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2022-05-30 21:45: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2.蒸发器组件为空调器的换热元器件,有平板状和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平板状的蒸发器组件换热面板小,为了有足够的换热面积,往往空调器的体积做的比较大,造成运输成本升高及占用房间的空间,所以空调器多采用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以增大换热面积。
3.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需要采用多段折弯,与其相配的边板也需要采用相应的形状的边板。现有的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一般采用四段或者三段折弯装的蒸发器组件,其中,有两折之间需要折弯成v字形,使其两折之间成60
°
~75
°
角度,另外几折之间的折弯角在105
°
~125
°
之间选择。现有技术中的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存在以下问题:
4.采用一体式边板,在蒸发器组件折弯之后不好安装在底壳部件上,更差者安装不上,造蒸发器组件与底壳部件之间密封不严(有缝隙),容易漏风造成机腔内凝露,造成凝露水从风口吹出;
5.边板的折边与折边之间密封性较差容易漏风;
6.蒸发器组件折弯时,其边板的断裂处或者边板的锐边造成u管割伤,造成冷媒泄漏;
7.边板的高度不合适,蒸发器组件完成以后无法实现堆叠;
8.边板折弯之后与周围的零件不能实现密封,会有凝露水的生成。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的边板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具有初始状态和由初始状态进行折弯后的折弯状态,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段和与第一换热段连接的第二换热段,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在换热器处于折弯状态时,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夹角为d;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设置在换热器本体的侧部的边板;第一换热段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和第一边板段,第一边板段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延伸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换热器本体的侧部连接;第二换热段包括第二换热器本体和第二边板段,第二边板段与第二换热器本体的侧部连接;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和第二换热器本体,边板包括第一边板段和第二边板段;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板段的第二边沿之间的夹角为g;其中,g=d。
11.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换热段,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和第三换热段沿换热器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换热段和第三换热段之间的夹
角为180 度;在换热器处于折弯状态时,第二换热段和第三换热段之间的夹角为e;第三换热段包括第三换热器本体和第三边板段,第三边板段与第三换热器本体的侧部连接;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三换热器本体,边板包括第三边板段;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边板段的第三边沿和第三边板段的第四边沿之间的夹角为f;其中,f=e。
12.进一步地,边板的高度为h,换热器本体的厚度为b;其中,h≤3b。
13.进一步地,换热器本体包括管体;边板设置有开口部,开口部内设置有管体,管体与开口部的开口表面相间隔设置。
14.进一步地,开口表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的半径为r1;管体的半径为r2;其中,r1-r2≥2mm。
15.进一步地,边板还包括第一边板连接部和第二边板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边板连接部和第二边板段连接,第二边板段通过第二边板连接部和第三边板段连接;第一换热器本体和第二换热器本体折弯时沿第一旋转线断裂,第二换热器本体和第三换热器本体折弯时沿第二旋转线断裂;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边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边板连接部具有第一断裂点,第二边板连接部具有第二断裂点;在换热器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边板连接部在第一断裂点处的面积最小,第二边板连接部在第二断裂点处的面积最小;其中,第一断裂点位于第一基准线上,第二断裂点位于第二基准线上,第一基准线与第一旋转线相垂直,第二基准线与第二旋转线相垂直。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和底壳部件,换热器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均与底壳部件抵接,其中,换热器为上述的换热器。
17.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电机,包括电机压板,换热器的边板与电机压板连接,边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第二板段和第三板段,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第二板段和第三板段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第三板段压设在电机压板的压板端面上,第二板段压设在电机压板的压板侧壁上。
18.进一步地,第三板段和第一板段设置在第二板段的相对两侧;第一预设夹角为90度;和 /或,第二预设夹角为90度。
19.进一步地,边板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孔,电机压板上设置有第二紧固孔,电机压板通过插设在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内的紧固件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适用于空调器,该换热器具有初始状态和由初始状态进行折弯后的折弯状态;在换热器处于折弯状态时,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夹角为d,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之间的夹角为g;该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夹角d和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之间的夹角g相等。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换热器在折弯后第一边板段和第二边板段有重叠部分,进而可以保证第一边板段和第二边板段的有效密封,避免第一边板段和第二边板段之间漏风造成机腔内凝露,造成凝露水从风口吹出,解决了边板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22.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实施例在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实施例在折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边板的示意图;
25.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实施例的轴测图;
26.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堆叠放置的示意图;
27.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边板与电机压板的示意图;
28.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29.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剖视图;以及
30.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沿x方向安装)与电机压板的安装图。
3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2.10、第一换热段;20、第二换热段;30、第三换热段;40、换热器本体;41、第一换热器本体;42、第二换热器本体;43、第三换热器本体;44、管体;45、第一基准线;46、第二基准线;47、第一旋转线;48、第二旋转线;50、边板;51、第一边板段;511、第一连接部;512、第一延伸部;513、第一边沿;52、第二边板段;521、第二边沿;522、第三边沿; 53、第三边板段;531、第四边沿;54、开口部;541、开口表面;55、第一边板连接部;551、第一断裂点;56、第二边板连接部;561、第二断裂点;
33.60、底壳部件;70、电机压板;71、压板端面;72、压板侧壁;80、换热器;81、第一连接端;82、第二连接端;
34.57、第一板段;58、第二板段;59、第三板段。
具体实施方式
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6.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请参考图1至图9,换热器具有初始状态和由初始状态进行折弯后的折弯状态,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段10和与第一换热段10连接的第二换热段20,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换热段10和第二换热段20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在换热器处于折弯状态时,第一换热段10和第二换热段20之间的夹角为d;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 40和设置在换热器本体40的侧部的边板50;第一换热段10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41和第一边板段51,第一边板段51包括第一连接部511和与第一连接部511连接的第一延伸部512,第一连接部511与第一换热器本体41的侧部连接;第二换热段20包括第二换热器本体42和
第二边板段52,第二边板段52与第二换热器本体42的侧部连接;换热器本体40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41和第二换热器本体42,边板50包括第一边板段51和第二边板段52;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连接部511与第一延伸部512连接的第一边沿513和第二边板段52的第二边沿521之间的夹角为g;其中,g=d。
39.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适用于空调器,该换热器具有初始状态和由初始状态进行折弯后的折弯状态;在换热器处于折弯状态时,第一换热段10和第二换热段20之间的夹角为d,第一边沿513和第二边沿521之间的夹角为g;该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段10和第二换热段20之间的夹角d和第一边沿513和第二边沿521之间的夹角g相等。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换热器在折弯后第一边板段51和第二边板段52有重叠部分,进而可以保证第一边板段51和第二边板段 52的有效密封,避免第一边板段51和第二边板段52之间漏风造成机腔内凝露,造成凝露水从风口吹出,解决了边板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40.具体地,第一连接部511与第一换热器本体41相对设置,第一延伸部512凸出于第一换热器本体41的背风侧的表面设置。
41.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第三换热段30,第一换热段10、第二换热段20和第三换热段30沿换热器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换热段20和第三换热段30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在换热器处于折弯状态时,第二换热段20和第三换热段30之间的夹角为e;第三换热段30包括第三换热器本体43和第三边板段53,第三边板段53与第三换热器本体43的侧部连接;换热器本体40包括第三换热器本体43,边板50包括第三边板段53;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边板段52的第三边沿522和第三边板段53的第四边沿531之间的夹角为f;其中,f=e。这样可使第二边板段52和第三边板段53折弯后,第三边沿522和第四边沿531相平行,这可以使两者之间的间隙做到只是一个狭小的均匀缝隙,可有效的防止漏风。
42.其中,换热器的延伸方向如图1中的上下方向。
43.在本实施例中,边板50的高度为h,换热器本体40的厚度为b;其中,h≤3b。具体实施时,一体式边板的边板高度h也是边板设计时一个重要的因素,为实现蒸发器组件(即换热器)的堆码,有效的节约占用的场地面积,需要满足边板与电机压板有足够重叠部分的前提下,其高度值h小于或等于3倍的换热器本体40的厚度b。
44.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本体40包括管体44;边板50设置有开口部54,开口部54内设置有管体44,管体44与开口部54的开口表面541相间隔设置。
45.具体地,开口表面541为弧形面,弧形面的半径为r1;管体44的半径为r2;其中,r1-r2 ≥2mm。具体实施时,在折弯时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边板的边沿会不会割伤u管造成冷媒泄漏,尤其在折弯角d比较小时,这意味着第一边板段51旋转的角度大(折弯角d的互补角),在此折弯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割管,需要使r1-r2≥2mm。
46.在本实施例中,边板50还包括第一边板连接部55和第二边板连接部56,第一连接部511 通过第一边板连接部55和第二边板段52连接,第二边板段52通过第二边板连接部56和第三边板段53连接;第一换热器本体41和第二换热器本体42折弯时沿第一旋转线47断裂,第二换热器本体42和第三换热器本体43折弯时沿第二旋转线48断裂;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边板50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边板连接部55具有第一断裂点551,第二边板连接部 56具有第二断裂点561;在换热器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边板连接部55在第一断裂点551处
的面积最小,第二边板连接部56在第二断裂点561处的面积最小;其中,第一断裂点551位于第一基准线45上,第二断裂点561位于第二基准线46上,第一基准线45与第一旋转线47 相垂直,第二基准线46与第二旋转线48相垂直。其中,第一基准线45与第一旋转线47相交,第二基准线46与第二旋转线48相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断裂点551和第二断裂点561 是指第一边板连接部55和第二边板连接部56的断裂位置,不是特指一个点。
47.具体实施时,换热器本体40在折弯时是沿着一根线断裂的(就相当于旋转时在平面图上看是绕着旋转点旋转断裂的,在立体图上是绕着线旋转断裂的),在垂直于换热器本体40及折弯时的旋转线做出一根线(图1中的第一基准线45和第二基准线46),在设计边板50时需要把边板50理论设计的断裂点(边板的薄弱点,即第一断裂点551和第二断裂点561)设计在此条线上(图1中的第一基准线45和第二基准线46),最好的位置为边板50的理论断裂点与换热器本体40的旋转点在同一位置(以图1平面图的视角来看),但是有时受限于换热器的管路排布,边板50的理论断裂点与换热器本体40旋转点不能设计在同一位置,可以在将边板50的理论断裂点设计在换热器旋转点正下方(沿着图1中的第一基准线45和第二基准线46布置),如还不能满足换热器管路布置,只能考虑在换热器本体40的旋转点正上方,但是不能距离换热器本体40的旋转点过远。总之边板50的理论断裂点需要布置在图1中的第一基准线45和第二基准线46这两根线上。
48.为了防止在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冷热空气交汇产生凝露水,需要对空调器室内机的左右两侧进行密封,让室内的热气流只能通过蒸发器组件(即换热器)的表面再进入机腔内部(如图7),即需要让室内的热气流经过蒸发器组件的表面换热变成冷空气进入机腔内,室内的热气流若直接从进入机腔内(不经过蒸发器组件换热)会在机腔内产生凝露水。该空调器室内机的边板对蒸发器组件端部与底壳部件的密封性影响很大及空调器右侧(设置有电机压板的一侧)的密封性主要靠边板来实现。该换热器的一体式边板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蒸发器组件的折弯质量和密封性。一体式边板最大的问题在于蒸发器组件的折弯质量问题,即蒸发器组件在折弯之后不好安装,更差者安装不上(实际做出来的样件与理论设计的模型相差很大),这两者情况下都会造蒸发器组件与底壳部件之间密封不严(有缝隙),从而在会在机腔内产生凝露水。第一连接端81和第二连接端82是与底壳部件实现密封(如图7)。蒸发器组件在生产时是一块平板(如图1),需要进行折弯之后通过边板与电机压板安装在一起(如图6、8和9),从而固定在底壳部件上。在折弯时换热器本体、边板是作为一个整体折弯的,即蒸发器组件整体进行折弯,为了保证蒸发器组件与底壳部件之间的密封性,理论设计时是以换热器本体的折弯点作为蒸发器组件的旋转中心。即蒸发器组件在折弯时需要让换热器本体带动边板折弯才能保证蒸发器组件旋转中心是换热器本体的折弯点。这需要边板折弯时,第一断裂点551位于第一基准线45上,第二断裂点561位于第二基准线46上(如图1)。并且,边板的第一断裂点551和第二断裂点561的强度需要足够小,如图3中的a尺寸应该小于 2mm,为保证一体式边板在运输过程不会断裂a尺寸也不能太小,经验值为1.5mm<a<2mm。且第一边板连接部55的第一断裂点551的两侧的结构有足够的强度才能保证第一边板连接部 55折弯时从第一断裂点551处断裂,第一边板连接部55呈现v字形结构,这有利于保证蒸发器组件在折弯时边板的断裂点,以使边板跟随换热器本体断裂,并使换热器本体在第一旋转线47和第二旋转线48处折弯,使边板在第一断裂点551和第二断裂点561断裂(其中,第一边板连接部55和第二边板连接部56的结构相同)。
49.具体地,v字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与蒸发器组件的迎风侧表面的朝向相同。
50.具体实施时,边板的第一边板段51、第二边板段52和第三边板段53之间也需要尽可能的实现密封,需要使两者之间的缝隙尽可能的做到最小。由于折弯角d比较小,为保证其折弯之后不会回弹,需要将第一边板段51的下部盖在第二边板段52的上面,第二边板段52的搭扣进入第一边板段51的搭扣孔,与此同时第一边板段51的过孔会与第二边板段52的翻边孔对齐(之后再此处采用螺钉固定,使其不会回弹)。折弯时,第二边板段52的搭扣进入第一边板段51的搭扣孔,表明两者折弯到位。第一边板段51折弯之后与第二边板段52有重叠部分可有效的进行密封,为了使第一边板段51与第二边板段52有足够大的重叠部分,需要使边板的第一边板段51与第二边板段52之间的夹角g等折弯角d这样可有效的防止折边与折边之间的缝隙漏风造成机腔内部的凝露问题。
51.在其它实施例中,边板直接冲弯成型之后直接套在换热器本体上,可采用螺钉的固定形式,不过需要换热器折弯之后再进行胀管,要不然边板不能和换热器本体有效连接。
5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请参考图6至图9,包括换热器80和底壳部件60,换热器80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81和第二连接端82,第一连接端81和第二连接端82均与底壳部件60抵接,其中,换热器80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器。
53.具体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电机,包括电机压板70,换热器80的边板50与电机压板 70连接,边板5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57、第二板段58和第三板段59,第一板段57和第二板段58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第二板段58和第三板段59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第三板段59压设在电机压板70的压板端面71上,第二板段58压设在电机压板70的压板侧壁72 上。
54.具体实施时,边板除了影响蒸发器组件与底壳部件之间的密封性,还需要考虑边板与电机压板之间的密封性。由于边板与电机压板存在装配缝隙,为防止其漏风需要将边板与电机压板之间采用止口的配合方式(如图6),使其缝隙形成迷宫形式,室内的空气很难从其缝隙内进入机腔内部。
55.具体地,第三板段59和第一板段57设置在第二板段58的相对两侧;第一预设夹角为90 度;和/或,第二预设夹角为90度。这样的设置密封效果较好。
56.具体地,边板50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孔,电机压板70上设置有第二紧固孔,电机压板70 通过插设在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内的紧固件连接。这样的设置实现了边板50与电机压板 70的可靠固定,保证密封性。
57.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蒸发器组件(即换热器)折弯后与底壳部件之间的间隙很大,容易漏风造成机腔内凝露,造成凝露水从风口吹出;蒸发器组件折弯时,其边板的断裂处或者边板的锐边造成u管(即管体)割伤,造成冷媒泄漏;边板的高度不合适,蒸发器组件完成以后无法实现堆叠;边板折弯之后与周围的零件不能实现密封,会有凝露水的生成。
5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边板和翅片的折弯的旋转中心在同一旋转中心上,使蒸发器组件在折弯旋转时其旋转中心在预设的旋转中心上,从而保证了蒸发器组件与底壳部件能够装配到位,从而使蒸发器组件与底壳部件能够实现密封,不会造成此处凝露水的生成。边板与电机压板采用止口的配合方式及边板各个折边的边沿夹角与蒸发器组件折角相等,可有效的保证其密封性;其中,换热器本体包括翅片和管体。边板的高度设计合理,使蒸发组件可以实现堆叠,节约占用场地的面积。一体化边板可减少零件的数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企业成本。边板距离u管的距离足够远,其在折弯过程中不会造成割管。
59.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60.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适用于空调器,该换热器具有初始状态和由初始状态进行折弯后的折弯状态;在换热器处于折弯状态时,第一换热段10和第二换热段20之间的夹角为d,第一边沿513和第二边沿521之间的夹角为g;该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段10和第二换热段20之间的夹角d和第一边沿513和第二边沿521之间的夹角g相等。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换热器在折弯后第一边板段51和第二边板段52有重叠部分,进而可以保证第一边板段51和第二边板段 52的有效密封,避免第一边板段51和第二边板段52之间漏风造成机腔内凝露,造成凝露水从风口吹出,解决了边板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6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6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