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主动式分流装置与包含主动式分流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21 09:55: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系关于一种散热领域,特别是系关于一种主动式分流装置与包含主动式分流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市场在云端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需求提升,伺服器需要处理的资料量越来越庞大,为了维持或提升伺服器的效能以及使用寿命,有必要持续地对伺服器进行有效的散热。但伺服器的功率密度高,运转时会产生很高的热能,因此传统的气冷已难以作为伺服器的解热手段。
3.因此,高效能伺服器通常采用液冷。液冷主要是以冷却液作为散热媒介,在泵及分流管(manifold)的搭配下使冷却液在所应用的系统内流通,所述的分流管以开放式循环(open loop)为最常见的技术,且可分为从伺服器顶端或底端进出水等两种循环方式,冷却液通过入水口后可被分配到系统中的各个热源处,然后再汇聚而自出水口流出于外。
4.但,无论哪一种循环方式,都会使分流管产生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以底部进出水的分流管为例来说明,越远离底部入口注的冷却液,容易因分流与摩擦力等能量耗损的影响而逐渐减速,从而造成越远离底部的流量越少的现象,这将导致分流管的不同部位产生明显的流量差,使得部分的热源没有被分配到足量的冷却液。据统计,用于伺服器机柜的液冷系统的传统分流管中,有些支管的流量会因前述损耗而大幅降低,与所预定的平均流量的最大百分比误差甚至可达到178.4%,显见这些低流量支管所负责的热源将难以获得有效的散热,这将导致整体效能下降甚至是影响使用寿命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式分流装置与包含主动式分流装置的电子设备,可使冷却液流量达到均匀分配。
6.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主动式分流装置,适于供一冷却液流通以及容置至少一流体驱动器。主动式分流装置包含一分流管。分流管包含一第一主管、一第二主管以及多个分配管。各分配管连通于第一主管与第二主管之间。第一主管与第二主管至少其中一者适于容置至少一流体驱动器。第二主管包含一第一中空柱体部、一第一隔墙部以及一第二隔墙部。第一中空柱体部具有多个第一入液口。第一入液口沿第一中空柱体部的长轴方向排列且分别连通分配管。第一隔墙部与第二隔墙部彼此相间隔地设于第一中空柱体部且沿第一中空柱体部的长轴方向延伸,从而在第一中空柱体部内形成一第一流道、一第二流道及位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之间的一容置空间。第一隔墙部具有至少一汇入口。第二隔墙部具有至少一汇出口。第一流道连通于第一入液口与至少一汇入口之间并经由汇入口连通容置空间。汇出口连通于容置空间与第二流道之间。
7.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电子设备,适于供一冷却液流通以及容置至少一流体驱动器。电子设备包含一机柜以及一主动式分流装置。主动式分流装置设置于机
柜。主动式分流装置包含一分流管。分流管包含一第一主管、一第二主管以及多个分配管。各分配管连通于第一主管与第二主管之间。第一主管与第二主管至少其中一者适于容置至少一流体驱动器。第二主管包含一第一中空柱体部、一第一隔墙部以及一第二隔墙部。第一中空柱体部具有多个第一入液口。第一入液口沿第一中空柱体部的长轴方向排列且分别连通分配管。第一隔墙部与第二隔墙部彼此相间隔地设于第一中空柱体部且沿第一中空柱体部的长轴方向延伸,从而在第一中空柱体部内形成一第一流道、一第二流道及位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之间的一容置空间。第一隔墙部具有至少一汇入口。第二隔墙部具有至少一汇出口。第一流道连通于第一入液口与至少一汇入口之间并经由汇入口连通容置空间。汇出口连通于容置空间与第二流道之间。
8.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主动式分流装置,适于供一冷却液流通。主动式分流装置包含一分流管以及至少一流体驱动器。分流管包含一第一主管、一第二主管以及多个分配管。各分配管连通于第一主管与第二主管之间。第二主管包含一第一中空柱体部、一第一隔墙部以及一第二隔墙部。第一中空柱体部具有多个第一入液口。第一入液口沿第一中空柱体部的长轴方向排列且分别连通分配管。第一隔墙部与第二隔墙部彼此相间隔地设于第一中空柱体部且沿第一中空柱体部的长轴方向延伸,从而在第一中空柱体部内形成一第一流道、一第二流道及位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之间的一容置空间。第一隔墙部具有至少一汇入口。第二隔墙部具有至少一汇出口。第一流道连通于第一入液口与至少一汇入口之间并经由汇入口连通容置空间。汇出口连通于容置空间与第二流道之间。至少一流体驱动器设于第一主管与第二主管至少其中的一个。
9.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揭露的主动式分流装置与包含主动式分流装置的电子设备,藉由在第一主管与第二主管至少其中一者内合适的位置设置流体驱动器,有助于在部分的流场处弥补因摩擦损失、局部水头损失、流体分流等因素所产生的压降,从而可确保所对应的分配管维持于所需的流量,进而达到均匀分配分流管的流量的目的并确保热源都获得足量的冷却液。
10.以上的关于本发明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11.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主动式分流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13.图3为图1的主动式分流装置的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图。
14.图4为图1的主动式分流装置的局部放大流场示意图。
15.图5为电子设备在主动式分流装置上的整体流场示意图。
1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与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的流量分配的比较示意图。
1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与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的流量分配绝对误差百分比的比较示意图。
18.图8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19.图9为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2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动式分流装置搭配传感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21.附图符号说明:
22.1、1’、1”、主动式分流装置;
23.9、9’、9”、电子设备;
24.10、分流管;
25.11、出入口侧;
26.20、流体驱动器;
27.90、机柜;
28.110、第一支管;
29.111、第一中空柱体部;
30.110a、入液侧;
31.110a1、第一入液口;
32.110b、出液侧;
33.110b1、第一出液口;
34.110c1、第一流道;
35.110c2、第二流道;
36.112、第一隔墙部;
37.113、第二隔墙部;
38.120、第二支管;
39.121、第二中空柱体部;
40.120a、入液侧;
41.120a1、第二入液口;
42.120b、出液侧;
43.120b1、第二出液口;
44.120c、第三流道;
45.130、第三支管;
46.131、第三中空柱体部;
47.130a、入液侧;
48.130a1、第三入液口;
49.130c、第四流道;
50.1121、汇入口;
51.1131、汇出口;
52.b、分配管;
53.il、入液端;
54.l、间隔距离;
55.ol、出液端;
56.pp1、第一主管;
57.pp2、第二主管;
58.s、容置空间;
59.s100~s400、s410~s420、s510~s52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60.以下将以实施方式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61.以下实施例将搭配图式进行说明,为达图面整洁的目的,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器件在图式可能会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图式中部份的特征可能会略为放大或改变其比例或尺寸,以达到便于理解与观看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目的,但这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为便于观看,部分图式中的某些结构线可能以虚线表示。
62.此外,下文中可能会使用“端”、“部”、“部分”、“区域”、“处”等术语来描述特定器件与结构或是其上或其之间的特定技术特征,但这些器件与结构并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以下文中也可能使用诸如“实质上”、“约”及“大致上”等术语,用于描述所修饰的情况或事件可能存在的合理或可接受的偏差量,但仍可达到所预期的结果。
63.另外,下文中可能使用“至少一”来描述所指器件的数量,但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其不应仅限于数量为“仅有一”的情况。下文中也可能使用“及/或”的术语,其应被理解为包括所列出项目中的任一者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64.首先,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9,其例如可为伺服器,但本发明并非以图示的电子装置的形式或规格为限。于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9是一个高功率密度的系统,因此需要借助液冷(liquid cooling)的方式来散热,以达到维持或提升效能的目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配置于电子设备9的机柜(enclosure)90的主动式分流装置1。
65.主动式分流装置1可例如配置于机柜90的一侧,且可通过从其分流管(manifold)10的入液端il注入冷却液(coolant)的方式,使冷却液均匀地分配至机柜90上所指定的各个部位,并将吸收热能的冷却液从其出液端ol排出而将热能排出于外。这里所述的冷却液可以但不限于是任何适于液冷的散热媒介,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此外,主动式分流装置1可以但不限于搭配一或多个市售的冷却液分配装置(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cdu)(未绘示),从而可预先设定所注入的冷却液的流量与压力,但本发明并非以所述的cdu的规格与数量为限。
66.通常,流体在管路流动时,会因摩擦损失(frictional loss)、局部水头损失(local loss)、流体分流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压降(pressure drop),因此,在主动式分流装置1中,这会导致冷却液随着流动距离的增加而流速下降,使越远离注入口的冷却液流量越来越少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本实施例的主动式分流装置1具有特殊的构型。
67.于此,请接续图1~图2再一并参阅图3,以具体介绍主动式分流装置1。于本实施例中,主动式分流装置1可包含一分流管(manifold)10以及多个流体驱动器20,流体驱动器20可配置于分流管10中,以通过提供动力的方式来弥补冷却液的压损。进一步来说,分流管10可包含一第一主管pp1、一第二主管pp2以及多个分配管(branch)b,第一主管pp1与第二主管pp2可为两个相间隔开的竖直管路,前述的入液端il位于第一主管pp1的一端,前述的出液端ol位于第二主管pp2,分配管b彼此相间隔且连通于第一主管pp1与第二主管pp2之间,
或者说,各该分配管b的相对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主管pp1与第二主管pp2。在此配置下,冷却液可从第一主管pp1的一端(即入液端il)进入分流管10,然后分流至分配管b后汇流至第二主管pp2,最后经由第二主管pp2的一端(即出液端ol)流出分流管10。
68.虽然本实施例的分流管10是以底端进出水的循环方式为例来说明,即入液端il与出液端ol均配置于机柜90的下半部,但本发明并非以底端进出水的循环方式为限。例如其他实施例的主动式分流装置也可改为以顶端进出水的循环方式。此外,为便于说明,分流管10同时具有入液端il与出液端ol的一侧可定义为出入口侧11。另外,为便于说明,以下将以第一主管pp1或第二主管pp2的长轴(major axis)或纵轴(longitudinal axis)作为其他器件的排列与方向性等参考基础,这里所述的长轴与纵轴(如图3的箭头a所指方向),是指第一主管pp1与第二主管pp2的延伸方向或其管体的长边(long side)的方向。
69.更进一步来说,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主管pp1为一端开通(即入液端il)而另一端封闭的中空管体,分配管b为两端开通的中空管体,而第一主管pp1的一侧可具有与分配管b连通的通孔(未绘示),以使冷却液能自第一主管pp1流入分配管b,但本发明并非以第一主管pp1及分配管b的规格为限。
70.另一方面,于本实施例中,第二主管pp2可包含一第一支管110、一第二支管120以及一第三支管130,大致上,第一支管110、第二支管120与第三支管130可为相并排的三个中空管体,这三个中空管体均为一端开通而另一端封闭,且均沿着实质上相同的方向延伸(如长轴方向)。并且,第一支管110连通于第二支管120与第三支管130之间,而第二支管120连通于分配管b与第一支管110之间,且第一支管110、第二支管120与第三支管130的开通的一端可共同构成分流管10的出液端ol。换句话说,冷却液从分配管b进入第二主管pp2后可直接沿着第二支管120向出液端ol流动,同时也可经由第二支管120流至第一支管110以及第三支管130后再汇流至出液端ol而排出。
71.详细来说,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支管110可包含一第一中空柱体部111、一第一隔墙部112以及一第二隔墙部113。第一中空柱体部111沿长轴方向(如箭头a所示方向)延伸,其外形可以但不限于是方柱或圆柱,但本发明并非以其形状为限。第一中空柱体部111可具有一入液侧110a以及一出液侧110b,分别位于第一中空柱体部111的相对两侧,如图所示,入液侧110a与出液侧110b例如是第一中空柱体部111上分别连接或接触第二支管120与第三支管130的相对两侧。
72.第一中空柱体部111还可具有多个第一入液口110a1以及多个第一出液口110b1。第一入液口110a1沿长轴方向彼此相间隔地配置于入液侧110a,第一入液口110a1为穿孔而可连通第一中空柱体部111的内部空间。第一出液口110b1沿长轴方向彼此相间隔地配置于出液侧110b。第一出液口110b1为穿孔而可连通第一中空柱体部111的内部空间。
73.第一隔墙部112与第二隔墙部113位于第一中空柱体部111中,并沿长轴方向延伸,以将第一中空柱体部111的内部空间区隔为沿长轴方向延伸的一第一流道110c1、一第二流道110c2以及一容置空间s。容置空间s介于第一流道110c1与第二流道110c2之间,其中第一流道110c1位于容置空间s靠近第一入液口110a1的一侧而连通第一入液口110a1,而第二流道110c2位于容置空间s靠近第一出液口110b1的一侧而连通第一出液口110b1。换句话说,第一流道110c1介于第一入液口110a1与第一隔墙部112之间,而第二流道110c2介于第一出液口110b1与第二隔墙部113之间。
74.此外,第一隔墙部112可具有多个汇入口1121,汇入口1121可沿长轴方向彼此相间隔地配置,且汇入口1121为穿孔,可使第一流道110c1连通容置空间s。另一方面,第二隔墙部113可具有多个汇出口1131,汇出口1131可沿长轴方向彼此相间隔地配置,且汇出口1131为穿孔,可使第二流道110c2连通容置空间s。
75.流体驱动器20例如可以但不限于是任何适于浸没于冷却液中运转的泵(pump)或风扇(fan)。于本实施例中,流体驱动器20被配置于容置空间s中,且其位置可对应汇入口1121与汇出口1131,即位于第一隔墙部112的汇入口1121与第二隔墙部113的汇出口1131之间,能用以吸引汇入口1121附近流场的冷却液并往汇出口1131带动。也就是说,流体驱动器20能在第一流道110c1、容置空间s以及第二流道110c2中形成往汇入口1121汇集并从汇出口1131汇出的流场。或者说,流体驱动器20能在整体流场中提供往汇入口1121汇流并往汇出口1131汇出的动能。
76.第二支管120可包含一第二中空柱体部121,第二中空柱体部121沿长轴方向延伸,其外形可以但不限于是方柱或圆柱,但本发明并非以其形状为限。第二中空柱体部121可具有沿长轴方向延伸的一第三流道120c。此外,第二中空柱体部121可具有一入液侧120a以及一出液侧120b,分别位于第二中空柱体部121的相对两侧,如图所示,入液侧120a与出液侧120b例如是第二中空柱体部121上分别连接或接触分配管b与第一支管110的相对两侧。
77.第二中空柱体部121还可具有多个第二入液口120a1以及多个第二出液口120b1。第二入液口120a1沿长轴方向彼此相间隔地配置于入液侧120a。第二入液口120a1为穿孔而可连通第二中空柱体部121的第三流道120c,且可分别用于连通分配管b。第二出液口120b1沿长轴方向彼此相间隔地配置于出液侧120b。第二出液口120b1为穿孔而可连通第二中空柱体部121的第三流道120c,且可分别用于连通第一支管110的入液侧110a的第一入液口110a1。也就是说,分配管b可经由第二管120的入液侧120a的第二入液口120a1连通第三流道120c,再经由出液侧120b的第二出液口120b1连通第一支管110的第一流道110c1与第二流道110c2。
78.第三支管130可包含一第三中空柱体部131。第三中空柱体部131沿长轴方向延伸,其外形可以但不限于是方柱或圆柱,但本发明并非以其形状为限。第三中空柱体部131可具有沿长轴方向延伸的一第四流道130c。此外,第三中空柱体部131可具有一入液侧130a,是第三中空柱体部131上用于连接或接触第一支管110的一侧。第三中空柱体部131还可具有多个第三入液口130a1。第三入液口130a1沿长轴方向彼此相间隔地配置于入液侧130a。第三入液口130a1为穿孔而可连通第三中空柱体部131的第四流道130c,且可分别用于连通第一支管110的出液侧110b的第一出液口110b1,以将从第一支管110的第一出液口110b1的冷却液汇流至第四流道130c。
79.请接续参阅图4,以介绍主动式分流装置1的局部流场分布。如图所示,在前述配置下,冷却液自分配管b流入第二主管pp2后,可沿着第二支管120的第三流道120c往下流动,但由于流体驱动器20的动力驱使,可使第三流道120c中靠近流体驱动器20的冷却液被吸入第二支管120的第二出液口120b1而进入第一支管110的第一流道110c1,此时,有部分的冷却液可沿着第一流道110c1往下流动,但同样地,由于流体驱动器20的驱使,仍有部分的冷却液可被吸入汇入口1121而往汇出口1131流动,自汇出口1131汇出的冷却液可沿第二流道110c2往下流动,也可经由第一出液口110b1以及第三入液口130a1进入第三支管130的第四
流道130c后再往下流动。
80.由此可知,由于流体驱动器20在第二主管pp2上的配置,虽然冷却液最终都是往下流至出液端ol,但流体驱动器20能在部分的分配管b的一侧产生相异于长轴方向的吸引力,以使部分的冷却液产生向上汇流的趋势,以弥补这些分配管b因压损而减少的流量,进而使相邻于流体驱动器20的分配管b的流量维持在所预定的值。
81.于此,可接着参阅图5,图5以箭头来表示主动式分流装置1的整体流场,但需说明的是,为了保持图面简洁,这些箭头的位置与数量仅是用于示意冷却液的流动趋势,而非用于限制或视为实际的流场状况。如图所示,自入液端il进入分流管10的冷却液可经由第一主管pp1将液体分流给分配管b,而在邻侧设置有流体驱动器20的分配管b,可受到流体驱动器20的吸引而使足量的冷却液流通其中。
82.整体来看,藉由在第二主管pp2中配置流体驱动器20的设计,可弥补冷却液在管路中因为摩擦损失、局部水头损失、流体分流等因素所产生的压降,从而可确保越远离注入口(如出入口侧11的入液端il)的冷却液能维持所需的流量,进而可确保远离注入口的分配管b能给予其所对应的热源足量的冷却液。
83.虽然本实施例的第二主管pp2内仅采用3个流体驱动器20,但通过适当位置分布,仍能在流体驱动器20的数量远少于分配管b的情况下达到整体流量均匀分配的目的。详细说明如下。
84.于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9的机柜90为一个42u的机柜,具有相当高的高度,且相应于此,分流管10的分配管b的数量也为42,为了便于界定流体驱动器20的位置,可例如以分流管10的分配管b在长轴方向上的分布范围的长度来界定,于此,可定义最靠近与最远离出入口侧11的分配管b的间隔距离表示为l,在此情况下,至少一流体驱动器20可设置于距出口侧l/2n处的位置,其中n=0,1,2,3

等大于等于零的整数,如图所示,其中一个流体驱动器20可设置于距出入口侧11约为l处的位置,另一流体驱动器20可设置于距出入口侧11约l/2处的位置,而再另一流体驱动器20可设置于距出入口侧11约l/4处的位置;或者,也以分配管b的数量来看,例如若定义最远离出入口侧11的分配管b为第1根分配管b,往出入口侧11的方向依序第1根、第2根、第3根

至最靠近出入口侧11的第42根分配管b,在此情况下,这三个流体驱动器20可分别配置于第1根分配管b旁、第21与22根分配管b旁、以及第32根分配管b旁。
85.由此,第二主管pp2内的流体驱动器20已能使所有的分配管b都达到均匀流量的效果。针对此,请接续参阅图6~图7,为具有前述流体驱动器20分布的主动式分流装置1与传统分流管,在应用于相同的42u机柜的条件下的流量及其误差百分比的比较图。如图所示,主动式分流装置1的第1根至第42根分配管b的流量趋近一致,都维持在1.0lpm(liter per minute)附近,对应图7可知,主动式分流装置1中各分配管b与平均流量的绝对误差百分比(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都被控制于10%以下,其中最大值也只有约9.09%。相较之下,传统分流管在越远离注入口的流量已远远低于1.0lpm,越靠近注入口的流量又远远高于1.0lpm,流量的浮动非常的大,对应于图7可知,传统分流管的流管中,与平均流量的最大绝对误差百分比高达178.4%。
86.由此可见,通过第二主管pp2搭配流体驱动器20的前述分布,本发明的主动式分流装置1能确保各个位置的流管都获得所需的流量,从而可实现均匀分配冷却液的目的,进而
确保所有的热源都获得足量且适量的冷却液。
87.当然,在前述的概念下,流体驱动器20的数量亦可例如依据机柜高度、分配管数量、长度等实际需求的不同进行增减,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例如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管pp2中可配置与分配管b相应数量的流体驱动器20,或是也可基于精简化、有效性、成本等考量而更进一步地减量流体驱动器20。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在机柜高度较低、分配管数量少且长度短等条件下,主动式分流装置可仅设置单个流体驱动器,并将其配置于最远离出入口侧的分配管旁,同样可使所应用的机柜获得均匀的冷却液分配。
88.此外,流体驱动器20也不仅限于设置于第二主管pp2,例如可参阅图8,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9’,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主动式分流装置1’可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分流管10与流体驱动器20,但其与前述实施例的主动式分流装置1的差异仅在于,主动式分流装置1’的流体驱动器20被容置于第一主管pp1。更具体来说,主动式分流装置1’的流体驱动器20的数量例如以三个为例,且这些流体驱动器20在第一主管pp1内的位置可相似或相同于主动式分流装置1的流体驱动器20的配置方式而被分别配置于第1根分配管b旁、第21与22根分配管b旁、以及第32根分配管b旁。在此配置下,同样可驱使足量的冷却液往特定位置的分配管b流动,从而弥补冷却液在部分流场中因摩擦损失、局部水头损失、流体分流等因素所产生的压降而实现均匀分配冷却液的目的。
89.另一方面,第一主管与第二主管的位置也可依据需求对调。例如可参阅图9,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9”,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主动式分流装置1”可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分流管10与流体驱动器20,但其与前述实施例的主动式分流装置1的差异仅在于,第一主管pp1与第二主管pp2的位置对调,使得入液端il位于第二主管pp2,出液端ol位于第一主管pp1。在此配置下,同样可使足量的冷却液往特定位置的分配管b流动,从而弥补冷却液在部分流场中因摩擦损失、局部水头损失、流体分流等因素所产生的压降而实现均匀分配冷却液的目的。
90.另外,前述实施例的主动式分流装置还可搭配一或多个传感器(未绘示)而达到自动化调整的效果。详细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动式分流装置可在其流场内设置能感应冷却液的物理数值(如流量或压力)的合适传感器,以即时地检测冷却液的流量或压力。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与位置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数值可回传至控制中心(未绘示),以让控制中心能依据实际的流场情况调整流体驱动器的输出或运转模式,以让各个流体驱动器能在其所处的流场处提供最适切的动能,进而有助于使平均流量绝对误差百分比维持于10%甚至更低。
91.具体来说,请参阅图10,将以主动式分流装置1为例来说明搭配传感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首先,于步骤s100,使用者可先设定cdu以对主动式分流装置1提供固定流量的冷却液,即,可通过cdu设定主动式分流装置1所需的平均流量,而此时的流量值也会同时传给传感器,以作为传感器后续计算误差百分比时的基准。
92.接着,于步骤s200,传感器可于每n秒检测分配管b的出口处的流量/压力,并将所检测到的值回传给cdu或控制中心。这里所述的n秒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接着或同时,于步骤s300,cdu或控制中心可依据所接收到的数值以及前一步骤所设定的流量来计算传感器所处流场的流量平均误差百分比。
93.接着,于步骤s400,cdu将判断所计算的误差百分比是否介于
±
10%之间,或者说,
cdu将判断所计算的绝对误差百分比是否为10%以下。但于此所设定的
±
10%仅是示例与达到便于说明的目的,实际上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94.若为是,则至步骤s410,流体驱动器20的输出或运转模式可保持不变,这里所述的输出或运转模式,在流体驱动器20为风扇或泵的情况时可指转速,也就是说,在所检测的流场处的流量绝对误差百分比在10%之内时,实际流量与所设定值的差异属于可接受范围,因而流体驱动器20可维持当下的转速而不需要进一步调整。接着,再回到前述步骤s200以继续检测流量/压力。
95.但,若为否,则至步骤s420,将判断所计算的误差百分比是否大于10%。若是,则代表此处的实际流量过大,则至步骤s510,令流体驱动器20的输出降低(如减少转速),以降低该流场处的流量,接着,再回到前述步骤s200以继续检测流量/压力。若为否,则代表此处流量的绝对误差百分比既不在10%之内,也没有流量过大的情况,即表示为流量过小,因此,则至步骤s520,令流体驱动器20的输出增加(如增加转速),以提升该流场处的流量,接着,再回到前述步骤s200以继续检测流量/压力。
96.补充说明的是,前述步骤s420也可改为判断所计算的误差百分比是否小于-10%,若是,则如前所述,可知该流场处的流量过小,则至步骤s520,令流体驱动器20的输出增加(如增加转速)以提升该流场处的流量,若否,则代表此处流量的绝对误差百分比既不在10%之内,也没有流量过小的情况,即表示为流量过大,则至步骤s510,令流体驱动器20的输出降低(如减少转速),以降低该流场处的流量。
97.借由前述主动式分流装置1搭配传感器的操控方式,能够即时地或是每隔特定时间地使流体驱动器20依据所处流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令流体驱动器20能相应实际流量而提供适切的驱动力,从而能动态地调整流量并确保整体流场均匀度能维持于所设定的范围内。
98.最后,补充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第二主管的构型仅为示例,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主管也可省略前述的第二支管与第三支管,在此情况下,分配管可改为直接连通第一支管的第一入液口,而第一支管的出液口可移除,以使冷却液通过汇出口后仅沿着第二流道往出液端流动。
99.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揭露的主动式分流装置与包含主动分流装置的电子设备,借由在被第一与第二隔墙部相隔开的第一与第二流道之间设置流体驱动器,可使得与该流体驱动器的位置对应或其附近的分配管产生吸引流,这有助于弥补流场因为摩擦损失、局部水头损失、流体分流等因素所产生的压降,从而可确保所对应的分配管维持于所需的流量,进而达到均匀分配分流管的流量的目的并确保热源都获得足量的冷却液。
100.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之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