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岩体破碎的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区变电所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21 11:10: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金属矿山采矿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岩体破碎的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区变电所结构。


背景技术:

2.大型地下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区变电所一般布置在采准巷道,通常就是掘进一个独头硐室做为采区变电所,然后在采区变电所安装高压配电设备、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设备,将6kv高压电变为380v、36v低压电,为采区正常生产提供电力供应和照明供电。采区变电所的基本要求是安全、稳定和可靠。采区变电所一般布置在岩体稳定的地方,确保变电所硐室不发生变形,配电设备和变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但由于岩体破碎的矿山采区变电所一般布置在采区附近,因此采矿活动不可避免地对采区变电所造成影响,采矿扰动使采区变电所发生变形,尤其是采区变电所底板发生变形,影响配电设备、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独头采区变电所通风不好,对配电设备、变电设备侵蚀较大。电缆铺设在底板电缆沟里,底板一旦发生变形,对电缆易造成破坏,极易发生漏电和短路等故障,给变电所正常运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配电设备和电缆安装和维修也不方便。
3.具体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如下:(1)采区变电所易发生变形,影响配电设备、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4.(2)采区变电所通风不好,对配电设备、变电设备侵蚀较大。
5.(3)采区变电所电缆铺设在底板电缆沟里,底板一旦发生变形,对电缆易造成破坏。
6.(4)采区变电所配电设备和电缆安装和维修不方便。
7.(5)采区变电所运行不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提供一种岩体破碎的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区变电所结构,可以确保采区变电所通风流畅,可以确保采区变电所不发生变形,尤其是底板不容易变形;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岩体破碎的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区变电所结构,包括分段巷道,所述分段巷道内设置有高压配电硐室与低压配电硐室;所述高压配电硐室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之间设置有硐室联络道,该硐室联络道将高压配电硐室与低压配电硐室贯通。
9.所述高压配电硐室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的硐室口处均设置有门。
10.所述高压配电硐室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内均设置有电缆托架。所述电缆托架由长钢筋和短钢筋固接而成,所述长钢筋固接在所述高压配电硐室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的内壁上,所述短钢筋固接在长钢筋上。
11.所述高压配电硐室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的顶部与侧部均通过喷锚网、双筋混凝土以及锚注支护。
12.所述高压配电硐室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的底板均由锚杆与反拱双筋混凝土与混凝土一体支护,所述硐室联络道底板采用喷锚网与混凝土支护,所述硐室联络道底板采用喷锚网与混凝土支护。
1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任意一种岩体破碎的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区变电所结构,所述高压配电硐室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底板比分段巷道底板高至少500mm。
14.一种变电所的门结构,所述高压配电硐室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的硐室口两侧均设置有半短墙,半短墙之间设置有门。
15.所述半短墙上部设置有槽钢,槽钢伸入配电硐室两侧的岩体内并用混凝土固定,所述槽钢上固接有栅栏。
16.本方面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区变电所由高压配电硐室、硐室联络道、低压配电硐室组成,采用环形布置形式,通风流畅。高压配电硐室和低压配电硐室采用喷锚网+双筋混凝土+锚注支护,防止巷道顶部和帮部变形,配电硐室底板采用锚杆+反拱双筋混凝土 混凝土支护,有效地防止底板底鼓变形,电缆安装在硐室墙壁的电缆托架上,避免了电缆沟变形对电缆造成的破坏,采区变电所安装铁门和铁栅栏,既防火防盗,通风又好。
17.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确保采区变电所不发生变形,尤其是底板不容易变形。
18.2、确保采区变电所通风流畅。
19.3、确保配电设备和电缆安装和维修方便。
20.4、确保采区变电所安全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一种岩体破碎的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区变电所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岩体破碎的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区变电所结构b-b视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岩体破碎的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区变电所结构a-a视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岩体破碎的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区变电所结构c-c视图;附图标记:1高压配电硐室、2硐室联络道、3 低压配电硐室、4 半短墙、5门、6分段巷道、7栅栏、8反拱双筋混凝土、9混凝土、10电缆托架、11长钢筋、12短钢筋、13槽钢、14主筋、15副筋、16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参见图1到图4,一种岩体破碎的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区变电所结构,包括分段巷道6,所述分段巷道6内设置有高压配电硐室1与低压配电硐室3;所述高压配电硐室1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3之间设置有硐室联络道2,该硐室联络道2将高压配电硐室1与低压配电硐室3贯通,确保采区变电所通风流畅。
23.所述高压配电硐室1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3的硐室口处均设置有门5,确保采区变电所安全。
24.所述高压配电硐室1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3内均设置有电缆托架10用于支撑电缆,所述电缆托架由长钢筋和短钢筋固接而成,所述长钢筋固接在所述高压配电硐室与所述低
压配电硐室的内壁上,所述短钢筋固接在长钢筋上。。
25.所述高压配电硐室1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3的顶部与侧部均通过喷锚网、双筋混凝土以及锚注支护,防止巷道顶部和侧壁变形。
26.所述高压配电硐室1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3的底板均由锚杆 反拱双筋混凝土8 混凝土9支护,所述硐室联络道2底板采用喷锚网与混凝土支护,所述硐室联络道2底板采用喷锚网与混凝土支护,有效地防止底板底鼓变形。
27.所述高压配电硐室1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3底板比分段巷道6底板高至少500mm,防止分段道上的污水流进采区变电所。
28.所述高压配电硐室1与所述低压配电硐室3的硐室口两侧均设置有半短墙4,半短墙4之间设置有门5,保证门5的牢固性。
29.所述半短墙4上部设置有槽钢13,槽钢13伸入配电硐室两侧的岩体内并用混凝土固定,所述槽钢13上固接有栅栏7,确保采区变电所安全可靠运行。。
30.在分段巷道6新鲜风进风段,选择岩石条件好的区段设置环形采区变电所硐室,采区变电所硐室由高压配电硐室1、硐室联络道2、低压配电硐室3组成,高压配电硐室1和低压配电硐室3在分段巷道6上开口,并通过硐室联络道2互相贯通,形成一个环形硐室结构,硐室门口安装双扇门5,门5朝外开启,所有硐室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高压配电硐室1和低压配电硐室3采用喷锚网+双筋混凝土+锚注支护,防止巷道顶部和帮部变形,底板采用锚杆16+反拱双筋混凝土8 混凝土9支护,防止底板底鼓变形。硐室联络道2采用喷锚网+混凝土支护。双筋混凝土主筋14为直径18螺纹钢,间距250mm,副筋15为直径12螺纹钢,间距300mm,所有混凝土支护厚度不小于300mm,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00mm。高压配电硐室1和低压配电硐室3底板根据设备安装要求做好安装结构。高压配电硐室1、硐室联络道2、低压配电硐室3底板比分段巷道6底板高500mm,防止分段巷道6上的污水流进采区变电所。高压配电硐室1、低压配电硐室3宽度不小于4.2m,高度不小于4.0m,长度不小于15m,硐室联络道2宽度不小于2.0m,高度不小于2.0m,长度不小于20m,高压配电硐室1、硐室联络道2、低压配电硐室3左墙壁1.2m高处安装电缆托架10,电缆托架10由直径18mm的钢筋加工而成,由长钢筋11和短钢筋12焊接而成,长钢筋11长度1m,短钢筋12长度100mm,短钢筋12焊接在长钢筋11上,短钢筋11间距100mm。电缆托架10间距1m。变压器、高压配电设备和低压配电设备安装好后,在采区变电所口部安装门5。用空心砖砌筑两道半短墙4,半短墙4高度2m,宽度1m,半短墙4旁安装两扇门5,半短墙4上部放置槽钢13,槽钢13伸入两侧的岩体内并用混凝土固定,槽钢13上焊接安装栅栏7,如此结构的门5既防火防盗又通风。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