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交通护栏上夜光涂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5-21 06:21: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夜光涂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交通护栏上夜光涂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夜光涂料是指夜光粉与涂料(透明油墨或透明油漆)等的混合物,在制备时,一般选取粒径较小的夜光粉,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比较光滑,且不会因为夜光粉的比重较大产生沉淀。目前的夜光粉在与涂料制备混合的过程中,常常内部具有较多气泡,这样导致夜光涂料涂刷于交通护栏或其余物件上时会留下麻点,整体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交通护栏上夜光涂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制备的夜光涂料内部气泡少,质量稳定,涂刷于交通护栏后整体美观,效果较佳。
4.一种应用于交通护栏上夜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取夜光粉和涂料,夜光粉和涂料的重量比例为1:1-1:4;
5.b、将夜光粉全部加入搅拌器,再添加涂料至涂料将夜光粉完全覆盖,放置0.5h-1h;
6.c、将剩余的涂料加入搅拌器搅拌均匀。
7.优选地,所述涂料为透明油墨或透明油漆。
8.优选地,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罐1、搅拌电机、环形台4、第一环形板5和第二环形板6,所述搅拌罐1内腔呈圆柱状,转动轴2转动设置于搅拌罐1顶壁上,转动轴2的顶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动轴2上连接有多块转动片3,转动片3位于搅拌罐1内腔,搅拌电机启动能够带动转动轴2和转动片3转动产生顺时针水平旋转的气流;
9.所述环形台4的顶壁与搅拌罐1的内顶壁连接,环形台4的外圆周壁与搅拌罐1的内圆周壁连接,环形台4的内壁从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上整体向下倾斜,第一环形板5的外壁与环形台4的内壁连接,第一环形板5的内径小于环形台4顶端的内径,第一环形板5顶壁上开有第一环形槽11,第二环形板6位于第一环形板5和环形台4下方,第二环形板6的外圆周壁与搅拌罐1的内圆周壁连接,第二环形板6的内径小于第一环形板5的外径,第二环形板6的顶壁设置有第二环形槽12,转动片3底端的高度低于第二环形板6的高度,转动片3顶端的高度高于第一环形板5的高度;
10.第一环形槽11的底壁开设第一排风孔,搅拌罐1底壁的中部固定有中部排风管8,中部排风管8的顶端连接有进风管9,进风管9的顶端与第一排风孔连接,中部排风管8上连接有多根弧形排风管13,多根弧形排风管13纵向分布,弧形排风管13水平设置,从中部排风管8进入弧形排风管13内的气体在弧形排风管13内顺时针运动后排出;
11.搅拌罐1的底壁设置有多根交换管10,交换管10的顶端与第二环形槽12连通,交换管10上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弧形进料管14和弧形排料管15,弧形进料管14位于弧形排料管15
上方,溶液顺时针运动进入弧形进料管14内,然后经过交换管10进入弧形排料管15内,从弧形排料管15顺时针运动后排出,多根交换管10上的弧形进料管14的高度具有差异,多根交换管10上弧形排料管15的高度具有差异,交换管10的顶端设置有电磁阀,多根交换管10分为两组,两组交换管10上电磁阀交替打开;
12.进料管7穿过搅拌罐1的顶壁进入搅拌罐1内腔,进料管7的底端位于第二环形板6下方,进料管7上设置有进料阀门,搅拌罐1底部开有排料孔,排料孔处设置有排料阀门。
13.优选地,所述弧形排风管13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允许气体从弧形排风管13排出。
14.优选地,所述中部排风管8内具有多个独立排风通道,一根弧形排风管13与其中一个排风通道连通,弧形排风管13与排风通道一一对应。
15.优选地,所述搅拌罐1采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16.优选地,所述搅拌罐1内腔设置有气压传感器。
17.优选地,所述搅拌罐1的外底壁设置有加热装置。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对夜光粉和涂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添加涂料至涂料将夜光粉完全覆盖,放置0.5h-1h,此时涂料对夜光粉的覆盖程度较低,等待气体排出后,再加入剩余的涂料,进行混合搅拌,这样生产出来的夜光涂料内部的气泡较少,质量稳定,涂刷于交通护栏后整体美观,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0.图1为本发明中搅拌罐剖面的主视图。
21.附图中,1-搅拌罐,2-转动轴,3-转动片,4-环形台,5-第一环形板,6-第二环形板,7-进料管,8-中部排风管,9-进风管,10-交换管,11-第一环形槽,12-第二环形槽,13-弧形排风管,14-弧形进料管,15-弧形排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3.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4.实施例1
25.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交通护栏上夜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选取夜光粉和涂料,夜光粉和涂料的重量比例为1:1-1:4;b、将夜光粉全部加入搅拌器,再添加涂料至涂料将夜光粉完全覆盖,放置0.5h-1h;c、将剩余的涂料加入搅拌器搅拌均匀。
26.本实施例中所述涂料为透明油墨或透明油漆。
27.传统的制备工艺,首先将定量的夜光粉全部加入搅拌器,然后将涂料全部添加于搅拌器内,进行混合搅拌均匀,这种方式由于开始的时候夜光粉的粉末之间具有空气,直接将涂料全部加入混合搅拌后,涂料对夜光粉覆盖较为严实,导致夜光粉末之间的气体无法排出,这样生产出来的夜光涂料内部具备较多的气泡。本技术方案中在对夜光粉和涂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首先添加涂料至涂料将夜光粉完全覆盖,放置0.5h-1h,此时涂料对夜光粉的覆盖程度较低,等待夜光粉末之间的大部分气体排出后,再加入剩余的涂料,进行混合搅拌,这样生产出来的夜光涂料内部的气泡较少,质量稳定,涂刷于交通护栏后整体美观,效果较佳。
28.制备出来的夜光涂料在吸收太阳光或自然光一定时间后,可在暗处持续发光数小时以上。具有高度耐热性,耐磨性,适用于各类纸类、纺织类、木器、塑料、金属、陶器等表面。
29.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承印物选择不同类型的涂料:如承印物为金属材质,则选用金属油墨,承印物为pvc材质,则选用pvc油墨。
30.夜光涂料在印刷时,使用涂料的粘度为3000-5000泊,根据印刷速度用稀释剂来调整油墨粘度。在发光涂层下使用白色底衬或直接印在白色基材上,可提高所印图案的亮度和发光时间。若底层颜色为深色,发光亮度会有所降低,为得到理想亮度的发光图案,涂层最小厚度不应低于100um,由于用较低目数的丝网印刷的墨层较厚,为获得发光效果较为理想的图案,使用80-120目的丝网较为理想。
31.为了得到最好的发光效果,涂料的选择很重要,选用无色透明,透光性好,特别是紫外线透过性好的涂料,还需要附着力好,例如醇酸类、丙酸类、环氧树脂类的油漆或油墨。
32.另外的夜光粉不能够与水接触,其会吸收水分导致发光性能的丧失,因此在调制水性油墨或油漆涂料时,应采用现场配置现场使用。
33.运用于交通护栏上之后,发光交通护栏受到自然光和灯光的照射时,既吸收并贮存部分光能量,并在黑暗中再以可见光的形式缓缓释放。发光材料经过光照5分钟后,在黑暗中可自动发光12小时以上。吸光和发光的过程可以重复,发光寿命达20年以上。其激发时间短,发光和余辉时间长,亮度高,具备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属性,极强的环境适应性,极长的使用寿命,安全可靠,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34.实施例2
3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罐1、搅拌电机、环形台4、第一环形板5和第二环形板6,所述搅拌罐1内腔呈圆柱状,转动轴2转动设置于搅拌罐1顶壁上,转动轴2的顶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动轴2上连接有多块转动片3,转动片3位于搅拌罐1内腔,搅拌电机启动能够带动转动轴2和转动片3转动产生顺时针水平旋转的气流;
36.所述环形台4的顶壁与搅拌罐1的内顶壁连接,环形台4的外圆周壁与搅拌罐1的内圆周壁连接,环形台4的内壁从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上整体向下倾斜,第一环形板5的外壁与环形台4的内壁连接,第一环形板5的内径小于环形台4顶端的内径,第一环形板5顶壁上开有第一环形槽11,第二环形板6位于第一环形板5和环形台4下方,第二环形板6的外圆周壁与搅拌罐1的内圆周壁连接,第二环形板6的内径小于第一环形板5的外径,第二环形板6的顶壁设置有第二环形槽12,转动片3底端的高度低于第二环形板6的高度,转动片3顶端的高度高于第一环形板5的高度;
37.第一环形槽11的底壁开设第一排风孔,搅拌罐1底壁的中部固定有中部排风管8,中部排风管8的顶端连接有进风管9,进风管9的顶端与第一排风孔连接,中部排风管8上连接有多根弧形排风管13,多根弧形排风管13纵向分布,弧形排风管13水平设置,从中部排风管8进入弧形排风管13内的气体在弧形排风管13内顺时针运动后排出;
38.搅拌罐1的底壁设置有多根交换管10,交换管10的顶端与第二环形槽12连通,交换管10上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弧形进料管14和弧形排料管14,弧形进料管14位于弧形排料管14上方,溶液顺时针运动进入弧形进料管14内,然后经过交换管10进入弧形排料管14内,从弧形排料管14顺时针运动后排出,多根交换管10上的弧形进料管14的高度具有差异,多根交换管10上弧形排料管14的高度具有差异,交换管10的顶端设置有电磁阀,多根交换管10分为两组,两组交换管10上电磁阀交替打开;
39.进料管7穿过搅拌罐1的顶壁进入搅拌罐1内腔,进料管7的底端位于第二环形板6下方,进料管7上设置有进料阀门,搅拌罐1底部开有排料孔,排料孔处设置有排料阀门。
40.本技术方案中顺时针是指从上往下的视角。
41.在进行夜光粉和涂料的搅拌过程中,现有的搅拌器都是采用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进入混合液内进行搅拌,这种搅拌方式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会大量的与夜光粉进行接触,从而造成夜光粉被不断的研磨破碎,进而导致夜光粉的性质不稳定,混合后的夜光涂料效果不佳。
42.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搅拌电机、转动轴2、转动片3、环形台4、第一环形板5和第二环形板6;在搅拌电机工作时,带动转动轴2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片3转动,转动片3转动产生顺时针水平旋转的气流,当气流具有一定的速度时,能够带动其下方的溶液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从而实现混合,这样不需要转动片3与溶液接触,也能够实现溶液的混合,转动片3不与夜光粉接触,不会对夜光粉造成研磨,从而保证夜光粉与涂料混合的过程中,夜光粉性质的稳定性,并且气流带动溶液水平转动的过程中,溶液不会在上下方向发生大量震荡,从而减少溶液震荡后与转动片3的接触,防止溶液震荡后与转动片3接触对夜光粉进行研磨,并保证混合过程的稳定性。
43.由于转动片3转动水平转动产生水平方向旋转的气流,因此转动片3正下方的气流很少,这样导致搅拌罐1内腔中部的溶液运动的速度极慢,混合的效率低,并且溶液底部的运动速度慢,溶液内上下混合的效果不好,导致整体混合的效果不佳。
44.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环形台4的内壁从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上整体向下倾斜,转动片3底端的高度低于第二环形板6的高度,转动片3顶端的高度高于第一环形板5的高度;这样当搅拌电机工作时,转动片3位于第二环形板6下方的部分产生的气流带动其下方溶液的转动,转动片3位于第一环形板5上方的部分产生的气流与环形台4的内壁接触后转向向下运动,通过第一环形槽11进入进风管9内,然后进入中部排风管8内,再通过弧形排风管13排出,从弧形排风管13排出的风具有顺时针方向的速度,因此能够加速搅拌罐1中部溶液的转动,使得中部溶液的混合更加充分,同时由于弧形排风管13排出的风向与溶液运动的转向一致,可以避免溶液在上下方向发生大量的震荡,防止溶液震荡后与转动片3接触对夜光粉进行研磨;
45.第一环形板5和第二环形板6之间的转动片3部分产生的气流与环形台4内壁接触后转向向下运动,经过第二环形槽12进入到交换管10内,搅拌罐1内的溶液从弧形进料管14
进入,然后受到进入交换管10内的风力作用,挤压进入的溶液从弧形排料管15排出,从而实现搅拌罐1内溶液的上下交换混合,由于从弧形排料管15排出的溶液具有顺时针方向的速度,因此还能够加速搅拌罐1中部溶液的转动,使得溶液的混合更加充分,同时由于弧形排料管15排出的溶液运动与溶液运动的转向一致,可以避免溶液在上下方向发生大量的震荡,这样在实现溶液上下混合的同时能够减少溶液的震荡,防止溶液震荡后与转动片3接触对夜光粉进行研磨,不同的交换管10上的弧形进料管14的高度不同,不同交换管10上弧形排料管15的高度不同,这样可以实现搅拌罐1内溶液各高度的混合,并且弧形进料管14和弧形排料管15水平设置,也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实现溶液的交换混合;这里为什么交换管10需要进入气体,其原因是溶液在转动过程中,如无外力驱动,从弧形进料管14进入交换管10内的溶液被交换管10的内壁阻挡,向下运动的速度极慢,这样上下方向溶液的交换效果极差;这里将多根交换管10分为两组,两组交换管10上的电磁阀交替打开,其原因是,当交换管10进入的气流具有一定强度时,气压会对从弧形进料管14进入交换管10内的溶液进行阻挡,导致溶液无法进入交换管10内,设置交换管10内的电磁阀间隙开启,电磁阀关闭时保证溶液能够通过弧形进料管14正常进入交换管10内,然后电磁阀打开时气流挤压溶液从弧形排料管15排出,从而保证溶液的上下混合。
46.由于第一环形板5和第二环形板6对经过环形台4内壁向下运动的气流进行阻挡,防止向下的气流与水平运动的气流混合,造成气流运动不稳定,从而引起溶液在上下方向的大量震荡,本结构可以实现夜光粉和涂料的充分混合,并且不会对夜光粉造成研磨,同时在进行溶液上下交换混合时还能够减少溶液混合过程中的上下震荡。
47.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排风管13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允许气体从弧形排风管13排出。
48.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部排风管8内具有多个独立排风通道,一根弧形排风管13与其中一个排风通道连通,弧形排风管13与排风通道一一对应。只采用一个排风通道的情况下,气流会从顶部的弧形排风管13大量排出,导致底部的弧形排风管13气流较小,本实施例中中部排风管8内具有多个独立排风通道,保证各高度的弧形排风管13均有相当量的气流排出。
49.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罐1采用玻璃或塑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罐1的外底壁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实施例中玻璃为导热玻璃,塑料为导热塑料。
50.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罐1内腔设置有气压传感器。由于在搅拌过程中采用气流搅拌,因此气体会进行溶液中,设置气压传感器可以检测搅拌罐1内的气压,在混合液搅拌之前检测气压的值,在混合结束后,气压的值远低于搅拌之前的气压值,则说明溶液中混合了大量的气体,此时启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至50-60度,使得溶液中的气体尽快排出,保证溶液中气体的量较少。
5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