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17:53: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地下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采用锚杆支护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护方式,其主要是充当岩土主动加固和稳定的作用,在使用时,首先将锚杆的一端锚入土体中,而其另一端则与其他各种形式的支护结构相连,使其起到稳定的作用。在基坑土钉墙、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中,多采用螺纹钢锚杆作为锚固体,以提高基坑周边土层的稳定性。
3.但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用锚固设备的所有爪力点都在锚杆上的螺纹上,因此结构并不是十分牢靠,影响锚固稳定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用锚固设备的所有爪力点都在锚杆上的螺纹上,因此结构并不是十分牢靠,影响锚固稳定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包括锚杆主体和承压板,所述锚杆主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螺栓杆,螺栓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螺母,螺母活动抵接在承压板的顶部,所述锚杆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头,锚杆主体内滑动安装有滑板,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杆,拉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拉板,拉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竖向槽,两个竖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竖板,两个竖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斜插杆,所述顶板的顶部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滑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丝杆螺纹连接在螺纹槽内。
7.优选的,所述锚杆主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斜杆,两个竖板分别滑动套接在对应的斜杆的外侧。
8.优选的,所述竖向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杆,两个竖板分别滑动套接在对应的限位杆的外侧。
9.优选的,所述锚杆主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滑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限位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限位槽内,限位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竖杆,两个限位板分别滑动套接在对应的竖杆的外侧。
10.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承压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两个导向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向孔内。
11.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圈,两个限位圈分别与顶板的顶部和底部活动抵接。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通过将锚杆主体插入锚固孔内
并旋下旋钮带动丝杆进行旋转,丝杆通过与滑板的螺纹传动并在限位板的导向作用下带动滑板向上运动,滑板通过拉杆带动拉板向上运动,拉板通过与两个竖板的配合并在两个斜杆的导向作用下带动两个竖板向上运动的同时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运动,从而使得多个斜插杆从锚杆主体的两侧设置的斜孔内伸出,通过与锚固孔内壁的抵接实现对于锚杆主体的固定止回工作;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通过旋转两个螺母,通过螺母与承压板的抵接带动锚杆主体进行移动,从而实现锚固工作;
1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控制多个斜插杆从锚杆主体的两侧设置的斜孔内伸出与锚固孔内壁的抵接,实现对于锚杆主体的固定止回工作,提升锚固工作稳定性,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锚杆主体;2、承压板;3、斜插杆;4、锥头;5、顶板;6、螺栓杆;7、螺母;8、旋钮;9、丝杆;10、导向杆;11、滑板;12、拉杆;13、拉板;14、竖向槽;15、竖板;16、限位圈;17、限位槽;18、限位板;19、限位杆;20、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4,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包括锚杆主体1和承压板2,锚杆主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5,顶板5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螺栓杆6,螺栓杆6的外侧螺纹套接有螺母7,螺母7活动抵接在承压板2的顶部,锚杆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头4,锚杆主体1内滑动安装有滑板11,滑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杆12,拉杆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拉板13,拉板13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竖向槽14,两个竖向槽14内均滑动安装有竖板15,两个竖板1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斜插杆3,顶板5的顶部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丝杆9,丝杆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钮8,滑板1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丝杆9螺纹连接在螺纹槽内。
22.本实用新型中,锚杆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斜杆20,两个竖板15分别滑动套接在对应的斜杆20的外侧,对竖板15进行导向。
23.本实用新型中,竖向槽14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杆19,两个竖板15分别滑动套接在对应的限位杆19的外侧,对竖板15进行限位。
24.本实用新型中,锚杆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8,滑板11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7,两个限位板18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限位槽17内,限位槽17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竖杆,两个限位板分别滑动套接在对应的竖杆的外侧,对
滑板11进行导向。
25.本实用新型中,顶板5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0,承压板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两个导向杆10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向孔内,对顶板5进行导向。
26.本实用新型中,丝杆9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圈16,两个限位圈16分别与顶板5的顶部和底部活动抵接,对丝杆9进行限位。
27.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通过将锚杆主体1插入锚固孔内并旋下旋钮8带动丝杆9进行旋转,丝杆9通过与滑板11的螺纹传动并在限位板18的导向作用下带动滑板11向上运动,滑板11通过拉杆12带动拉板13向上运动,拉板13通过与两个竖板15的配合并在两个斜杆20的导向作用下带动两个竖板15向上运动的同时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运动,从而使得多个斜插杆3从锚杆主体1的两侧设置的斜孔内伸出,通过与锚固孔内壁的抵接实现对于锚杆主体1的固定止回工作,然后通过旋转两个螺母7,通过螺母7与承压板2的抵接带动锚杆主体1进行移动,从而实现锚固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包括锚杆主体(1)和承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主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5),顶板(5)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螺栓杆(6),螺栓杆(6)的外侧螺纹套接有螺母(7),螺母(7)活动抵接在承压板(2)的顶部,所述锚杆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头(4),锚杆主体(1)内滑动安装有滑板(11),滑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杆(12),拉杆(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拉板(13),拉板(13)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竖向槽(14),两个竖向槽(14)内均滑动安装有竖板(15),两个竖板(1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斜插杆(3),所述顶板(5)的顶部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丝杆(9),丝杆(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钮(8),所述滑板(1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丝杆(9)螺纹连接在螺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斜杆(20),两个竖板(15)分别滑动套接在对应的斜杆(20)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槽(14)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杆(19),两个竖板(15)分别滑动套接在对应的限位杆(19)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8),所述滑板(11)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7),两个限位板(18)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限位槽(17)内,限位槽(17)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竖杆,两个限位板分别滑动套接在对应的竖杆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0),所述承压板(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两个导向杆(10)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向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9)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圈(16),两个限位圈(16)分别与顶板(5)的顶部和底部活动抵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坑支护用锚固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用锚固设备的所有爪力点都在锚杆上的螺纹上,因此结构并不是十分牢靠,影响锚固稳定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锚杆主体和承压板,锚杆主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螺栓杆,螺栓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螺母,螺母活动抵接在承压板的顶部,所述锚杆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头,锚杆主体内滑动安装有滑板,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杆,拉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拉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多个斜插杆从锚杆主体的两侧设置的斜孔内伸出与锚固孔内壁的抵接,实现对于锚杆主体的固定止回工作,提升锚固工作稳定性。提升锚固工作稳定性。提升锚固工作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刚 吕宝 吕晶日 杨海星 罗兴军 李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志德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