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大数据采集的中医机器人智能疾病预防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21 10:58: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疾病管理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为基于大数据采集的中医机器人智能疾病预防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传统的中医诊断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采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依据“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原则,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与病人健康有关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诊察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对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的患者,借助于实验诊断或仪器检测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直接到间接、从定性到定量,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特别是研制、引用了一些用于诊断的仪器,如脉象仪、舌诊仪、腹诊仪等,使部分诊断手段得以客观化;在运用声学、光学、电学、磁学等知识和生物医学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方面使中医远程诊断得以实现,以上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3.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4.目前,人们对亚健康状态不够重视,疾病预防管理系统在技术上仍局限于线上的咨询和简单交流,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健康管理方案,导致健康管理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大数据采集的中医机器人智能疾病预防管理系统,解决了人们对亚健康状态不够重视,疾病预防管理系统在技术上仍局限于线上的咨询和简单交流,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健康管理方案,导致健康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大数据采集的中医机器人智能疾病预防管理系统,包括:疾病管理系统,所述疾病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连接到用户家庭中医机器人,并向中医机器人传输数据,疾病管理系统还包括云平台;
7.所述中医机器人包括辅助看诊模块、处方管理、病案管理、预测分析模块、健康档案管理和养生常识,所述中医机器人通过辅助看诊模块来对使用者进行看诊,获取使用者的图像、声音、气味、脉搏数据,所述预测分析模块通过对辅助看诊模块产出的数据进行整合并对数据进行判断,形成病案关键词并存储于关键词池中,将病案关键词与病案管理中的各类病案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调取病案并给出相似度判断,使用者对病案进行查看,查看后对病案进行确定,所述处方管理中存储各类中药处方,并提取中药处方的关键词存储于关键词池中,处方关键词与病案关键词结合,给出相应处方并打印。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医机器人还包括收声模块、视觉模块、气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打印机和键入设备,所述收声模块对使用者的声音进行收集并提前录入的正常声音进行比对;所述视觉模块采集使用者的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患处的图像数据;所述气味传感器对患者的口气进行收集;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下压在使用者的脉搏处,检测脉搏状态,通过预测分析模块来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健康档案管理对辅助看诊模块和预测分析模块所产生的数据结合处方和病案存储于健康档案管理中,辅助看诊模块在每次运行后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中。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平台包括专家组,所述专家组由若干个在职的本地中医专家组成,中药专家可通过互联网连接中医机器人来对使用者进行远程在线诊疗,专家组远程诊疗后下发处方同时给出治疗周期并通过中医机器人打印,达到治疗周期后使用者可对专家组进行评价并向专家组支付诊疗费用。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处方管理包括中医处方、膳食处方、运动处方、综合处方、处方分类,处方分类将处方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养生常识包括慢性病管理、男性养生、女性养生、老人养生、儿童养生和四季养生。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慢性病管理保存使用者的慢性病管理数据,并每天对使用者进行用药提醒。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看诊模块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其中望诊包括对使用者的形体、面色、舌体、舌苔进行观察;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1、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2、嗅气味可分为病人身体的气味和病室内的气味;问诊:使用者输入自身身体有哪些不是情况;切诊: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发明,中医机器人对病案、处方进行管理,并将病案和处方总结形成关键词池,通过辅助看诊模块来对使用者进行看诊,看诊完成后将看诊数据与病案、处方关键词进行比对,比对后将处方打印,使用者可根据处方抓药来调整自身状态,便于对使用者的亚健康状态进行调节。结合云平台的专家组远程诊疗,降低患病几率和看诊难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大数据采集的中医机器人智能疾病预防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18.图2为本发明所述辅助看诊模块的流程图;
19.图3为本发明所述中医机器人的框架图;
20.图4为本发明所述处方管理的框架图;
21.图5为本发明所述养生常识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大数据采集的中医机器人智能疾病预防管理系统,包括:疾病管理系统,疾病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连接到用户家庭中医机器人,并向中医机器人传输数据,疾病管理系统还包括云平台,中医机器人通过互联网来下载最新的病案库,并对病案管理进行更新;
24.中医机器人包括辅助看诊模块、处方管理、病案管理、预测分析模块、健康档案管理和养生常识,中医机器人通过辅助看诊模块来对使用者进行看诊,获取使用者的图像、声音、气味、脉搏数据,预测分析模块通过对辅助看诊模块产出的数据进行整合并对数据进行判断,形成病案关键词并存储于关键词池中,将病案关键词与病案管理中的各类病案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调取病案并给出相似度判断,使用者对病案进行查看,查看后对病案进行确定,处方管理中存储各类中药处方,并提取中药处方的关键词存储于关键词池中,处方关键词与病案关键词结合,给出相应处方并打印。
25.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中医机器人还包括收声模块、视觉模块、气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打印机和键入设备,收声模块对使用者的声音进行收集并提前录入的正常声音进行比对;视觉模块采集使用者的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患处的图像数据;气味传感器对患者的口气进行收集;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下压在使用者的脉搏处,检测脉搏状态,通过预测分析模块来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
26.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健康档案管理对辅助看诊模块和预测分析模块所产生的数据结合处方和病案存储于健康档案管理中,辅助看诊模块在每次运行后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中,专家组可对上传的数据进行评价,以知晓机器人的诊断水平。
27.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云平台包括专家组,专家组由若干个在职的本地中医专家组成,中药专家可通过互联网连接中医机器人来对使用者进行远程在线诊疗,专家组远程诊疗后下发处方同时给出治疗周期并通过中医机器人打印,达到治疗周期后使用者可对专家组进行评价并向专家组支付诊疗费用,降低问诊难度。
28.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处方管理包括中医处方、膳食处方、运动处方、综合处方、处方分类,处方分类将处方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便于关键词匹配。
29.进一步改进地,如图5所示:养生常识包括慢性病管理、男性养生、女性养生、老人养生、儿童养生和四季养生,为使用者提供养生知识。
30.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慢性病管理保存使用者的慢性病管理数据,并每天对使用者进行用药提醒,便于对慢性病进行治疗。
31.具体地,辅助看诊模块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其中望诊包括对使用者的形体、面色、舌体、舌苔进行观察;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1、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2、嗅气味可分为病人身体的气味和病室内的气
味;问诊:使用者输入自身身体有哪些不是情况;切诊: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
32.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辅助看诊模块来对使用者进行看诊,看诊完成后将看诊数据与病案、处方关键词进行比对,比对后将处方打印,使用者可根据处方抓药来调整自身状态,便于对使用者的亚健康状态进行调节。结合云平台的专家组远程诊疗,降低患病几率和看诊难度。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