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比色管架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3:4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比色管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比色管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中经常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在比色或测定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用于放置比色管的比色管架均为固定尺寸,在结束使用时,比色管架的收纳需占用较大空间。另外,在科研院所、检测机构中,需要放置的比色管的数量较多,且有时进行大量样品检测时所使用的比色管又是多种规格的,而现有比色管架的规格固定,故需使用多个比色管架才能完成检测,即现有比色管架已经不能满足不同样品测定时对其的实验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比色管架。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比色管架,包括有两侧板、设置在两侧板之间的孔板和底板,在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板插设在凹槽内;所述孔板包括有若干尺寸相同的孔板节,相邻两孔板节之间通过合页连接;在比色管架使用时,所述孔板节展开,在比色管架收纳时,所述孔板节折叠。
5.进一步具体的,两相邻的合页分别设置在所述孔板的两侧。
6.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孔板上开设有合页槽,所述合页设置在合页槽内。
7.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孔板上均匀设置有试管孔,所述试管孔的孔径均一致。
8.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孔板上均匀设置有试管孔,所述试管孔的孔径不一致。
9.进一步具体的,每一所述孔板节上至少设置一个试管孔。
10.进一步具体的,每一所述孔板节上的试管孔的孔径均一致。
11.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孔板设置两个,两所述孔板的结构相同,且两孔板上的试管孔一一对应。
12.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试管槽,所述试管槽与试管孔一一对应。
13.进一步具体的,两所述孔板之间的直线距离等于或者大于所述孔板节的长度。
14.本实用新型一种比色管架,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在所述侧板上设置凹槽,所述底板插设在凹槽内,方便拆装;所述孔板设置若干孔板节合页连接,在使用时可以展开为一正常使用的比色管架,用于放置比色管,在不使用想要收纳时,可以利用合页将所述孔板折叠,压缩比色管架的尺寸,便于收纳,减小摆放空间。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比色管架;2、侧板;21、凹槽;3、孔板;31、孔板节;32、试管孔;33、合页;4、
底板;41、试管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0.一种比色管架,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有两侧板2、设置在两侧板2之间的孔板3和底板4,在所述侧板2上开设有凹槽21,两所述侧板2上均开设有凹槽21,开设在两所述侧板2上的凹槽21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所述底板4插设在凹槽21内;所述孔板3包括有若干尺寸相同的孔板节31,相邻两孔板节31之间通过合页33连接;在比色管架1使用时,将若干所述孔板节31展开,用于比色管或其他试管的放置,在比色管架1需要收纳时,将若干所述孔板节31折叠。在所述侧板2上设置凹槽21,所述底板4插设在凹槽21内,方便拆装;所述孔板3设置若干孔板节31通过合页33连接,在使用时可以展开为一正常使用的比色管架1,用于放置比色管或其他试管,在不使用想要收纳时,可以利用合页33将所述孔板3折叠,压缩比色管架1的尺寸,便于收纳,减小收纳空间。
21.如图1、图2所示,为更方便收纳所述比色管架1,使所述比色管架1的收纳空间尽可能的小,两相邻的合页33分别设置在所述孔板3的上下两侧,一个所述合页33设置在所述孔板3的上面,与此合页33相邻的另一合页33则设置在所述孔板3的下面,使若干所述孔板节31可以依次折叠在一起。
22.如图1、图2所示,在所述孔板3上开设有合页槽,所述合页槽开设在两孔板节31相互靠近的一端,所述合页33设置在合页槽内,保证在两相邻的孔板节31相互折叠时,两孔板节31之间尽可能的贴合,减小两孔板节31之间的空隙;所述合页槽的深度设置需满足将所述合页33设置在合页槽内时,两相邻的孔板节31可以折叠在一起,且尽可能的没有空隙,减小摆放空间;所述底板4也可以固定设置在两侧板2之间,且设置合页33进行所述底板4一节节的连接,在孔板3进行折叠时底板4跟随折叠,但在本方案中,所述底板4插设在凹槽21内。
23.如图1、图2所示,因所述比色管架1用于放置比色管或其他试管,因此在所述孔板3上均匀设置有试管孔32,因所述比色管或其他试管的规格不同,所对应的试管孔32的孔径也不一致,在一个所述比色管架1上的所有所述试管孔32的孔径设置为全部一致时,在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比色管或其他试管时,就需要找到对应孔径的比色管架1,而有时可能会出现一次试验需使用多个规格的比色管或其他试管,此时就需要相应孔径的多个比色管架1,
试验占用面积较大,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将一个所述比色管架1上的所述试管孔32的孔径设置为不完全一致,根据经常使用的比色管或其他试管的规格和数量对应设置试管孔32的孔径和不同孔径的数量,即使出现一次试验需多个规格的比色管或其他试管时,也可以使用一个比色管架1完成对不同规格的比色管或其他试管的需求,减少占用的面积,节约成本。
24.如图1、图2所示,为所述比色管架1的收纳尽可能的简洁,所述孔板节31的设置数量尽可能的少,但为保证收纳,一个所述孔板3至少设置两个孔板节31,但具体的数量及一个所述孔板节31的尺寸根据孔板3的尺寸自行设置,在本方案中,所述孔板节31设置三个,所述合页33设置两个,一个合页33设置在孔板3的上面,一个合页33设置在孔板3的下面;在一个所述孔板3上至少设置一个试管孔32,在本方案中,所述试管孔32设置九个;每一个所述孔板节31上至少设置一个试管孔32,在本方案中,一个所述孔板节31上设置三个试管孔32;为保证正常的试验需求,设置在同一所述孔板节31上的试管孔32的孔径均一致。
25.如图1所示,为保证将比色管或其他试管放置在比色管架1上的稳定,所述孔板3设置两个,两所述孔板3沿着所述侧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所述孔板3平行设置;两所述孔板3的结构相同,设置在孔板3上的试管孔32的数量、规格以及合页33设置的位置均一致,且两孔板3上的试管孔32一一对应,便于放置比色管或其他试管;为更进一步的保证比色管或其他试管放置的稳定性,在所述底板4上开设有试管槽41,所述试管槽41与试管孔32一一对应;为更好的保护所述比色管或其他试管,在试管槽41内设置橡胶,防止在放置比色管或其他试管时,在比色管或其他试管底部与试管槽41接触的位置破裂,影响试验进度。
26.两所述孔板3之间的直线距离等于或者大于一个所述孔板节32的长度,给予设置在第二层的孔板3折叠的空间,便于比色管架1折叠。
27.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4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更多,因此在所述侧板2上设置的凹槽21数量不定,可以在两所述侧板21相互靠近的面上都均匀设置凹槽21,也可以在侧板2上的第二层的孔板3以下均匀设置凹槽21,两侧板2上的凹槽21一一对应;在所述侧板2上都均匀设置凹槽21时,两所述孔板3可以固定在侧板2上,也可以插设在凹槽21内;在所述侧板2上第二层的孔板3一下均匀设置凹槽21时,根据比色管或其他试管的规格进行相应的高度的底板4的拆装,在比色管或其他试管的长度较长时,选择较底部的凹槽21插设底板4,在比色管或其他试管的长度较短时,选择较顶部的凹槽21插设底板4,保证比色管或其他试管的放置;所述底板4的放置与孔板3平行。
28.本实用新型一种比色管架,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在侧板2上设置凹槽21,便于拆装底板4,进行比色管架1的折叠收纳;在两相邻的孔板节31上设置合页33连接,便于折叠比色管架1;在所述侧板2上开设多个凹槽21,可以根据比色管或其他试管的规格相应的调整第二层的孔板3与底板4之间的距离,便于放置比色管或其他试管。
2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31.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
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