化学反应来分离及/或消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该厌氧池4设置于后处理系统2的下方且包含一入口41与一出口42,该厌氧池入口41与该化学处理池3连通,使得经由该化学处理池3处理后的污水会流入该厌氧池4而与该厌氧池4内的污泥进行混合接触,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该生物过滤系统5具有一水导入口511及一水导出口512,在本实施例中,水导入口511设于第1个生物滤池51且与该厌氧池出口42连通,使得由厌氧池4流出的水会流入该生物滤池51内。利用各生物滤池51~56内的微生物可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流入该生物过滤系统5的污水得以净化。该水导出口512设于第6个生物滤池56且与该臭氧池21连通,使得由该水导出口512流出的水会流入该臭氧池21。利用臭氧池21内的臭氧可去除污水中的细菌与病毒。由于该臭氧池21直接设在该主池体内,因而不用再设反应塔且可减少能耗之外,更能増长臭氧的反应时间,达到消除污水中有机物的效果。
18.该污水回用处理装置1更包含一污泥池6。在本实施例中,各生物滤池51~56的深度约为8公尺,该臭氧池21、化学反应池24、沉淀池25、沙滤池22、b级清水池26、碟膜池23以及该化学处理池3的深度分别约为5公尺,位于该后处理系统2下方的厌氧池4的深度约为3公
尺。而该污泥池6位于该主池体下方且具有约2公尺的深度,使得经由化学处理池3、生物过滤系统5、后处理系统2过滤后所产生的絮凝水会导入污泥池6内。
19.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化学处理池3内具有中沉淀池31、下沉淀池32、溢水池33、位于该溢水池33上的一溢水槽34、以及一污泥泵35。该中沉淀池31与下沉淀池32的沉淀物可借由该污泥泵35输送到污泥池6,故不用另外增设污泥浮除设备即可将污泥顺利排放。该下沉淀池32与溢水池33连通,该溢水槽34与该厌氧池的入口41连通。借由溢流的高位水位差把溢水槽34内的水导入厌氧池4内。由于厌氧池4设在该化学处理池3下方,故流水的高低位差有助厌氧生物污泥的增生及生物污泥由低往上溢流,使得活性污泥不易流失且可增强厌氧生化效率。
20.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沙滤池22具有倾斜的底部,且内部设有一斜排管(或斜板)221、数层石英沙滤层222 (或活性碳滤层)、以及一反冲洗管223。该沙滤池22内更设有一导流板(未图示)以将流入该沙滤池22的水流引导至该沙滤池22的底部。进入该沙滤池22的水流会经由该斜排管21、该石英沙滤层222向上渗透后再进入清水池26内。该沙滤池22借由水流压力向上渗透过滤以取代传统的水流由上往下的沙滤设备,可减少高压水泵的能耗。再者,反冲洗管223可于清洗时加入压缩空气,令附着在沙层的污泥微粒能快速往下冲洗排除,保持高效率的过滤效果。
21.该碟膜池23具有倾斜的底部,且内部具有数个碟膜(disc membrane)230。当从清水池26流出的水由上方落入碟膜池23时,可借由水流压力通过该碟膜230后再进入斜底沉淀,达到过滤效果。该碟膜池23利用高位差以造成强力水流冲击过滤。因为水流一直流动所以渗透膜不易堵塞,不用时常清洗、不必安装水泵,可减少能耗。
22.图5显示该污水回用处理装置1一实施例的污水再生的流程图。在此流程图显示,车间(例如牛仔布水洗厂)7排放的污水会先进入化学处理池3中进行化学反应,反应后的絮凝污泥会经由中沉淀池31与下沉淀池32排放至污泥池6,且经由溢水槽34使污水依序流入厌氧池4与生物过滤系统5内,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生物过滤系统5内反应的沉淀污泥也会排放至污泥池6。再者,经由该水导出口512流出的水会依序进入臭氧池21、化学反应池24、沉淀池25与沙滤池22过滤而成为b级水质的再生水,且导入清水池26中。在清水池26内的水可输送到一车间回用水槽27内储放。若欲进一步净化b级水质的再生水,可将清水池26中的再生水导入碟膜池23过滤,并流经一活性碳过滤设备28以成为a级水质的再生水,且导入一a级的清水池29中。在清水池29内的再生水可输送到车间7内再利用。在臭氧池21、化学反应池24、沉淀池25、沙滤池22与碟膜池23内反应的沉淀污泥也可排放至污泥池6,且污泥池6内的污泥可输送至一压泥机8内压缩。
23.本发明的污水回用处理装置1的主要特点在于,该主池体是利用高位差来设计具有各种过滤作用的间隔池,使得进入该主池体内的污水可自然溢流,因而省去了各过滤流程的动力提升泵,并可减缩该污水回用处理装置所需的土地面积。再者,化学沉淀的絮凝水也是利用溢流的高位差导入位于池底的污泥池6内,不用另外增设污泥浮除设备。此外,在过滤的前段使用生物过滤,且后段依序使用臭氧、化学反应沉淀、沙过滤反渗透处理、以及碟膜挤压渗透处理,能再生优良水质的回用水,使得水资源得到良好循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而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
24.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除了
上文公开的实施例之外,在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发明概念范围内,仍有其它可行的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