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

2022-05-26 15:13: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2.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比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飞机场等。
3.在土木工程工程中需要使用到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可以在土木工程中发挥出色的作用,可以帮助使用者将重物运输到较高的地方,确保使用者能够正常的施工,综上所述,现有的升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非常的繁琐,且在升降物体时不具备对物体进行运输的功能,使用者需要将物体搬运到升降装置傍对物体进行升降,大大的增加了使用者在工作时的压力,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旨在解决了现有的升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非常的繁琐,且在升降物体时不具备对物体进行运输的功能,使用者需要将物体搬运到升降装置傍对物体进行升降,大大的增加了使用者在工作时的压力,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底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放置框,所述底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底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
6.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壳体、安装板和第二电机,所述壳体的左侧与底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输送带转动连接。
7.为了达到带动连接线转动和升降放置框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放置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连接绳远离转动盘的一端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8.为了达到改变连接绳上升的方向和减少了连接绳在升降时摩擦力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绞盘,所述连接绳的表面与绞盘的内壁接触。
9.为了达到方便了使用者将第一电机与第二连接柱之间的安装和增加了第一电机在转动时稳定形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侧与第二连接柱的后侧固定连接。
10.为了达到转动第二连接柱进行转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
11.为了达到避免连接绳在移动时卡死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内壁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绳的表面与通槽内腔活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通过设置底座、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配合使用,能够给物体在升降时提供稳定性,避免物体在升降过程时由于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倾斜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了使用者对物体的升降,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能够物体的升降提供动力,从而增加了物体在升降时的效率,通过设置底座和输送带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升降的问题进行输送,使得升降的物体进入到放置框中,从而的物体进行升降,免去了使用者需要将物体搬运到升降装置傍对物体的升降,减少了使用者在对物体升降时的工作压力,从而增加了使用者在升降物体时的效率,达到了方便使用者对物体的升降减少了使用者在对物体升降时工作压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输送带和底板的立体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绳和固定板连接的连接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机、连接板转动盘的立体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柱的局部正视剖视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柱的局部左视剖视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左视剖视图。
22.图中,1、底板;2、传动机构;201、壳体;202、安装板;203、第二电机;3、第一连接柱;4、转轴;5、第一电机;6、第二连接柱;7、连接绳;8、放置框;9、输送带;10、底座;11、通槽;12、转动盘;13、固定板;14、连接板;15、绞盘。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3,第一连接柱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柱6,第二连接柱6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2,底板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放置框8,底板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底座10,底座1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输送带9,底座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2;
26.传动机构2包括壳体201、安装板202和第二电机203,壳体201的左侧与底座10的右侧固定连接,安装板202的顶部与第二电机203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板202的底部与壳体20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03的输出轴与输送带9转动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底座10、第一连接柱3和第二连接柱6的配合使用,能够给物体在升降时提供稳定性,避免物体在升降过程时由于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倾斜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了使用者对物体的升降,通过设置第一电机5,能够物体的升降提供动力,从而增加了物体在升降时的效率,通过设置底座10和输送带9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升降的问题进行输送,使得升降的物体进入到放置框8中,从而的物体进行升降,免去了使用者需要将物体搬运到升降装置傍对物体的升降,减少了使用者在对物体升降时的工作压力,从而增加了使用者在升降物体时的效率,达到了方便使用者对物体的升降减少了使用者在对物体升降时工作压力的目的。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转动盘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绳7,放置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连接绳7远离转动盘12的一端与固定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安装盘和连接绳7的配合使用,能够在转动板转动的同时使得连接绳7发生收卷,使得连接绳7带动放置框8发生上升,从而实现了升降的效果,达到了带动连接线转动和升降放置框8的目的。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第二连接柱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绞盘15,连接绳7的表面与绞盘15的内壁接触。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绞盘15,能够改变连接绳7在升降时的方向同时减少了连接绳7在升降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连接绳7的使用寿命和升降的效果,达到了改变连接绳7上升的方向和减少了连接绳7在升降时摩擦力的目的。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第一电机5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前侧与第二连接柱6的后侧固定连接。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板14,能够方便使用者将第一电机5与第二连接柱6之间进行安装,同时能够增加第一电机5在转动时的稳定性,达到了方便了使用者将第一电机5与第二连接柱6之间的安装和增加了第一电机5在转动时稳定形的目的。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第一连接柱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转轴4,转轴4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
3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轴4,能够在转轴4的作用下,将第二连接柱6进行转动,同时带动升起的物体进行移动,方便使用者将升起的物体移动到需要的地方,从而方便了使用者对物体的升降,达到了转动第二连接柱6进行转动的目的。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第二连接柱6的内壁开设有通槽11,连接绳7的表面与通槽11内腔活动连接。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通槽11,能给连接绳7的移动提供轨迹,避免连接绳7在移
动过程中发生卡死的情况,使得物体无法升降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了使用者对物体的升降,达到了避免连接绳7在移动时卡死的目的。
38.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使用打开第二电机203,第二电机203的转动带动了输送带9的转动,当输送带9发生转动时,使用者将需要升起的物体放入到输送带9中,输送带9带动物体进行移动,当物体进入到放置框8中后,使用者打开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转动带动了转动盘12的转动,转动盘12的转动使得连接绳7发生了收卷,连接绳7的收卷使得绞盘15发生了转动,绞盘15转动的同时,连接绳7带动放置框8向上升起,当使用者将放置框8升起到合适的位置时,使用者转动第二连接柱6,将放置框8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将放置框8中物体取下即可。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