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佛手套种芍药的栽培方法、佛手和芍药的加工工艺

2022-05-21 06:40: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佛手套种芍药的栽培方法、佛手和芍药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它的外形长的很像佛手。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佛手是枸橼的变种,与该种的不同处是:叶先端钝,有时有凹缺;果实长形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我国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园或果园中。果皮和叶含有芳香油,有强烈的鲜果清香,为调香原料;果实及花朵均供药用。
3.当前佛手和芍药的市场需求量都非常大,但是其产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且目前暂无将佛手和芍药进行套种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5.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佛手套种芍药的栽培方法、佛手和芍药的加工工艺。
6.具体内容如下:
7.第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佛手套种芍药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选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整地前一次透水、耕翻,施用肥料;
9.s2挖好种植穴,佛手按株行2.5~4.5m*2.5~4m进行栽培,芍药按株行0.3m*0.6m进行栽培;
10.s3佛手的采摘时间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1.第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前述得到的佛手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佛手经处理后,再经热风干燥、微波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经冷冻得到佛手片。
12.第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前述得到的芍药的加工工艺,芍药进行清炒制处理。
13.《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
14.本发明将佛手、芍药进行套种,不仅能够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同时还便于对佛手和芍药的同时管理,进而能够使得产量提高,节约劳动力;通过对种植地的选择以及处理,设定佛手和芍药的种植密度,形成了适宜佛手和芍药生长的生态环境;能够大幅提升佛手和芍药的产量以及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不同栽培密度对佛手和芍药产量的影响;
16.图2为不同采收期佛手中橙皮苷含量;
17.图3为不同采收时间对佛手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18.图4为热风干燥曲线;
19.图5为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佛手片黄酮含量的影响;
20.图6为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佛手片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21.图7为微波干燥曲线;
22.图8为不同微波干燥温度对佛手片黄酮总量的影响;
23.图9为不同微波干燥温度对佛手片维生素c含量变化温度的影响;
24.图10为冷冻干燥曲线;
25.图11为冷冻干燥不同预冻温度对佛手片黄酮总量的影响;
26.图12为冷冻干燥不同预冻温度对佛手片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8.实施例
29.《栽培工艺的具体步骤》
30.1.1种苗繁育
31.佛手本身不产生种子,因此扦插和嫁接是佛手最主要的传统繁育方式。
32.1.2选地整地
33.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向阳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整地前灌一次透水,土壤耕翻30cm左右,结合整地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hm2,或生物有机肥400~500kg/hm2或15:15:15的三元硫酸钾型复合肥30kg和4kg辛硫磷颗粒每公顷混匀后施用,整平耙细。腐熟有机肥、生物有机肥选用现有技术即可。
34.1.3种植密度
35.设计出佛手的种植密度,按株行距2.5
×
2.5、3
×
3、3.5
×
3.5、4
×
4、4.5
×
4.5等5个规格进行栽培,挖好种植穴,穴的规格长为80cm,宽80cm,高60cm。芍药按株行距为0.3
×
0.6m进行栽培,穴深0.1~0.15cm。佛手套作芍药需以树干为中心留出1m的距离不进行栽培,其余地方均种植芍药。对佛手套作芍药的株行距进行分组,方案a(ck,改良前的种植密度):3
×
3.5m和0.3
×
0.6m;方案b:2.5
×
2.5m和0.3
×
0.6m;方案c:3
×
3m和0.3
×
0.6m;方案d:3.5
×
3.5m和0.3
×
0.6m;方案e:4
×
4m和0.3
×
0.6m;方案f:4.5
×
4.5m和0.3
×
0.6m,并分为6小区,每个小区为10
×
10m。
36.图1为不同栽培密度对佛手和芍药产量的影响。由图1可知,佛手和芍药的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方案b、e和f佛手和芍药的产量均小于ck组,且方案f与ck相比佛手和芍药的产量分别显著下降了18.17%和18.47%(p<0.05)。与其相反的是,方案c和d佛手和芍药的产量均大于ck组,且方案d佛手和芍药的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ck相比分别增加了417.14和512.89kg。综上所述,因为方案d佛手和芍药的产量均为最大值,所以可选择为最佳栽培密度。
37.1.4排灌技术
38.佛手套作芍药时应注意小苗、弱苗、低温、促花和幼果时少浇水;高温暴晒时早晚浇水,特别要注意避免中午浇水;幼果期注意控制水分。夏秋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浇水,春秋两季可在上午9时以后进行,浇则浇透。浇水前先将土疏松,再缓慢浇水。长势旺的壮龄佛手应多浇水,培养土沙质的宜多浇水,若黏性重的则少浇水,长势旺的需待土壤干燥后才能浇水。芍药喜干燥,多雨季节应及时排水,以减少根病。
39.1.5施肥管理
40.佛手需肥量较大,但要薄肥勤施,切忌伤肥。同时以腐熟人粪尿、猪栏肥、饼肥、鸡粪为主,少施化肥。
41.对于基肥,每穴25kg猪粪或1~1.5kg豆饼和0.5~1kg磷肥,混匀后起墩。但要注意立即种植植株的基肥应混匀后放入穴下部,避免种植后与根系直接接触;
42.催花肥:2~3月春梢抽出现蕾并转绿开花时候,按挂果50kg/株,每株施尿素100g、复合肥500g、有机肥10kg,条沟施肥;
43.保花肥:需及时补充幼果生长所需营养,每株施复合肥250g、粪水20kg;在结果初期,用15%多效唑或0.2%硼砂 0.2%磷酸二氢钾喷施可提高坐果率;
44.在6月中上旬,佛手迅速生长,夏梢抽发,施肥以水肥和磷钾肥为主,少施氮肥,每株施高钾复合肥2 50g、粪水20kg;
45.在结果期,可用0.3%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2~3次;
46.在果实生长后期,9~10月为并抽发秋梢为翌年结果母枝,此时,可在秋梢萌芽前每株施尿素150g、粪水20kg,以恢复树势。
47.我们还可以对佛手进行根外施肥,其常用肥料有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稀土复合肥和光合微肥等。
48.芍药喜肥,栽培当年,由于初生根需肥较少,不可追肥,故于栽种后第2年3月,施人粪尿22500~30000kg/hm2;栽种后第2年5月和7月,每次施人畜粪尿22500kg/hm2和菜饼375kg/hm2;栽种后第3年3月,施人畜粪尿22500kg/hm2、过磷酸钙150kg/hm2;栽种后第3年11月,施栏肥22500kg/hm2;栽种后第4年于3、4月下旬,各次施人畜粪尿22500kg/hm2,加过磷酸钙45kg/hm2;每年5~6月为芍药生长发育盛期和开花期,需肥量最大,可用5%过磷酸钙溶液进行根外追肥,增产效果显著。还可在栽种后的第1年起,每年4、5、10月分别用5号abt生根粉3~5mg/l溶液进行叶面喷施1次,效果较好。
49.1.6整形修剪
50.佛手生长快,分枝多,抽梢能力很强(每年3~4次)。根据树龄不同,修剪方式也有所差异,整形最好选择自然开心圆头形为主,这样能充分利用光能,为佛手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对于幼树修剪四季均可进行,主干保留3~4个分布均匀健壮枝条,及时抹去多余新芽只保留生长需要。新梢需及时摘心控制,培养良好树冠形状。截短或疏剪徒长枝,剪去过密枝、衰弱枝、病虫枝、枯枝及其他影响树冠培养的枝条。结果树需每年修剪2次,一次在3月春季发芽前,一次在7月底至8月中上旬。
51.1.7摘蕾
52.为了使养分集中供应根状茎增长,除种植株保留5~6个花蕾外,其余都要适时摘除,一般在7月中旬~8月上旬分2~3次摘完,摘蕾时需尽量保留小叶,不摇动植株根部,摘
蕾应选择晴天进行。留种的植株可适当去掉部分花蕾,使种子充实饱满。
53.1.8佛手的病虫害防治
54.1.8.1炭疽病
55.治理方法为冬季清园,剪除清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防止病菌越冬传播。经研究,冬季喷1次0.8~1
°bé
石硫合剂,可有效减少树体上的病原菌。或者可选用溴菌腈1000~1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福连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6.1.8.2溃疡病
57.防治方法为清园,彻底剪除病害叶、枝、果并集中销毁,剪除前先喷施铜制剂,减少传播病源。在新梢长出和叶片转绿期,选用氢氧化铜等铜制剂或农用链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每隔7天喷药1次,连续喷药3~4次;谢花10天后开始喷药,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铜制剂须单独使用,其他药剂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氮肥使用量。
58.1.8.3疮痂病
59.防治应在春季温度15~25℃期间进行,防止病菌侵害幼嫩组织。严格实行检疫,防止外来病菌传入;加强栽培管理和冬季修剪清园,清除并集中烧毁园内落叶,喷0.5波美度石硫合剂封园,减少病菌越冬。在春芽萌发及落花2/3时喷药,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可用0.5%~1%的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60.1.8.4红蜘蛛
61.防治红蜘蛛需要秋冬季清园,烧毁枯枝落叶,可利用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释放胡瓜钝绥螨,同时利用生草法、诱虫灯、生物农药等配套措施,使产业运作更加安全高效。冬季清园可选用克螨特乳油,或者73%炔满特乳油。春、秋萌芽至叶片转绿期,观察到螨、卵比1:1时施第一次药,隔7~10天施第二次药,可选用甲氰菊脂、螺螨脂、哒螨灵、炔螨特、阿维菌素等轮换使用进行化学防治。
62.1.8.5潜叶蛾
63.为防治潜叶蛾,需冬季刷白,堵塞树干裂缝。冬季清园修剪时,及时清除烧毁藏有越冬虫蛹和幼虫的枝梢和叶子,以减少害虫基数。集中修剪,使发芽整齐,对抽发时间迟的晚春梢和零星抽发的夏秋梢及时摘除,抑制虫源。待秋梢齐发至新芽2~3mm时,选用菊酯类、吡虫啉等药剂在植株和地面喷洒,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
64.1.8.6介壳虫
65.每年5月中旬-6月中旬是大多数蚧类的若虫时期,也是防治最佳时期,夏梢展叶初期和秋梢展叶初期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柑橘介壳虫的天敌包括瓢虫、寄生蜂、寄生菌等,对此应保护瓢虫等天敌昆虫越冬,实施生物防治。
66.1.9芍药的病虫害防治
67.1.9.1灰霉病
68.防治方法:

搞好田园卫生。植物生长期及时剪除发病株枝叶与花朵,秋后剪除并及时清理枯枝、落叶、败花及杂草等。

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肥,避免过多施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有机肥要充分腐熟;

选择砂壤土栽培,适量浇水,避免渍水,防止烂根;


育无病壮苗。选择生长健壮、无病的母株作分株繁殖植物。合理密植。

植株需合理密植,加强修剪,改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发病率。

清除病叶,集中烧毁;

雨后及时清沟排水;

轮作;

精选芍芽并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泡15min后下种;

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10d施1次,连喷3~4次。
69.1.9.2锈病
70.防治方法:

及时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

在园圃周围避免以松属植物作为隔离树种或周围杜绝种植该种植物。

清理药圃,残株落叶集中烧毁。

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
71.1.9.3软腐病
72.防治方法:

贮藏芍芽的砂土,须经地亚农消毒处理,贮藏地要通风干燥。

芍药加工做到勤翻薄摊,防腐烂。

清理药圃,残株落叶集中烧毁。

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
73.1.9.4地下害虫
74.防治方法:

可用锌硫磷2kg/667m2,制成毒土,结合整地撒入土中毒杀。

可用毒饵诱杀或清晨在田间人工捕杀。
75.1.9.5芍药白粉病
76.防治方法:

秋末及时将地上部分剪除并清理烧毁;

花后及时疏枝,剪除残花;

发病较轻时及时摘除病叶并烧毁,保持田园卫生。
77.1.9.6芍药炭疽病。
78.防治方法:

搞好田园卫生;

病害流行期及时摘除发病组织;

秋冬季节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数量及来源。
79.1.10佛手土壤要求
80.佛手的生长状况与土壤的质地有直接关系。佛手挥发油产量和化学成分(质量)与一些土壤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土壤颗粒的大小和分布(质地)直接影响佛手挥发油产量和与香味有关成分含量。高沙质含量土壤对佛手挥发油质量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它降低了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的百分含量而增加柠檬烯含量,但是与挥发油的香味关系不大;粉沙和粘土的作用则相反,它提高了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的百分含量而降低了柠檬烯含量。另外,土壤的化学成分对佛手挥发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小。土壤中有机质、总氮和可交换钾的含量与佛手油产量和质量无关;可吸收的磷只影响挥发油中一些微量成分,如:β-蒗烯(beta-pinene)、月桂烯(myrcene)、β-石竹烯(beta-caryophyllene)等;总caco3、ph和mg 相对含量影响佛手油产量和质量;而钙离子只与芳樟醇有直接正向关系。
81.1.11芍药的土壤要求
82.芍药是深根系作物,要求土层厚、疏松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在粘土和沙土中生长较差,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土壤含氮量不宜过高,以防止枝叶徒长,生长期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使枝叶生长。
83.2、佛手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84.考虑到当地农户的传统佛手采摘时间,本试验于八月底对佛手果实进行采摘,共设置6个采收时间,每隔7d采收一次:c1(8月27日)、c2(9月3日)、c3(9月10日)、c4(9月17日)、c5(9月24日)、c6(10月1日)。每个时期随机选取树势树龄一致的5棵树,分别于每棵树
的东南西北和顶端5个方向各采摘4个果实,每个日期共采收100个果实。测定每个采收时间佛手的折干率、含水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橙皮苷含量、柚皮苷等6种有效成分含量、鲜果和干品的挥发油含量和组分。
85.2.1不同采收时间掉佛手折干率、含水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86.对不同采收时间佛手折干率、含水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不同采收时间的佛手折干率大小依次为:c4》c5》c6》c2》c3》cl;6批不同采收时间的佛手含水量均符合药典中规定的佛手干品水分不得超过15.0%;醇溶性浸出物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依次为:c5》c4》c6》c3》c2》c1。
87.表1不同采收时间佛手的折干率、含水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0088][0089]
2.2不同采收时间对佛手橙皮苷含量的影响
[0090]
采用hplc法测定6批不同采收期佛手中橙皮苷含量,同时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橙皮苷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x)制作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18.801x-33.232,线性范围为0.15~0.005mg/ml,r=0.9999,相关性良好。根据样品测定所得的峰面积值代入标准回归方程中,计算其橙皮苷含量。并得出结果为橙皮苷含量依次为:c4(0.1178%)》c5(0.0901%)》c3(0.0794%)》c6(0.0703%)》c2(0.0631%)》c1(0.0528%),随着采收时间的变化,佛手干橙皮苷含量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适宜的采收时间可以显著提高药材佛手的药用品质,c4和c5采收的佛手橙皮苷含量远远高于药典中规定的含量。
[0091]
2.3不同采收时间对佛手橙皮苷等6种成分含量的影响
[009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佛手中7-羟基香豆素、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槲皮素和佛手柑内酯6种成分的含量。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结果显示6种对照品溶液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r》0.99)。结果如图2所示。
[0093]
取6批不同采收的佛手干品粉末各0.5g,采用hplc法测定6种成分的含量。每个样品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由结果可知,随着采收时间的变换,中药材佛手片中这6种成分的含量均呈现出不同变化。7-羟基香豆素含量依次为:c3》c4》c2》c5》c1》c6;橙皮苷含量依次为:c4》c5》c3》c2》c6》c1。不同采收时间的佛手槲皮素含量差异性均不大。佛手柑内酯含量随着采收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4采收的佛手柑内酯含量最大,并且与其余5批次采收时间佛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0094]
表2回归方程和线性范围
[0095][0096]
表3不同采收时间佛手多种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
[0097][0098]
2.4挥发油含量测定
[0099]
分别提取不同采收时间佛手的鲜果和干品的挥发油,各采收时间佛手的挥发油含量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鲜果挥发油含量依次为:c4(0.3233%)》c5(0.32%)》c3(0.30%)》c2(0.27%)》c6(0.2133%)》c1(0.1334%);干品挥发油含量依次为:c4(0.63%)》c5(0.52%)》c3(0.41%)》c2(0.30%)》c6(0.27%)》c1(0.2667%),不同采收时间佛手鲜果和干品挥发油含量具有较大差异(p<0.05)。佛手中鲜果和干品挥发油含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说明了随着采收时间的后推,佛手果实也在不断成熟,挥发油含量不断积累,当采收时间为c4时大部分佛手果实处于成熟状态,此时佛手的挥发油含量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衰老变化导致挥发油含量降低。
[0100]
2.5佛手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0101]
综上所述,佛手的折干率、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橙皮苷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四次(c4)采收时间中达到最大值,折干率14.65%,醇溶性浸出物28.19%,橙皮苷含量0.1178%。含水量均符合药典中的规定标准,其中以c4、c3佛手的含水量较低。一测多评中随着采收时间的变化,中药材佛手片中这6种成分的含量均呈现出不同变化,其中橙皮苷含量符合药典规定的含量,同时与药典橙皮苷测定方法中测得的橙皮苷含量变化一致。7-羟基香豆素、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槲皮素和佛手柑内酯6种有效成分含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4采收的佛手6种有效成分含量综合评价最高,其次为c5。佛手中鲜果和干品挥发油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采收时间为c4时佛手的挥发油含量达到最大值,此时大部分佛手果实处于成熟状态。不同采收时间佛手挥发油成分
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中表现为,鲜果佛手挥发油组分含量达较好为采收时间c2、c3;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不同采收时间佛手的折干率、醇溶性浸出物、鲜果挥发油、干品挥发油、7-羟基香豆素、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槲皮素、佛手柑内酯和挥发油含量(表4),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间佛手的关联度依次排序为:c4>c3>c2>c5>c1>c6,所以9月17号(c4)为最佳采收时间。
[0102]
表4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
[0103][0104]
3、佛手片的加工技术
[0105]
3.1佛手热风干燥方法
[0106]
将经过切片后的佛手进行热风干燥。分别设定a组的热风干燥温度为55
±
2℃(低温组)、干燥时间6h。b组的热风干燥温度为65
±
2℃(中温组)、干燥时间5h。c组热风干燥温度75
±
2℃(高温组)、干燥时间4h。d组变温干燥55-75-65℃(低高中温组)、每个阶段1.5h。e组变温干燥组75-55℃(高低温组),每个阶段1.5h。干制结束时水分控制在8%-10%。热风干燥结束后测定佛手片黄酮含量和vc含量。
[0107]
3.1.1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佛手片含水量的影响
[0108]
经不同温度干燥后的佛手片都达到了安全含水率,由图4可以看出c组(高温组)达到佛手片安全含水率所用时间最短,a组(低温组)达到佛手片安全含水率所需时间最长,干燥速率最低,变温干燥d组达到佛手片安全含水量所需的时间略高于高温组,变温干燥e组达到佛手片安全含水率所需时间略小于低温组,可能是由于e组在热风干燥初期由于干燥温度较高,出现表面失水速度大于内部扩散速度,造成便面出现表面硬化,在后面温度降低后动力达不到内部水分通过硬化的表面向外扩散的能量,因此干燥速率下降。
[0109]
3.1.2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佛手片黄酮含量的影响
[0110]
用不同的方法对类黄酮进行提取(水提和乙醇提),由图5可以看出经热风干燥后的佛手片,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黄酮总量存在一定差异,例如用乙醇提取的到总量均比采用水提取得到的总含量高。由于黄酮类物质大多为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可以解释为什么乙醇提取得到的黄酮比水提到多。由图5可以得出佛手片经热风干燥后,不管是水提法还是醇提法,其中a组(低温组)黄酮总量最高,分别为9.56mg/g和19.63mg/g。可能由于a组热风干燥温度最低对黄酮类活性物质活性影响较小。水提法中c组(高温组)黄酮总量最低,为9.04mg/g。醇提法中b组(中温组)黄酮总量为19.48mg/g。变温组d组(低高中温组)黄酮总量19.24mg/g。变温组e组(高低温组)黄酮总量最低,为19.14mg/g。解释为:由于这两种热风干燥的温度比较高,导致黄酮成分有被部分损坏。
[0111]
3.1.3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佛手片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佛手中所含维生素中,vc的占比最大。根据文中图6分析可知,佛手片经热风干燥后,a组(低温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
22.22mg/100g。c组(高温组)维生素c含量最低,为17.75mg/100g。这是由于维生素c的性质决定的,维生素c对热比较敏感,在高温下会发生氧化,氧化后生成的物质失去还原性。其中b组(中温组)维生素c含量稍低于a组(低温组),为20.75mg/100g。这是因为中温组温度不太高,对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大,变温组e组(高低温组)维生素c含量为18.95mg/100g。但变温组d组(低高中温组)维生素c含量低于变温组e组(高低温组),为18.30mg/100g。可能是由于虽然变温组e组(高低温组)热风干燥开始是温度较高,发生表面硬化现象后,佛手片内部水分向外扩散缓慢,因此,内部长时间是一个高水分环境后温度降低后,水分缓慢消失,对vc的活性影响较小。
[0112]
3.2佛手片微波干燥方法
[0113]
将经过切片后的佛手进行微波干燥。其中微波的干燥功率设成1200w,并分别设定wa组干燥温度70℃、wb组干燥温度75℃、wc组干燥温度为80℃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干制结束时产品的含水率为8%-10%。微波干燥结束后测定佛手片黄酮含量和vc含量。
[0114]
3.2.1不同微波干燥温度对佛手片含水量的影响
[0115]
在微波干燥的条件下,物料内部升温和表面蒸发式同时进行的,故干燥速率较快、效率高、耗能低,但每次处理的物料较少,在干燥后期,如果控制不当还会导致物料的品质降低。由图7可知,当微波干燥功率不变,随着微波干燥温度的增加佛手片完成干燥的时间缩短,干燥水分比的曲线变化趋势也较大,当干燥温度为80℃时,达到佛手片的安全含水量后,制得的佛手片色泽发暗,产品外观不佳,当微波干燥温度为70℃时,达到佛手片的安全含水量所需的干燥时间最长,在工厂生产中也不能使利益最大化,如果仅考虑微波干燥温度对水分变化的影响,75℃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温度,在该温度下制得的佛手片品质较好,且所用时间适当。
[0116]
3.2.2不同微波干燥温度对佛手片黄酮总量的影响
[0117]
用不同的方法对类黄酮进行提取(水提和乙醇提),由图8可以看出经过微波干燥后的川佛手片,黄酮总量用乙醇提取到的都高于水提取得到的。因为绝大部分黄酮是有机物,因而相似相溶原理可以很好解释这个结论。多组实验过程乙醇提取的黄酮组里,其中微波干燥低温组70℃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5.05mg/g,微波干燥高温组80℃的总黄酮含量最低,为13.89mg/g,在水提取得总黄酮组中,与乙醇提取有相同的规律,由此可总结出:对微波干燥后的总黄酮含量起主要决定因素的是不同微波温度。
[0118]
3.2.3不同微波干燥温度对佛手片维生素c含量变化温度的影响
[0119]
由图9可以看微波干燥wb组(中温组75℃)中vc含量较高,为14.88mg/100g,微波干燥wa组(低温组70℃)中vc含量次之,为14.86mg/100g,微波干燥wc组(高温组80℃)中vc含量最低,为14.06mg/100g,这可能是由维生素c的一些性质决定的,由于维生素c对热比较敏感,高温组的温度最高,对vc破坏较为显著,因此,微波干燥高温组的维生素c含量低。微波干燥中温组的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是由于中温组相对于低温组而言干燥时间短,由于维生c对热比较敏感,维生素c在高温下所处时间短,因此微波干燥中温组维生素c含量较高。
[0120]
3.3佛手片冷冻干燥方法
[0121]
将切片处理的佛手作冷冻干燥,其中真空冷冻机的具体工作参数及条件为:升华温度为35℃、预冻温度分别为-40℃(la组)、-35℃(lb组)、-30℃(lc组),真空度1pa,隔板温度20℃。当到实验所需预冻温度后打开真空泵,抽取真空,同时开始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直
到材料的含水率变为8%-10%。冷冻干燥结束后测定佛手片的黄酮含量、vc含量。
[0122]
3.3.1不同真空冷冻干燥温度对佛手片含水量的影响
[0123]
在高水分含量下,一些微生物很容易生长繁殖,对植物的可使用性和可贮藏性构成威胁。由图10可以得出不同预冻温度对佛手片在干燥速率方面未造成显著作用。
[0124]
3.3.2不同真空冷冻干燥温度对佛手片黄酮总量的影响
[0125]
用不同的方法对黄酮进行提取(水提和乙醇提),由图11可以看出用乙醇提取的总黄酮含量均高于用水提的总黄酮含量,这可以用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选择提取的方法要根据被提取物质的性质来进行选择。黄酮类化合物均为有机物,因此选择有机溶剂乙醇提取法要比水提法的效果好。在水提法下,冷冻干燥-40℃时黄酮含量最高,为9.76mg/g。-30℃时黄酮含量最低,为9.67mg/g。但是三者并没有特别的差别,也可以确定预冻温度对冷冻干燥的川佛手片的影响不大。在醇提法中,同样是预冻温度-40℃组的黄酮含量最高,为19.98mg/g。-30℃的黄酮含量最低,为19.86mg/g。但三者黄酮含量也没有太大差异。
[0126]
3.3.3不同真空冷冻干燥温度对川佛手片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
[0127]
佛手中含有很多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由图12可以看出la组(-40℃)预冻温度条件下维c含量最高,为30.08mg/100g。lc组(-30℃)时维c含量最低,为30.01mg/100g。三种预冻温度条件下干燥佛手片维生素c含量都比用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所得维c含量高很多。因此,冷冻干燥处理方法可以很好地保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0128]
3.4佛手最佳加工方式的确定
[0129]
(1)综合考虑佛手片干燥后的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干燥速度和经济效益方面分析,变温干燥组d组55-75-65℃(低高中温组)干燥后的佛手片中的维生素c和总黄酮含量较高,总黄酮活性最好,相对于其他干燥组而言适合工厂进行对川佛手的干制。
[0130]
(2)微波干燥处理方法可以保持物料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相一致,并且在微波功率处于1200w,干燥温度为70℃低温组时,佛手片中的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较高,总黄酮活性最好。但微波干燥,每次处理量比较小,在工厂化生产中应用的还是比较少。
[0131]
(3)与其他干燥方法相比较,冷冻干燥在佛手片的色泽、维生素c和营养上都最大程度的得到保留,且总黄酮含量的清除率较高,总黄酮活性最好。不过冷冻干燥时间较长,且设备比较昂贵,所以,冷冻干燥在工厂化生产中应用的很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相比较热风干燥方法还是比较普遍的干燥方式。
[0132]
4、芍药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0133]
传统认为芍药的采收时间多在8~9月,本实验共设置8个采收时间,每隔30d采收一次:c1(6月4日)、c2(7月10日)、c3(8月11日)、c4(9月8日)、c5(10月11日)、c6(11月12日)、c7(12月4日)、c8(1月2日),每个时期随机选取大小一致的5株芍药,测量芍药的α,β-淀粉酶活性以及芍药苷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考察。
[0134]
4.1不同采收期对芍药根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0135]
本研究显示芍药根中淀粉酶活性及其分解产物可溶解性糖的变化与芍药生长的生理周期十分吻合(表5),6月至9月(c1~c4)叶片、茎段仍能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但高温不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该时期可溶性糖含量并不高。随地上部分逐渐枯萎,可溶性糖含量缓慢上升。10月(c5)和11月(c6),此时地上部分已枯萎,温度降低,对于根部的养分供应暂停,淀粉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迅速增高,以抵御低温可能带来的胁迫以及保证新根的
生长。故此时含量达到实验期内的最大。12月(c7)和1月(c8),芍药已完全进入休眠期,部分糖分被新根生长所消耗,故此时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均开始降低。
[0136]
β-淀粉酶只有在种子萌发和出苗时期比较活跃。但芍药根中7月(c2)和11~12月(c6~c7)β-淀粉酶活性有升高,显示芍药根内可能有不同的生理机制启动,因此这一时期不适宜作为芍药的采收期。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实验考察。
[0137]
表5不同采收时间芍药根中淀粉酶活性(mg
·
g-1
·
min-1
)
[0138][0139]
4.2不同采收期对芍药根中芍药苷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0140]
芍药苷含量总体变化不大,分别在7月(c2)和12月初(c7)出现2个高值(表6)。从芍药生理周期来看,芍药苷含量似与芍药根的干物质积累成反比。传统认为芍药一般在栽植3~4年后采收,收获期多为8~9月。本实验中,芍药苷在7月和11~12月出现高值,但此时β-淀粉酶活性有升高,不适宜采收。而10月可溶性糖含量出现突然增大,11月底~12月初到达最高,此时采收芍药中淀粉大量转化,粉性不足,且水煮过程中可溶性糖损失过大会导致得率降低。因此芍药采收不宜晚于10月。而此时期内芍药苷含量却呈现轻微下降趋势。
[0141]
表6不同采收时间芍药根中芍药苷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
[0142]
采收时间芍药苷(%)可溶性糖(%)c12.861.513c23.452.938c32.963.010c42.603.321c52.7814.782c63.0117.724c73.465.871c82.706.758
[0143]
4.3芍药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0144]
综合上述变化,建议芍药的收获期在其自然倒苗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宜。
[0145]
5、芍药的加工技术
[0146]
5.1实验方法
[0147]
5.1.1实验仪器
[0148]
waters 600-2487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600四元高压输出泵,waters-2487双通道紫外可见光检测器,waters-millennium32色谱管理软件),bsa2234型电子分析天平(sartorius),ks-c型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宁波海曙科生超声设备有限公司),fw100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0149]
5.1.2实验材料
[0150]
新鲜芍药材,乙醇(分析纯),乙腈(色谱纯),双蒸水,芍药苷标准品(中国标准物质销售中心,批号1110736-200731)、苯甲酸、苯甲酰白芍苷(自制,纯度>98.00%)。
[0151]
5.1.3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0152]
取新鲜芍药材净制后,分成三组,a组采用切制处理;b组采用清炒炮制;c组采用酒炙炮制,然后将制好的药材粉碎,过40目筛备用。精密称取三组粉末各0.1g,至于锥形瓶中,加入35ml 75%乙醇,超声处理30min,放冷,过滤,滤渣再次以相同方法提取,合并滤液,将续滤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75%乙醇至刻度线,定容,得到供试样品。上述a组、b组、c组均为现有常规技术。
[0153]
5.1.4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芍药苷标准品38.25mg于50ml容量瓶,加75%乙醇溶解、定容,既得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对照品苯甲酸、苯甲酰白芍苷各0.74、0.61mg,按相同方法处理,得对照品溶液。
[0154]
5.1.5混合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0155]
精密量取上述3种对照品溶液各500μl,置于50ml容量瓶中,混匀后使用流动相定容,既得。
[0156]
5.1.6色谱条件
[0157]
色谱柱:aglient zorbax sb-c18柱(4.6mm
×
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进样量:10μl。
[0158]
5.1.7线性关系
[0159]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μl,2μl,4μl,10μl,20μl,分别进样,以样品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做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见表7。
[0160]
5.1.8精密度实验
[0161]
吸取10μl混合对照品溶液,在设计色谱条件下,连续重复检测5次,检测三种对照物质的峰面积。计算得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苷的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1.57、0.56、1.40,表明了实验精密度良好。
[0162]
表7三种组份的线性回归方程以及r2值
[0163][0164]
5.2不同加工方法处理芍药后三种测定成分的含量
[0165]
通过对比混合对照品溶液可以看出,芍药苷出峰的保留时间在16.5min左右,苯甲酸出峰的保留时间在25.8min左右,苯甲酰芍药苷出峰的保留时间在36.1min左右。三种炮
制方法处理芍药后三种测定成分的含量,见表8。由表7可见a组的三种测定成分均为最高,b组次之,c组最少。
[0166]
表8不同加工方法处理芍药后三种测定成分的含量
[0167][0168]
5.2芍药最佳加工方式的确定
[0169]
本实验证明了切制芍药对芍药的化学成分影响最小,清炒使得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稍微有所损失,可能是因为加热引起的,而酒炙使得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损失较多,可能因为这三种均能溶液乙醇,加之处于加热状态,故导致此三种化学成分损失较多。虽然切制芍药中化学成分相对最接近原药材,但是生产过程中较费工时,而且容易发臭、发粘、变黑,严重影响了药材的质量,而酒炙又容易比较溶液的影响到芍药中的化学成分,所以相对于此三种加工炮制的方法,清炒制芍药是最适宜的加工方法。
[01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