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智能调节型光纤准直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07:20: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准直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可智能调节型光纤准直器。


背景技术:

2.光纤准直器由尾纤与自聚焦透镜精确定位而成。它可以将光纤内的传输光转变成准直光(平行光),或将外界平行(近似平行)光耦合至单模光纤内,光纤准直器通过透镜能实现将从发散角较大(束腰小)的光束转换为发散角较小(束腰大)的光束,从而以较低损耗耦合进入其他光学器件。
3.现有的光纤准直器主要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光纤准直器在安装调节时,主要通过人工手持的方式对光纤准直器进行角度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不仅调节效率低,而且调节的精度差,为此,我们提出可智能调节型光纤准直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及可智能调节型光纤准直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光纤准直器在安装调节时,主要通过人工手持的方式对光纤准直器进行角度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不仅调节效率低,而且调节的精度差的问题。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可智能调节型光纤准直器,包括外壳体、尾纤和透镜,所述尾纤插接在外壳体末端,所述透镜镶嵌在外壳体端头处,所述外壳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内侧壁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立板外侧安装有第一伺服马达,所述立板底端安装有金属圆盘,所述金属圆盘上表面边缘处开设有齿槽,所述金属圆盘下表面中部焊接有转轴,所述金属圆盘下方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金属圆盘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马达,所述第二伺服马达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端部焊接有齿轮,所述外壳体外壁对称一体成型有连接轴。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与连接轴插接相连,且连接轴外径与第一轴承内圈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伺服马达的动力输出端贯穿立板,且第一伺服马达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传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槽环设有多个,所述齿轮外壁处一体成型有凸齿,且所述凸齿环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齿槽与多个所述凸齿一一对应,且所述齿槽与所述凸齿相啮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与转轴相对应,且转轴与第二轴承内圈插接相连,所述转轴外径与第二轴承内圈内径相适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伺服马达底部设有垫块,且垫块顶部与第二伺服马达固定连接,所述垫块底部一体成型有安装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垫块底部设有安装板,且垫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表面边缘处对称开设有通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伺服马达的动力输出端
通过第一轴承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可对外壳体进行仰角与俯角的调节,并通过第二伺服马达的动力输出端驱动传动轴运转,同时通过传动轴带动齿轮同步转动,通过齿轮上的凸齿与金属圆盘表面边缘处的齿槽相啮合,从而使金属圆盘底部的转轴配合第二轴承的内圈转动,进而使金属圆盘旋转,通过金属圆盘转动可带动外壳体做圆周运动,从而可对光纤准直器进行角度的智能调节,不仅提高了调节的效率,而且提升了调节的精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板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圆盘底部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承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轴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为:
20.1、外壳体;101、尾纤;102、透镜;
21.2、立板;201、第一轴承;
22.3、第一伺服马达;
23.4、金属圆盘;401、齿槽;402、转轴;
24.5、第二轴承;
25.6、第二伺服马达;601、传动轴;602、齿轮;603、垫块;604、安装座;
26.7、安装板;
27.8、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29.参照图1-6所示,可智能调节型光纤准直器,包括外壳体1、尾纤101和透镜102,尾纤101插接在外壳体1末端,透镜102镶嵌在外壳体1端头处,外壳体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2,立板2内侧壁安装有第一轴承201,立板2外侧安装有第一伺服马达3,立板2底端安装有金属圆盘4,金属圆盘4上表面边缘处开设有齿槽401,金属圆盘4下表面中部焊接有转轴402,金属圆盘4下方安装有第二轴承5,金属圆盘4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马达6,第二伺服马达6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传动轴601,传动轴601端部焊接有齿轮602,外壳体1外壁对称一体成型有连接轴8,第一轴承201内圈与连接轴8插接相连,且连接轴8外径与第一轴承201内圈内径相适配,第一伺服马达3的动力输出端贯穿立板2,且第一伺服马达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8传动连接,齿槽401环设有多个,齿轮602外壁处一体成型有凸齿,且凸齿环设有多个,多个齿槽401与多个凸齿一一对应,且齿槽401与凸齿构成嵌入式结构,第二轴承5内圈与转轴402相对应,且转轴402与第二轴承5内圈插接相连,转轴402外径与第二轴承5内圈内径相适配;通过将第一伺服马达3与第二伺服马达6外接同一控制装置,然后利用控制装置分别为第一伺服马达3与第二伺服马达6设定一套合适的正反转程序,通过第一伺服马
达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轴承201带动连接轴8转动,从而可对外壳体1进行仰角与俯角的调节,并通过第二伺服马达6的动力输出端驱动传动轴601运转,同时通过传动轴601带动齿轮602同步转动,通过齿轮602上的凸齿与金属圆盘4表面边缘处的齿槽401相啮合,从而使金属圆盘4底部的转轴402配合第二轴承5的内圈转动,进而使金属圆盘4旋转,通过金属圆盘4转动可带动外壳体1做圆周运动,从而可对光纤准直器进行角度的调节,不仅提高了调节的效率,而且提升了调节的精度。
30.参照图1所示,第二伺服马达6底部设有垫块603,且垫块603顶部与第二伺服马达6固定连接,垫块603底部一体成型有安装座604,垫块603底部设有安装板7,且垫块603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7上,安装板7表面边缘处对称开设有通孔;通过将第二伺服马达6安装固定在垫块603上,将第二伺服马达6垫高,可使第二伺服马达6动力输出端安装的齿轮602与金属圆盘4表面边缘处的齿槽401相啮合,并通过设置安装板7,方便对调整好后的光纤准直器安装固定。
31.工作原理:通过将第一伺服马达3与第二伺服马达6外接同一控制装置,然后利用控制装置分别为第一伺服马达3与第二伺服马达6设定一套合适的正反转程序,通过第一伺服马达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轴承201带动连接轴8转动,从而可对外壳体1进行仰角与俯角的调节,并通过第二伺服马达6的动力输出端驱动传动轴601运转,同时通过传动轴601带动齿轮602同步转动,通过齿轮602上的凸齿与金属圆盘4表面边缘处的齿槽401相啮合,从而使金属圆盘4底部的转轴402配合第二轴承5的内圈转动,进而使金属圆盘4旋转,通过金属圆盘4转动可带动外壳体1做圆周运动,从而可对光纤准直器进行角度的智能调节。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