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后防护装置及其车辆

2022-05-19 05:39: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防护装置及其车辆。


背景技术:

2.与小型乘用车辆的后防护装置不同,挂车或卡车的后防护装置作用是对追尾碰撞的车辆在平行于车辆纵轴的方向应具有足够的阻挡能力,以防止发生钻入碰撞。由于半挂车或卡车的车身均相对较高,在追尾事故中小型车辆(多为小轿车)很容易就钻入挂车或卡车的下面,使小轿车前部保险杠无法发挥吸能与缓冲作用,导致车内人员受到严重伤害;倘若被追尾的是危险品运输罐车,进入罐车下面的小轿车很有可能会将罐车底部的阀门或管路撞断,造成危险品泄漏;泄漏的危险品不但污染环境,甚至会出现燃烧、爆炸等二次灾害。
3.为了避免上述连锁反应式的事故发生,为此对后下防护的离地高度做出了规定。标准中规定在车辆空载状态下,车辆在其全部宽度范围内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下边缘离地高度不大于500mm。
4.此规定固然能在最大程度上防止钻入碰撞的发生,但由此也凸显了另外一个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挂车、卡车后防护装置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车架连接固定,其离地高度不能调整,然而挂车、卡车运行的路况都是比较复杂的,不像城市道路这么平坦。当满载在崎岖的道路上行驶时,后防护不足500mm的离地高度,很容易出现刮蹭地面的情况,轻则导致后防护损坏,重则可使车架大梁产生变形。还有一部分后防护装置可以在遇到前方障碍物时自动调节离地高度,但是调节装置损坏后拆卸与安装十分不便,很容易对更换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后防护装置,能够实现在遇到前方障碍物时自动调节离地高度,并且调节结构可以调节复位结构所产生的弹性力,以便不同车辆的适用以及能够简单安全的更换或拆卸复位结构。
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后防护装置的车辆。
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后防护装置,所述后防护装置包括:
8.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于车辆的车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9.翻转件,所述翻转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转动配合;
10.下横梁,所述下横梁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件下端;
11.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调节结构和复位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复位结构固定连接,所
述调节结构能够调节所述复位结构产生的弹性力的大小。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后防护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后防护装置包括固定件、翻转件、下横梁和辅助组件,固定件固定安装于车辆的车架,固定件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用于连接翻转件。翻转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部转动配合,以使翻转件绕连接处转动,翻转件下端与下横梁固定连接,下横梁能有效防止钻入碰撞的发生。辅助组件一端连接在第二安装部,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辅助组件包括调节结构和复位结构,复位结构能够使翻转件在正常状态下与固定件紧密配合,也可以使翻转件在旋转后快速复位,实现下横梁离地高度可自动调节,有利于减少后防护装置发生除追尾外的非正常损坏。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下横梁在障碍物阻挡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件与翻转件的连接处转动,避免了因下横梁离地高度不够而无法通过障碍物的情况。调节结构与复位结构相连接,用于调节复位结构的长度,进而调节复位结构所产生的弹性力,使得在更换或安装复位结构时更安全,更容易。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结构是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远离所述复位结构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复位结构远离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调节螺栓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母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是固定耳板,所述固定耳板设置有通孔,两个所述螺母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耳板两端,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母配合,以使所述螺栓能够沿轴向方向移动。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结构是弹簧。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件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有多个。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孔是螺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结构通过螺栓连接。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是销轴座,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安装面,所述销轴座设置于所述安装面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部是销轴连接板,所述销轴座与所述销轴连接板通过销轴连接。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件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下横梁固定连接。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横梁采用方管制成。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含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后防护装置。
2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车辆设置有车架,车辆安装有后防护装置,后防护装置包括固定件、翻转件、下横梁和辅助组件,固定件固定安装于车辆的车架,固定件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用于连接翻转件。翻转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部转动配合,以使翻转件绕连接处转动,翻转件下端与下横梁固定连接,下横梁能有效防止钻入碰撞的发生。辅助组件一端连接在第二安装部,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辅助组件
包括调节结构和复位结构,复位结构能够使翻转件在正常状态下与固定件紧密配合,也可以使翻转件在旋转后快速复位,实现下横梁离地高度可自动调节,有利于减少后防护装置发生除追尾外的非正常损坏。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下横梁在障碍物阻挡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件与翻转件的连接处转动,避免了因下横梁离地高度不够而无法通过障碍物的情况。调节结构与复位结构相连接,用于调节复位结构的长度,使得在更换或安装复位结构时更安全,更容易。
2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防护装置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组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安装部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转件与下横梁连接关系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防护装置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防护装置正常状态下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防护装置遇障状态下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固定件110;安装面1101;第一安装部111;第二安装部112;通孔1121;连接孔113;减重孔114;翻转件120;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加强结构123;下横梁130;调节结构140;连接结构1401;螺栓1402;螺母1403;复位结构150。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9.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防护装置,后防护装置包括固定件110、翻转件120、下横梁130和辅助组件,固定件110固定安装于车辆的车架,固定件110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胶的方式与安装结构固定连接,还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连接。固定件110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第一安装部111用于连接翻转件120。翻转件120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一安装部111转动配合,以使翻转件120绕连接处转动,翻转件120下端与下横梁130固定连接,下横梁130能有效防止钻入碰撞的发生。辅助组件一端连接在第二安装部112,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122,辅助组件包括调节结构140和复位结构150,复位结构150能够使翻转件120在正常状态下与固定件110紧密配合,也可以使翻转件120在旋转后快速复位,实现下横梁130离地高度可自动调节,有利于减少后防护装置发生除追尾外的非正常损坏。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下横梁130在障碍物阻挡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件110与翻转件120的连接处转动,避免了因下横梁130离地高度不够而无法通过障碍物的情况。调节结构140与复位结构150相连接,用于调节复位结构150的长度,使得在更换或安装复位结构150时更安全,更容易。
41.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调节结构140是调节螺栓,调节螺栓远离复位结构150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部112和第二连接部122中的一处,复位结构150远离调节螺栓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部112和第二连接部122中的另一处。参照图1所示,第二安装部112固定设置在固定件110的侧面,可以通过焊接或粘胶方式固定,调节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部112,调节螺栓一端连接复位结构150。调节调节螺栓,从而改变了复位结构150的长度,方便复位结构150的拆卸、更换或者安装,同时也能很好的调节不同车辆对复位结构150产生的弹性力的大小。其中,调节结构140还可以是伸缩杆,用于改变复位结构150的长度。
4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调节螺栓安装于第二安装部112,调节螺栓包括螺栓1402和螺母1403,螺母1403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112是固定耳板,固定耳板设置有通孔1121,两个螺母1403分别设置于固定耳板两端,螺栓1402穿过通孔1121,并与螺母1403配合,以使螺栓1402能够沿轴向方向移动。调节螺栓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和拆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节作用,两个螺母1403的配合,使得螺栓能够更稳固的固定安装在固定耳板,在需要调节时,也更容易。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部122也可以是固定耳板,此时调节螺栓连接于翻转件120,其原理与上述类似,在此不作说明。
43.其中,两个螺母1403也可以安装于远离复位结构150的一侧,也就是按照螺母1403、固定耳板、螺栓1402的顺序将螺栓1402安装在固定耳板上,可以起到防松的作用,这种安装方式也可以实现此功能。
44.其中,螺栓1402连接复位结构15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1401,使得复位结构150与螺栓1402连接更简单,连接结构1401可以是勾环,也可以是卡钩,在此不作限定。
45.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复位结构150是弹簧。弹簧能够很好的提供弹性力,以保证两固定件110和翻转件120的接触面保持贴合状态,同时确保翻转件120在遇障后能快速复位,结构简单,价格低,也能轻松实现拆卸和更换。
46.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固定件11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113,连接孔113设置有多个,通过连接孔113使得固定件110与安装结构固定连接,便于安装与更
换后防护装置。其中,多个连接孔113沿长度和宽度的方向阵列布置,使得固定件110与安装结构连接更稳定,不易出现松动。
47.其中,连接孔113是螺孔,固定件110与安装结构螺栓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在拆卸和更换时更简单,而且连接关系可靠,不易松动。螺栓连接的装配方式,大大减少了焊接量,制作工艺简单化,可实现标准化生产,制作成本低。此外螺栓连接的装配方式,零部件更换方便,后期维修成本低。
48.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第一安装部111是销轴座,固定件110设置有安装面1101,销轴座设置于安装面1101的下端,避免翻转件120在旋转时与固定件110产生干涉,第一连接部121是销轴连接板,销轴座与销轴连接板通过销轴连接。销轴设置在固定件110和翻转件120的外侧,使下横梁130只能绕销轴往外侧翻转而无法往内侧翻转,实现车辆在前方遇到障碍物时,翻转件120受力绕销轴旋转,实现自动调节后防护装置距地面的高度,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后方车辆发生钻入碰撞。下横梁130离地高度可自动调节,有利于减少后防护装置发生除追尾外的非正常损坏。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下横梁130在障碍物阻挡力的作用下能绕着销轴转动,避免了因横梁离地高度不够而无法通过障碍物的情况。当车辆在上下渡船等特殊情况时,因渡船与码头往往有一定的高度差,可转动的后横梁能有效消除高度落差的影响,避免下横梁130与地面产生剧烈撞击,导致下横梁130甚至安装结构损坏。
49.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翻转件120设置有加强结构123,加强结构123与下横梁130固定连接,加强结构123的设置能有效提高下横梁130抵御侧方冲击的能力。加强结构123可以是加强板,也可以是加强筋,在此不作限定。参照图2所示,加强结构123是加强板,加强板与下横梁130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加强板能够使下横梁130受到较大的力时,不易发生变形,更好的阻挡后方车辆在撞击时发生钻入碰撞,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50.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下横梁130采用方管制成,方管内部是空心结构。方管的抗弯截面模量大,空心结构的设置既提高了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又能有效降低结构的重量。
51.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固定件110还设置有减重孔114,减重孔114设置于固定件110侧部,减轻固定件110的质量。
5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后防护装置包括下横梁130、固定件110、翻转件120和辅助组件,参照图1所示,下横梁130采用方管制作,中部为空心结构,抗弯截面模量大,既提高了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又能有效降低结构的重量。固定件110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结构上,翻转件120与下横梁130采用焊接连接。固定件110外侧设有销轴座,可以理解的是,翻转件120能够旋转的一侧为外侧,也就是说,翻转件120能够向外侧旋转,不能向内侧旋转。翻转件120设有两块销轴连接板,两块销轴连接板沿下横梁130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销轴将固定件110与翻转件120连接起来。固定件110与翻转件120除了用销轴连接外,还设置有复位结构150,复位结构150可以采用弹簧,弹簧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122与翻转件120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与固定件110的第二安装部112连接,通过调节螺栓可调整弹簧的拉力。
53.固定件110与翻转件120用销轴连接,销轴设置在固定件110与翻转件120的外侧,使下横梁130只能绕销轴往外侧翻转而无法往内侧翻转。通过弹簧力,参照图4所示,固定件110与翻转件120在正常情况下保持贴合状态。当车辆在平缓的道路上行驶时候,横梁下边
缘离地高度不超过500mm,能有效防止轿车钻入碰撞的发生。当车辆行驶在崎岖的道路或上下渡船时,如遇障碍物时,下横梁130与翻转件120可绕销轴中心转动,参照图5所示,下横梁130的离地高度随之增加,通过障碍物后,下横梁130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
5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的后防护装置。
55.参照图1所示,附图主要显示的是本方案的右侧部分,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为轴对称结构,参照图3所示,因此在描述过程中只描述该后防护装置的右侧部分即可。
56.车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固定件110、翻转件120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贴合状态,参照图4所示,以保证下横梁130的离地高度不大于500mm。当车遇到其他轿车追尾时,下横梁130较低的离地高度可有效防止轿车钻入车底部,能有效减轻轿车人员的伤害程度,同时可有效避免因钻入碰撞导致危险品运输车辆底部阀门与管道被撞坏造成危险品泄漏的情况发生。
57.在遇到障碍物时,在障碍物的阻挡力作用下,参照图5所示,下横梁130会绕着销轴翻转以增加下横梁130的离地高度;通过障碍物后,下横梁130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
5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