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压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20:52: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压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地基压力检测是检验道路基础、坝基、桥基、隧道、涵洞及工民建的基础承载力、压缩模量和液性质数测定。目前压力检测装置在对地基进行检测时的稳定性不高,容易出现因地基压力较大,导致检测装置被顶起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对地基压力检测的精准度,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压力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顶部的内壁上固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长端固接有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仪,所述底座的顶部贯穿开设有穿槽,所述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仪贯穿穿槽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稳定机构,且两个稳定机构分别位于固定框的两侧,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螺接在底座上的螺柱、开设在螺柱内部的操作腔、滑接在操作腔内部的连接板、固接在连接板底部的连接块、铰接在连接块外壁上的四个连接杆、开设在操作腔底部内壁上的四个滑槽和分别滑接在四个滑槽内部与四个连接杆相对应的四个支撑块,所述螺柱贯穿底座设置,四个连接杆和四个滑槽均以连接块为中心呈圆形阵列设置,四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四个支撑块的顶部铰接,四个所述支撑块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均延伸至螺柱的外部,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安装在螺柱上、以用于带动连接板沿垂直方向移动的调节部件,所述底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稳定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底座内部、以用于带动两个螺柱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座的背面还设置有与两个稳定机构相配合的联动机构。
6.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螺接在螺柱内部的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延伸至延伸至螺柱的外部、且固接有第一把手,所述螺杆的底端延伸至操作腔的内部,所述调节部件还包括开设在螺柱底端的连接槽、开设在螺柱内部的圆柱型槽和固接在连接板顶部的t型块,所述连接槽与圆柱型槽相连通,所述t型块贯穿连接槽、并延伸至圆柱型槽的内部,所述t型块分别与连接槽和圆柱型槽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接有四个脚轮,且四个脚轮分别位于底座底部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
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正面内壁上的蜗杆、活动套设在螺柱外部的涡轮、开设在螺柱一侧外壁上的键槽和固接在涡轮内壁上的键销,所述蜗杆与涡轮
相啮合,所述键销的一侧延伸至键槽的内部、且与键槽滑接。
9.优选的,两个所述蜗杆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背面的驱动轴和安装在驱动轴外部的两个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分别套接在驱动轴与其中一个蜗杆外部的两个传动轮和传动连接在两个传动轮外部的皮带,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把手。
10.优选的,所述螺柱的底端为锥型结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通过稳定机构各部件的配合,将四个螺柱插入地基中,并分别带动螺柱中的支撑块横向插入地基的泥土中,从而使该装置在进行检测时更加稳定,避免了该装置在检测时被顶起,进而有效提高了该装置对地基压力检测的精准度。
13.2、通过联动机构各部件的配合,能够带动四个螺柱同步移动,进而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14.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该装置在进行检测时的稳定性更高,进而有效提高了该装置对地基压力检测的精准度,该装置操作简单,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正剖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局部结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和联动机构结构俯视图。
19.图中标号:1、底座;2、固定框;3、液压缸;4、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仪;5、穿槽;6、螺柱;7、操作腔;8、连接板;9、连接块;10、连接杆;11、滑槽;12、支撑块;13、螺杆;14、圆柱型槽;15、t型块;16、脚轮;17、蜗杆;18、涡轮;19、键槽;20、键销;21、驱动轴;22、传动轮;23、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4,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接有固定框2,固定框2顶部的内壁上固接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伸长端固接有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仪4,底座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穿槽5,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仪4贯穿穿槽5设置,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稳定机构,且两个稳定机构分别位于固定框2的两侧,稳定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两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螺接在底座1上的螺柱6、开设在螺柱6内部的操作腔7、滑接在操作腔7内部的连接板8、固接在连接板8底部的连接块9、铰接在连接块9外壁上的四个连接杆10、开设在操作腔7底部内壁上的四个滑槽11和分别滑接在四个滑槽11内部与四个连接杆10相对应的四个支撑块12,螺柱6贯穿底座1设置,螺柱6的底端为锥型结构,四个连接杆10和四个滑槽11均以连接块9为中心呈圆形阵列设置,四个连接杆10的另一端分别与四个支撑块12的顶部铰接,四个支撑块12远离连接块9的一端均延伸至螺柱6的外
部,支撑组件还包括安装在螺柱6上、以用于带动连接板8沿垂直方向移动的调节部件,调节部件包括螺接在螺柱6内部的螺杆13,螺杆13的顶端延伸至延伸至螺柱6的外部、且固接有第一把手,螺杆13的底端延伸至操作腔7的内部,调节部件还包括开设在螺柱6底端的连接槽、开设在螺柱6内部的圆柱型槽14和固接在连接板8顶部的t型块15,连接槽与圆柱型槽14相连通,t型块15贯穿连接槽、并延伸至圆柱型槽14的内部,t型块15分别与连接槽和圆柱型槽14转动连接,底座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通过顺时针转动螺柱6使其沿着底座1的内壁向下移动,当螺柱6的顶端与底座1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时,停止转动螺柱6,接着通过第一把手顺时针转动螺杆13,螺杆13一边转动、一边向下移动,圆柱型槽14和连接槽随之沿着t型块15的外壁转动,同时通过t型块15带动连接板8和连接块9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四个连接杆10分别带动四个支撑块12沿着各自的滑槽11向螺柱6的外部移动、并插入螺柱6外部的泥土中,从而实现了将该装置稳定的安装在地面上的效果,最后通过启动液压缸3向下伸长带动地基承载力现场检测仪4向下移动对地基压力进行检测;
22.底座1的底部固接有四个脚轮16,且四个脚轮16分别位于底座1底部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脚轮16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移动该装置;
23.稳定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底座1内部、以用于带动两个螺柱6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1正面内壁上的蜗杆17、活动套设在螺柱6外部的涡轮18、开设在螺柱6一侧外壁上的键槽19和固接在涡轮18内壁上的键销20,蜗杆17与涡轮18相啮合,键销20的一侧延伸至键槽19的内部、且与键槽19滑接,通过顺时针转动蜗杆17带动涡轮18同步转动,同时通过键销20配合键槽19带动同一稳定机构中的两个螺柱6一边转动、一边向下移动,反之,通过逆时针转动蜗杆17带动涡轮18同步转动,同时通过键销20配合键槽19带动同一稳定机构中的两个螺柱6一边转动、一边向上移动;
24.两个蜗杆17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底座1的背面还设置有与两个稳定机构相配合的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1背面的驱动轴21和安装在驱动轴21外部的两个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分别套接在驱动轴21与其中一个蜗杆17外部的两个传动轮22和传动连接在两个传动轮22外部的皮带23,驱动轴21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把手,通过第二把手顺时针转动驱动轴21,进而带动套接在驱动轴21外部的两个传动轮22同步转动,通过两个皮带23配合另外两个传动轮22,分别带动两个蜗杆17同步顺时针转动,反之,通过第二把手逆时针转动驱动轴21配合两个传动组件可带动两个蜗杆17同步逆时针转动。
25.工作原理:首先将该装置移动至指定检测的位置,然后一个工作人员站在底座1上面,给底座1施加重力,通过第二把手顺时针转动驱动轴21,进而带动套接在驱动轴21外部的两个传动轮22同步转动,通过两个皮带23配合另外两个传动轮22,分别带动两个蜗杆17同步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涡轮18同步转动,同时通过键销20配合键槽19带动两个稳定机构中的四个螺柱6一边转动、一边向下移动,当螺柱6的顶端与底座1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时,停止转动螺柱6,接着通过第一把手顺时针转动螺杆13,螺杆13一边转动、一边向下移动,同时通过t型块15带动连接板8和连接块9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四个连接杆10分别带动四个支撑块12沿着各自的滑槽11向螺柱6的外部移动、并插入螺柱6外部的泥土中,从而实现了将该装置稳定的安装在地面上的效果。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