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8:06: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涉及车身姿态矫正技术,具体为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


背景技术:

2.汽车车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驾驶员以及构成良好的空气力学环境。好的车身不仅能带来更佳的性能,也能体现出车主的个性。汽车车身结构从形式上说,主要分为非承载式和承载式两种。
3.现有技术中,在汽车车身出现歪斜后需要对齐进行矫正,市面上大部分矫正机构都比较大型,对于一些临时性突发状况不够便捷,不够灵活,不能够及时到达使用现场,影响车身的后续使用,我们提出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便捷,灵活组装,适用于突发情况对车身进行矫正。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侧放置有配重块,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承重板一侧开设有矩形移动槽,所述矩形移动槽下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活动杆,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与承重板相邻的两侧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侧连接有液压杆,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承重板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内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靠近第一支撑板一侧连接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上侧固定有固定板。
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靠近第二支撑板一侧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远离活动杆一侧安装有推板橡胶垫,所述推板橡胶垫设置为弧形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靠近与远离第二支撑板两侧分别粘贴有固定板橡胶垫,所述固定板橡胶垫面积与固定板面积相同,所述固定板橡胶垫设置为弧形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卡槽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卡槽等距设置在矩形移动槽下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上侧与第二支撑板内部下侧分别开设有多组卡槽与矩形移动槽。
9.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杆长度大于活动杆长度。
10.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板和配重块构成一组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配重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通过移动杆与固定板以及活动杆与推板,使车身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错开分别推动车身两侧,从而对车身进行矫正;
13.2、多组卡槽与矩形移动槽的配合使用可以使活动杆和移动杆分别在第一支撑板
和第二支撑板内调节位置,从而能够使活动杆和移动杆错开对车身不同位置进行推动或者拉动;
14.3、承重板和配重块的设计能够根据车身重量调节,配重块的放置能够保持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稳定,防止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移动,增加液压缸和液压杆的稳定性;
15.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便捷,灵活组装,适用于突发情况对车身进行矫正。
附图说明
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中活动杆与推板的连接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中移动杆与固定板的连接示意图;
20.图中:1、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3、矩形移动槽;4、卡槽;5、活动杆;6、配重块;7、万向轮;8、承重板;9、液压缸;10、液压杆;11、固定板;12、对接板;13、移动杆;14、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图3所示,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一侧安装有万向轮7,第一支撑板2一侧固定有承重板8,承重板8上侧放置有配重块6,第一支撑板2远离承重板8一侧开设有矩形移动槽3,矩形移动槽3下侧开设有卡槽4,卡槽4内设置有活动杆5,第一支撑板2上与承重板8相邻的两侧安装有液压缸9,液压缸9一侧连接有液压杆10,第一支撑板2远离承重板8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1内部连接有移动杆13,移动杆13靠近第一支撑板2一侧连接有对接板12,对接板12上侧固定有固定板11。
23.活动杆5靠近第二支撑板1一侧安装有推板14,推板14远离活动杆5一侧安装有推板橡胶垫,推板橡胶垫设置为弧形结构,推板橡胶垫接触车身不会对车身造成磨损,避免刮花车身,弧形结构更方便接触车身。
24.固定板11靠近与远离第二支撑板1两侧分别粘贴有固定板橡胶垫,固定板橡胶垫面积与固定板11面积相同,固定板橡胶垫设置为弧形结构,固定板橡胶垫接触车身时不会产生磨损,且弧形结构的固定板橡胶垫根据橡胶垫的特性具有一定的回弹韧性,接触车身时不会磨损车身更能贴合车身表面,方便固定板11对车身进行施力。
25.卡槽4设置有多组,多组卡槽4等距设置在矩形移动槽3下侧,第一支撑板2内部上侧与第二支撑板1内部下侧分别开设有多组卡槽4与矩形移动槽3,多组卡槽4和矩形移动槽3的配合方便移动杆13和活动杆5在其中调节位置,可以使活动杆5和移动杆13错开抵在车身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力矫正。
26.移动杆13的长度大于活动杆5的长度,不同长度的作用力不同,方便对不同程度的
车身进行矫正。
27.承重板8和配重块6构成一组配重组件,配重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配重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1上,配重组件方便保持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的稳定性,防止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移动。
28.本实用新型在具体进行实施时:首先将车身稳定在固定位置,随后将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分别靠近立在车身两侧,将活动杆5和移动杆13插入矩形移动槽3,根据车身矫正位置调整移动杆13和活动杆5的位置,将移动杆13和活动杆5分别调整至车身两侧两端的位置,随后在车身两侧分别施力将车身两端分别向车身中轴进行推动,直至车身两端与车身中轴恢复直线型,多组卡槽4就是为了活动杆5和移动杆13调整至不同位置以不同推动点对车身慢慢调整进行矫正。
29.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做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一侧安装有万向轮(7),所述第一支撑板(2)一侧固定有承重板(8),所述承重板(8)上侧放置有配重块(6),所述第一支撑板(2)远离承重板(8)一侧开设有矩形移动槽(3),所述矩形移动槽(3)下侧开设有卡槽(4),所述卡槽(4)内设置有活动杆(5),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与承重板(8)相邻的两侧安装有液压缸(9),所述液压缸(9)一侧连接有液压杆(10),所述第一支撑板(2)远离承重板(8)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所述第二支撑板(1)内部连接有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靠近第一支撑板(2)一侧连接有对接板(12),所述对接板(12)上侧固定有固定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5)靠近第二支撑板(1)一侧安装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远离活动杆(5)一侧安装有推板橡胶垫,所述推板橡胶垫设置为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靠近与远离第二支撑板(1)两侧分别粘贴有固定板橡胶垫,所述固定板橡胶垫面积与固定板(11)面积相同,所述固定板橡胶垫设置为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卡槽(4)等距设置在矩形移动槽(3)下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内部上侧与第二支撑板(1)内部下侧分别开设有多组卡槽(4)与矩形移动槽(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3)的长度大于活动杆(5)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8)和配重块(6)构成一组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配重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姿态矫正机构,属于汽车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侧放置有配重块,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承重板一侧开设有矩形移动槽,所述矩形移动槽下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活动杆,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与承重板相邻的两侧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侧连接有液压杆,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承重板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内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靠近第一支撑板一侧连接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上侧固定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便捷,灵活组装,适用于突发情况对车身进行矫正。进行矫正。进行矫正。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智能网联汽车(山东)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