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穿戴的儿童紧急供氧式救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5:35: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的儿童紧急供氧式救生设备。


背景技术:

2.儿童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因为儿童年龄较小,缺乏自救知识和能力,主要依靠他人救援,如果他人救援不及时,则会酿成家庭悲剧。
3.救援时,通常由救援人员携带救生衣游至溺水儿童的身边,将救生衣套在溺水儿童身上,但普通的救生衣结构简单,尺码单一,不能很好地匹配不同体型的儿童,能为儿童提供的浮力有限,而且普通的救生衣一般不具有供氧功能,不能及时为溺水儿童提供氧气,导致救援成功率比较低。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增加儿童浮力、具有供氧功能、能够提高救援成功率的可穿戴的儿童紧急供氧式救生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为了克服普通的救生衣能为儿童提供的浮力有限,而且普通的救生衣一般不具有供氧功能,不能及时为溺水儿童提供氧气,导致救援成功率比较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儿童浮力、具有供氧功能、能够提高救援成功率的可穿戴的儿童紧急供氧式救生设备。
6.(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可穿戴的儿童紧急供氧式救生设备,包括有第一固定架、浮力块、第一气囊、第一进气管、浮力球、第一固定块、第一输气管、放置架、呼吸面罩、电磁阀、扣紧机构和吸附机构,第一固定架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浮力块,第一固定架前侧面安装有两个第一气囊,两个第一气囊左右对称,第一固定架外壁左侧均匀间隔安装有三个第一固定块,三个第一固定块之间安装有第一输气管,第一输气管的后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下部沿周向均匀间隔安装有多个浮力球,第一固定架下部左侧安装有放置架,第一输气管的前端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放置架配合,电磁阀顶部安装有呼吸面罩,第一固定架前侧面的中部设有扣紧机构,第一固定架上部后侧设有吸附机构。
7.优选地,扣紧机构包括有纤维贴、刺毛贴和卡扣,第一固定架前部中间安装有两个纤维贴,两个纤维贴上下对称,第一固定架前部中间安装有两个刺毛贴,刺毛贴位于纤维贴左侧,且两个刺毛贴上下对称,刺毛贴与纤维贴配合,两个纤维贴上均安装有卡扣,卡扣与刺毛贴配合。
8.优选地,吸附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块、第二气囊、第三固定块、传气管、第一支撑块、磁块、第二固定架、第一弹簧和第一滑块,第一固定架下部右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内安装有第二气囊,第一固定架外壁右侧均匀间隔安装有三个第三固定块,三个第
三固定块之间安装有传气管,传气管的前端与第二气囊底部连接,第一固定架上部后侧安装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部右侧安装有磁块,前侧的浮力球上也安装有磁块,两个磁块相互配合,第一支撑块上部左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架,传气管的后端与第二固定架连接,第二固定架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固定架后侧套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前端与第二固定架连接,第一弹簧的后端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一滑块位于两个磁块之间。
9.优选地,还包括有增浮机构,增浮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块、第一活塞筒、连接杆、单向阀、第二进气管、充气管、第三固定架、固定杆、第一滑动杆、充气气囊、第二弹簧和阀门,第一固定架上部后侧安装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顶部安装有第一活塞筒,第一活塞筒上部滑动式连接有连接杆,第一滑块与连接杆上部固定连接,连接杆下部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位于第一活塞筒内,且单向阀与第一活塞筒滑动式连接,第一活塞筒后侧与第一进气管下部之间安装有第二进气管,第一活塞筒底部安装有充气管,第一固定架下部后侧安装有第三固定架,第三固定架左侧安装有固定杆,第三固定架右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杆,固定杆上部与第一滑动杆上部之间安装有充气气囊,充气管底端与充气气囊左侧面连通,第三固定架中部套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左端与第三固定架连接,第二弹簧的右端与第一滑动杆连接,充气气囊右侧面下部连接有阀门。
10.优选地,还包括有助推机构,助推机构包括有第四固定架、导向块、第二滑动杆、触动块、第三弹簧、伸缩杆、第四弹簧、楔形块、排气管、抵块和导向管,第一固定架后侧中间安装有第四固定架,第四固定架左侧安装有导向管,导向管与阀门之间连接有排气管,充气气囊右侧面下部安装有导向块,导向块位于阀门前侧,导向块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上安装有触动块,触动块与阀门配合,第二滑动杆上套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前端与导向块连接,第三弹簧的后端与触动块连接,第一滑动杆前侧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前侧安装有楔形块,楔形块与第二滑动杆配合,伸缩杆上套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前端与楔形块连接,第四弹簧的后端与第一滑动杆连接,第一固定架后侧中部安装有抵块,抵块与楔形块配合。
11.优选地,还包括有触动机构,触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活塞筒、下压块、第二输气管、固定筒、第五弹簧和第二滑块,第一固定架下部右侧安装有第四固定块,第四固定块位于第二固定块右侧,第四固定块内安装有第二活塞筒,第二活塞筒内滑动式连接有下压块,三个第三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管,第二输气管位于传气管外侧,第二输气管前端与第二活塞筒底部连接,第一固定架后侧安装有固定筒,第二输气管后端与固定筒连通,固定筒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固定筒外壁套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的前端与固定筒连接,第五弹簧的后端与第二滑块连接,第二滑块下部与楔形块配合。
12.优选地,还包括有鸣笛机构,鸣笛机构包括有第三滑动杆、第六弹簧、第三气囊、第三换气管和哨子,第一支撑块上部左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动杆,第三滑动杆后侧套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的前端与第一支撑块连接,第六弹簧的后端与第三滑动杆连接,第一支撑块上部安装有第三气囊,第三气囊与第三滑动杆前侧配合,第一进气管上部安装有哨子,哨子与第三气囊之间连接有第三换气管。
13.优选地,排气管为软管。
14.(3)有益效果1、通过浮力块和第一气囊能为儿童增大浮力,防止儿童沉入水里,在第一进气管
和第一输气管的配合下,能够将空气输送至呼吸面罩内,为儿童提供氧气,通过扣紧机构能够防止第一固定架与儿童脱离,通过吸附机构能够将第一进气管吸附在第一支撑块上,防止第一进气管丢失或损坏,实现了为溺水儿童供氧的功能,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15.2、通过增浮机构能够使空气进入充气气囊内,进一步为儿童增加浮力,节省救援人员的力气。
16.3、通过助推机构能够将充气气囊内的空气挤出,空气最终通过排气管和导向管排出,为儿童增加推力,进一步节省救援人员的力气。
17.4、通过触动机构能够驱动助推机构将充气气囊内的空气挤出,使得儿童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无需救援人员手动拨动第二滑动杆,更加节省了救援人员的力气。
18.5、通过鸣笛机构能够挤压第三气囊,使第三气囊内的空气通过第三换气管输送至哨子内,哨子能够发出声音,从而引起人们注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扣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吸附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吸附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吸附机构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吸附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26.图8为本发明增浮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增浮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增浮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29.图11为本发明助推机构部分零件与增浮机构部分零件的连接关系图。
30.图12为本发明助推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助推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发明助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本发明触动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34.图16为本发明鸣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固定架,3-浮力块,4-第一气囊,5-第一进气管,51-浮力球,6-第一固定块,7-第一输气管,8-放置架,9-呼吸面罩,10-电磁阀,11-扣紧机构,111-纤维贴,112-刺毛贴,113-卡扣,12-吸附机构,121-第二固定块,122-第二气囊,123-第三固定块,124-传气管,125-第一支撑块,126-磁块,127-第二固定架,128-第一弹簧,129-第一滑块,13-增浮机构,131-第二支撑块,132-第一活塞筒,133-连接杆,1331-单向阀,134-第二进气管,135-充气管,136-第三固定架,137-固定杆,138-第一滑动杆,139-充气气囊,1310-第二弹簧,1311-阀门,14-助推机构,141-第四固定架,142-导向块,143-第二滑动杆,144-触动块,145-第三弹簧,1451-伸缩杆,146-第四弹簧,147-楔形块,148-排气管,149-抵块,1410-导向管,15-触动机构,1511-第四固定块,151-第二活塞筒,152-下压块,153-第二输气管,154-固定筒,155-第五弹簧,156-第二滑块,16-鸣笛机构,161-第三滑动杆,162-第六
弹簧,163-第三气囊,164-第三换气管,165-哨子。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7.实施例1一种可穿戴的儿童紧急供氧式救生设备,如图1-7所示,包括有第一固定架1、浮力块3、第一气囊4、第一进气管5、浮力球51、第一固定块6、第一输气管7、放置架8、呼吸面罩9、电磁阀10、扣紧机构11和吸附机构12,第一固定架1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浮力块3,浮力块3用于增加浮力,第一固定架1前侧面安装有两个第一气囊4,两个第一气囊4左右对称,第一气囊4用于增加浮力,第一固定架1外壁左侧均匀间隔安装有三个第一固定块6,三个第一固定块6之间安装有第一输气管7,第一输气管7的后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5,第一进气管5下部沿周向均匀间隔安装有多个浮力球51,浮力球51能够使第一进气管5浮在水面上,第一固定架1下部左侧安装有放置架8,第一输气管7的前端连接有电磁阀10,电磁阀10与放置架8配合,放置架8能够固定电磁阀10,电磁阀10顶部安装有呼吸面罩9,电磁阀10能够避免水进入呼吸面罩9内,第一固定架1前侧面的中部设有扣紧机构11,扣紧机构11用于防止第一固定架1与儿童脱离,第一固定架1上部后侧设有吸附机构12,吸附机构12用于吸附第一进气管5。
38.如图1和图3所示,扣紧机构11包括有纤维贴111、刺毛贴112和卡扣113,第一固定架1前部中间安装有两个纤维贴111,两个纤维贴111上下对称,第一固定架1前部中间安装有两个刺毛贴112,刺毛贴112位于纤维贴111左侧,且两个刺毛贴112上下对称,刺毛贴112与纤维贴111配合,两个纤维贴111上均安装有卡扣113,卡扣113与刺毛贴112配合。
39.如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吸附机构12包括有第二固定块121、第二气囊122、第三固定块123、传气管124、第一支撑块125、磁块126、第二固定架127、第一弹簧128和第一滑块129,第一固定架1下部右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21,第二固定块121内安装有第二气囊122,第一固定架1外壁右侧均匀间隔安装有三个第三固定块123,三个第三固定块123之间安装有传气管124,传气管124的前端与第二气囊122底部连接,第一固定架1上部后侧安装有第一支撑块125,第一支撑块125上部右侧安装有磁块126,前侧的浮力球51上也安装有磁块126,两个磁块126相互配合,第一支撑块125上部左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架127,传气管124的后端与第二固定架127连接,第二固定架127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129,第二固定架127后侧套有第一弹簧128,第一弹簧128的前端与第二固定架127连接,第一弹簧128的后端与第一滑块129连接,第一滑块129位于两个磁块126之间。
40.对溺水儿童施救时,救援人员可以将第一固定架1套在儿童身上,然后将纤维贴111和刺毛贴112粘紧,扣上卡扣113,防止第一固定架1与儿童脱离,接着,取下呼吸面罩9,将呼吸面罩9戴在儿童口鼻处,打开电磁阀10,救援人员用手挤压第二气囊122,第二气囊122中的空气通过传气管124传入第二固定架127内,空气推动第一滑块129向后移动,第一弹簧128拉伸,第一滑块129向后移动使得两个磁块126相互远离,浮力球51随之与第一支撑块125脱离,浮力球51漂浮在水面上,使得空气能够通过第一进气管5和第一输气管7输送至呼吸面罩9内,为儿童提供氧气,松开第二气囊122,在第一弹簧128的作用下,第一滑块129向前移动复位,当无需救援时,用户手动拉动第一进气管5,使得浮力球51上的磁块126与第
一支撑块125的磁块126相互吸引,即可将第一进气管5吸附在第一支撑块125上,防止第一进气管5丢失或损坏。如此,通过浮力块3和第一气囊4能为儿童增大浮力,防止儿童沉入水里,在第一进气管5和第一输气管7的配合下,能够将空气输送至呼吸面罩9内,为儿童提供氧气,通过扣紧机构11能够防止第一固定架1与儿童脱离,通过吸附机构12能够将第一进气管5吸附在第一支撑块125上,防止第一进气管5丢失或损坏,实现了为溺水儿童供氧的功能,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4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8、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增浮机构13,增浮机构13用于增加浮力,增浮机构13包括有第二支撑块131、第一活塞筒132、连接杆133、单向阀1331、第二进气管134、充气管135、第三固定架136、固定杆137、第一滑动杆138、充气气囊139、第二弹簧1310和阀门1311,第一固定架1上部后侧安装有第二支撑块131,第二支撑块131顶部安装有第一活塞筒132,第一活塞筒132上部滑动式连接有连接杆133,第一滑块129与连接杆133上部固定连接,连接杆133下部安装有单向阀1331,单向阀1331位于第一活塞筒132内,且单向阀1331与第一活塞筒132滑动式连接,第一活塞筒132后侧与第一进气管5下部之间安装有第二进气管134,,第一活塞筒132前侧底部安装有充气管135,第一固定架1下部后侧安装有第三固定架136,第三固定架136左侧安装有固定杆137,第三固定架136右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杆138,固定杆137上部与第一滑动杆138上部之间安装有充气气囊139,充气管135底端与充气气囊139左侧面连通,第三固定架136中部套有第二弹簧1310,第二弹簧1310的左端与第三固定架136连接,第二弹簧1310的右端与第一滑动杆138连接,充气气囊139右侧面下部连接有阀门1311。
42.初始时,阀门1311处于关闭状态,单向阀1331堵住充气管135上端,第一滑块129向后移动会带动单向阀1331向后移动,使得单向阀1331不堵住充气管135,充气管135与第二进气管134连通,空气能够进入第一活塞筒132内,通过充气管135使得空气最终输送至充气气囊139内,充气气囊139装满空气后能够增加浮力,同时,充气气囊139右侧会向右移动,使得第一滑动杆138及其上的部件均随之向右移动,第二弹簧1310拉伸,当不需要增加浮力时,第一滑块129向前移动复位带动单向阀1331向前移动复位,单向阀1331再次堵住充气管135上端,空气无法进入充气管135内,接着手动转动阀门1311,使阀门1311打开,在第二弹簧1310的作用下,充气气囊139右侧向左移动复位,将充气气囊139内的空气挤出。如此,通过增浮机构13能够使空气进入充气气囊139内,进一步为儿童增加浮力,节省救援人员的力气。
43.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11、图12、图13和图15所示,还包括有助推机构14,助推机构14用于增加推力,助推机构14包括有第四固定架141、导向块142、第二滑动杆143、触动块144、第三弹簧145、伸缩杆1451、第四弹簧146、楔形块147、排气管148、抵块149和导向管1410,第一固定架1后侧中间安装有第四固定架141,第四固定架141左侧安装有导向管1410,导向管1410与阀门1311之间连接有排气管148,排气管148为软管,可以弯曲,方便使用,充气气囊139右侧面下部安装有导向块142,导向块142位于阀门1311前侧,导向块142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动杆143,第二滑动杆143上安装有触动块144,触动块144与阀门1311配合,第二滑动杆143上套有第三弹簧145,第三弹簧145的前端与导向块142连接,第三
弹簧145的后端与触动块144连接,第一滑动杆138前侧安装有伸缩杆1451,伸缩杆1451前侧安装有楔形块147,楔形块147与第二滑动杆143配合,伸缩杆1451上套有第四弹簧146,第四弹簧146的前端与楔形块147连接,第四弹簧146的后端与第一滑动杆138连接,第一固定架1后侧中部安装有抵块149,抵块149与楔形块147配合。
44.第一滑动杆138向右移动带动其上的部件均向右移动,使得楔形块147向右移动并与抵块149接触,抵块149挤压楔形块147向后移动,伸缩杆1451缩短,第四弹簧146压缩,当楔形块147继续向右移动,抵块149不再挤压楔形块147,在第四弹簧146的作用下,伸缩杆1451伸长复位,抵块149抵住楔形块147,避免第一滑动杆138自行向左移动,当需要排出空气时,救援人员手动拉动第二滑动杆143向后移动,第三弹簧145拉伸,第二滑动杆143向后移动带动触动块144向后移动,触动块144向后移动推动阀门1311转动,打开阀门1311,同时,第二滑动杆143向后移动带动楔形块147向后移动,伸缩杆1451缩短,第四弹簧146压缩,抵块149不再挤压楔形块147,接着松开第二滑动杆143,在第三弹簧145的作用下,第二滑动杆143向前移动复位,第二滑动杆143不再挤压楔形块147,在第四弹簧146的作用下,伸缩杆1451伸长复位,同时,第一滑动杆138在第二弹簧1310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复位,将充气气囊139内的空气挤出,空气最终通过排气管148和导向管1410排出,为儿童增加推力。如此,通过助推机构14能够将充气气囊139内的空气挤出,空气最终通过排气管148和导向管1410排出,为儿童增加推力,进一步节省救援人员的力气。
45.如图1、图14和图15所示,还包括有触动机构15,触动机构15用于驱动助推机构14,触动机构15包括有第二活塞筒151、下压块152、第二输气管153、固定筒154、第五弹簧155和第二滑块156,第一固定架1下部右侧安装有第四固定块1511,第四固定块1511位于第二固定块121右侧,第四固定块1511内安装有第二活塞筒151,第二活塞筒151内滑动式连接有下压块152,三个第三固定块123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管153,第二输气管153位于传气管124外侧,第二输气管153前端与第二活塞筒151底部连接,第一固定架1后侧安装有固定筒154,第二输气管153后端与固定筒154连通,固定筒154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156,固定筒154外壁套有第五弹簧155,第五弹簧155的前端与固定筒154连接,第五弹簧155的后端与第二滑块156连接,第二滑块156下部与楔形块147配合。
46.按压下压块152向下移动,将第二活塞筒151内的空气挤入第二输气管153内,空气最终进入固定筒154内,空气推动第二滑块156向后移动,第五弹簧155拉伸,第二滑块156向后移动挤压楔形块147向后移动,使得第一滑动杆138能够在第二弹簧1310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复位,接着,松开下压块152,在第五弹簧155的作用下,第二滑块156向前移动复位。如此,通过触动机构15能够驱动助推机构14将充气气囊139内的空气挤出,使得儿童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无需救援人员手动拨动第二滑动杆143,更加节省了救援人员的力气。
47.如图1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鸣笛机构16,鸣笛机构16用于发出声音,引起人们注意,鸣笛机构16包括有第三滑动杆161、第六弹簧162、第三气囊163、第三换气管164和哨子165,第一支撑块125上部左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动杆161,第三滑动杆161后侧套有第六弹簧162,第六弹簧162的前端与第一支撑块125连接,第六弹簧162的后端与第三滑动杆161连接,第一支撑块125上部安装有第三气囊163,第三气囊163与第三滑动杆161前侧配合,第一进气管5上部安装有哨子165,哨子165用于发出声音,哨子165与第三气囊163之间连接有第三换气管164。
48.初始时,第一滑块129抵住第三滑动杆161,第六弹簧162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滑块129向后移动时,第一滑块129不再抵住第三滑动杆161,在第六弹簧162的作用下,第三滑动杆161向后移动,当第一滑块129向前移动复位时会推动第三滑动杆161向前移动,使得第六弹簧162恢复成压缩状态,第三滑动杆161向前移动挤压第三气囊163,第三气囊163内的空气通过第三换气管164输送至哨子165内,使哨子165发出声音。如此,通过鸣笛机构16能够挤压第三气囊163,使第三气囊163内的空气通过第三换气管164输送至哨子165内,哨子165能够发出声音,从而引起人们注意。
4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