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23:46: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


背景技术:

2.杜仲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杜仲游离氨基酸极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质,是和绝大多数食品类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够水解检出对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测定了杜仲所含的15种矿物元素,其中有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及钙、磷、钾、镁等宏量元素。
3.《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杜仲是中国特有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杜仲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以及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4.杜仲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嫩枝扦插繁殖、根插繁殖、压条繁殖、嫁接繁殖几种,杜仲人工繁殖为了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需要定期进行灌溉和施肥,目前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是分开的,需要安装两组管道或者只安装灌溉管道施肥采用人工施肥,这种方式成本高,而且水肥同施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包括主输水管,所述主输水管上并联有若干个输水支管,所述输水支管靠近所述主输水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输水支管端部连接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上方固定有液态肥储存罐,所述液态肥储存罐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液态肥储存罐和所述混合罐的第二电磁阀,所述混合罐下端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固定有若干个喷头,所述液态肥储存罐靠近所述混合罐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贯穿到所述混合罐内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混合罐的一端固定有叶轮,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液态肥储存罐的一端固定有搅拌桨。
8.进一步的,所述叶轮与所述输水支管的出水口处于同一平面内。
9.进一步的,所述液态肥储存罐包括锥筒部,所述锥筒部下端一体成型有直筒部,所述锥筒部上方嵌套安装有上盖,所述搅拌桨转动安装在所述直筒部内,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进水口连接到所述直筒部内底部。
10.进一步的,所述输水支管上固定有电子流量计,所述电子流量计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靠近所述混合罐的一侧。
11.进一步的,所述输水支管的出水方向与所述混合罐内壁相切,所述混合罐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状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罐内壁上成型有呈螺旋状分布的螺旋导流槽。
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进行喷淋灌溉时可以将液态肥添加到喷淋水中同时喷出,实现水肥同时施加,简单方便;喷淋时通过转动的传动轴可以带动搅拌桨在液态肥储存罐底部不断转动,避免液态肥中的肥料未溶解堵塞第二电磁阀的进液孔,影响肥料的添加;混合罐内螺旋状的水流与液态肥接触混合,可以保证肥料与水的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1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8.1、主输水管;2、第一电磁阀;3、电子流量计;4、输水支管;5、液态肥储存罐;51、锥筒部;52、直筒部;53、上盖;6、第二电磁阀;7、混合罐;8、喷淋管;9、喷头;10、螺旋导流槽;11、传动轴;12、叶轮;13、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图2所示,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包括主输水管1,主输水管1直接连接供水管道或通过水泵连接供水管道,主输水管1上并联有若干个输水支管4,输水支管4靠近主输水管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磁阀2,通过控制不同输水支管4上的电磁阀2的开启和关闭可以对不同区域进行灌溉和施肥,输水支管4端部连接有混合罐7,用于混合水肥,输水支管4的出水方向与混合罐7内壁相切,水流进入混合罐7内后可以沿着内壁进行螺旋状的流动提高水肥混合速度,混合罐7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状结构,混合罐7内壁上成型有呈螺旋状分布的螺旋导流槽10,水流碰触到螺旋导流槽10的边缘后产生阻力可以降低水流的流动速度,输水支管4上固定有电子流量计3,可以计量水用量,电子流量计3位于第一电磁阀2靠近混合罐7的一侧,混合罐7上方固定有液态肥储存罐5,用于储存液态肥,液态肥储存罐5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液态肥储存罐5和混合罐7的第二电磁阀6,通过第二电磁阀6可以控制液态肥进入混合罐7的时间的用量,混合罐7下端连接有喷淋管8,喷淋管8上固定有若干个喷头9,液态肥储存罐5靠近混合罐7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贯穿到混合罐7内部的传动轴11,传动轴11位于混合罐7的一端固定有叶轮12,叶轮12与输水支管4的出水口处于同一平面内,从输水支管4喷出的水可以带动叶轮12旋转,传动轴11位于液态肥储存罐5的一端固定有搅拌桨13,液态肥储存罐5包括锥筒部51,锥筒部51下端一体成型有直筒部52,锥筒部51上方嵌套安装有上盖53,搅拌桨13转动安装在直筒部52内,第二电磁阀6的进水口连接到
直筒部52内底部,叶轮12旋转时可以带动传动轴11转动,传动轴11转动时带动搅拌桨13转动,搅拌桨13转动可以带动液态肥储存罐5内的液体转动,避免产生沉淀物。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主输水管1直接连接供水管道或通过水泵连接供水管道,第一电磁阀2、电子流量计3、第二电磁阀6电连接有远程控制器,需要进行灌溉时,启动第一电磁阀2,水从输水支管4进入混合罐7内,然后流入喷淋管8内后从喷头9喷出到植株上进行喷灌,在喷灌的过程中水流可以推动叶轮12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桨13转动,避免液态肥储存罐5内的液态肥产生沉淀物,当需要施肥时,可以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2和第二电磁阀6,并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6的打开大小控制水肥的混合比例,打开第二电磁阀6后液态肥储存罐5内的液态肥流入混合罐7内顶部与旋转流动的水接触后进行分散混合,使得水肥同时进入喷淋管8内喷施到植株上。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输水管(1),所述主输水管(1)上并联有若干个输水支管(4),所述输水支管(4)靠近所述主输水管(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磁阀(2),所述输水支管(4)端部连接有混合罐(7),所述混合罐(7)上方固定有液态肥储存罐(5),所述液态肥储存罐(5)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液态肥储存罐(5)和所述混合罐(7)的第二电磁阀(6),所述混合罐(7)下端连接有喷淋管(8),所述喷淋管(8)上固定有若干个喷头(9),所述液态肥储存罐(5)靠近所述混合罐(7)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贯穿到所述混合罐(7)内部的传动轴(11),所述传动轴(11)位于所述混合罐(7)的一端固定有叶轮(12),所述传动轴(11)位于所述液态肥储存罐(5)的一端固定有搅拌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2)与所述输水支管(4)的出水口处于同一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肥储存罐(5)包括锥筒部(51),所述锥筒部(51)下端一体成型有直筒部(52),所述锥筒部(51)上方嵌套安装有上盖(53),所述搅拌桨(13)转动安装在所述直筒部(52)内,所述第二电磁阀(6)的进水口连接到所述直筒部(52)内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支管(4)上固定有电子流量计(3),所述电子流量计(3)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2)靠近所述混合罐(7)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支管(4)的出水方向与所述混合罐(7)内壁相切,所述混合罐(7)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7)内壁上成型有呈螺旋状分布的螺旋导流槽(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杜仲种植用自动灌溉施肥设备,包括固定在大棚外部的燃烧炉以及固定在大棚内顶部的输烟管,所述输烟管下表面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散热盘管,所述输烟管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散热盘管连通的烟气排放器,所述烟气排放器上方固定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方固定有穿过大棚顶棚的排烟管。有益效果在于:在进行喷淋灌溉时可以将液态肥添加到喷淋水中同时喷出,实现水肥同时施加,简单方便;喷淋时通过转动的传动轴可以带动搅拌桨在液态肥储存罐底部不断转动,避免液态肥中的肥料未溶解堵塞第二电磁阀的进液孔,影响肥料的添加;混合罐内螺旋状的水流与液态肥接触混合,可以保证肥料与水的充分混合。充分混合。充分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王廷刚 张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召县金蕾农业文化产业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