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一体式伺服电机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07:37: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一体式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伺服电机一般为单一本体形式或者只匹配编码器,用户一旦采购电机,使用时仍要采购独立的驱动器方能对电机进行驱动控制,这样不仅占用了额外的安装空间,增加电机体积,而且成本普遍较高,而电机轴与编码器轴连接也会产生一定的组装误差,对电机的高精度控制不利,除此之外,电机、编码器、驱动器的配合使用也相当繁琐,涉及到安装、对准、线缆连接等诸多方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一体式伺服电机,将编码器和驱动器集成于同一个集成电路板上,不必额外匹配驱动器等外围设备,电机可直接进行使用。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新型一体式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安装支座、光栅、集成电路板、led灯和壳体,其中电机转子设于电机定子中部,在电机定子后端设有壳体,且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支座与所述电机定子后端固连,集成电路板设于所述安装支座远离电机定子一端,电机转子后端伸入至所述安装支座中,所述安装支座内设有光栅和led灯,且所述光栅设于集成电路板下方并与所述电机转子后端固连,编码器和驱动器集成于所述集成电路板上。
6.所述集成电路板上属于驱动器的部分包括驱动芯片、调试接口和通信线缆接口,所述壳体远离电机定子一端内壁上设有壳体导热部与所述驱动芯片接触。
7.所述电机转子后端设有安装台面,所述光栅胶粘固定于所述安装台面上。
8.所述安装支座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圆周侧壁,所述圆周侧壁内侧设有第一安装凸出部和第二安装凸出部,且所述第一安装凸出部上设有电路板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凸出部上设有电机安装孔,所述安装支座的底板中部设有供所述电机转子穿过的通孔。
9.所述安装支座的底板内设有多个径向侧孔与所述通孔连通。
10.所述安装支座的圆周侧壁一侧设有缺口,所述led灯设于所述缺口中。
11.所述缺口位置的底板上设有led安装孔。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将编码器和驱动器集成于同一个集成电路板上,不必额外匹配驱动器等外围设备,电机可直接进行使用,并且不会增加电机体积,也方便拆装更换,实用性更好。
14.2、本实用新型直接将光栅粘接在电机转子上,电机与编码器的匹配不再有轴孔装配误差,同心度更好,电机控制精度更高。
15.3、本实用新型将各个元件集成安装于一个安装支座上,并且所述安装支座的结构设计一方面保证各个元件的安装以及与电机的连接,另一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而电机后端的壳体采用铝合金等导热材质制成,并且壳体内壁上设有壳体导热部与驱动芯片接触,从而保证快速导热。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18.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19.图4为图3中的驱动器俯视图,
20.图5为图3中的安装支座立体示意图,
21.其中,1为电机定子,2为电机转子,201为安装台面,3为安装支座,301为电路板安装孔,302为电机安装孔,303为led安装孔,304为圆周侧壁,305为底板,306为径向侧孔,307为通孔,4为光栅,5为集成电路板,501为驱动芯片,502为调试接口,503为通信线缆接口,6为led灯,7为壳体,701为壳体导热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23.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定子1、电机转子2、安装支座3、光栅4、集成电路板5、led灯6和壳体7,其中电机转子2设于电机定子1中部,在电机定子1后端设有壳体7,且所述壳体7内设有安装支座3与所述电机定子1后端固连,集成电路板5设于所述安装支座3远离电机定子1一端,电机转子2后端则伸入至所述安装支座3中,所述安装支座3内设有光栅4和led灯6,且所述光栅4设于集成电路板5下方并与所述电机转子2后端固连,编码器和驱动器集成于所述集成电路板5上,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集成电路板5集成了编码器、驱动器、调试、烧录程序等全部功能,电机可直接进行驱动控制,不必额外匹配编码器、驱动器等外围设备。
24.如图4所示,所述集成电路板5上属于驱动器的部分包括驱动芯片501、调试接口502和通信线缆接口503,其中所述驱动芯片501需要散热,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7远离电机定子1一端内壁上设有壳体导热部701与所述驱动芯片501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7材质为铝合金材质,利于散热,而所述壳体导热部701可以将驱动芯片501热量及时导出。所述驱动芯片501和各个接口设计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另外所述集成电路板5上的编码器设计以及与其配合的光栅4也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25.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转子2后端设有安装台面201,所述光栅4直接胶粘于所述安装台面201上实现固连,从而消除现有结构电机轴与编码器轴过渡连接的装配误差,可保证光栅4与电机转子2的同心。
26.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支座3包括底板305和设于所述底板305上的圆周侧壁304,所述圆周侧壁304内侧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凸出部和多个第二安装凸出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凸出部上设有电路板安装孔301,包括了编码器和驱动器的集成电路板5通过螺钉分别插装于对应的电路板安装孔301内实现与安装支座3固连,所述第二安装凸出部上设有电机安装
孔302,所述电机定子1后端通过螺钉分别插装于对应的电机安装孔302内实现与安装支座3固连,所述圆周侧壁304内部形成容置所述光栅4和电机转子2后端的空腔,并且所述安装支座3的底板305中部设有供所述电机转子2穿过的通孔307,所述安装支座3的底板305内设有多个径向侧孔306与所述通孔307连通可实现线缆穿过和散热等作用。
27.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支座3的圆周侧壁304一侧设有缺口,且所述缺口位置的底板305上设有led安装孔303,如图3所示,所述led灯6设于所述缺口中并通过螺钉插装于对应的led安装孔303中实现固定。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9.本实用新型将编码器和驱动器集成于集成电路板5上,电机工作时,电机转子2带动光栅4转动与集成电路板5上的编码器部分配合实现编码器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直接将光栅4粘接在电机转子2上,电机与编码器的匹配不再有轴孔装配误差,同心度更好,电机控制精度更高,而集成电路板5上的驱动器部分则可以使电机直接进行驱动控制,从而不必再额外设置驱动器等设备,并且编码器和驱动器集成于同一个集成电路板5上,节省了安装空间,不会增加电机体积,而一旦集成电路板5发生损坏,将壳体7卸下后更换所述集成电路板5即可,拆装更换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座3结构设计一方面保证各个元件的安装以及与电机的连接,另一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所述壳体7采用铝合金等导热材质且内壁上设有壳体导热部701与发热较多的驱动芯片501接触,从而实现快速导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