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指挥台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14:43: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指挥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指挥台。


背景技术:

2.指挥者是一个乐团中的灵魂人物,他控制着整首曲子呈现的速度及演出的效果。指挥者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指挥来组织和训练乐队,控制演奏速度,保持作品结构与形式的统一,使乐队能够正确、统一地演奏作品。
3.目前使用的指挥台,乐谱架与指挥台是一个整体,两者不能拆开各自单独使用,不能应用多种场景;同时现有的指挥台通常都是固定结构,不仅谱板的高低是不可调整的,而且谱板的倾斜程度也是不可调整的,因此给乐队指挥的使用带来不便;在演出之后,需要收纳指挥台,而指挥台整体不可拆卸,不方便收纳。
4.同时在绝大多数院校、院团,为增加教室使用率,都会把合唱教室作成多功能教室,如舞蹈、体操等和合唱共用一个教室就非常常见,老式指挥台不方便收纳,占用平面空间较大,严重影响教室其他功能的开展。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挥台,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指挥台不能适应多种场景,不方便拆卸,收纳占地空间大,搬运困难,不可自由调解谱板高度与角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指挥台,包括:
6.站台,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站台连接的可拆卸乐谱架;
7.所述站台包括:站台底座,设置在所述站台底座上的存放装置,设置在存放装置中的可拆卸护栏;
8.所述可拆卸乐谱架包括:乐谱架底座,设置在所述乐谱架底座中央的支撑架。
9.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进行连接和拆卸的第二连接器;
10.所述第一连接器至少为一对,设置在所述站台底座和所述乐谱架底座相接触一面的所述站台底座的两侧上,对称设置;
11.所述第二连接器至少为一对,设置在所述站台底座和所述乐谱架底座相接触一面的所述乐谱架底座的两侧上,对称设置;
12.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平行且对应设置。
13.优选地,所述存放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可拆卸护栏的第一孔洞和收纳所述可拆卸护栏的第二孔洞;
14.所述第一孔洞为一对,设置在远离所述站台底座和所述乐谱架底座接触面的所述站台底座的平面上,对称设置;
15.所述第二孔洞为一对,设置在与所述站台底座和所述乐谱架底座相接触一面的对
面,与所述第一孔洞相对应,对称设置。
16.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可伸缩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最上方设置上谱架,上半部分设置下谱架;所述上谱板可进行角度的调控。
17.优选地,所述站台还包括:牛眼轮,把手凹槽,护栏底板;所述可拆卸乐谱架还包括:滚轮,第三孔洞。
18.优选地,所述牛眼轮至少为两对,设置在与所述乐谱架底座相接触的所述站台底座的一面上,一对在上半部分,对称设置,一对在下半部分,对称设置;
19.所述把手凹槽设置在除设置所述牛眼轮一面的其余三面的所述站台底座的下方,每对所述把手凹槽对称设置;
20.所述护栏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洞下方。
21.优选地,所述滚轮为四个,设置在所述乐谱架底座下方;
22.所述第三孔洞至少为两对,设置在所述乐谱架底座与所述站台底座相接触一面的所述乐谱架底座上,与所述牛眼轮相对设置。
23.本发明的指挥台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发明的指挥台,将乐谱架与站台底座分割出来,两者之间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乐谱架底座有滚轮,站台具有牛眼轮,两者都能拆开单独移动进行使用,可以应用不同场景,在临场进行拆卸组合也很方便,大幅度节约了装台和撤台速度。
25.2.本发明的指挥台,站台底座平面和侧面均具有安置护栏的孔洞,平面放置护栏可对指挥者进行保护,侧面放置护栏便于护栏的收纳;同时侧面还设置牛眼轮,以及把手凹槽,方便抬起站台底座,收纳不占地方,还方便移动。
26.3.本发明的指挥台,乐谱架可进行伸缩,实现自由调解高度,同时上谱板也可自由调解角度,方便指挥者进行指挥。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指挥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站台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乐谱架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护栏收纳示意图。
31.图中:站台1;站台底座101;护栏102;牛眼轮103;第一连接器104;把手凹槽105;第一孔洞106;护栏底板107;第二孔洞108;
32.乐谱架2;乐谱架底座201;支撑架202;滚轮203;第三孔洞204;第二连接器205;下谱架206;上谱架207。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指挥台,包括站台1、乐谱架2。
35.站台1包括:站台底座101、护栏102、牛眼轮103、第一连接器104、把手凹槽105、第一孔洞106、护栏底板107、第二孔洞108。
36.乐谱架2包括:乐谱架底座201、支撑架202、滚轮203、第三孔洞204、第二连接器205、下谱架206、上谱架207。
37.站台底座101和乐谱架底座201设置为矩形。
38.站台底座101与乐谱架底座201通过第一连接器104与第二连接器205连接组成整体。
39.第一连接器104有一对,设置在站台底座104与乐谱架底座201相接触的一面的站台底座201的两侧上,对称设置。
40.第二连接器205有一对,设置在站台底座101与乐谱架底座201相接触的一面的乐谱架底座201的两侧上,对称设置。
41.第一连接器104与第二连接器205相对设置,在站台底座101与乐谱架底座201相接触时,通过扭转第一连接器104上的半月形锁扣,使其一半在第一连接器104上,另一半在第二连接器205上,以达到两者连接固定的效果;在进行分离时,扭转半月形锁扣,使其完全回到第一连接器104上,使乐谱架和站台分离,可以单独移动乐谱架方便指挥员进行排练表演或进行收纳。
42.牛眼轮103有两对,设置在与乐谱架底座相接触的站台底座的一面上,一对在上半部分,对称设置,一对在下半部分,对称设置,上下两个牛眼轮103相互错开,下半部分一对更接近两侧,确保站台1立起不会前后轻易前后晃动,造成危害。在收纳时,将牛眼轮103置于下方,可方便推拉站台1,省时省力。
43.护栏102为可拆卸护栏,放置在第一孔洞106或第二孔洞108之中;把手凹槽105设置在除设置牛眼轮103一面的其余三面的站台底座101的下方,对称设置,形状为矩形,开口比成人手掌大,在使用者进行收纳时,可从各个方位抬起或者多人同时抬起站台底座,进行收纳。
44.第一孔洞106为一对,设置在远离设置牛眼轮103的站台底座101平面上,对称设置;第二孔洞108为一对,设置在与设置牛眼轮103相对的站台底座101的一面上,对称设置。第一孔洞106与第二孔洞108对应设置,孔洞比护栏102外径大,可使护栏102插入其中,但也不能过于大,使护栏102能够轻易左右摇晃,影响指挥员安全。正常演出排练,可将护栏102放置在第一孔洞中,对指挥员进行保护;收纳时,可将护栏102放置在第二孔洞中,有效利用装置空间。
45.第一孔洞106下方设置护栏底板107,可对护栏102起个支撑作用,不会使护栏102之间接触地面;护栏底板107与站台底座101上表面距离不能太近,要有一定距离,这样设置不会使护栏102一受力就倾倒,使指挥员安全得到保障。
46.第三孔洞204至少为两对,设置在乐谱架底座201与站台底座101相接触的一面的乐谱架底座201上,与牛眼轮103相对设置,孔洞比牛眼轮103外圈大,在乐谱架2与站台1组合成整体时,可以使牛眼103轮置于第三孔洞204中,使乐谱架2与站台1能够紧密连接,中间不会出现缝隙。
47.乐谱架底座201下方设置滚轮203,方便乐谱架2的移动;乐谱架底座201上方设置支撑架202,支撑架202为可伸缩支撑架,能够对支撑架202整体高度进行上下调整,达到可
伸缩效果,使指挥员看乐谱更加方便;在支撑架202上半部分设置下谱板206,可用来放备用乐谱或者其余物品,在支撑架202最上方设置上谱板207,上谱板207具有底托,用来放置需要演奏的乐谱;上谱板与支撑架之间使用活扣连接,可以进行角度的调整,能够适用多种情况,使指挥员演奏观看乐谱更加方便。
48.在进行指挥台的收纳时,松开第一连接器104与第二连接器205的连接,使乐谱架2与站台1分开,移动乐谱架底座201至收纳位置;将护栏102从第一孔洞106中拿出,放在旁边,通过站台底座101下方的把手凹槽105,将站台1立起,使牛眼轮103置于下方,将护栏102放入第二孔洞108中,推动站台1至收纳位置,这样的一个整体收纳,可以极大的利用空间。
49.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
5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