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15:35: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领域,涉及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背景技术:

2.目前三极或四极(带有n相)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各相导电系统均通过缠绕绝缘胶带(或套热收缩管)的方式防止相间短路;然而由于缠绕绝缘胶带(或套热收缩管)在生产装配以及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绝缘破损或脱落现象,这样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相间短路,引起产品内部烧毁,威胁到人身或财产安全。虽然部分产品也考虑到增加相间隔板,但现有相间隔板结构复杂,成本高,或者是装配难度较大,或者没有与穿心连接件装配为一个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简单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内的多极导电系统和互感器,互感器设置在底座内,每极导电系统包括穿过互感器的互感器通孔的穿心连接件,还包括插接配合的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竖板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板两侧中部的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与第一竖板垂直连接,在第一竖板的下侧边连接有内侧弧形下挡板,第一竖板的上侧边连接有内侧弧形上挡板,第一绝缘件从互感器一侧插入互感器通孔内分隔各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内侧弧形下挡板与互感器通孔内侧壁下方对应,内侧弧形上挡板与互感器通孔内侧壁上方对应,所述第二绝缘件成板状结构,从互感器另一侧上方装入与第一绝缘件插接配合。
6.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连接处位于竖直方向的不同高度。
7.优选的,所述内侧弧形下挡板包括第一内侧弧形下挡板和第二内侧弧形下挡板,第一内侧弧形下挡板位于第一竖板设有第一横板的一侧,第二内侧弧形下挡板位于第一竖板设有第二横板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内侧弧形上挡板仅包括第一内侧弧形上挡板,所述第一内侧弧形上挡板位于第一竖板设有第一横板的一侧。
9.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件的下侧边开设有第一避让槽,在第一避让槽内还设有用于与第一竖板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
10.优选的,包括四极导电系统,分别为与电源的a相连接的a极导电系统、与电源的b相连接的b极导电系统、与电源的c相连接的c极导电系统和与电源的n相连接的n极导电系统,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c极导电系统和n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分别为第一连接件a、第二连接件b、第三连接件c和第四连接件n;所述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一内侧弧形
上挡板形成分隔第一连接件a的第一绝缘空间;所述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一内侧弧形下挡板形成分隔第二连接件b的第二绝缘空间;所述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和第二内侧弧形下挡板形成分隔第三连接件c的第三绝缘空间;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横板形成分隔第四连接件n的第四绝缘空间。
11.优选的,第一绝缘件还包括第一绝缘块,第一绝缘块的三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一内侧弧形上挡板的一端侧边垂直连接。
12.优选的,第一绝缘件还包括第二绝缘块,第二绝缘块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一竖板和第二横板一端侧边垂直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穿心连接件包括穿过互感器通孔的穿心段,以及分别与穿心段两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别用于与第一接线端和触头系统电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与穿心段弯折垂直连接;与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穿心连接件穿过互感器的互感器通孔后,第一绝缘件从互感器一侧插入互感器通孔内分隔穿心连接件,且第一绝缘件伸到互感器另一侧,第二绝缘件从互感器另一侧上方往下装入与第一绝缘件插接配合成互感器穿心模块。
14.优选的,每极导电系统包括触头系统和分别设置在底座两端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底座内设有多个平行的相间隔板将底座分隔成多个安装各极导电系统的极安装槽,所述触头系统包括分别与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连接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极安装槽的两端形成用于安装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的第一接线槽和第二接线槽,在所述底座内设有容纳互感器穿心模块的互感器装配槽,所述互感器装配槽垂直且贯穿多个极安装槽,互感器装配槽的一侧与第一接线槽联通,互感器穿心模块的互感器和第一接线端一体装入互感器装配槽和第一接线槽内。
15.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设有绝缘件,用于分隔穿过互感器的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可有效保证导电系统的爬电距离,提高导电系统的可靠性,第一绝缘件插入互感器通孔内,所述第二绝缘件成板状结构,从互感器另一侧上方装入与第一绝缘件插接配合,能够在先安装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的情况下,方便的实现绝缘防护罩壳的装配,操作简单,工序耗时短。
16.此外,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连接处位于竖直方向的不同高度,使得安装在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处的穿心连接件不仅通过第一竖板绝缘,而且有一定的高度差,增加爬电距离。
17.此外,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如所述内侧弧形上挡板仅包括第一内侧弧形上挡板,与n极导电系统对应的第四绝缘空间不设置弧形上挡板,例如所述第二绝缘件为简单的板状结构,用料少,成本低。
18.此外,与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穿心连接件穿过互感器的互感器通孔后,第一绝缘件从互感器一侧插入互感器通孔内分隔穿心连接件,且第一绝缘件伸到互感器另一侧,第二绝缘件从互感器另一侧上方往下装入与第一绝缘件插接配合成互感器穿心模块,互感器穿心模块的互感器和第一接线端一体装入互感器装配槽和第一接线槽内,装配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互感器穿心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互感器穿心模块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绝缘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27.如图1所示,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内的各极导电系统,每极导电系统包括触头系统和分别设置在底座1两端的第一接线端6和第二接线端,所述触头系统包括分别与第一接线端6和第二接线端连接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安装在触头支持转轴上,静触头固定安装在底座1内,动触头上的动触点与静触头上的静触点相对应设置,在静触头上设有灭弧室,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带动触头支持转轴转动使动触头的动触点与静触头的静触点的接触和分离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所述第一接线端6通过穿心连接件5与触头系统连接,一个互感器2设置在第一接线端6和触头系统之间,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均穿过所述互感器2后与对应极的触头系统连接;当断路器接入的电路中有故障电流或人身触电时,只要故障电流达到整定动作电流值,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输出信号就触发,并通过漏电脱扣器使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动作,从而切断电源起到故障电流和触电保护作用。
28.如图1-2、7所示,本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为四极断路器,包括四极导电系统,分别为与电源的a相连接的a极导电系统、与电源的b相连接的b极导电系统、与电源的c相连接的c极导电系统和与电源的n相连接的n极导电系统,各极导电系统的第一接线端6和触头系统之间通过穿心连接件5连接,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均穿过所述互感器2后与对应极的触头系统的动触头或静触头连接。本实施例的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c极导电系统和n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分别为第一连接件5a、第二连接件5b、第三连接件5c和第四连接件5n,各极导电系统的第一接线端分别为与电源的a相连接的a相第一接线端6a、与b相连接的b相第一接线端6b、与c相连接的c相第一接线端6c和与n相连接的n相第一接线端6n;a相第一接线端6a、b相第一接线端6b、c相第一接线端6c和n相第一接线端6n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5a、第二连接件5b、第三连接件5c和第四连接件5n与对应极的触头系统连接。
29.如图7所示,所述穿心连接件5包括穿过互感器通孔的穿心段51,以及分别与穿心段51两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分别用于与第一接线端6和触头系统电连接,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与穿心段51弯折垂直连接。
30.如图2-5所示,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还包括插接配合的第一绝缘件3和第二绝缘件4,第一绝缘件3包括第一竖板33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板32两侧中部的第一横板31和第二横板32,第一横板31和第二横板32与第一竖板33垂直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在第一竖板33的下侧边连接有内侧弧形下挡板34,第一竖板33的上侧边连接有内侧弧形上挡板,第一绝
缘件3从互感器一侧插入互感器通孔内分隔各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内侧弧形下挡板34与互感器通孔内侧壁下方对应,内侧弧形上挡板与互感器通孔内侧壁上方对应,所述第二绝缘件4成板状结构,从互感器2另一侧上方装入与第一绝缘件3插接配合。
31.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设有绝缘件,用于分隔穿过互感器的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可有效保证导电系统的爬电距离,提高导电系统的可靠性,第一绝缘件3插入互感器通孔内,所述第二绝缘件4成板状结构,从互感器2另一侧上方装入与第一绝缘件3插接配合,能够在先安装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的情况下,方便的实现绝缘防护罩壳的装配,操作简单,工序耗时短。
32.优选的,第一绝缘件3上所述第一竖板33与第一横板31和第二横板32的连接处位于竖直方向的不同高度,使得安装在第一横板31和第二横板32处的穿心连接件5不仅通过第一竖板33绝缘,而且有一定的高度差,增加爬电距离。
33.优选的,所述内侧弧形下挡板34包括第一内侧弧形下挡板341和第二内侧弧形下挡板342,第一内侧弧形下挡板341位于第一竖板33设有第一横板31的一侧,第二内侧弧形下挡板342位于第一竖板33设有第二横板32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内侧弧形上挡板仅包括第一内侧弧形上挡板343,所述第一内侧弧形上挡板343位于第一竖板33设有第一横板31的一侧,与n极导电系统的第四连接件5n对应上方不设置内侧弧形上挡板,用料少,成本低。所述第一竖板33、第一横板31和第一内侧弧形上挡板343形成分隔第一连接件5a的第一绝缘空间;所述第一竖板33、第一横板31和第一内侧弧形下挡板341形成分隔第二连接件5b的第二绝缘空间;所述第一竖板33、第二横板32和第二内侧弧形下挡板342形成分隔第三连接件5c的第三绝缘空间;所述第一竖板33和第二横板32形成分隔第四连接件5n的第四绝缘空间,与n极导电系统对应的第四绝缘空间不设置弧形上挡板,用料少,成本低。当然,根据需要所述内侧弧形上挡板也可以包括第二内侧弧形上挡板,位于第一竖板33设有第二横板32的一侧。
34.优选的,第一绝缘件3还包括第一绝缘块351,第一绝缘块351的三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板33、第一横板31和第一内侧弧形上挡板343的一端侧边垂直连接,共同形成第一绝缘空间。第一绝缘件3还包括第二绝缘块352,第二绝缘块352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一竖板33和第二横板32一端侧边垂直连接,共同形成第四绝缘空间。第一绝缘块351和第二绝缘块352只设置在必要的绝缘空间内,减少用料,且还起到与互感器限位配合的作用。
35.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绝缘件4为整体成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绝缘件4的下侧边开设有第一避让槽42,第一避让槽42用于避让第一竖板33、第一横板31、第二横板32和穿心连接件5的第二连接段53,在第一避让槽42内还设有用于与第一竖板33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41,第一避让槽42成倒置的u型,第一插槽41设置在u型槽的底边上。
36.优选的,本实施例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先与对应的第一接线端6连接,与第一接线端6连接的穿心连接件5穿过互感器2的互感器通孔后,第一绝缘件3从互感器2一侧插入互感器通孔内分隔穿心连接件5,且第一绝缘件3伸到互感器2另一侧,第二绝缘件4从互感器2另一侧上方往下装入与第一绝缘件3插接配合成互感器穿心模块,在整体装入断路器的底座1内。如图1所示,底座1内设有多个平行的相间隔板将底座1分隔成多个安装各极导电系统的极安装槽12,所述触头系统包括分别与第一接线端6和第二接线端连接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极安装槽12的两端形成用于安装第一接线端6和第二接线端的第一接线槽
11和第二接线槽,在所述底座1内设有容纳互感器穿心模块的互感器装配槽10,所述互感器装配槽10垂直且贯穿多个极安装槽12,互感器装配槽10的一侧与第一接线槽11联通,互感器穿心模块的互感器2和第一接线端6一体装入互感器装配槽10和第一接线槽11内。
37.具体的,装配时,与第一接线端6连接的四个穿心连接件5穿过互感器2的互感器通孔后,将第一绝缘件3沿着各极穿心连接件5与互感器通孔缝隙插入,第一绝缘件3的第一绝缘空间、第二绝缘空间、第三绝缘空间和第四绝缘空间分别分隔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c极导电系统和n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内侧弧形下挡板34与互感器通孔内侧壁对应支撑,内侧弧形上挡板与互感器通孔内侧壁上方对应,再取第二绝缘件4从互感器2另一侧上方往下装配,第一绝缘件3第一竖板33插入第二绝缘件4的第一插槽41内限位固定,形成互感器穿心模块,然后将互感器穿心模块装入互感器装配槽10,第一接线端6也对应装入第一接线槽11内,各极穿心连接件5的第二连接段53通常经过载脱扣器与动触头连接。
38.优选的,第一绝缘件3和第二绝缘件4由耐高温以及绝缘性能良好的热塑性材料制成,第一绝缘件3和第二绝缘件4分别一体注塑成型,使得穿心连接件5上无需缠绕绝缘胶带,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缠绕绝缘胶带(或套热收缩管)的方式防止相间短路容易在生产装配以及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绝缘破损或脱落问题。
3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