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船舶用可移动折叠式的传动装置的智能仓储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6:10: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船舶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船舶用可移动折叠式的传动装置的智能仓储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船舶上皆配备有智能仓储设备,智能仓储设备用于存放备用的传动设置,传动装置例如但不限于包括联轴器、传动轴、轴承等部件。传动装置的各个部件分散存放于智能仓储设备中。现有的智能仓储设备包括储物架,储物架中具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载物台,存放传动装置放置在载物台上。每个载物台的上方设有四个支撑柱,且四个支撑柱分别于载物台的四角。储物架的底部设有车轮组以供仓储设备移动。
3.然而,载物台上仅通过四个支撑柱对位于载物台上的传动装置进行围挡,使得尺寸较小的传动装置的部件容易从载物台上脱离。同时,储物架不具有折叠功能,使得储物架在没有存放物件的时候依旧需要占用较多的摆放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可移动折叠式的传动装置的智能仓储设备,通过在主体的储物腔中设有多个载物台,载物台沿高度方向可转动设置,主体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转动连接且包括对称的两个侧板部,第一侧板可通过两个侧板部向储物腔内对折折叠以实现折叠智能仓储设备,不仅降低智能仓储设备在未存放物件时的摆放空间,还可使得主体对载物板的四周进行围挡,避免尺寸较小的传动装置的部件从载物板上脱落。
6.(二)技术方案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可移动折叠式的传动装置的智能仓储设备,包括储物架,储物架包括主体,主体中形成有储物腔,主体沿高度方向的两端为开口端,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每个第一侧板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板部,两个侧板部之间转动连接,储物架还包括设置于储物腔中的多个载物板,载物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侧板转动连接以使载物板可沿高度方向转动,另一个第二侧板上设有与每个载物板一一对应设置的限位凸起部,载物板搭接于对应的限位凸起部上以使得载物板处于水平状态,主体的多个底角处皆设有滚轮。
8.进一步地,多个载物板沿高度方向成两排分布,且每排的多个载物板之间贴合设置。
9.进一步地,第二侧板上设有与每个载物板一一对应设置的收纳槽,载物板具有搭接在限位凸起部的储物位置以及位于收纳槽中的折叠位置。
10.进一步地,两个第二侧板分别包括与同一个第一侧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侧板远离储物腔的弹性板,弹性板靠近第二
连接端的一端设有限位孔,第二连接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当第一侧板对折至储物腔折叠内时,连接柱插设于限位孔中。
11.进一步地,在载物板搭接于对应的限位凸起部上时,载物板靠近限位凸起部的一端与限位凸起部所在的第二侧板之间抵接配合。
12.进一步地,弹性板上面向第一侧板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柱抵接配合的抵接面,抵接面自第二连接端的端面延伸至限位孔,抵接面沿靠近第一侧板方向倾斜设置。
13.进一步地,第二侧板上设有与每个收纳槽一一对应设置的挡板,挡板与第二侧板转动连接且位于对应的收纳槽的上方,挡板具有抵接端,抵接端用于与位于折叠位置的载物板抵接配合。
14.进一步地,载物板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四周的侧挡板。
15.进一步地,每排的多个载物板中皆包括分别靠近两个第一侧板的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的侧挡板皆包括第一侧挡部,两个第一侧挡部的顶部上皆设有圆槽,两个圆槽共轴设置。
16.(三)有益效果
17.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18.(1)本技术提供的船舶用可移动折叠式的传动装置的智能仓储设备,通过在主体的储物腔中设有多个载物台,载物台沿高度方向可转动设置,主体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转动连接且包括对称的两个侧板部,第一侧板可通过两个侧板部向储物腔内对折折叠以实现折叠智能仓储设备,可降低智能仓储设备在未存放物件时的摆放空间。
19.(2)本技术提供的船舶用可移动折叠式的传动装置的智能仓储设备,通过将载物板设置于主体的储物腔中,使得主体对载物板的四周进行围挡,避免尺寸较小的传动装置的部件从载物板上脱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仓储设备的正视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智能仓储设备的半剖图。
22.附图标记:
23.100、储物架;110、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11、侧板部;
24.121、收纳槽;130、载物板;131、底板;132、侧挡板;
25.140、限位凸起部;150、滚轮;160、弹性板;161、限位孔;
26.170、连接柱;18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技术提供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可移动折叠式的传动装置的智能仓储设备,通过在主体的储物腔中设有多个载物台,载物台沿高度方向可转动设置,主体的第一侧板110与第二侧板120之间转动连接且包括对称的两个侧板部111,第一侧板110可通过两个侧板部111向储物腔内对折折叠以实现折叠智能仓储设备,不仅降低智能仓储设备在未存放物件时的摆放空间,还可使得主体对载物板130的四周进行围挡,避免尺寸较小的传动装置的部件从载物板130上脱落。
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可移动折叠式的传动装置的智能仓储设备,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30.在本技术的此实施例中:
31.请参考附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可移动折叠式的传动装置的智能仓储设备,包括储物架100,储物架100包括主体,主体中形成有储物腔,主体沿高度方向的两端为开口端,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110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120,第一侧板110与第二侧板120之间转动连接,每个第一侧板11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板部111,两个侧板部111之间转动连接,储物架100还包括设置于储物腔中的多个载物板130,载物板13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侧板120转动连接以使载物板130可沿高度方向转动,另一个第二侧板120上设有与每个载物板130一一对应设置的限位凸起部140,载物板130搭接于对应的限位凸起部140上以使得载物板130处于水平状态,主体的多个底角处皆设有滚轮150。
32.在本实施例中,储物架100的主体中设有用于存放传动装置部件的储物腔。主体包括沿周向交错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两个第一侧板110和两个第二侧板120之间首尾顺次连接以形成储物腔。主体沿高度方向的两端皆为开口端,位于顶部的开口端可用于将传动装置部件放入储物腔中的多个载物板130上。载物板130的一端与两个第二侧板120中的一个第二侧板120转动连接,且载物板130的转动方向为主体的高度方向。两个第二侧板120中的另一个第二侧板120上设有与每个载物板130一一对应设置的限位凸起部140。当智能仓储设备需要使用时,可将载物板130向下转动至限位凸起部140时,载物板130搭接于对应的限位凸起部140上以使得载物板130处于水平状态,然后将传动装置部件摆放在载物板130上;当智能仓储设备需要折叠收纳时,将载物板130向上转动并将第一侧板110的两个侧板部111向储物腔中对折。主体具有四个底角,四个底角处皆设有滚轮150,以使得智能仓储设备可进行移动。
33.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用可移动折叠式的传动装置的智能仓储设备,通过在主体的储物腔中设有多个载物台,载物台沿高度方向可转动设置,主体的第一侧板110与第二侧板120之间转动连接且包括对称的两个侧板部111,第一侧板110可通过两个侧板部111向储物腔内对折折叠以实现折叠智能仓储设备,不仅降低智能仓储设备在未存放物件时的摆放空间,还可使得主体对载物板130的四周进行围挡,避免尺寸较小的传动装置的部件从载物板130上脱落。
34.进一步地,滚轮150具有锁定功能,使得智能仓储设备可进行位置固定。
3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多个载物板130沿高度方向成两排分布,且每排的多个载物板130之间贴合设置。
36.在本实施例中,将多个载物板130沿高度方向成两排分布,可增加主体中储物腔的利用率。在使用时,可优选将传动装置部件放在在位于下方的一排的多个载物板130上。在取出位于下方的一排的多个载物板130上的传动装置部件时,可先将位于上方的一排的多个载物板130向上转动至竖直方向以露出位于下方的一排的多个载物板130。
3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20上设有与每个载物板130一一对应设置的收
纳槽121,载物板130具有搭接在限位凸起部140的储物位置以及位于收纳槽121中的折叠位置。
38.在本实施例中,当载物板130位于储物位置时,载物板130搭接在限位凸起部140上,以使得载物板130处于水平状态,此时传动装置部件可摆放于载物板130上。当载物板130位于折叠位置时,载物板130向上转动至收纳槽121中。
39.其中,载物板130包括底板131以及设置于底板131四周的侧挡板132,侧挡板132具有一定的高度,以避免位于底板131上的零件从底板131上脱落。载物板130的底板131转动连接于收纳槽121的底端上。当载物板130位于折叠位置时,载物板130可完全收纳于收纳槽121中。
4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20上设有与每个收纳槽121一一对应设置的挡板180,挡板180与第二侧板120转动连接且位于对应的收纳槽121的上方,挡板180具有抵接端,抵接端用于与位于折叠位置的载物板130抵接配合。
41.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80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收纳槽121的上方。当载物板130位于折叠位置时,可通过旋转挡板180以使得挡板180的抵接端与载物板130抵接接触,以避免载物板130从收纳槽121中退出。当载物板130从折叠位置向储物位置转动时,需要先旋转挡板180以使得挡板180的抵接端与载物板130之间分离。
4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二侧板120分别包括与同一个第一侧板110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侧板110远离储物腔的弹性板160,弹性板160靠近第二连接端的一端设有限位孔161,第二连接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70;当第一侧板110对折至储物腔折叠内时,连接柱170插设于限位孔161中。
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位于第一侧板110的两端。第一连接端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板160,在第二连接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70。当对储物架100进行折叠时,弹性板160与连接柱170之间距离缩小。当连接柱170插设于限位孔161中时,储物架100完成折叠。由于连接柱170与限位孔161之间限位配合,可使得折叠后的储物架100一直保持折叠状态。
44.此外,由于弹性板160具有弹性,可通过作业人员拨动弹性板160向远离第一侧板110方向变形移动,使得连接柱170与限位孔161之间分离,便可打开储物架100。
4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弹性板160上面向第一侧板110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柱170抵接配合的抵接面,抵接面自第二连接端的端面延伸至限位孔161,抵接面沿靠近第一侧板110方向倾斜设置。
46.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面具有与连接处抵接配合的作用,还具有引导连接柱170进入限位孔161的导向作用。当储物架100进行折叠时,连接柱170会与弹性板160上的抵接面抵接接触并驱动弹性板160向远离第一侧板110方向变形移动,并在倾斜设置的抵接面引导下进入限位孔161中。
4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载物板130搭接于对应的限位凸起部140上时,载物板130靠近限位凸起部140的一端与限位凸起部140所在的第二侧板120之间抵接配合,以使得主体通过载物板130在沿两个第二侧板120之间的方向上进行形状固定。
4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每排的多个载物板130中皆包括分别靠近两个第一侧板110的第一载物板130和第二载物板130,第一载物板130和第二载物板130的侧挡板132皆包
括第一侧挡部,两个第一侧挡部的顶部上皆设有圆槽,两个圆槽共轴设置。
4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物板130和第二载物板130的侧挡板132皆包括与第一侧挡部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挡部。当载物板130位于储物位置时,第二侧挡部与第一侧板110贴合并向第一侧板110提供支撑力,以避免第一侧板110向储物腔内对折。两个第一侧挡部的顶部上皆设有圆槽,两个圆槽共轴设置,以用于存放轴长较大的传动轴部件。
50.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技术有了清楚的认识。
51.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
52.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这些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值。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如涉及“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53.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