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仪器柜的制作方法

2022-05-19 08:12: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智能仪器柜。


背景技术:

2.仪器柜,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专门存放实验仪器的柜子,广泛应用于大中专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实验室。学生的实验教学一般采用轮流式进行,对于同一个实验,多个班级分批进行,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也多种多样。
3.但是,现有仪器柜无法调节其内部存储空间,需要搬运较大的仪器时,不能为该仪器腾出可操作空间,导致使用人员不易搬出较大的仪器,降低了仪器柜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智能仪器柜,利于调节仪器柜的内部存储空间,提高了仪器柜的使用效果。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智能仪器柜,包括柜本体,所述柜本体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盖设有门板,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纵向设置有数个第一限位齿,所述容纳腔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纵向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齿的数量相同且与之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齿,所述第一导槽的内侧与第一挡板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伸缩方向与第一挡板垂直,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固连于第一导槽的内侧,所述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作用于第一挡板上,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齿相配合,所述调节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齿相配合。
7.使用时,根据待放置物品的尺寸带动调节板纵向移动,当调节板移动至与该待放置物品的尺寸相对应的位置处时,通过第一限位齿和第二限位齿对调节板进行限位,通过伸缩弹簧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调节板的两端进行支撑,提高调节板的连接稳定性,便于稳定调节板的位置,从而打开门板并将物品放置于容纳腔内,利于调节仪器柜的内部存储空间,提高了仪器柜的使用效果。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齿的截面呈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中的上底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内,该直角梯形中两个底角都是90
°
的腰位于最上方,该直角梯形中另一腰与第一限位槽的底面滑动配合。
9.调节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齿和第二限位齿相配合后,通过该直角梯形中两个底角都是90
°
的腰对该调节板的底部进行支撑,限制了调节板的纵向移动,利于在调节板上放置重物。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深度均为2-6mm。缩短了调节板的横向移动距离,便于调节调节板的纵向高度。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槽的纵向两端对称开设有防脱槽,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滑
动配合于防脱槽内的防脱条。
12.调节板纵向移动时,伸缩弹簧被反复的压缩和伸长,并持续通过第一挡板对调节板进行支撑;当调节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齿和第二限位齿相配合时,防脱条位于防脱槽靠近调节板的一侧,限制了第一挡板的移动,可避免未放置调节板时第一挡板被伸缩弹簧弹出。
13.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还开设有位于第一导槽侧方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上开设有贯穿至第一导槽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挡板固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出安装孔后连接有移动套,所述移动套内开设有开口端较小的阶梯口,所述调节腔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活塞杆与连杆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与阶梯口的内部滑动连接。
14.其中,活塞杆的端部与该阶梯口的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挡板的第二限位槽的深度;当调节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齿和第二限位齿相配合时,气缸未工作,调节板纵向移动时,第一挡板在第一导槽内来回移动,由于活塞杆的端部与该阶梯口的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挡板的第二限位槽的深度,保障第一挡板在移动时不会与活塞杆发生碰撞,提高了气缸的使用安全性;调节板位置稳定后,启动气缸即可通过活塞杆带动移动套向远离调节板的方向移动,其中,活塞杆的端部贴靠在该阶梯口开口的内侧,活塞杆移动时即可同步带动移动套移动,提高活塞杆与移动套之间的运动连贯性,当活塞杆回移时通过移动套作用于该阶梯口开口端上,从而带动连杆和第一挡板向远离第二挡板的方向移动,使得调节板靠近第一挡板的一侧向下倾斜,利于取出调节板。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使用时,根据待放置物品的尺寸带动调节板纵向移动,当调节板移动至与该待放置物品的尺寸相对应的位置处时,通过第一限位齿和第二限位齿对调节板进行限位,通过伸缩弹簧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调节板的两端进行支撑,提高调节板的连接稳定性,便于稳定调节板的位置,从而打开门板并将物品放置于容纳腔内,利于调节仪器柜的内部存储空间,提高了仪器柜的使用效果。
17.2.由于第一限位齿的截面呈直角梯形,调节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齿和第二限位齿相配合后,通过该直角梯形中两个底角都是90
°
的腰对该调节板的底部进行支撑,限制了调节板的纵向移动,利于在调节板上放置重物。
18.3.由于设有调节腔、安装孔、连杆以及移动套,当调节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齿和第二限位齿相配合时,气缸未工作,调节板纵向移动时,第一挡板在第一导槽内来回移动,由于活塞杆的端部与该阶梯口的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挡板的第二限位槽的深度,保障第一挡板在移动时不会与活塞杆发生碰撞,提高了气缸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20.图2为本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21.图3为本智能仪器柜的结构剖视图一;
22.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3.图5本智能仪器柜的结构剖视图二;
24.图6为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柜本体;2、容纳腔;3、门板;4、第一导槽;5、第一挡板;6、第一限位齿;7、第二导槽;8、第二挡板;9、第二限位齿;10、伸缩弹簧;11、调节板;12、第一限位槽;13、第二限位槽;14、防脱槽;15、防脱条;16、调节腔;17、安装孔;18、连杆;19、移动套;20、阶梯口;21、气缸;22、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8.如图1、2、5、6所示,智能仪器柜,包括柜本体1,柜本体1内开设有容纳腔2,容纳腔2的开口处盖设有门板3,容纳腔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槽4,第一导槽4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5,第一挡板5上纵向设置有十个至九十个第一限位齿6,容纳腔2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导槽7,第二导槽7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8,第二挡板8上纵向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齿6的数量相同且与之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齿9,第一导槽4的内侧与第一挡板5之间设有伸缩弹簧10,伸缩弹簧10的伸缩方向与第一挡板5垂直,伸缩弹簧10的一端固连于第一导槽4的内侧,伸缩弹簧10的另一端作用于第一挡板5上,容纳腔2内设有调节板11,调节板11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槽12与第一限位齿6相配合,其另一端通过第二限位槽13与第二限位齿9相配合。
29.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根据待放置物品的尺寸带动调节板11纵向移动,当调节板11移动至与该待放置物品的尺寸相对应的位置处时,通过第一限位齿6和第二限位齿9对调节板11进行限位,通过伸缩弹簧10带动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8对调节板11的两端进行支撑,提高调节板11的连接稳定性,便于稳定调节板11的位置,从而打开门板3并将物品放置于容纳腔2内,利于调节仪器柜的内部存储空间,提高了仪器柜的使用效果。
30.如图3、4所示,第一限位齿6的截面呈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中的上底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12内,该直角梯形中两个底角都是90
°
的腰位于最上方,该直角梯形中另一腰与第一限位槽12的底面滑动配合。
31.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板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齿6和第二限位齿9相配合后,通过该直角梯形中两个底角都是90
°
的腰对该调节板11的底部进行支撑,限制了调节板11的纵向移动,利于在调节板11上放置重物。
3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13的深度均为2-6mm。缩短了调节板11的横向移动距离,便于调节调节板11的纵向高度。
33.如图5所示,第一导槽4的纵向两端对称开设有防脱槽14,第一挡板5的上设有滑动配合于防脱槽14内的防脱条15。
34.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板11纵向移动时,伸缩弹簧10被反复的压缩和伸长,并持续通过第一挡板5的对调节板11进行支撑;当调节板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齿6和第二限位齿9相配合时,防脱条15位于防脱槽14靠近调节板11的一侧,限制了第一挡板5的移动,可避免未放置调节板11时第一挡板5被伸缩弹簧10弹出。
35.如图3、4所示,容纳腔2内还开设有位于第一导槽4侧方的调节腔16,调节腔16上开设有贯穿至第一导槽4的安装孔17,安装孔17内穿设有连杆18,连杆18的一端与第一挡板5
固连,连杆18的另一端穿出安装孔17后连接有移动套19,移动套19内开设有开口端较小的阶梯口20,调节腔16内设有气缸21,气缸21上活塞杆22与连杆18同轴设置,活塞杆22的端部与阶梯口20的内部滑动连接。
3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其中,活塞杆22的端部与该阶梯口20的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挡板8的第二限位槽13的深度;当调节板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齿6和第二限位齿9相配合时,气缸21未工作,调节板11纵向移动时,第一挡板5在第一导槽4内来回移动,由于活塞杆22的端部与该阶梯口20的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挡板8的第二限位槽13的深度,保障第一挡板5在移动时不会与活塞杆22发生碰撞,提高了气缸21的使用安全性;如图3所示,调节板11位置稳定后,启动气缸21即可通过活塞杆22带动移动套19向远离调节板11的方向移动,其中,活塞杆22的端部贴靠在该阶梯口20开口的内侧,活塞杆22移动时即可同步带动移动套19移动,提高活塞杆22与移动套19之间的运动连贯性,当活塞杆22回移时通过移动套19作用于该阶梯口20开口端上,从而带动连杆18和第一挡板5向远离第二挡板8的方向移动,使得调节板11靠近第一挡板5的一侧向下倾斜,利于取出调节板11。
37.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38.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