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纸折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7:42: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折包装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纸折包装盒。


背景技术:

2.纸折包装盒因为成型简单,拆开后占用体积小收纳方便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诸多物品的包装中。
3.传统的纸折包装盒通常有以下两类:
4.1.有底板型,这类纸折包装盒以底板为中心,四边分别连接前板、两个侧板以及后板,并在后板上折叠连接顶盖。这类纸折包装盒为了保证纸盒的稳固性需要在侧板、前板以及后板上设置较多的襟片以及连接片,成型过程复杂,且成型后的盒壁较厚,生产成本较高。
5.2.无底板型,这类纸折包装盒在前板、后板以及两个侧板的下端折叠连接若干襟片,由襟片组成盒体的底部。这类包装盒的两个侧板的两个侧边均需要跟前板以及后板固定连接,一纸成型的纸板在后期进行固定时通常需要用到粘结剂或者是缝合线、铆钉等进行固定连接,在使用后固定件失效、脱落时整个盒体出现损坏,同时拆开较为麻烦。
6.因此,需要一种成型更简单、拆开更容易且无需额外的固定件/粘合剂辅助成型的纸折包装盒。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纸折包装盒,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新型纸折包装盒,盒体一纸成型折叠而成,包含前板,所述前板的右侧依次折叠连接第一侧板、后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后板的上侧折叠连接顶板,所述前板以及所述后板的下端分别折叠连接结构相同的第一襟片,所述第一襟片上开设第一拼接口,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分别折叠连接结构相同的第二襟片,所述第二襟片上开设第二拼接口,所述盒体的底面由所述第一襟片以及所述第二襟片通过所述第一拼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拼接口相互扣接成型。
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襟片以及所述第二襟片由矩形纸板裁剪成型。
10.优选的,定义所述所述前板/后板的下侧边长为a,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下侧边长为b,成型所述第一襟片的矩形纸板长为x宽为y,成型所述第二襟片的矩形纸板长为z宽为w,则有:
11.x=a,0.6b<y<0.8b,所述第一襟片的长边与所述前板/后板的下侧边折叠连接;
12.w=b,0.6a<z<0.8a,所述第二襟片的宽边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下侧边折叠连接。
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襟片具体包括呈直角梯形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底与所述前板或所述后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右侧边为朝远离所述前板
或所述后板的方向逐渐收缩的斜边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底连接呈矩形的第一扣接部,所述第一拼接口开设于所述第一扣接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且开口向右;
14.所述第二襟片具体包括呈直角梯形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底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右侧边为朝远离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逐渐收缩的斜边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底连接呈矩形的加固部,所述加固部的右侧边连接第二扣接部,所述第二拼接口开设于所述第二扣接部靠近所述加固部的一侧且开口向上。
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第一连接部的斜边腰上设置插接片,所述盒体成型后所述插接片至少部分插接于所述第二襟片以及另一所述第一襟片之间。
1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斜边腰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斜边腰角度。
1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前板的左侧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右侧折叠连接第三襟片,所述盒体成型后所述第三襟片贴设于所述第二侧板或所述前板的内壁上。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通过将盒体的底面设置为由第一襟片以及第二襟片通过第一拼接口以及第二拼接口相互扣接成型,实现了盒体的成型不需要额外的固定件或粘结剂进行辅助固定,同时襟片之间相互扣接,成型后的盒体稳定性得到保障。整个结构更为简单、轻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型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襟片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襟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6.一种新型纸折包装盒,盒体一纸成型折叠而成,包含前板1,所述前板1的右侧依次折叠连接第一侧板2、后板3以及第二侧板4,所述后板3的上侧折叠连接顶板5,所述前板1以及所述后板3的下端分别折叠连接结构相同的第一襟片6,所述第一襟片6上开设第一拼接口61,所述第一侧板2以及所述第二侧板4的下端分别折叠连接结构相同的第二襟片7,所述第二襟片7上开设第二拼接口71,所述盒体的底面由所述第一襟片6以及所述第二襟片7通
过所述第一拼接口61以及所述第二拼接口71相互扣接成型。
2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襟片6以及所述第二襟片7由矩形纸板裁剪成型。
28.优选的,定义所述所述前板1/后板3的下侧边长为a,所述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4的下侧边长为b,成型所述第一襟片6的矩形纸板长为x宽为y,成型所述第二襟片7的矩形纸板长为z宽为w,则有:
29.x=a,0.6b<y<0.8b,所述第一襟片6的长边与所述前板1/后板3的下侧边折叠连接;若所述y过小则会导致两个所述第一襟片6之间无法相互扣接或是连接处薄弱易断,若所述y过大则会导致所述第一襟片6与所述第二襟片7相互扣接时难以进行对位。
30.w=b,0.6a<z<0.8a,所述第二襟片7的宽边与所述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4的下侧边折叠连接。其中,所述z的长度选择范围与所述y的长度选择范围同理,更适合拼接且保证了成型时的连接稳定性。
3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襟片6具体包括呈直角梯形状的第一连接部62,所述第一连接部62的下底与所述前板1或所述后板3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62的右侧边为朝远离所述前板1或所述后板3的方向逐渐收缩的斜边腰,所述第一连接部62的上底连接呈矩形的第一扣接部63,所述第一拼接口61开设于所述第一扣接部63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62的一侧且开口向右;
32.所述第二襟片7具体包括呈直角梯形状的第二连接部72,所述第二连接部72的下底与所述第一侧板2或所述第二侧板4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72的右侧边为朝远离所述第一侧板2或所述第二侧板4的方向逐渐收缩的斜边腰,所述第二连接部72的上底连接呈矩形的加固部73,所述加固部73的右侧边连接第二扣接部74,所述第二拼接口71开设于所述第二扣接部74靠近所述加固部73的一侧且开口向上。
3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第一连接部62的斜边腰上设置插接片64,所述盒体成型后所述插接片64至少部分插接于所述第二襟片7以及另一所述第一襟片6之间。具体的,所述插接片64呈异形四边形状,其中,所述插接片64的左侧边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2的斜边腰上,并沿所述斜边腰继续朝远离所述前板1/后板3的方向延伸,所述插接片64的下侧边与所述第一扣接部63的下侧边共线,所述插接片64的上侧边起始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2的斜边腰上并向右向下倾斜,所述插接片64的右侧边连接所述插接片64的上侧边与下侧边的右部,并向左倾斜。
34.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片64具体包括折叠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2的斜边腰上的基部641,所述基部641的左侧下端折叠连接固定部642。所述盒体成型后所述固定部642插接于所述第二襟片7以及另一所述第一襟片6之间。
35.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62的斜边腰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72的斜边腰角度。
3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前板1的左侧或所述第二侧板4的右侧折叠连接第三襟片,所述盒体成型后所述第三襟片贴设于所述第二侧板4或所述前板1的内壁上。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