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骨科复位钳的制作方法

2022-06-01 10:05: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科复位钳。


背景技术:

2.骨科复位钳是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中常用的操作工具,它可以为胫骨平台、股骨远端髁间等骨折的手术提供临时固定,以便进行后继螺钉、钢板等固定物的置入。另外,它也能在复位时通过自身的收紧提供所需的压力复位骨折。
3.复位钳在夹持骨头前,需要先将患者的骨折处的皮肤切开,使骨头露出,再使复位钳夹持骨头,在复位钳夹持骨头时,需要使复位钳的两个钳爪的尖端在骨壁上找到支点后,即可完成复位钳的固定。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通过复位钳两个钳爪的尖端进行骨头的夹持,容易滑脱,导致定位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复位钳在夹持时出现滑脱的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骨科复位钳。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骨科复位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复位钳,包括复位钳本体,所述复位钳本体包括第一钳爪以及与第一钳爪转动连接的第二钳爪,所述第一钳爪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指环,所述第二钳爪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指环,所述复位钳本体还包括第三钳爪,所述第三钳爪安装在第一钳爪与第二钳爪之间,所述第三钳爪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三钳爪连接有第三指环,所述复位钳本体上设置有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用于驱动第三钳爪移动的驱动结构以及用于限制第三钳爪移动的第二锁紧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和第二锁紧结构均设置在壳体内。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钳爪和第二钳爪两个钳爪夹持的基础上,设置了第三钳爪,以使用三爪夹持的结构对骨头进行夹持,较两个钳爪夹持的结构较为稳定,以减少出现复位钳夹持骨头时出现滑脱的现象;第三钳爪可移动设置,使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能够通过患者骨头形状的不同,调整第三钳爪的位置;第二锁紧结构用于固定第三钳爪的位置,以减少第三钳爪在定位后出现移动的现象。
8.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一齿条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均与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钳爪固定在第一齿条上,所述第三指环固定在第二齿条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第三指环时,第二齿条移动带动齿轮移动,齿轮移动带动第一齿条移动,且第二齿条的移动方向与第一齿条的移动方向相反。使医护人员在拇指穿过第一指环,食指穿过第二指环,中指穿过第三指环,此时医护人员通过拇指和食指能够控制第一钳爪和第二钳爪张开和闭合,先使第一钳爪和第二钳爪夹持在骨头上后,中指向弯曲,第三钳爪能够伸出向骨头方向移动,以达到单手控制第一钳爪、第二钳爪以及第三钳爪的目的,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10.优选的,所述第二锁紧结构包括第二棘轮、第二棘爪以及用于使第二棘爪压紧在第一棘轮上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棘轮与齿轮固定,所述第二棘爪转动连接在壳体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锁紧结构用于限制齿轮使其只能单向转动,通过限制齿轮的转动,限制第一齿条只能向壳体外移动,即在复位钳本体夹持骨头后,第三钳爪能够保持抵在骨头上的状态,进一步减少了出现复位钳本体滑脱的现象。
12.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钳爪和第二钳爪张开的第一锁紧结构,所述第一钳爪和第二钳爪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钳爪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钳爪转动套设在转轴上,所述齿轮和棘爪转动套设在转轴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锁紧结构用于在复位钳本体夹持骨头后,限制第一钳爪和第二钳爪的张开,进一步减少出现复位钳滑动脱落的现象出现。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结构包括第一棘轮、第一棘爪以及用于使第一棘爪压紧在第一棘轮上的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棘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第一棘轮与第一钳爪固定,所述第一棘爪与第一棘轮啮合,所述第一棘爪转动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棘爪限制第一棘轮使第一棘轮只能单向转动,由于第一棘轮与第一钳爪是固定的,所以此时第一钳爪不能够相对第二钳爪转动,以达到限制第一钳爪和第二钳爪的张开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第一棘爪上固定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二棘爪上固定有第二推板,所述壳体上安装有用于推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解锁结构,以使第一棘爪转离第一棘轮,同时第二棘爪转离第二棘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推板移动能使第一棘爪转离第一棘轮,第二推板移动能够使第二棘爪转离第二棘轮,在需要将复位钳本体自骨头上取下时,通过解锁结构同时推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移动,以快速解除第一锁紧结构和第二锁紧结构对第一钳爪、第二钳爪以及第三钳爪的限制作用。
17.优选的,所述解锁结构包括解锁板以及螺杆,所述解锁板置于壳体内,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壳体与解锁板焊接,所述螺杆与壳体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杆,能够使螺杆在壳体上移动,螺杆移动带动解锁板移动推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以达到同时解锁的目的。
19.优选的,所述第三钳爪呈直杆状设置,所述第一钳爪上设置有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二钳爪上设置有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关于第三钳爪的轴线与转轴轴线形成的面对称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第一钳爪与骨头接触点到第三钳爪与骨头接触点的距离与第二钳爪与骨头接触点到第三钳爪与骨头接触点的距离相同,使复位钳本体夹持的更稳定。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骨科复位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骨科复位钳中示出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骨科复位钳中示出第一锁紧结构的示意图。
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骨科复位钳中示出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骨科复位钳中示出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骨科复位钳中示出第二锁紧结构和解锁结构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第一钳爪;10、第一尖端;11、第一指环;12、第一让位槽;13、转轴;14、第一弧形部;2、第二钳爪;20、第二尖端;21、第二指环;22、第二弧形部;23、第二让位槽;3、第三钳爪;30、第三尖端;31、第三指环;32、扭转部;4、壳体;40、安装柱;41、第一让位口;42、第二让位口;5、第一锁紧结构;50、第一棘轮;51、第一棘爪;510、第一推板;52、第一复位件;6、驱动结构;60、第一齿条;61、第二齿条;62、齿轮;7、支撑卡件;70、支撑板;71、第一限位板;72、第二限位板;8、第二锁紧结构;80、第二棘轮;81、第二棘爪;810、第二推板;82、第二复位件;9、解锁结构;90、解锁板;900、滑块;91、螺杆;910、转钮。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骨科复位钳,参照图1,一种骨科复位钳包括复位钳本体,复位钳本体包括第一钳爪1、第二钳爪2以及第三钳爪3,第一钳爪1与第二钳爪2转动连接,第一钳爪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在骨头上定位的第一尖端10,第一钳爪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指环11,第二钳爪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尖端20,第二钳爪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指环21。第三钳爪3安装在第一钳爪1与第二钳爪2之间,第三钳爪3可移动设置,第三钳爪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尖端30,第三钳爪3连接有第三指环31。医护人员可以使拇指穿过第一指环11,食指穿过第二指环21,使中指穿过第三指环31,拇指和食指控制复位钳本体张开和闭合,中指控制第三钳爪3的移动,以使第一钳爪1、第二钳爪2以及第三钳爪3对骨头进行夹持。
30.参照图1和图2,第一钳爪1上开设有第一让位槽12,第二钳爪2上开设有第二让位槽23,使第二钳爪2穿过第一让位槽12,第一钳爪1穿过第二让位槽23,以使第一钳爪1和第二钳爪2交叠设置。第二钳爪2置于第一让位槽12的部分固定穿设有转轴13,转轴13与第一钳爪1转动连接。第一钳爪1靠近第一尖端10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弧形部14,第二钳爪2靠近第二尖端20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弧形部22,第三钳爪3呈直杆状设置,第一弧形部14和第二弧形部22关于第三钳爪3的轴线与转轴13轴线形成的面对称设置。
31.参照图1和图2,转轴13处设置有壳体4以及设置在壳体4内的第一锁紧结构5,第一锁紧结构5用与限制转轴13使其单向转动,以限制第一钳爪1以及第二钳爪2的张开。第三钳爪3上设置有驱动结构6和第二锁紧结构8,驱动结构6用于驱动第三钳爪3移动的,第二锁紧结构8用于限制第三钳爪3使其单向移动。
32.参照图3,第一锁紧结构5包括第一棘轮50、第一棘爪51以及第一复位件52,第一棘轮50套设在转轴13上,第一棘轮50与第一钳爪1焊接,第一棘爪51转动设置在壳体4的内壁上,第一复位件52设置为弹簧或弹片,壳体4的内焊接有安装柱40,第一复位件52的一端与安装柱40焊接,第一复位件52的另一端与第一棘爪51抵接,以使第一棘爪51与第一棘轮50啮合。此时第一棘爪51限制第一棘轮50的转动,以限制第一钳爪1和第二钳爪2夹持在骨头上时,第一钳爪1和第二钳爪2不能打开。
33.参照图4,驱动结构6包括第一齿条60、第二齿条61以及齿轮62,第一齿条60与第二齿条61平行设置,齿轮62设置在第一齿条60与第二齿条61之间,齿轮62套设在转轴13上,齿轮62与转轴13转动连接,第一齿条60与齿轮62啮合,第二齿条61与齿轮62啮合。
34.参照图4和图5,壳体4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卡件7,支撑卡件7包括支撑板70、第一限位板71和第二限位板72,支撑板70竖直焊接在壳体4内,第一限位板71和第二限位板72与支撑板70垂直焊接,第一限位板71和第二限位板72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有用供第一齿条60和第二齿条61安装的空间,第一齿条60和第二齿条61在支撑卡件7上滑动设置,支撑件用于减少出现第一齿条60和第二齿条61与齿轮62脱开的现象。
35.壳体4上设置有第一让位口41和第二让位口42,第一齿条60自第一让位口41伸出,第二齿条61自第二让位口42伸出,第三钳爪3焊接有扭转部32,扭转部32远离第三钳爪3的一端焊接在第一齿条60上,第三指环31设固定在第二齿条61远离第三钳爪3的端部。
36.当拉动第三指环31时,第二齿条61移动带动齿轮62移动,齿轮62移动带动第一齿条60移动,且第二齿条61的移动方向与第一齿条60的移动方向相反。
37.使医护人员在拇指穿过第一指环11,食指穿过第二指环21,中指穿过第三指环31,拇指和食指能够控制第一钳爪1和第二钳爪2夹持在骨头上后,中指向手心处弯曲,中指控制第三钳爪3能够伸出向骨头方向移动,以达到单手控制第一钳爪1、第二钳爪2以及第三钳爪3的目的,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38.参照图6,第二锁紧结构8包括第二棘轮80、第二棘爪81以及第二复位件82,第二棘轮80固定套设在转轴13上,第二棘爪81转动设置在壳体4的内壁上,第二复位件82设置为弹簧或弹片,第二复位件82的一端与安装柱40焊接,第二复位件82的另一端与第二棘爪81抵接,以使第二棘爪81与第二棘轮80啮合。
39.参照图6,复位钳本体上还设置有解锁结构9,解锁结构9包括解锁板90以及螺杆91,解锁板90竖直设置,螺杆91贯穿壳体4的侧壁,螺杆91与壳体4螺纹连接,解锁板90与置于螺杆91置于壳体4内的一端的端部焊接,螺杆91的另一端伸出壳体4,螺杆91置于壳体4的端部焊接有转钮910,解锁板90上设置有滑块900,壳体4内壁设置有滑槽,滑块900滑动配合在滑槽内,转动螺杆91能够使解锁板90移动。
40.参照图3和图6,第一棘爪51上焊接有第一推板510,第二棘爪81上焊接有第二推板810,第一推板510置于第二推板810的下方,第一推板510与第二推板810对齐设置。转动螺杆91能够使解锁板90移动,解锁板90移动能够同时推动第一推板510和第二推板810移动,以使第一棘爪51转离第一棘轮50,同时能够使第二棘爪81转离第二棘轮80,以解除第一锁紧结构5以及第二锁紧结构8的限制作用。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骨科复位钳的实施原理为:医护人员可以使拇指穿过第一指环11,食指穿过第二指环21,使中指穿过第三指环31,拇指和食指控制第一钳爪1和第二钳爪2夹持在骨头上后,中指向手心方向弯曲,以使第三钳爪3骨头方向移动对骨头进行夹。使用第一钳爪1、第二钳爪2以及第三钳爪3同时夹持骨头的结构,较使用两个钳爪夹持的结构较为稳定,以减少出现复位钳本体夹持骨头时出现滑脱的现象,同时医护人员单手就能同时控制第一钳爪1、第二钳爪2以及第三钳爪3的,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