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医学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21:59: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以及可以在这种系统中使用的组件。


背景技术:

2.医学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是用于引导与人类或动物的医学治疗相关的流体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是例如输液系统或输血系统或透析系统或用于体外气体交换的系统或体外循环支持系统或心肺机或营养系统或诸如尿液、伤口分泌物或肠道内容物的体液引流系统或呼吸系统。
3.这种类型的以及同样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通常具有用于提供医学相关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至少一个流体源、用于将医学相关流体或流体混合物施加到患者体内的通路单元,以及连接引导系统,所述连接引导系统连接流体源和通路单元并且被构造为将医学相关流体混合物从流体源引导和输送到患者,其中连接引导系统大多具有至少一个调节输送元件。
4.本发明含义内的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可以是气态的,例如呼吸空气、富含麻醉气体的环境空气、氧气;或者可以是液态的,例如输液剂、药物、尿液、血液、透析液或透析液的前体。
5.流体源应理解为用于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存储单元或介质供应器,例如氧气的壁连接端或天然源。
6.通路单元可以例如通过针或临时血管通路——例如中心静脉导管或插入患者的静脉或动脉中的动脉通路来形成。通路单元也可以由端口形成,即皮下植入的导管系统,该导管系统可以从外部刺穿并且提供到动脉或静脉血管系统或到特定体腔的永久通路。
7.本发明意义上的连接引导系统结合了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所有组件,这些组件对于引导和输送或分配医学相关流体或流体混合物是必要的。诸如三路分接头、分接头组或过滤器元件的调节输送元件是本发明含义内的连接引导系统的一部分。输送元件在此应理解为用于将医学相关流体或流体混合物从多个流体源同时传递或输送到患者上的通路单元中的元件,所述多个流体源分别经由连接引导系统的连接导管与输送元件连接。
8.实际上每个住院患者都通过通路单元获得药物、化疗、输液液体或营养液,所述通路单元即静脉内(iv)外周留置插管、中心临时留置导管或永久植入的血管通路(所谓的“端口”)。这也称为iv治疗。几乎所有这些治疗当今都已经通过大多可以离线编程的泵进行,例如输液系统中的输液泵,即泵参数对应于其在患者身上的使用而得到预设值并与患者关联。
9.对于重症监护室、麻醉或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通常通过不同的iv通路同时进行多种iv治疗。数量可以多达30个。在这些状况下,需要多个并行的静脉通路,以便精确可控地以受控的方式检查维持生命和相互不相容的药物。这些治疗的正确管理和记录与患者安全以及治疗护士、医生和设施的医疗法律状况高度相关。每年制造数十亿件一次性物品来执行这些治疗。
10.当今的输液和连接系统是在19世纪末构思出来的,并且特别是设计为在纯重力操作时运行良好。然而,也可以借助于输液泵或通过从流体源(例如从输液液体的储存容器)主动流出液体来向前移动输液液体。在去往通路单元(例如患者身上的静脉通路)的路上,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调节输送元件。在国际上几乎专门用于iv治疗的luer系统可以追溯到仪器制造商hermannw
ü
lfingluer(死于1883年)。1952年首次描述了luer连接与抗旋转(luer锁,作为插塞连接luer-slip的扩展)的组合。该系统在iso标准iso80369-7中进行了国际标准化。在其目前的形式中,输液系统或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组件被手动插接在一起或拧在一起,并且手动检查它们的物理连接是否正确。
11.输液液体经由连接引导系统从储存容器输送到患者身上的iv通路,该连接引导系统在输液系统的情况下由输液管路或输液软管、输液泵和调节输送元件形成。
12.对于能运行和医学上有效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所有组件都正确运行并相互连接是首要的。例如,对于输液系统而言,必须保证经由对应的输液泵以正确的输液速率提供正确的药物,并且必须确保一直到患者体内的连续并且符合兼容性和安全标准的连接,从而例如不能一起提供不相容的药物和输液剂。使用迄今为止已知的输液系统,由医生或护士手动检查正确的连接。
13.注意卫生标准以保护患者对于医学流体引导系统的安全运行是首要的。这特别是涉及过滤器的正确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重新连接以及遵守更换时间间隔。迄今为止已知的流体引导系统不允许检查或监视这些参数。相反,检查和记录是由医生或护士手动进行的。
14.医学流体引导系统可能对患者、亲属或护士构成重大危险。例如,当流体引导系统充满剧毒物质时(例如在化学治疗中)并且这些物质由于泄漏或操作错误而逸出,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迄今为止的系统无法识别化疗剂的逸出。
15.此外,通过迄今为止使用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在例如输液治疗的范围内无法进行治疗记录、完整性检查、合理性测试或对状态和问题的反馈。患者安全受到这些限制的影响,导致很大的人工记录耗费。例如输液治疗与其余治疗流程的电子联动是不可能的。


技术实现要素:

16.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该系统不具有上述缺陷或仅在较小程度上具有上述缺陷,并且还优选地满足以下功能要求:1.所述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理想情况下应独立验证其从流体源(即从药物容器、输液袋、药物瓶等)到患者的完整性,识别错误连接和药物不相容性,并以经过验证的方式记录治疗。这里,验证应理解为药物不仅例如已通过输液泵,而且还进入了iv导管。2.作为无处不在的资源密集型治疗的iv治疗以及输血系统、透析系统、营养系统、引流系统、心肺机、体外循环支持系统、体外气体交换系统或呼吸系统的使用都应整合集成到现代电子工作流程中。即,预测的治疗结束、必要的注射器更换、营养液更换、引流更换等必须由液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独立报告和请求。3.所述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必须足够鲁棒,使得可允许进行系统测试,例如在家中进行输液治疗和化疗。
17.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是为这种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提供合适的组件。
18.本发明的任务主要通过一种用于医学设备和/或医学管路的流体耦合的连接件来解决。
19.本发明含义内的连接件是在流体管路端部处或作为医学设备的入口或出口的耦合装置,所述耦合装置可以机械地耦合到相对的配对连接件或相同的连接件,以将所述连接件用在流体交换的姿态下。本发明在此涉及来自医疗领域的特殊连接件,在下面通过基础标准对这些连接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可以与标准化的配对连接件耦合以形成流体连接。
20.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以下连接件:-根据iso80369标准系列的连接件,特别是根据iso80369-7的用于血管内或皮下应用的连接件、根据iso80369-3的用于肠内应用的连接件和根据iso80369-6的用于轴索应用的连接件,-根据iso8536-2用于输液瓶的塞子,根据iso8536-3用于输液瓶的法兰盖和根据iso8536-4用于连接到输液瓶或袋子的穿孔部件,-根据iso10555-6的皮下植入端口和耦合到根据iso10555-6的这种植入端口的无穿孔套管,-根据iso5356-1用于麻醉和呼吸设备的锥形连接器和根据iso5367的连接件,-根据iso20697的用于手术伤口引流系统的连接件,-根据iso8637-1(iso标准第4.4.3节,图1)作为血液端口的血液透析系统、血液透析过滤系统或血液过滤器系统的体外回路的连接件以及根据iso8637-2(iso标准的图1)用于连接到透析系统的血液端口的连接件,以及-根据iso8637-1(iso标准第4.4.4节,图2)作为透析液端口的用于内部连接透析系统的连接件。
21.标准说明分别涉及2020年7月适用的标准。
22.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以常见的方式允许相应连接件在连接件之间产生流体耦合。为此,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具有由管路部分围绕的流体通道,用于在插入方向上周向密闭地耦合到配对连接件以用于随后与所述配对连接件交换液体和/或气体。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与关于液体管路的符合标准的连接件兼容,这些符合标准的连接件不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
23.液体耦合的一种特别常见且优选的形式规定,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配对连接件两侧设置锥形管路部分,所述管路部分在耦合时相互推入并以夹紧的方式保持。
24.除了所述管路部分之外,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还具有用于与所述配对连接件进行数据传输和/或电能传输的传输装置。尽管原则上可以为数据和电能设置分离的传输装置,但优选地是用于数据传输和/或用于电能传输的组合传输装置。在本技术的上下文中解释的任何传输装置都应理解为它也可以是用于电能或数据的组合传输装置或单独的传输装置。
25.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允许通过其传输装置在所提到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上下文内在各个组件之间建立连接,通过这些连接不仅可以交换流体,而且还可以在连接件之间交换电功率和/或数字数据。
26.特别是需要传输电能或电数据,以向在流体路径中跟随所述连接件的消耗器供应能量。然而,这也可以是从一个连接件到设置在流体管路另一端的第二连接件的电流传导功能。
27.连接件上的数据传输可以用于交换信息的目的,特别是用于检查拓扑、交换传感器数据以及必要时比较传感器数据,或用于承担其他控制功能或信息检测功能。一种非常简单的应用情况是进行数据传输以读取连接件的生产数据,例如生产批次或到期日期。还有一种非常简单的应用情况是,连接件被构造为将供应允许使用所述连接件的信息传送到配对连接件,从而可以识别出错误连接。
28.所述传输装置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构造,如下所解释的。然而,所述传输装置分别被构造为使得关于连接件和配对连接件的流体通道的耦合过程也同时导致数据和/或能量传输装置的耦合。
29.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在医学技术中通常主要构造为塑料部件,所述塑料部件必要时符合相应标准的限制。所述传输装置优选地包括金属导体或聚合物导体,所述导体特别优选地嵌入所述连接件的塑料中。然而,其中所述导体或与所述导体连接的接触面安装在所述连接件的外侧上的设计也是可能的。
30.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具有用于数据传输和/或电能传输的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使得所述传输装置可以与配对连接件上的对应传输装置交换数据或馈送能量。
31.在此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件的传输装置被构造为具有用于与配对连接件的传输装置感应耦合的至少一个线圈。
32.感应传输规定,使用电磁感应在两个耦合的连接件之间传输信号。对应的系统特别是通过rfid标签和通过无线电力联盟用于能量传输的q1标准而公知。感应式数据传输和能量传输相对位置容错。这对于由于设计(例如由于耦合元件的陡锥设计)而不能保证连接件的定义的最终位置的系统尤其有利。
33.在线圈彼此之间具有定义的相对布置的情况下,电磁感应具有超过50%的实际效率。也可以实现80%的效率。这意味着在5对连接件串联布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保留大约30%的功率。
34.感应耦合所需的线圈优选地与流体可靠地分离,特别是通过将所述线圈设置在连接件的绝缘空腔中。特别优选的是,所述线圈由一体式塑料部件包围,所述一体式塑料部件优选通过注塑工艺在插入线圈的情况下制造。
35.感应传输并非没有替代方案。所述连接件的传输装置也可以被构造为具有用于与配对连接件的传输装置和那里的电极元件电容耦合的电极元件。
36.原则上,电容式能量和数据传输虽然被认为对位置偏差的容忍度低于感应式能量和数据传输,然而,由于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的情况下取决于类型两个耦合的连接件的相对位置是非常准确地已知的,因此在本应用情况下电容耦合也是可行的途径。
37.此外还可以规定,所述连接件的传输装置被构造为具有至少一个导电接触面或具有至少一个导电的且优选弹性的接触元件,用于与配对连接件的传输装置电流耦合。优选地,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两个接触面或两个接触元件。
38.这意味着,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暴露的或由于耦合过程而可能暴露的接触面,特别是金属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在连接件的耦合过程中附接到对应连接件的对应设置的接触面。优选地,一侧由弹性接触元件形成以使得可以进行位置容错的耦合。在实践中,电流耦合大多被视为缺点,因为暴露的接触面可能很容易变脏,并且数据耦合不可靠的
风险相对较大。此外,还有非惰性表面的问题,非惰性表面可能会受到药物的攻击并且可能导致生物相容性问题。然而,电流耦合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性以及连接件之间几乎100%的非常高的能量传输效率。
39.将传输装置集成到连接件中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即当两个连接件耦合时可以无干扰地进行能量传输或数据传输。一种可能的设计规定,所述传输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平面线圈、至少一个平面电极元件和/或至少一个平面导电接触面。
40.这种平面元件应理解为以下元件,其横向于插入方向的大小至少是插入方向上的大小的三倍。这种平面元件特别是可以布置在围绕的套环上或中,所述围绕的套环优选地由塑料制成和/或与所提到的支承部分一体地形成。在耦合过程中,使该围绕的套环更靠近于配对连接件的另一围绕的套环,直到线圈、电极元件或导电接触面足够靠近以允许在彼此相对的元件之间可以传输数据为止。
41.因此,所述平面元件优选地构造为围绕支承部分的元件。在线圈的情况下,该线圈优选地构造为螺旋形状,即具有可变直径。在电极元件用于电容式数据或能量传输的情况下以及在接触面用于电流耦合的情况下,优选提供盘状形状,该盘状形状具有中心孔,流体通道穿过该中心孔。特别地,在盘形电极元件或盘形接触面的情况下,可以分别设置两个这样的元件,它们同心地构造并且具有不同的直径,以实现两个极连接或实现双向的数据传输。
42.然而,偏离平面设计的设计是优选的,即其中所述传输装置具有围绕流体通道的螺旋形线圈、至少一个围绕流体通道的环形或套筒形电极元件或至少一个以环形或套筒形方式围绕流体通道的导电接触面的设计。环形面在此应理解为其法线向量与径向方向所成的角度《30
°
的面。特别是如果所述元件被取向为跟随耦合锥的壁,则可能导致偏离具有0
°
径向角的纯环形面或套筒面的倾斜位置。
43.通过这种设计类型,设置了元件在插入方向上的相关或甚至主要的延伸。在线圈的情况下,该线圈优选地至少部分地具有沿流体通道延伸的柱形或锥形形状。在环形或套筒形接触面或环形或套筒形电极元件的情况下,该接触面或该电极元件具有上述定义的形状,其中两个对应的元件优选地设置为在插入方向上彼此错开。
44.这种类型的传输装置优选地通过为连接件配备套筒形环形部分来安装,在该环形部分的内侧上、在该环形部分的外侧上或在该环形部分的内部设置螺旋形线圈、环形电极元件或环形导电接触面。
45.该套筒形环形部分优选地与管路部分一体地形成。因此,该环形部分例如可以由围绕的壁形成,所述围绕的壁通过空隙与管路部分分离。该壁例如可以附加地表示耦合部分,在该耦合部分的内侧上或在该耦合部分的外侧上设置有用于与配对连接件机械耦合的耦合装置,特别是内螺纹、外螺纹、卡口连接件或用于啮合到卡口连接件中的卡口凸轮。
46.然而,特别是也可以规定,环形部分和管路部分至少部分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界定流体通道的壁也是为传输而设置的元件的载体。特别地,取决于连接件的类型,它可以是部分锥形的壁,该壁能够实现密闭的液体耦合。正是在具有这种至少部分锥形的壁的连接件中,耦合的连接件的最终位置是比较不确定的,从而与平面设计情况下的围绕的套环相比,套筒形环形部分中的传输装置由于可重复的间距和在插入方向上足够长的线圈而可能是有利的。在其中设置有线圈的至少部分锥形的壁的情况下,该壁也可以对应地构
造为锥形或柱形。在此,锥形设计是优选的。
47.与使用与管路部分分离的套筒形耦合部分来容纳传输装置相比,使用管路部分作为承载或围绕传输装置的环形部分有时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使用可旋转的耦合部分(例如以管接螺母的类型),可旋转的耦合部分作为可旋转元件只能通过额外的努力才能连接到流体管路的导体。
48.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地由塑料制成,其中管路部分、围绕的套环或套筒形环形部分特别是允许由塑料制成。在此,优选地分别考虑那些可以在作为建议或预给定提到的标准中找到的塑料。
49.原则上以下设计是可能的,即电消耗器或集成电路直接连接到所述传输装置,而无需将能量或数据超出所述消耗器或所述集成电路地传输。然而,通常规定在所述连接件中并且特别是为了传递电能或数据而在所述连接件中设置导线。这些导线优选是金属或聚合物导体。
50.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至少一个输出装置,优选地以诸如led的光学输出装置的形式。这种输出装置可以直接在现场用信号通知所述连接件的状态。示例性地提到以下可能性,即所述输出装置通过灯或通过具体的灯颜色来指示所述连接件是否已正确连接。从而例如在由多个子段组成的较长管路的情况下,可以快速识别所有连接件是否正确连接。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可以基于对应led不亮或基于对应的信号颜色来识别这一点。
51.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的情况下优选地规定,包括至少一个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特别是可以集成到连接件中。所述集成电路连接到连接件的传输装置以接收数据或电能。
52.在特别简单的情况下,所述集成电路可以仅或主要承担通信任务,特别是与两个连接件的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但是,所述集成电路也可以承担更复杂的功能,并且特别是包括数字或模拟的输出端或输入端。在此,输入端特别是可以连接到集成到连接件或流体管路中的传感器系统,例如用于检测连接件的耦合状态的传感器系统或用于检测流过的流体的特性或其体积流量的传感器系统。输出端可以用于控制致动器,其中所提到的输出装置,特别是led形式的输出装置,在这个意义上也是致动器。
53.本发明还涉及由至少两个所述类型的连接件组成的集合,这些连接件根据所提到的系统之一被构造为彼此机械耦合,即通常构造为公连接件和母连接件。在此,两个连接件被构造为使得通过所述机械耦合将连接件各自的流体通道彼此连通,并且将连接件各自的传输装置带到能够进行数据传输或电能传输的相对于彼此的位置。
54.根据本发明的这种集合通常不具有两个绝缘连接件,而是具有两个分别是医学流体管路或医学设备的一部分的连接件。
55.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的医学流体管路。该流体管路具有细长形状的管路主体,该管路主体由用于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流体通道穿过。在此,这特别是刚性管状体或柔性软管主体。至少在管路主体的近端,但优选地在管路主体的近端和相对的远端都设置有上述类型的连接件,使得管路主体的通道与一个或多个连接件的流体通道连通。此外,具有多于两个端部的流体管路的设计也是可以想到的,例如具有y形配置的流体管路。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的连接件优选地设置在流体管路的所有端部。
56.如果流体管路配备有至少两个连接件,则这些连接件可以是相同的或者以公连接件和母连接件的方式被构造为相反的。
57.用于传导数字数据和/或用于传导电能的导电导体优选地也沿着管路主体设置,在所述管路主体中设置了流体通道。这里可以想到各种设计。从而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管路主体和导体只能相互平行地延伸,但不能相互连接。也可以将导体与管路主体分开地形成,但导体通过耦合元件或围绕管路主体缠绕的螺旋线与所述管路主体沿着管路主体的延长线连接。然而,集成解决方案被认为是特别优选的,其中管路主体和导线,即导电导体,彼此固定地连接,使得它们至少不能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彼此分离。为此,特别是可以将管路主体和导线插入到共同的护套中。替代地,可以将电导线插入直接形成管路主体的通道的护套中。
58.由于构造为软管主体的管路主体具有非常高的延展性,因此优选地按照以下方式构造和/或成形所述导体,使得所述导体不会因管路主体的拉伸或变形而损坏。这例如可以通过聚合物导体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布置所述导体来创建一种储备,所述储备使得能够使用导体储备来延长软管主体。因此,软管主体区域中的导体优选比软管主体本身长至少10%,特别优选甚至长50%。所述导体可以构造为围绕软管主体的流体通道,例如以螺旋方式。如果按规定反复压缩和膨胀作为蠕动泵的一部分的软管主体,则构造得更长的导体也是有利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将软管主体部分地构造为没有导体是特别有利的,如下面将要解释的。
59.通常的制造方式规定,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用作分立的连接件,该连接件连接到管路主体,例如以注塑成型的方式。然而,也可以设计为管路主体的近端或远端一体地形成至少一个连接件的管路部分。因此,在此规定,管路主体的端部直接形成管路部分,并且在此优选所述传输装置也直接设置在管路主体上,特别是集成到管路主体的壁中。
60.通常规定在流体管路的连接件区域中进行能量的耦合输入和/或数据传输。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流体管路也可以在中心区域中并且因此特别是与设置在端部处的连接件有间距地配备有为此而设置的连接装置。这在与下面还要描述的将泵装置用作数据系统的主设备的关联下特别有用。这种泵装置通常构造为蠕动泵并且用于插入为了从外部输送液体的目的而机械变形的管路主体。如果在所描述的中心区域中设置至少一个连接装置,则可以在插入管路主体之后从外部向所述连接装置供应数据和/或电能。
61.为此被认为特别有利的是,用于耦合输入/耦合输出电能或数据的至少一个连接装置配备有从管路主体径向延伸的载体,实际的连接装置设置在该载体中或该载体上,即例如线圈。这种线圈还优选地相对于流体通道偏心地布置,使得该线圈不围绕流体通道,而是与流体通道侧向错开地布置。从而该线圈可以特别有利地用于与配对线圈进行能量传输或数据传输,所述配对线圈为此设置在所述泵装置中。
62.尽管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的情况下优选地设置了感应传输装置以避免导电部件与流体之间的接触,但是在所描述的位于中心区域中的连接装置情况下提供电流耦合被视为合理的可能性。然后在软管主体的外侧,特别是在所描述的径向延伸的载体上设置导电耦合面,在流体管路插入泵装置中之后,该耦合面与泵装置那里的对应接触面接触。
63.如果在通过泵装置的泵送期间按规定压缩流体管路的软管主体,这可能会很快导致沿流体管路的导体损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根据本发明的流体管路可以被构造为在中
心区域的子部分中,即在流体管路的彼此相对的端部与那里的连接件之间没有导体。然后可以为了泵送的目的重复压缩该子部分,而不会损坏导体。
64.如果在流体管路的两个端部上都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传输装置的连接件,则流体管路优选地在中心区域中,即在为泵送而设置的子部分的两侧具有两个所描述的类型的连接装置。
65.与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的情况一样,在根据本发明的流体管路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至少一个输出装置。这种输出装置优选地设置在一个连接件上或在流体管路的相对的端部处的两个连接件上。
66.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流体管路的情况下还可以规定,包括至少一个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特别优选地可以集成在流体管路的连接件中。在流体管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连接件的情况下,优选地,仅连接件之一配备有集成电路。于是其他连接件也通过沿管路主体的导体连接到该集成电路。然而,以下设计也是可能的,即流体管路或医学设备的不同连接件可以具有单独的集成电路,这些集成电路不需要为了数据传输而相互连接。从而例如可以规定,流体管路或医学设备的两个不同连接件分别被构造为借助于单独的集成电路来传输标识符,其中这些标识符允许所连接的配对连接件识别连接件的耦合是是允许的还是不允许的。
67.所述集成电路连接到连接件的传输装置以接收数据或电能。在特别简单的情况下,所述集成电路可以仅或主要承担通信任务,特别是与两个连接件的数据传输装置或与连接到所述连接件的组件的通信。但是,所述集成电路也可以承担更复杂的功能,并且特别是包括数字或模拟的输出端或输入端。在此,输入端特别是可以连接到集成到连接件或流体管路中的传感器系统,例如用于检测连接件的耦合状态的传感器系统或用于检测流过的流体的特性或其体积流量的传感器系统。输出端可以用于控制致动器,其中所提到的输出装置,特别是led形式的输出装置,在这个意义上也是致动器。
68.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引导流体的医学设备,该医学设备被构造为接收、传导和/或输出流体并且还接收、传导和/或输出数据和/或电能。根据本发明,该设备为了组合地接收、传导和/或输出数据和/或电能以及流体而具有所述设计的连接件。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这种设备由所述类型的简单流体管路形成。
69.然而,特别地,这也包括用于临时储存或提供液体或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流体和/或给流体施加压力的致动器的更复杂的设备。这种致动器例如可以是电可控阀或泵。致动器可以通过由连接件馈送的电能来供应能量或通过单独的电源来供应能量。用于控制所述设备的控制数据可以由连接件馈送或通过连接件发送到连接的设备。
70.所述类型的设备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可以优选地通过连接件传送到另外的设备。在此,也可以通过由连接件馈送的电能来供应能量。所述传感器可以被设置用于检测不同的变量。特别有利的是以下设计,即传感器被构造为检测流体的特性(例如温度)或检测流体的体积流量。然而,所述传感器也可以被设置用于检测患者身体上或患者体内的环境参数,例如作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用于检测氧饱和度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例如可以是引入患者体内的导管或植入端口的一部分。
71.所述设备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连接到连接件以供应电能或数字数据。该集成电路还可以用由连接件馈送的能量来运行和/或可以通过连接件与其
他设备交换数据。所述集成电路特别是用于构造与相邻的根据本发明的流体传导部件的电子通信。所述集成电路可以在设备中本地地处理所描述的传感器的数据和/或在本地控制所描述的致动器。特别地,所述集成电路可以用于使用传感器和致动器来实现设备中的闭合控制回路。此外,该集成电路特别是用于与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连接的外部组件进行通信。
72.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具有至少两个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的设备来说适宜的是,这些连接件的至少两个传输装置连接到共同的集成电路。所述共同的集成电路优选地能够区分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和/或借助于所述传输装置为两个连接件发送专用的不同连接标识符。然而,替代地,也可以为每个连接件配备自己的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被构造为仅发送一个连接标识符,但该连接标识符对于该连接件也是专用的和明确的。
73.根据本发明的医学设备可以以非常不同的设备的方式实现。
74.所述设备可以例如构造为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应理解为该设备被构造为对流体施加压力。这种输送单元特别是可以构造为泵装置并且因此可以设计为具有活塞的泵装置。然而,特别地,它可以是蠕动泵装置,其中规定从外部周期性地向流体软管施加力,以便在软管中进一步输送液体。具有蠕动泵的根据本发明的输送单元优选地被构造用于插入所述类型的根据本发明的流体管路。
75.如下文还将解释的,根据本发明的呈输送装置形式的医学设备以及特别是集成在该医学设备中的电路也适用于承担与连接到所述输送装置的其他组件进行数据通信时的主设备。这种主设备控制经由传输装置的通信并且例如向其他组件发送控制命令或数据传送请求。
76.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也可以构造为中心静脉导管或外周静脉导管。这种导管形成至患者静脉的细小的通路,并且在必要时用于暂时留在患者身上。这种导管通常具有多个连接件,这些连接件使得能够同时馈送不同的流体和流体混合物。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的导管允许在其集成电路中存储哪些流体源已经与该导管连接,以便在此基础上识别潜在的不相容性。
77.该设备还可以构造为多路分接头或分接头组。这种多路分接头或这种分接头组具有至少三个连接件并且响应连接件处于旋转和方向阀的位置而控制所述设备中的流体流,这些连接件优选地全部构造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根据本发明的多路分接头或分接头组优选地通过传感器检测至少一个方向控制阀的位置,并且可以借助于其集成电路和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识别所连接的设备并检测其阀位置和连接性,并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转发,特别是转发给优选地由所述输送装置形成的一个或多个主设备。
78.该设备还可以构造为血液透析筒、血液透析过滤器筒、血液过滤器或血液浓缩器筒。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以术语“透析筒”来引用这些单元。
79.该设备还可以构造为附加端口装置,并且因此具有在两侧设置有连接件的流体管路,在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附加端口用于偶尔添加流体。这种附加端口提供了临时连接可能性,例如用于通过流体系统上基于针或阀的通路端口注射药物。由于连续地向该设备供应能量,该设备可以监视该注射端口。如果附加端口的连接件被构造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则该设备附加地可以与这些注射装置通信,例如与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的注射器通信,并且因此例如查询药物类型以及关于剂量和制造商的信息。
80.该设备也可以构造为过滤设备。
81.该设备也可以构造为呼吸管。
82.本发明的任务还通过一种智能医学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来解决,该系统具有用于将流体或流体混合物施加到患者体内或从患者体内取出流体的通路单元,并且该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液体容器,用于提供或容纳流体。所描述的连接件在此也被使用,这些连接件用在所述通路单元和/或所述液体容器上和/或液体容器与通路单元之间的流体管路上。
83.除了容器和通路单元之外,该系统优选地还包括上述类型的至少一个另外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例如可以是输送装置。
84.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的系统至少包括用于流体馈送或流体提取的绝对必要的组件,其中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连接件,特别是还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流体管路和/或设备,为数据传输和/或能量传输创建了基础。
85.该系统特别是包括医学设备,例如流体泵,其具有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可以通过由连接件创建的数据连接查询液体容器或通路单元的数据。
86.所述医学设备可以在所述系统中形成主设备,该主设备被构造为与所述系统的其他组件或其他组件的集成电路通信,所述其他组件例如是液体容器或通路单元。然而,所述主设备也可以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分开构造,也就是说,主设备本身不能具有任何直接引导流体的组件。
87.可以规定,系统具有多个主设备,例如多个输液泵,每个主设备分别关于在液体路径中连接在其上游和/或下游的组件控制与所述组件的相应集成电路的通信。如果一个系统有多个主设备,则这些主设备优选通过单独的网络相互连接,例如通过以太网或现场总线,以交换该系统相应分支的数据或彼此协调所述系统不同分支中的控制任务。
88.原则上,一个系统中的多个主设备也可以承担不同的任务,使得一个主设备为该系统供应电能,而另一个主设备控制数据通信。然而优选的是,一个共同的主单元既用于向其他组件供应能量又用于控制与这些其他组件的通信。
89.根据系统的类型,可以使用不同的组件或其集成电路作为主设备。在输液系统的情况下,主设备优选地由该系统的输液泵形成。在透析系统的情况下,主设备优选地由该系统的透析机形成。在营养系统的情况下,主设备优选地由该系统的营养泵形成。在引流系统的情况下,主设备优选地由该系统的引流泵形成。在呼吸系统的情况下,主设备优选地由该系统的呼吸机形成。
90.此外优选地规定,所述系统并且特别是所述系统的主设备被构造为通过数据网络、特别是通过内联网或以太网与服务器通信。这可以特别是为了查询数据以获得集成电路的标识码而进行。从而可以向存储在所述系统的集成电路中的这种标识码分配补充信息,例如流体管路或其中设置了集成电路的设备的保质期、批号或规格数据。
91.适宜的还有,与服务器通信以由此通过患者或医院信息系统查询或补充病历。数据查询特别是可以用于将由所述系统向患者提供的护理与所述病历的信息进行比较。补充病历意味着由所述系统提供的护理可以得到自动记录。
92.本发明的任务还通过一种智能医学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来解决。该系统包括用于提供医学相关流体或流体混合物的至少一个流体源以及用于将医学相关流体或流体混合物施加到患者体内的通路单元。该系统还包括连接引导系统,该连接引导系统连接所述流
体源和所述通路单元并被构造为将所述医学相关流体或流体混合物从所述流体源引导和输送至患者,其中所述连接引导系统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调节输送元件。
93.所述智能医学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优选配备有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组件。
94.所述医学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组件至少部分地被构造为确定和交换关于其状态的信息并报告给主设备。为了传输这些信息,所述连接引导系统被构造为传输和转发这些信息和/或为所述医学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组件供应能量,从而所述医学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组件形成自己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其中借助于该信息基础设施可以确定所述连接引导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在所述医学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中的流体流的网络拓扑结构。
95.为了将医学相关流体混合物从流体源输送到患者身上的通路单元,优选地在所述流体源与所述通路单元之间形成用于输送所述医学相关流体混合物的输送单元。这种输送单元例如可以是输液系统中的输液泵。在呼吸设备中,通过泵或通过呼吸气体的存在的介质压力来建立压力。
96.在伤口分泌物和尿液的引流状况下,将身体自然产生的液体用作液体流的驱动器。在引流状况下,流体流是反向的,即流体源位于患者的身体内并将身体分泌物输送到位于身体外部的储液器。流体流也可以通过泵辅助,如在胸腔引流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基础设施在流体引导系统和分配元件中的优点也在这里发挥作用,因为可以借助于该基础设施检查引流系统的完整性和拓扑结构。例如,引流泵可以用作主设备。
97.在透析系统、心肺机或体外气体交换系统中,所述医学相关流体或流体混合物通过泵或通过自然介质压力(血压)驱动。
98.为了保证信息和能量的传输,至少在所述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一些流体引导组件并且优选在所有流体引导组件中,即尤其是在连接引导系统中集成金属或聚合物导体轨道。由此,通过连接管路不仅医学相关流体混合物可以从流体源至通路单元地进入或离开患者,而且与此并行地也可以在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组件之间传输或输送数据、信息和/或能量。
99.在本发明的含义下,流体或流体混合物应理解为既是气态又是液态的物质,悬浮液和气溶胶也是。在本发明的含义下,连接引导系统应理解为输液软管、iv导管、呼吸软管、连接软管和连接件。
100.用于改变流动拓扑结构或信息显示内容的致动器信息和命令可以通过所述信息基础设施输送和传输。在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中的信息基础设施也可以定位在诸如输液泵、透析机、心肺机的医学设备内或在患者体内,即在通路单元中。
101.所述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被构造为确定自己的状态并报告给主设备的组件应理解为信息技术有源元件。这意味着这些元件具有电子设备,通过这些电子设备可以传输来自患者的标识(类型、序列号、唯一标识符、多腔导管情况下的腔标识)、状态(三通旋塞的位置、导管夹打开、输液容器的液位)、特性(腔中的药物、制造细节)和传感器数据。这些组件可以被构造为具有自己的电流源。例如,在输液系统中,输液泵可以通过电网连接端或借助于电池来运行。其他组件也可以具有电流源。
102.由于组件可以确定和报告它们的状态,可标识出iv治疗、透析系统、营养系统、引流系统、心肺机、体外循环系统、用于体外气体交换的系统或呼吸系统的元件。由此例如可
以为每种药物确定患者侧的网络拓扑结构。此外,连接、多路分接头、分接头组等可以通过它们的类型、序列号或唯一分配给它们的id明确地加以标识。其优点是,通过明确地识别组件并因此通过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可以识别例如药剂学的药物不耐受性。因此,如果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在输液系统的设计中连接到药物和相容性数据库,则可以识别和防止输液系统中的药物不稳定和沉淀。这同样适用于输血系统、透析系统、营养系统、引流系统、心肺机、体外循环系统、用于体外气体交换的系统和呼吸系统。由相应系统标识的网络拓扑结构也可以与规定的治疗拓扑结构进行比较,并且如果存在给药不正确或类似情况,则可以发出警报。
103.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检查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有效物理连接并且因此可以降低泄漏概率。也可以在在患者身旁测量流量,并与输送单元(例如输液泵)的参数进行比较,并检查其合理性。
104.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组件分别具有耦合装置,用于将信息耦合输入和耦合输出和/或用于将能量耦合输入。在本发明的含义下,耦合装置应理解为连接点,该连接点使得数据能够从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一个组件通过连接引导系统传输或输送到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另一个组件。
105.这种耦合装置或连接例如被构造为保持与已知luer系统的兼容性。例如,可以通过luer锁耦合到luer锁或通过luer-slip耦合到luer-slip或通过luer-slip耦合到luer锁,或者通过从瓶子或袋子形式的输液容器到连接导体的刺穿连接或通过端口针的穿刺连接而耦合到实现的端口,其中相应的耦合通过电子设备扩展,所述电子设备使得能够传输数据和能量。调节输送元件也代表本发明含义内的耦合装置。相同的原理用于营养系统、呼吸系统、循环辅助系统、氧合系统、透析系统和引流系统中的连接,其中使用分别应用典型的连接几何形状,并且将这些连接几何形状添加用于信息和能量的耦合功能。为此,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耦合和/或输送元件也被添加能够传输数据和能量的电子设备。添加了用于耦合输入能量和信息的对应电子设备的输送元件类似于将能量或信息信号分配和输送给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多个组件的集线器。输送元件可以形成在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不同位置上,这取决于哪里需要调节要施加的医学相关流体混合物。
106.所述耦合装置也应理解为在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信号在网络的每个节点处得到制备和/或切换。由此可以枚举拓扑结构(例如,类似于usb树)以及将数据包路由到可寻址节点。因此,通过对各个组件的示意性计划的、时间错开的查询(时隙方法)或借助于频率多路复用方法或类似方法,也一方面降低了能量需求,另一方面防止了数据包的冲突。
107.经由耦合装置在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组件与连接引导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信息转发和/或能量供应可以在大于100khz的频率范围内由电导体进行。能量和数据包的传输在不与细胞的动作电位和等待时间冲突或对细胞产生负面影响的频率范围内进行。省略用于电外科的频率范围以避免信号干扰。
108.在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另一设计中非常有利的是,通过感应耦合或电容耦合无接触地进行连接。为此,相互通信的组件的连接点被构造为相互电流隔离。这些组件的物理连接仍然通过luer系统进行或分别通过特定于应用的医学上适宜的连接件进行。然而,要连接的部分被构造为使得通过感应耦合或电容耦合进行传输,即通过两个或
更多个空间相邻电路的相互电磁影响进行传输。
109.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组件与连接引导系统的相应连接管路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信息转发和/或能量供应也可以是电导体式、电感式和电容式传输类型的组合。
110.对于所有传输类型而言,连接引导系统的并排的管路由于其设计而不允许以任何相关方式相互干扰,即使在复杂的治疗状况中也是如此。因此,类似于常见的nfc技术的经过调制的载波频率用于数据和能量传输。在幅度和频率方面适当地选择所述经过调制的载波频率。
111.与信息技术有源元件不同,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仅通过感应耦合或电容耦合传输信息和能量的组件应理解为信息技术无源元件。
112.在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一种设计中,主设备由输送单元或耦合单元形成或在云中形成。
113.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可以具有多个主设备。有利的是,每个输送单元(例如输液泵和/或连接引导系统和/或输送元件)被构造为接收所述系统的数据、评估所述数据并做出对应的反应。在输液系统中,每种药物或每种输液溶液使用恰好一个输液泵例如是已知的并且是普遍做法。此外,输液泵由于其电网运行或电池运行而具有以下优点:始终提供足够的能量储备来用于与输液系统的其余组件的通信。由于输液泵的系统相关的方向性,还预给定了明确的通信逻辑,所述通信逻辑包括以下步骤:i)在近端方向查询将哪种药物或哪种输液液体分配给泵;借助于通过药物容器中的对应传感器系统确定的传感器信息,可以确定输液溶液的状态,如液位、制造细节、批次、有效期和唯一id,ii)在远端方向查询存在哪些输送元件;哪个iv通路、哪个腔和哪个患者连接到输液系统。可以检测和评估诸如体温和氧饱和度的传感器数据。这同样适用于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构造为输血系统、透析系统、营养系统、引流系统、心肺机、体外循环系统、用于体外气体交换的系统或呼吸系统的设计。
114.此外有利的是,主设备被构造为与患者或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单向或双向的信息交换。
115.由此,所述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可以例如独立显示和请求必要的注射器更换或预期的治疗结束,从而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
116.因此,除了用于控制和监视输液治疗、输血治疗、透析治疗、营养治疗、引流治疗或呼吸治疗的直接数据评估外,还可以自动高质量地记录这些数据评估。由此实现了完全的可追溯性。
117.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通过系统可以独立地验证从流体源到患者的完整性。识别出错误连接和药物不相容性,无需大量人员耗费即可完整且可靠地记录治疗。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可以确保节省医院资源并提高患者管理的质量,其方式是例如可以由所述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独立报告和请求预期的治疗结束和必要的注射器更换。
118.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另一个优点还在于它的模块化结构。该系统可以很容易地在连接引导系统中扩展另外的输送单元、流体源和连接导体,它们可以添加而没有网络拓扑结构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困难。
119.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指令,当该程序由计算机执行
时,所述指令促使所述计算机分析所述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检查所述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用于记录在患者档案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通过医生或医务人员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操作。系统操作的概念可以简化为适用于例如在家中进行输液治疗和化疗。
120.在有利的应用中,根据本发明的医学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被构造为具有在患者身体内部与用于动脉或静脉血压的体外测量系统之间的流体柱的测量系统。在此,在患者的动脉内导管与用于传输血压的体外压力测量系统之间的液体柱用于测量动脉内压力。为此所需的软管、连接件和三路分接头中的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基础设施这里还允许自动检查完整性、识别错误连接以及直接报告系统和测量单元中的冲洗过程。由此避免了在冲洗周期期间或在从系统中取血期间的测量错误,因为主设备可以从动态拓扑结构(例如三路分接头的位置)识别出这些事件并与测量系统通信。该原理类似地适用于有创静脉压力测量。
121.总之,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代表了输液治疗、输血治疗、透析治疗、营养治疗、引流治疗和呼吸治疗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其使得能够独立验证从流体源到患者的完整性、识别错误连接和药物不相容性并以经过验证的方式记录治疗。因此,它也被称为智能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提供了完全的连接性,其中很大程度上不需要物理接触面。因此该系统也可以进行理想的消毒,并且不会出现新的生物相容性问题,因为与药物的接触继续通过为此经过试验的玻璃和聚合物材料进行。此外,该系统通过集成到luer标准中而完全向后兼容,并且自身成为“智能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技术”的中期行业标准。
附图说明
122.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方面从权利要求和以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得出,以下基于附图解释这些优选实施例。
123.图1以输液系统为例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124.图2以透析系统为例以示意图的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125.图3以伤口引流系统为例以示意图的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126.图4以呼吸系统为例以示意图的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127.图5示出了具有平面感应传输装置的luer锁类型的两个连接件。
128.图6a至图6c示出了具有不同平面传输装置的luer耦合类型的连接件。
129.图7a至图7c示出了在管路部分区域中具有套筒形传输装置的luer耦合类型的连接件。
130.图8a至图8c示出了在用于机械耦合的耦合装置的区域中具有套筒形传输装置的luer耦合类型的连接件。
131.图9a示出了一方面输液袋或瓶子的法兰盖与另一方面扩展了电子设备的输液软管之间借助于感应耦合的连接。
132.图9a示出了一方面输液袋或瓶子的塞子与另一方面扩展了电子设备的输液软管之间借助于感应耦合的连接。
133.图10示出了植入端口与扩展了电子设备的端口针之间的连接。
134.图11示出了由软管端部形成的连接件,特别是作为引流系统的一部分。
135.图12示出了呼吸系统的连接件。
136.图13示出了呼吸系统的连接件。
137.图14示出了透析盒的血液端口上的连接件。
138.图15示出了透析盒的透析液端口上的连接件。
139.图16a和图16b示出了具有平行导体的管路主体的不同类型的设计。图17示出了作为主设备的输液泵,具有能量的耦合输入以及信息的耦合输入和耦合输出。
140.图18示出了中心静脉导管。
141.图19示出了外周导管。
142.图20示出了三路分接头。
143.图21示出了分接头组。
144.图22示出了透析盒。
145.图23示出了附加端口装置。
146.图24示出了过滤器单元。
147.图25示出了用于蠕动泵的软管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148.图1示出了在输液系统的设计中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10的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与已知的输液系统拓扑结构不同,系统10的组件700、500、580、560、520之间的流体管路400和流体引导组件700、500、580、560、520本身具有金属或聚合物导体轨道250,所述导体轨道使得数据/信息和/或能量能够被转发和交换。输液系统10的组件均配备有电子设备,使得各个组件——例如输送元件560、580(例如三路分接头560或分接头组580)或流体源700(如输液袋)或输送单元500(如输液泵)——能够标识自己并且确定和报告它们的状态。
149.智能输液系统10示例性地允许识别输液系统中的故障连接的功能。整个系统可以借助于根据本发明集成的计算机代码来确定其拓扑结构,并且因此可以确定处方药物和医学处方治疗方案与输液系统的实际拓扑结构的偏差。该检查包括将来自流体源700的药物连接到正确的患者20。由于输液系统的患者侧组件——包括中心静脉导管520——被植入患者20中,这些组件允许明确地标识患者20并因此允许检查来自流体源700——即输液袋或输液瓶——的药物或输液溶液是否给予了正确的患者20。
150.智能输液系统10示例性地允许在输液系统10中流体流相遇的位置处识别药物之间或药物与输液溶液之间的不相容性的功能。为此,计算机程序访问相容性数据库并将预先找到的输液拓扑结构与这些数据库进行比较。
151.图2示出了在透析系统12的设计中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在此,将等拓扑信息基础设施集成到血液流入的所有组件中——即从静脉通路550进入带有血液泵500、到血液泵500和透析盒600的血液管路400、相应的连接件(未示出)和透析盒600以及从
血液管路400到患者的回流、空气阱690和静脉通路552的透析系统12到患者。信息基础设施也集成在透析系统12的所有组件中,如具有馈送到透析盒600的透析管路400的透析溶液680、具有透析管路400的透析液容器670。例如,组件之间的连接如图2所示实现。由此可以验证到患者的连接和透析机内的连接的完整性,并识别错误连接。例如,血液泵500可以用作主设备800并用作能量馈入站和信息接口。
152.图3示出了在伤口引流系统14的设计中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该伤口引流系统具有被引导到患者20身体中的流体管路400。在图3的上部所示的流体管路连接到第二流体管路400,第二流体管路400连接到由分泌物容器672和抽吸泵500构成的单元。抽吸泵500在分泌物容器672中产生负压,由此通过流体管路400从患者身体中抽吸出液体。
153.两条流体管路400被构造为根据本发明的流体管路并且因此分别具有连接件105和106,这些连接件不仅连接它们的流体通道,而且还连接设置在两条流体管路400上的导体250。在患者侧,导体250通向在患者20的身体中结束的流体管路400的远端。这里设置传感器180,其可以检测患者20的身体数据。抽吸泵500的集成电路170通过导体250和连接件100连接到传感器180,因此可以查询所述身体数据,并在必要时通过未示出的网络连接将所述身体数据存储在患者档案中。
154.图4示出了在呼吸系统16的设计中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通过呼吸软管中的导体250——如吸气管400、呼气管400,存在针对正确连接的附加检查可能性,所述正确连接即在安装加湿器650、过滤器640和集液器660时的正确拓扑结构。信息基础设施的连接可以例如对应于图12和图13与呼吸系统中连接标准的几何形状相适配地以感应方式实现。来自呼吸机710或管610的传感器数据可以通过信息基础设施250传输而无需额外的电缆。例如,呼吸机710可以用作主设备800并用作能量馈入站和信息接口。
155.图5示出了根据iso 80369-7的简单luer锁,其实现了连接引导系统的第一和第二连接件100、101之间的标准化机械连接。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引导和输送系统保持与luer系统的机械兼容性,该luer系统通过旋转一半关闭或打开两个部件的连接。通过将电路(ic)170的一个接收器线圈200、202集成在luer锁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100、101中和将电路(ic)170的另一线圈200、202集成在luer锁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00、101中,数据和能量都可以得到传输。这种连接件用在根据图1的输液系统10中。
156.以下图6a至图8c的连接件优选地也是根据iso 80369-7的luer锁连接件。但是,它们也可以是根据iso 80369系列标准的其他连接件。
157.图6a到图6c示出了两个连接件100、101与平面传输装置202、204、206、207、302、304、306、307的连接的三个版本。
158.图6a的连接件100、101对应于图5的设计的主要特征。两个流体管路400在其端部分别具有连接件100、101,所述连接件附接到软管主体410并且分别具有被流体通道111穿过的管路部分110。图6a至图6c中右侧的连接件100、101是母连接件,而左侧的连接件100、101被构造为公连接件。这意味着左侧连接件100、101的管路部分110插入到右侧连接件100、101的管路部分110中。管路部分110被构造为锥形,以创建可靠的流体连接。
159.除了通过管路部分110的液体连通之外,连接件100、101还通过已经在图5中描述的线圈202、302在与管路部分110一体式构造的套环120区域中在耦合之后相对于彼此布置为,使得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和/或能量传输。
160.在根据图6b的设计中,在两个连接件中分别设置了两个圆盘形同心电极元件204、304以用于在围绕的套环120中进行电容耦合。由此例如可以在连接件100之间进行双向通信。
161.在根据图6c的设计中,盘形围绕的接触面207设置在右侧连接件100、101那侧。对应的滑动接触部206布置在左侧连接件上。
162.图7a至图7c同样示出了具有锥形管路部分110的连接件100、101。然而,这里用于数据或能量传输的元件,即线圈202、302、接触面206、306、207、307或电极元件204、304不是平面构造的,而是大致环形或套筒形的。它们集成在管路部分120的壁上或壁中。由此可见,即使在插入深度非常不同的情况下(正如在锥形连接的情况下可能的那样)也可以实现可靠的传输。使用管路部分作为传输装置的载体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以使用诸如管接螺母的可旋转耦合装置,其可旋转性使得在结构上难以将对应于图6a至图6c的套环用于安装传输装置。
163.图8a至图8c再次示出了连接件100、101,其具有构造为环形或套筒形的线圈、接触面或电极面。然而,对应的元件在此一方面设置在耦合部分140的外侧区域中,另一方面设置在包围耦合部分的护套壁150上。
164.图9a示出了输液袋700或输液瓶与扩展了电子设备的输液软管400之间的连接。具有接收器线圈202的电路(ic)170集成在输液袋700或其连接件100中,该连接件100由根据iso 8536-3的法兰盖100、102b形成,其中在待安装的输液软管400中存在根据iso 8536-4的连接件103,该连接件103具有另外的线圈202,使得两个组件——如果它们彼此连接——在信息和能量方面感应耦合。由此可以通过集成在输液软管400中的数据线路250传输和交换数据和能量。
165.图9b示出了一种替代设计,其中输液袋700或输液瓶700那侧的连接件100是根据iso 8536-2的塞子100、102a,配备有传输线圈202和电路170。
166.图10示出了植入端口100、103类型的连接件100、根据iso 10555-6的端口针100、104以及扩展了电子设备的端口针的插管之间的连接,所述插管作为通路单元的示例。在植入的端口100、103中存在带有接收器线圈或传输线圈202、302的电路170,其中在端口针100、104中集成了另外的接收器线圈或传输线圈202、302,另外的接收器线圈或传输线圈202、302连接到数据线路25,该数据线路25与输液软管(即连接引导系统)中的输液溶液平行地构造而成。由此使得数据和能量能够在包括端口针100、104的输液系统与植入的端口100、103之间传输。
167.图11在左侧示出了软管主体形式的流体管路400的管路主体410,其连接件100直接是软管主体的一部分。连接件的传输装置由套筒形线圈202构成,该线圈被软管本体的材料包围。集成到软管主体中的连接件100设置在右侧所示的阶梯式夹紧套筒形式的配对连接件100上。该夹紧套筒也配备有套筒形线圈202,在所示的耦合状态下,该线圈202与另一连接件的线圈202相对地布置,从而实现高的能量传输效率和可靠的数据传输。这种连接件100用于根据图1的根据iso 20697的引流系统14。
168.图12示出了用于呼吸系统的根据iso 5356-1的两个连接件100、107a。类似于图7a中的图示,这里还设置了具有线圈202的传输装置200,线圈202集成到连接件的锥形管路部分110中。
169.图13示出了根据iso 5367的连接件107b,其同样用于如图4的呼吸系统中,特别是用于将具有软管本体410的流体管路400连接到呼吸机710。连接件107b又分别被构造为具有用于数据和/或能量传输的线圈202。连接件107b之一或两个连接件107b可以附加地配备有未示出的集成电路。
170.图14示出了透析盒600的血液端口的两个连接件108a。它们是根据iso 8637-1和iso 8637-2的连接件108a,它们被构造为借助于锥形管路部分进行密闭连接。再次规定,导体250设置在连接件108a上,导体250与线圈202连接以用于数据和/或能量传输。
171.图15示出了透析盒600的透析液端口的根据iso 8637-1的两个连接件108b。右侧所示的连接件通常设置在透析盒600上。该连接件具有围绕的凹槽,左侧连接件108b的啮合元件啮合到该围绕的凹槽中。在此还规定,导体250设置在连接件108b上,导体250连接到线圈202以用于数据和/或能量传输。
172.所示和所描述的连接件102a、102b、103、104、105、106、107a、107b、108a、108b可以按照图6a至图8c中所解释的方式配备有不同类型(电容式、电感式、电流式)的传输装置以及具有在那里描述的布置(在管路部分或在耦合部分中平面的、环形的)。
173.图16a和16b示出了流体管路400的管路主体410的不同设计。用于传输电能或用于传输数据的导体250分别平行于流体管路400的管路主体410地延伸。在根据图16a的设计中,导体嵌入管路主体的材料中。此外,在这种设计的情况下,导体围绕中心流体通道螺旋形布置。
174.在根据图16b的设计中,导体250布置在管路主体410的外部,但通过围绕的耦合带420与管路主体连接。
175.图17示出了可以在输液系统10中使用的输液泵500。输液泵500被构造为蠕动泵。输液泵具有压力装置502,压力装置502具有布置在反压表面504上方的多个柱塞。在压力装置502与反压表面504之间设置用于流体管路400的容纳空间。如果流体管路400以图17所示的状态插入,则流体可以借助于压力装置及其柱塞通过流体管路400输送。
176.流体管路400配备有两个导体250,这些导体在压力装置502的上游和下游的管路端部处连接到图17中未示出的连接件。在流体管路被压力装置施加力的中心区域中没有设置导体。相反,导体250分别在线圈形式的连接装置416处结束,所述连接装置用于电功率和数据的感应传输,该连接装置安装在管路主体的侧面并且设置为紧邻固定布置在输送装置500中的线圈506。
177.通过这种方式,输送装置500或该输送装置的集成电路可以与上游和下游的输液系统其他组件通信或向它们供应电功率。
178.图18示出了中心静脉导管520。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通过五个端口馈送的通路软管522。这些通路软管分别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所有连接件或输液系统10的可以耦合到这些连接件的元件经由导体250与集成电路170通信。集成电路170可以组合该数据以确定哪些流体源连接到连接件100。由此可以识别有问题的流体组合或与药物计划的偏差。以下设计也是可能的,即集成电路170附加地与传感器180通信,传感器180检测患者身体内的传感器数据。
179.图19的外周导管540同样具有通路软管542。然而,该通路软管542仅由构造为连接件100的通路馈送。在通常的形式中,该导管配备有用于固定的翼544。
180.连接件100中的传输装置配备有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可以像图14的导管那样与传感器180通信。此外设置了led160,其例如可以指示传感器数据何时超过或低于预给定极限值。
181.图20示出了具有总共三个连接件100的三路分接头。
182.三路分接头以未示出的方式具有方向控制阀,该方向控制阀可以借助于手柄562手动调节以控制哪个输入端与输出端通信连接。
183.设置传感器180以用于检测所述方向控制阀的当前状态,例如霍尔传感器,其检测安装在阀或手柄上的磁体182的位置。该信息可以从集成电路170传输到连接的组件,例如输送装置500的用作主设备的集成电路。
184.图21示出了分接头组580,其结构在功能上对应于多个三路分接头的耦合。分接头组580具有三个带有手柄582的方向控制阀,它们以与图17的三通分接头相同的方式配备有传感器180,以用于检测当前开关状态和借助于集成电路170传输当前开关状态。
185.图22示出了在图2的系统12中使用的透析盒600。透析盒600在上端部具有用于血液入口的连接件100,并且在下端部具有用于输出血液的连接件100。侧面的连接件100形成透析液入口和透析液出口。
186.所有四个连接件100都被构造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数据传输装置的连接件并且借助于导体250连接到安装在外侧的集成电路170。该集成电路可以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与连接的组件进行通信,以检查结构的有效性和/或传送对应的数据以传输到其他验证集成电路。
187.图23示出了附加端口装置620。该附加端口装置包括在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两个连接件100,这些连接件通过软管管路410连接。附加地,设置了附加端口分支622,其优选地借助于阀连接到软管管路410并且在附加端口分支上设置了附加的连接件。这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连接附加的流体源,例如注射器。
188.总共三个连接件100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它们借助于导体连接到集成电路170,该集成电路170例如记录注射器与附加端口分支622的连接件100的连接并且进一步传输该信息。
189.图24示出了用于过滤流过的流体的过滤器单元640。过滤器单元640具有过滤器外壳642,该过滤器外壳在相对的端部上具有两个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100作为入口和出口。这些连接件通过导体250连接到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附加地还连接到过滤器传感器180,过滤器传感器180检测过滤参数并且因此允许集成电路170在发生失效的情况下将对应的信息传输到连接的组件。
190.图22示出了用于旋转蠕动泵的软管单元720。这种软管单元具有围绕蠕动泵的转子放置的软管环724。软管环724的两个端部都设置在中心元件722上,中心元件722连接到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400,入口软管和出口软管优选地在端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100(未示出)。
191.在中心元件上除了通过连接件控制通信的集成电路170之外还设置了类似于图17的连接装置416,通过该连接装置416可以为软管单元720以及整个系统的与软管单元720连接的组件提供电功率和/或数据通信。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