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对分课堂沉浸式互动教学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6-01 00:07: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教学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对分课堂沉浸式互动教学设备。


背景技术:

2.对分课堂,对分这个名称是指每次课的时间被对半分割,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于大思政课教学,教学场地较广,可以在“模块 平台”的课程体系上,构建“课内外一体化”和“校内外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构造“四个课堂”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从实验教学、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践等方面,着力加强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工程实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工程素质能力基础;从学习和认知规律出发构建层次式的实验教学内容,即基础内容实验、设计与综合型实验、研究与创新型实验、科技开发与工程素质训练,各层次间相互衔接逐步提高。
3.在讨论环节,教师上课后不做讲授,立刻让学生分组,通常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针对教师上次课的讲授内容和学生在内化阶段的学习结果。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收获和困惑,互相答疑、互相启发,把普遍性的问题记录下来。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对小组讨论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做章节总结,采用对分课堂的教育方式可进一步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以完善和提升,在进行对分课堂的教学环节过程中,借助外部的互动辅助教学设备使学生与教师沉浸其中,往往能提升对分课堂的教学质量,传统的互动辅助教学设备在对分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
4.1、传统的互动教学设备难以根据对分课堂进行阶段的不同来对学生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行快速的调整,降低了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效率,也降低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程度。
5.2、传统的互动教学设备易对周围环境中的灰尘产生静电吸附,学生使用过程中容易留下指纹和污渍且难以及时进行清理,易造成细菌的滋生,也增加了学生之间因残留细菌影响二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分课堂沉浸式互动教学设备。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分课堂沉浸式互动教学设备,包括基座、导向架、台桌、座椅机构、互动机构和维护机构,所述的基座上端中部安装有台桌,基座的下端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导向架,台桌的下端以及基座的内部均设置互相连通的空腔,空腔与导向架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共同安装有座椅机构,台桌的上端安装有互动机构,台桌的上端安装有维护机构,且维护机构与互动机构一一对应。
8.所述的互动机构包括收放槽、收放转轴、收放架、触控屏、维护滑槽、维护滑架、维护弹簧、维护连杆、防护架和维护杆,台桌的上端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收放槽,且收放槽与
导向架一一对应,收放槽内通过轴承均安装有收放转轴,收放转轴的中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收放架,收放架的中部安装有触控屏,收放架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维护滑槽,维护滑槽之间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共同安装有维护滑架,维护滑架的中部通过维护弹簧与收放架相连接,维护滑架的两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对称安装有维护连杆,维护连杆之间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共同安装有维护杆,收放架的端部安装有防护架,维护杆位于收放架的上方且维护杆位于防护架的内侧,通过可调节式的触控屏来对黑板界面的实时投影显示,可便于学生对黑板上讲解内容的提炼以及细分,提升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程度。
9.具体的,所述的维护杆还包括加注口、储液腔、过滤棉、维护转轴和清洁刷,维护杆的上端为不完全圆柱形结构,维护杆的下端为平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储液腔,维护杆的上端设置有加注口,且加注口与储液腔相连通,维护杆的储液腔内存储有消毒液,维护杆的下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维护转轴,储液腔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棉,且过滤棉抵靠在维护转轴的圆弧外壁上,维护杆的下端均匀设置有清洁刷,且清洁刷对称分布在维护转轴的两侧,通过对触控屏的消毒与清理可在提升触控屏使用寿命的同时,减少因学生接触造成的细菌残留,避免发生相互感染。
10.具体的,所述的台桌还包括方槽、盖板、导向筒、气泵、活塞杆和活塞管,台桌的上端中部开设有方槽,方槽的四周侧壁与周向开设的收放槽一一对应且相连通,靠近方槽一侧的收放架下端面端部安装有导向筒,维护滑架的中部位于导向筒内且维护滑架与导向筒滑动配合,方槽内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活塞管,活塞管与导向筒一一对应且活塞管与导向筒同轴心,活塞管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活塞杆,方槽的内侧中部安装有气泵,且气泵与活塞管的一端相连通,方槽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盖板。
11.具体的,所述的台桌还包括调节槽、调节板、调节气缸和调节连杆,台桌的上端均匀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均位于相邻的两个收放槽之间且调节槽与收放槽相连通,收放转轴的两端端部均位于调节槽内且收放转轴的端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均安装有调节连杆,调节槽内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调节气缸,且调节气缸的输出轴与调节连杆铰接传动,调节槽的上端活动安装有调节板,通过调节气缸的传动作用可降低上课过程中学生的操作繁琐程度。
12.具体的,所述的座椅机构包括伸缩滑杆、支撑轮、固定盘、旋转架、桌架、座椅、连接绳、连接环、液压缸和固定座,导向架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伸缩滑杆,基座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上端四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与伸缩滑杆的内端相连接,连接绳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连接环上,台桌的内部空腔中安装有液压缸,连接环位于固定座的上方且连接环与液压缸的输出轴相连接,伸缩滑杆的外端下方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支撑轮,伸缩杆的外端上方安装有固定盘,固定盘上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旋转架,旋转架的上端一侧安装有桌架,旋转架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座椅,且座椅位于桌架的下方,通过可调节式的桌架以及座椅,可使学生根据对分课堂的进度过程实时进行座位间距的调整,在对分课堂的前半段教师讲解阶段,通过增大学生之间座位的间距可降低学生相互之间产生交流的概率,提升课堂的安静程度和教学质量,在对分课堂的后半段学生交流阶段,通过将学生呈周向聚合在同一个台桌上,可提升同组学生之间交流的便利程度。
13.具体的,所述的伸缩滑杆内端端部设置有卡接块,卡接块的下端位于导向架内且卡接块与导向架的端部卡接配合。
14.具体的,所述的维护机构包括退料槽、堆料盒、防尘槽、防尘转轴、防尘帘、磁吸块和永磁铁,台桌的上端均匀开设有退料槽,退料槽与收放槽一一对应且退料槽与收放槽相连通,退料槽与收放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共同安装有堆料盒,且堆料盒位于收放架的下方,台桌的上端均匀开设有防尘槽,防尘槽与收放槽一一对应且防尘槽均位于收放槽的上方,防尘槽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防尘转轴,防尘转轴的中部安装有防尘帘,防尘帘位于收放架的上方且防尘帘的端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卡接在防尘槽内,防尘帘的端部对称安装有磁吸块,台桌上对称设置有与磁吸块相配合的永磁铁,通过防尘帘对触控屏进行的密封处理,可避免课堂闲置过程中周围环境中的灰尘发生静电吸附。
15.具体的,所述的堆料盒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且凹槽内均匀设置有绒毛层,设置于收放槽下方的堆料盒可在触控屏消毒清洁过程中对掉落的灰尘进行收集,设置的绒毛层可提升灰尘的粘附强度,避免发生二次污染,也便于后期清理维护作业的效率。
16.具体的,所述的防尘转轴的两端均通过发条弹簧与台桌相连接,且磁吸块与永磁铁之间的吸附力大于发条弹簧为防尘转轴所提供的的扭转力。
17.具体的,所述的收放槽内侧上端均设置有与收放架下端面互相抵靠配合的弹性块,设置的弹性块可在触控屏复位过程中为其提供减振和支撑效果。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对分课堂沉浸式互动教学设备,通过可调节式的桌架以及座椅,可使学生根据对分课堂的进度过程实时进行座位间距的调整,在对分课堂的前半段教师讲解阶段,通过增大学生之间座位的间距可降低学生相互之间产生交流的概率,提升课堂的安静程度和教学质量,在对分课堂的后半段学生交流阶段,通过将学生呈周向聚合在同一个台桌上,可提升同组学生之间交流的便利程度,增加了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效率,通过可调节式的触控屏来对黑板界面的实时投影显示,可便于学生对黑板上讲解内容的提炼以及细分,提升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程度。
20.(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对分课堂沉浸式互动教学设备,通过防尘帘对触控屏进行的密封处理,可避免课堂闲置过程中周围环境中的灰尘发生静电吸附,通过对触控屏的消毒与清理可在提升触控屏使用寿命的同时,减少因学生接触造成的细菌残留,避免发生相互感染,设置于收放槽下方的堆料盒可在触控屏消毒清洁过程中对掉落的灰尘进行收集,设置的绒毛层可提升灰尘的粘附强度,避免发生二次污染,也便于后期清理维护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对分课堂沉浸式互动教学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为本发明图1的俯视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图2的a-a方向剖视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座椅机构的第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座椅机构的第二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台桌的局部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互动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图7的b-b方向剖视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图8的c处放大示意图;
31.图10为本发明维护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发明维护机构以及互动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33.图中:1、基座;2、导向架;3、台桌;4、座椅机构;5、互动机构;6、维护机构;31、方槽;32、盖板;33、导向筒;34、气泵;35、活塞杆;36、活塞管;37、调节槽;38、调节板;39、调节气缸;310、调节连杆;41、伸缩滑杆;42、支撑轮;43、固定盘;44、旋转架;45、桌架;46、座椅;47、连接绳;48、连接环;49、液压缸;410、固定座;401、卡接块;51、收放槽;52、收放转轴;53、收放架;54、触控屏;55、维护滑槽;56、维护滑架;57、维护弹簧;58、维护连杆;59、防护架;510、维护杆;5101、加注口;5102、储液腔;5103、过滤棉;5104、维护转轴;5105、清洁刷;511、弹性块;61、退料槽;62、堆料盒;63、防尘槽;64、防尘转轴;65、防尘帘;66、磁吸块;67、永磁铁;621、绒毛层;00、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本发明通过可调节式的桌架45以及座椅46,可使学生根据对分课堂的进度过程实时进行座位间距的调整,在对分课堂的前半段教师讲解阶段,通过增大学生之间座位的间距可降低学生相互之间产生交流的概率,提升课堂的安静程度和教学质量,在对分课堂的后半段学生交流阶段,通过将学生呈周向聚合在同一个台桌3上,可提升同组学生之间交流的便利程度,增加了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效率,通过可调节式的触控屏54来对黑板界面的实时投影显示,可便于学生对黑板上讲解内容的提炼以及细分,提升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程度。
36.本发明通过防尘帘65对触控屏54进行的密封处理,可避免课堂闲置过程中周围环境中的灰尘发生静电吸附,通过对触控屏54的消毒与清理可在提升触控屏54使用寿命的同时,减少因学生接触造成的细菌残留,避免发生相互感染,设置于收放槽51下方的堆料盒62可在触控屏54消毒清洁过程中对掉落的灰尘进行收集,设置的绒毛层621可提升灰尘的粘附强度,避免发生二次污染,也便于后期清理维护作业的效率。
37.参阅图1和图2,一种对分课堂沉浸式互动教学设备,包括基座1、导向架2、台桌3、座椅机构4、互动机构5和维护机构6,所述的基座1上端中部安装有台桌3,基座1的下端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导向架2,台桌3的下端以及基座1的内部均设置互相连通的空腔,空腔与导向架2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共同安装有座椅机构4,台桌3的上端安装有互动机构5,台桌3的上端安装有维护机构6,且维护机构6与互动机构5一一对应。
38.参阅图3、图4和图5,所述的座椅机构4包括伸缩滑杆41、支撑轮42、固定盘43、旋转架44、桌架45、座椅46、连接绳47、连接环48、液压缸49和固定座410,导向架2内通过滑动配
合的方式安装有伸缩滑杆41,基座1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固定座410,固定座410的上端四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连接绳47,连接绳47的一端与伸缩滑杆41的内端相连接,连接绳47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连接环48上,台桌3的内部空腔中安装有液压缸49,连接环48位于固定座410的上方且连接环48与液压缸49的输出轴相连接,伸缩滑杆41的外端下方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支撑轮42,伸缩杆的外端上方安装有固定盘43,固定盘43上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旋转架44,旋转架44的上端一侧安装有桌架45,旋转架44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座椅46,且座椅46位于桌架45的下方,所述的伸缩滑杆41内端端部设置有卡接块401,卡接块401的下端位于导向架2内且卡接块401与导向架2的端部卡接配合。
39.具体工作时,首先根据学生的人员数量以及教室的空间大小,将合适数量本发明设备整体布置到教室中,之后,课堂进行过程中的教师讲解阶段,启动液压缸49进行工作,使液压缸49的输出轴进行伸出移动,通过液压缸49的输出轴带动连接环48在台桌3的内部空腔中向下进行移动,当连接环48向下移动到合适位置并抵靠在固定座410的上端面之后,停止液压缸49的工作并保持现有状态,此时,连接环48与伸缩滑杆41之间的连接绳47受行程距离的影响处于放松状态,之后,通过学生推动伸缩滑杆41进行移动,使伸缩滑杆41向导向架2的外侧进行移动,通过伸缩滑杆41的移动带动固定盘43进行同步移动,通过固定盘43与旋转架44之间的传动连接使桌架45与座椅46同步进行移动,在伸缩滑杆41移动的过程中,其内端的卡接块401同步在导向架2内进行移动,当卡接块401移动到导向架2的端部之后,卡接块401与导向架2互相卡接并使伸缩滑杆41停止移动,设置于伸缩滑杆41下方的支撑轮42,可减少座位调整过程中与地面之间的形成的摩擦噪音,之后,使学生就座到旋转架44上的座椅46上,并根据教室中黑板的位置,自行使旋转架44在固定盘43上进行转动,使桌架45朝向黑板一侧,进行对分课堂过程中的教师讲解课程阶段,通过使桌架45以及座椅46向台桌3的四周进行分散,可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间隔距离,降低学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产生交流的概率,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40.参阅图6、图7、图8、图10和图11,所述的互动机构5包括收放槽51、收放转轴52、收放架53、触控屏54、维护滑槽55、维护滑架56、维护弹簧57、维护连杆58、防护架59和维护杆510,台桌3的上端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收放槽51,且收放槽51与导向架2一一对应,收放槽51内通过轴承均安装有收放转轴52,收放转轴52的中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收放架53,所述的收放槽51内侧上端均设置有与收放架53下端面互相抵靠配合的弹性块511,收放架53的中部安装有触控屏54,所述的触控屏54可对教室中的黑板进行实时的投影接受,,且同一个台桌3上的多个触控屏54显示界面之间可进行同步互动,收放架5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维护滑槽55,维护滑槽55之间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共同安装有维护滑架56,维护滑架56的中部通过维护弹簧57与收放架53相连接,维护滑架56的两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对称安装有维护连杆58,维护连杆58之间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共同安装有维护杆510,收放架53的端部安装有防护架59,维护杆510位于收放架53的上方且维护杆510位于防护架59的内侧。
41.参阅图6、图7、图10和图11,所述的台桌3还包括调节槽37、调节板38、调节气缸39和调节连杆310,台桌3的上端均匀开设有调节槽37,调节槽37均位于相邻的两个收放槽51之间且调节槽37与收放槽51相连通,收放转轴52的两端端部均位于调节槽37内且收放转轴52的端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均安装有调节连杆310,调节槽37内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调节气缸39,且调节气缸39的输出轴与调节连杆310铰接传动,调节槽37的上端活动安装有调
节板38;
42.具体工作时,当对分课堂中的教师讲解阶段结束之后,为提升学生之间交流的便利程度,再次启动液压缸49进行工作,使液压缸49的输出轴带动连接环48向上进行移动,由于连接绳47的中部与固定座410之间为滑动连接,在连接环48的上升移动过程中,进一步拉动连接绳47进行同步移动并使其处于绷紧状态,通过连接绳47带动伸缩滑杆41向导向架2的内部进行收缩移动,通过伸缩滑杆41带动固定盘43进行同步移动,通过固定盘43与旋转架44之间的传动连接带动桌架45与座椅46向台桌3方向进行靠近移动,并带动学生进行同步移动,在学生向台桌3方向靠近移动的过程中,同步调整自身的坐姿,使桌架45方向转动到与台桌3方向的对立面,之后,当学生移动到合适位置之后,停止液压缸49的工作并保持现有状态;
43.之后,启动调节气缸39进行工作,通过调节气缸39的输出轴拉动调节连杆310进行转动,通过调节连杆310带动收放转轴52进行同步转动,通过收放转轴52带动收放架53在收放槽51内向上进行倾斜转动,通过收放架53带动触控屏54同步进行倾斜转动,当触控屏54转动到与学生视线的合适角度之后,停止调节气缸39的工作,之后,通过学生启动触控屏54,通过触控屏54显示此时教室中的黑板界面,通过将学生呈周向聚合在同一个台桌3上,可便于在对分课堂后半段同组学生之间交流的便利程度,通过对黑板界面的实时投影显示,可便于学生对黑板上讲解内容的提炼以及细分,提升对分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44.参阅图6、图8、图9和图11,所述的台桌3还包括方槽31、盖板32、导向筒33、气泵34、活塞杆35和活塞管36,台桌3的上端中部开设有方槽31,方槽31的四周侧壁与周向开设的收放槽51一一对应且相连通,靠近方槽31一侧的收放架53下端面端部安装有导向筒33,维护滑架56的中部位于导向筒33内且维护滑架56与导向筒33滑动配合,方槽31内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活塞管36,活塞管36与导向筒33一一对应且活塞管36与导向筒33同轴心,活塞管36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活塞杆35,方槽31的内侧中部安装有气泵34,且气泵34与活塞管36的一端相连通,方槽31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盖板32;
45.具体工作时,在对分课堂的教学结束之后,通过学生自行关闭触控屏54,之后,通过调节气缸39带动调节连杆310进行复位转动,通过调节连杆310与收放转轴52之间的传动连接带动收放架53向收放槽51内进行复位转动,通过收放架53带动触控屏54进行同步复位转动,当收放架53转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其端部同步抵靠搭接到弹性块511上,之后,停止调节气缸39的工作,在弹性块511的支撑作用下收放架53处于水平放置状态,且导向筒33与活塞管36处于同轴心状态;
46.之后,启动气泵34进行工作,气泵34中产生的气体进一步流入到活塞管36中,并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35向活塞管36的外侧进行移动,当活塞杆35的端部从活塞管36中伸出之后,其进一步进入到导向筒33内,并在导向筒33的导向作用下推动维护滑架56沿着维护滑槽55进行移动,在维护滑架56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维护连杆58的传动连接带动维护杆510沿着收放架53的上端面进行移动,当维护滑架56移动合适的距离之后,维护杆510进一步到达触控屏54的上端面,并对触控屏54进行消毒清理,在维护滑架56移动的过程中,设置的维护弹簧57可通过自身的弹力使维护滑架56始终抵靠在活塞杆35的端部,降低维护滑架56移动过程中发生振动的概率,使维护杆510在触控屏54的端面进行稳定的贴合移动,对触控屏54进行消毒与清理。
47.参阅图8和图9,所述的维护杆510还包括加注口5101、储液腔5102、过滤棉5103、维护转轴5104和清洁刷5105,维护杆510的上端为不完全圆柱形结构,维护杆510的下端为平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储液腔5102,维护杆510的上端设置有加注口5101,且加注口5101与储液腔5102相连通,维护杆510的储液腔5102内存储有消毒液,维护杆510的下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维护转轴5104,储液腔5102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棉5103,且过滤棉5103抵靠在维护转轴5104的圆弧外壁上,维护杆510的下端均匀设置有清洁刷5105,且清洁刷5105对称分布在维护转轴5104的两侧。
48.具体工作时,在对分课堂开始之前,通过人工的加注使储液腔5102内充满消毒液,在对分课堂结束后的消毒清理过程中,维护杆510在沿着触控屏54上端面移动的过程中,设置于维护杆510下端的维护转轴5104同步沿着触控屏54的端面进行滚动,设置的过滤棉5103可将过滤后的消毒液均匀涂抹到维护转轴5104的外壁弧面上,并在维护转轴5104的自身滚动作用下将消毒液持续涂抹到触控屏54的端面上,进行触控屏54的消毒处理,且在维护杆510移动的过程中,清洁刷5105同步贴合在触控屏54的上端面进行移动,在提升消毒液涂抹均匀程度的同时,对触控屏54上残留的灰尘碎屑进行清理,通过对触控屏54的消毒与清理可在提升触控屏54使用寿命的同时,减少因学生接触造成的细菌残留,避免发生相互感染。
49.参阅图8至图11,所述的维护机构6包括退料槽61、堆料盒62、防尘槽63、防尘转轴64、防尘帘65、磁吸块66和永磁铁67,台桌3的上端均匀开设有退料槽61,退料槽61与收放槽51一一对应且退料槽61与收放槽51相连通,退料槽61与收放槽51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共同安装有堆料盒62,所述的堆料盒62位于收放架53的下方,堆料盒62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且凹槽内均匀设置有绒毛层621;台桌3的上端均匀开设有防尘槽63,防尘槽63与收放槽51一一对应且防尘槽63均位于收放槽51的上方,防尘槽63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防尘转轴64,防尘转轴64的中部安装有防尘帘65,防尘帘65位于收放架53的上方且防尘帘65的端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卡接在防尘槽63内,防尘帘65的端部对称安装有磁吸块66,台桌3上对称设置有与磁吸块66相配合的永磁铁67,所述的防尘转轴64的两端均通过发条弹簧与台桌3相连接,且磁吸块66与永磁铁67之间的吸附力大于发条弹簧为防尘转轴64所提供的的扭转力。
50.具体工作时,在初始转态下,在发条弹簧的扭力作用下,防尘帘65位于防尘槽63内且处于收卷状态,当对触控屏54消毒清理完成之后,通过人工拉动防尘帘65沿着防尘槽63进行移动,在防尘帘65移动到合适位置之后,磁吸块66与永磁铁67互相接触并互相吸附,通过磁吸块66和永磁铁67之间的吸附作用克服发条弹簧对防尘转轴64施加的扭转力,进一步通过防尘帘65对收放槽51的上端进行密封处理,避免课堂闲置过程中灰尘掉落到收放槽51内,设置于收放槽51下方的堆料盒62可在触控屏54消毒清洁过程中对掉落的灰尘进行收集,设置的绒毛层621可提升灰尘的粘附强度,避免发生二次污染,设置的退料槽61可便于堆料盒62的安放与取出,提升后期清理维护作业的便捷程度。
51.工作时:
52.第一步:首先根据学生的人员数量以及教室的空间大小,将合适数量本发明设备整体布置到教室中,在对分课堂开始之前,通过人工的加注使储液腔5102内充满消毒液,之后,课堂进行过程中的教师讲解阶段,启动液压缸49进行工作,使液压缸49的输出轴进行伸
出移动,通过液压缸49的输出轴带动连接环48在台桌3的内部空腔中向下进行移动,当连接环48向下移动到合适位置并抵靠在固定座410的上端面之后,停止液压缸49的工作并保持现有状态,此时,连接环48与伸缩滑杆41之间的连接绳47受行程距离的影响处于放松状态,之后,通过学生推动伸缩滑杆41进行移动,使伸缩滑杆41向导向架2的外侧进行移动,通过伸缩滑杆41的移动带动固定盘43进行同步移动,通过固定盘43与旋转架44之间的传动连接使桌架45与座椅46同步进行移动,在伸缩滑杆41移动的过程中,其内端的卡接块401同步在导向架2内进行移动,当卡接块401移动到导向架2的端部之后,卡接块401与导向架2互相卡接并使伸缩滑杆41停止移动,之后,使学生就座到旋转架44上的座椅46上,并根据教室中黑板的位置,自行使旋转架44在固定盘43上进行转动,使桌架45朝向黑板一侧;
53.第二步:当对分课堂中的教师讲解阶段结束之后,为提升学生之间交流的便利程度,再次启动液压缸49进行工作,使液压缸49的输出轴带动连接环48向上进行移动,由于连接绳47的中部与固定座410之间为滑动连接,在连接环48的上升移动过程中,进一步拉动连接绳47进行同步移动并使其处于绷紧状态,通过连接绳47带动伸缩滑杆41向导向架2的内部进行收缩移动,通过伸缩滑杆41带动固定盘43进行同步移动,通过固定盘43与旋转架44之间的传动连接带动桌架45与座椅46向台桌3方向进行靠近移动,并带动学生进行同步移动,在学生向台桌3方向靠近移动的过程中,同步调整自身的坐姿,使桌架45方向转动到与台桌3方向的对立面,之后,当学生移动到合适位置之后,停止液压缸49的工作并保持现有状态;
54.第三步:启动调节气缸39进行工作,通过调节气缸39的输出轴拉动调节连杆310进行转动,通过调节连杆310带动收放转轴52进行同步转动,通过收放转轴52带动收放架53在收放槽51内向上进行倾斜转动,通过收放架53带动触控屏54同步进行倾斜转动,当触控屏54转动到与学生视线的合适角度之后,停止调节气缸39的工作,之后,通过学生启动触控屏54,通过触控屏54显示此时教室中的黑板界面,通过将学生呈周向聚合在同一个台桌3上,可便于在对分课堂后半段同组学生之间交流的便利程度,通过对黑板界面的实时投影显示,可便于学生对黑板上讲解内容的提炼以及细分,提升对分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55.第四步:在对分课堂的教学结束之后,通过学生自行关闭触控屏54,之后,通过调节气缸39带动调节连杆310进行复位转动,通过调节连杆310与收放转轴52之间的传动连接带动收放架53向收放槽51内进行复位转动,通过收放架53带动触控屏54进行同步复位转动,当收放架53转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其端部同步抵靠搭接到弹性块511上,之后,停止调节气缸39的工作,在弹性块511的支撑作用下收放架53处于水平放置状态,且导向筒33与活塞管36处于同轴心状态;
56.第五步:启动气泵34进行工作,气泵34中产生的气体进一步流入到活塞管36中,并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35向活塞管36的外侧进行移动,当活塞杆35的端部从活塞管36中伸出之后,其进一步进入到导向筒33内,并在导向筒33的导向作用下推动维护滑架56沿着维护滑槽55进行移动,在维护滑架56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维护连杆58的传动连接带动维护杆510沿着收放架53的上端面进行移动,当维护滑架56移动合适的距离之后,维护杆510进一步到达触控屏54的上端面,并对触控屏54进行消毒清理;
57.第六步:在维护杆510在沿着触控屏54上端面移动的过程中,在维护滑架56移动的过程中,设置的维护弹簧57可通过自身的弹力使维护滑架56始终抵靠在活塞杆35的端部,
降低维护滑架56移动过程中发生振动的概率,使维护杆510在触控屏54的端面进行稳定的贴合移动,设置于维护杆510下端的维护转轴5104同步沿着触控屏54的端面进行滚动,设置的过滤棉5103可将过滤后的消毒液均匀涂抹到维护转轴5104的外壁弧面上,并在维护转轴5104的自身滚动作用下将消毒液持续涂抹到触控屏54的端面上,进行触控屏54的消毒处理,且在维护杆510移动的过程中,清洁刷5105同步贴合在触控屏54的上端面进行移动,在提升消毒液涂抹均匀程度的同时,对触控屏54上残留的灰尘碎屑进行清理,通过对触控屏54的消毒与清理可在提升触控屏54使用寿命的同时,减少因学生接触造成的细菌残留,避免发生相互感染;
58.第七步:在初始转态下,在发条弹簧的扭力作用下,防尘帘65位于防尘槽63内且处于收卷状态,当对触控屏54消毒清理完成之后,通过人工拉动防尘帘65沿着防尘槽63进行移动,在防尘帘65移动到合适位置之后,磁吸块66与永磁铁67互相接触并互相吸附,通过磁吸块66和永磁铁67之间的吸附作用克服发条弹簧对防尘转轴64施加的扭转力,进一步通过防尘帘65对收放槽51的上端进行密封处理,避免课堂闲置过程中灰尘掉落到收放槽51内,设置于收放槽51下方的堆料盒62可在触控屏54消毒清洁过程中对掉落的灰尘进行收集,设置的绒毛层621可提升灰尘的粘附强度,避免收集到的灰尘产生二次污染。
5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