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裸眼3D广告膜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7:37: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裸眼3d广告膜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广告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裸眼3d广告膜。


背景技术:

2.三维(3d)显示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针对同一场景,使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分别接收图像,由于观看者两眼之间的瞳距产生的位置差异,在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的视网膜上会呈现出两幅有差异的图像,这个差异被称为“双眼视差”,而该两幅由差异的图像构成一对“立体图像对”,“立体图像对”在经过大脑视觉皮层的融合后,就形成了立体效果。
3.目前,户外广告贴膜一般采用pvc平面贴膜,pvc平面贴膜经过长期紫外线照射后容易引起贴膜颜色消退、图案暗谈的情况,立体感不强,难以吸引人们的关注,使得广告宣传效果差。因而设计一种结构紧凑,构思巧妙,使广告贴膜更加清晰、明亮,更具3d立体感,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以达到增加广告的传播效果的广告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裸眼3d广告膜。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裸眼3d广告膜,包括:固态透明层、光栅透镜阵列及3d打印层;其中,
6.所述光栅透镜阵列设置于所述固态透明层的一侧,所述3d打印层设置于所述固态透明层的另一侧。
7.优选地,所述光栅透镜阵列包括基材层、可移胶层以及多个第一透镜阵列,所述第一透镜阵列排布在所述基材层远离所述固态透明层的一侧,所述可移胶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靠近所述固态透明层的一侧。
8.优选地,相邻所述第一透镜阵列之间的节距为1.4mm~2.0mm。
9.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阵列的折射率为1.58~1.62。
10.优选地,所所述光栅透镜阵列包括基材层、可移胶层以及多个第二透镜阵列,所述第二透镜阵列排布在所述基材层靠近所述固态透明层的一侧,所述可移胶层设置与所述第二透镜阵列上,用于对所述第二透镜阵列填平,且所述可移胶层与所述固态透明层连接,所述可移胶层与所述第二透镜阵列的折射率之间具有折射率差。
11.优选地,所述折射率差的范围值为0.18~0.2。
12.优选地,所述可移胶层的折射率为1.38~1.4,所述第二透镜阵列的折射率为1.58~1.62。
13.优选地,相邻所述第二透镜阵列之间的节距为0.5mm~1.2mm。
14.优选地,所述固态透明层的厚度为8mm~15mm。
15.优选地,所述基材层为可双向拉伸的pet膜。
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7.通过对透镜阵列和可移胶层采用不同的折射率,实现了对光线的多次折射,从而将广告基膜层显示的图像朝不同的方向反射成不同的图像,观众双眼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便可看到不同的图像,形成双眼视差,从而形成立体视觉,广告基膜层的2d广告信息转换为3d广告信息,并且具有图片清晰、无明显竖杆、3d效果较强、应用场景多、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附图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裸眼3d广告膜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裸眼3d广告膜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23.附图标号:1、3d打印层;2、固态透明层;3、光栅透镜阵列;31、基材层;32、可移胶层;33、第一透镜阵列;34、第二透镜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27.实施例1
2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裸眼3d广告膜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照图1,该裸眼3d广告膜包括:固态透明层2、光栅透镜阵列3及3d打印层1;其中,
29.所述光栅透镜阵列3设置于所述固态透明层2的一侧,所述3d打印层1设置于所述固态透明层2的另一侧;
30.该光栅透镜阵列3包括基材层31、可移胶层32以及多个第一透镜阵列33,所述第一透镜阵列33排布在所述基材层31远离所述固态透明层2的一侧,所述可移胶层32设置于所述基材层31靠近所述固态透明层2的一侧。
31.具体地,相邻所述第一透镜阵列33之间的节距为1.4mm~2.0mm,并且第一透镜阵列33的折射率为1.58~1.62。
32.具体地,所述固态透明层2的厚度为8mm~15mm,所述基材层31为可双向拉伸的pet膜。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固态透明层2是由钢化玻璃材料制成的透明玻璃,也可以是透明的塑料材料制成,主要是用于分别将光栅透镜阵列3和3d打印层1进行支撑,便于后续对广告膜的固定。而可移胶采用的是可移硅胶,使得光栅透镜阵列3能够牢固地与透明玻璃进行连接。相邻第一透镜阵列33之间的节距为1.4mm,第一透镜阵列33的折射率为1.58,可移胶层32的折射率为1.38,固态透明层2的厚度为8mm。
34.首先通过可移硅胶基材层31固定在透明玻璃上,之后再将第一透镜阵列33排布在基材层31远离透明玻璃的一侧,从而形成光栅透镜阵列3,最终获得裸眼3d广告膜n1。
35.本发明的裸眼3d广告膜的使用方法:将裸眼3d广告膜的广告基膜层粘贴于玻璃(例如:将裸眼3d广告膜粘贴于商场的玻璃橱窗)上,第一透镜阵列33朝外,此时环境中的入射光线经过第一透镜阵列33的折射传递到透明玻璃上,然后来到3d打印层1,3d打印层1上的入射光线多次发生折射,又将折射光线经过透明玻璃传递到第一透镜阵列33上,最后第一透镜阵列33再将该光线折射到环境中,从而将3d打印层1上显示的图像朝不同的方向反射成不同的图像,观众双眼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便可看到不同的图像,形成双眼视差,从而形成立体视觉,使得的2d广告信息转换为3d广告信息;由于相邻第一透镜阵列33之间的节距在1.4~2.0之间,使得能够得到更好的清洗度。
36.实施例2
3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裸眼3d广告膜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照图2,该裸眼3d广告膜包括:固态透明层2、光栅透镜阵列3及3d打印层1;其中,
38.所述光栅透镜阵列3设置于所述固态透明层2的一侧,所述3d打印层1设置于所述固态透明层2的另一侧;
39.其中,光栅透镜阵列3包括基材层31、可移胶层32以及多个第二透镜阵列34,第二透镜阵列34排布在所述基材层31靠近固态透明层2的一侧,可移胶层32设置与第二透镜阵列34上,用于对第二透镜阵列34填平,且可移胶层32与固态透明层2连接,可移胶层32与第二透镜阵列34的折射率之间具有折射率差。
40.具体地,折射率差的范围值为0.18~0.2,所述可移胶层32的折射率为1.38~1.4,所述第二透镜阵列34的折射率为1.58~1.62,并且相邻所述第二透镜阵列34之间的节距为0.5m~1.2mm。
41.具体地,所述固态透明层2的厚度为8mm~15mm,所述基材层31为可双向拉伸的pet
膜。
4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固态透明层2是由钢化玻璃材料制成的透明玻璃,也可以是透明的塑料材料制成,主要是用于分别将光栅透镜阵列3和3d打印层1进行支撑,便于后续对广告膜的固定。而可移胶采用的是可移硅胶,使得光栅透镜阵列3能够牢固地与透明玻璃进行连接。相邻第二透镜阵列34之间的节距为0.5mm,第二透镜阵列34的折射率为1.58,可移胶层32的折射率为1.38,固态透明层2的厚度为8mm。
43.首先将第二透镜阵列34排布在基材层31靠近透明玻璃的一侧,之后再通过可移硅胶对第二透镜阵列34进行填平,从而形成光栅透镜阵列3,并最终获得裸眼3d广告膜n2。
44.实施例3
45.在本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相邻第二透镜阵列34之间的节距为1.2mm,第二透镜阵列34的折射率为1.62,可移胶层32的折射率为1.4,固态透明层2的厚度为15mm。首先将第二透镜阵列34排布在基材层31靠近透明玻璃的一侧,之后再通过可移硅胶对第二透镜阵列34进行填平,从而形成光栅透镜阵列3,并最终获得裸眼3d广告膜n3。
46.实施例4
47.在本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相邻第二透镜阵列34之间的节距为0.6mm,第二透镜阵列34的折射率为1.6,可移胶层32的折射率为1.39,固态透明层2的厚度为10mm。首先将第二透镜阵列34排布在基材层31靠近透明玻璃的一侧,之后再通过可移硅胶对第二透镜阵列34进行填平,从而形成光栅透镜阵列3,并最终获得裸眼3d广告膜n4。
48.实施例5
49.在本示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相邻第二透镜阵列34之间的节距为0.4mm,第二透镜阵列34的折射率为1.4,可移胶层32的折射率为1.3,固态透明层2的厚度为15mm。首先将第二透镜阵列34排布在基材层31靠近透明玻璃的一侧,之后再通过可移硅胶对第二透镜阵列34进行填平,从而形成光栅透镜阵列3,并最终获得裸眼3d广告膜n5。
50.对上述实施例1-5的n1、n2、n3、n4和n5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51.序号立体效果重影图片模糊n1有无重影不模糊n2有无重影不模糊n3有无重影不模糊n4有无重影不模糊n5无有重影模糊
52.由上表的结果可以分析出,第一透镜阵列33的折射率为1.58~1.62,可移胶层32的折射率为1.38~1.4,相邻第一透镜阵列33之间的节距为1.4mm~2.0mm;或者第二透镜阵列34的折射率为1.58~1.62,可移胶层32的折射率为1.38~1.4,相邻第二透镜阵列34之间的节距为0.5m~1.2mm的范围内成型的3d效果更好,图片更加清晰,不会出现重影等现象。
53.通过对透镜阵列和可移胶层采用不同的折射率,实现了对光线的多次折射,从而将广告基膜层显示的图像朝不同的方向反射成不同的图像,观众双眼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便可看到不同的图像,形成双眼视差,从而形成立体视觉,广告基膜层的2d广告信息转换为3d广告信息,并且具有图片清晰、无明显竖杆、3d效果较强、应用场景多、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特点;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裸眼3d广告膜主要用于安装好的大幅面的玻璃、塑料板
的应用场景,例如:购物中心护栏、地铁广告牌、地铁广告牌、高铁广告牌、玻璃隔墙等。
54.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