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控制电缆接线终端识别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2-05-18 08:26: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校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电缆接线终端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3.现代发电厂、变/配电站、化工厂、市政建筑等工程建设、改造及运维中,集散控制系统(多就地设备,一个集中控制中心)必不可少,会使用到大量的控制电缆或者二次线芯,建设、改造及运维时难免需要进行大批量的集中校线,工程人员需将数十根甚至上百根难以辨认的芯线进行逐一校对,以确认芯线两端的接线位置。
4.发明人发现,现有校线方法是由至少两名校线员,运用对讲机、万用表等设备,分别手持电缆接头的一端,通过口头确认芯线导通的方式判断所校核芯线。这种测试方法存在较多弊端:一是,效率低、测量速度慢,占用工程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二是,必须至少2人同时测量,且两人需持有通讯设备,若现场存在信号干扰,校线工作难以完成;三是,人为通过识别芯线导通与否来判别的方法不确定性较大,容易因为人员交流有误、操作错误等造成校线结果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电缆接线终端识别系统及方法,设置了芯线终端识别装置和测量装置,并分别将芯线终端识别装置和测量装置设置在芯线的两端,通过芯线终端识别装置和测量装置配合使用,利用不同的定值电阻来区分不同芯线,能够准确在芯线两端识别芯线,解决了现有校线方法浪费人力、时间且校线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7.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制电缆接线终端识别系统,包括:
8.芯线终端识别装置,其设置于就地设备侧,其包括插盘,插盘设置定值电阻,定值电阻一端和芯线接触插孔连接,定值电阻另一端与接地点连接;所述插盘一侧设置第一插头,另一侧设置插槽,多个插盘首尾相接形成圆状;
9.测量装置,其设置于集中控制柜侧,其包括与集中控制柜侧芯线连接的第二插头和测量线路,第二插头具有芯线触点,测量线路与检测箭头连接,检测箭头可转动并与芯线触点接触。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单个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与单条待校线的芯线一一对应,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与其相对应芯线的一端连接,多个待校线芯线的另一端集中连接在测量装置。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盘为弧形板结构,多个插盘首尾连接时,接地点设置于圆形中心处,且多个插盘与同一个接地点连接。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定值电阻和二极管串联,二极管通过接地引线与接地点连接。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盘表面固定设置号盘,号盘写有数字标号。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箭头与轴向旋转机构连接,在测量时,轴向旋转机构转动,带动检测箭头移动。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插头呈圆形排列,箭头触点也呈圆形排列;所述箭头触点设置刻度标识。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线路还与第三插头连接,第三插头与接地网连接。
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线路与显示装置连接,测量线路与电源连接,并设置开关。
1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控制电缆接线终端识别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梳理需要校线的芯线,并按照接线图,将电缆号头逐一自定义,制作对照表;
20.在各个就地设备侧的设备终端逐一将芯线套入相对应的号牌,并插入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中的芯线接触插孔;
21.每个设备区域将所有芯线终端的芯线终端识别装置拼接,并将所有芯线终端识别装置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22.在集中控制柜处,将测量装置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将所有芯线逐一插入测量装置的第二插头,启动开关,轴向旋转机构转动,显示装置显示的数字即为就地设备侧芯线编号,从而确定集中控制柜处各芯线对应的编号,逐一转动,并逐一记录,得到测量结果;
23.根据对照表,找到芯线的实际编号,串号牌、并进行接线;
24.返回各就地设备处,检查并取回所有芯线终端识别装置,随即进行就地侧芯线的接线工作。
25.上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6.(1)本发明设置了芯线终端识别装置和测量装置,并分别将芯线终端识别装置和测量装置设置在芯线的两端(就地设备侧和集中控制柜侧),通过芯线终端识别装置和测量装置配合使用,利用不同的定值电阻来区分不同芯线,能够准确在集中控制柜侧测得芯线对应的编号,从而根据编号进行后续的接线工作,无需多人配合,不受通讯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校线速度的同时保证了校线的准确性。
27.(2)本发明轴向旋转机构与圆形排列的箭头触点同轴设置,轴向旋转机构通过棘轮技术实现箭头触点与每个芯线触点的准确连接,避免一个箭头触点与多个芯线触点同时连接,保证了测量装置的测量准确性。
28.(3)本发明就地设备侧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为无源模块的零部件,整个校线过程均采用24v以下的安全电压进行,校线过程安全可靠,保证了校线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29.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30.图1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芯线终端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12个芯线终端识别装置拼装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测量装置的测量线路示意图;
34.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35.其中,1、第一插头;2、号盘;3、插盘;4、二极管;5、定值电阻;6、芯线接触插孔;7、插槽;8、接地引线;9、接地点;10、第二插头;11、第三插头;12、刻度标识;13、箭头触点;14、轴向旋转机构;15、显示装置;16、开关;17、电源;18、检测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36.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7.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校线方法存在效率低、测量速度慢,占用工程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必须至少2人同时测量,且两人需持有通讯设备,若现场存在信号干扰,校线工作难以完成;人为通过识别芯线导通与否来判别的方法不确定性较大,容易因为人员交流有误、操作错误等造成校线结果错误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控制电缆接线终端识别系统及方法。
38.实施例1
39.本发明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所示,提出一种控制电缆接线终端识别系统,包括,芯线终端识别装置、测量装置以及若干用于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与地接网连接的接地引线8。
40.其中,芯线终端识别装置设有若干个并设置在就地设备侧,测量装置设有一个且设置在集中控制柜侧,单个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与单条待校线的芯线一一对应,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与其相对应芯线的一端连接,若干待校线芯线的另一端集中连接在测量装置上。
41.具体如图1所示,芯线终端识别装置由第一插头1、号盘2、插盘3、二极管4、定值电阻5、芯线接触插孔6以及插槽7组成,第一插头1、号盘2、二极管4、定值电阻5、芯线接触插孔6以及插槽7均设置在插盘3上。
42.其中,插盘3为弧形板结构,插盘3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一插头1,插盘3的另一端为插槽7,插盘3与其两侧的插盘3能够通过第一插头1与插槽7的配合实现固定连接,将多个插盘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整体。
4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插盘3设置了12个,12个插盘3首尾依次相连,并在相邻的第一插头1与插槽7的配合,实现相连插盘3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若干芯线终端识别装置的固定连接。
44.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插盘3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并根据所需数量设置插盘3的弧度,只要能够保证所设置数量的插盘3能够依次首尾相连围合成一个圆即可,这里不做过多限制。
45.插盘3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号盘2,号盘2上写有数字标号,主要用于芯线终端识别装
置的标号分类,本实施例中号盘2位于靠近第一插头1的一侧。
46.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号盘2也可以设置在插盘3平面上的其他任意位置,只要不影响插盘3上其他结构部件的工作即可,这里不做过多限制。
47.插盘3内侧弧形的中部为凸起结构,二极管4及定值电阻5固定设置在插盘3的中部凸起处,二极管4与定值电阻5串联,定值电阻5与芯线接触插孔6连接,二极管4通过接地引线8与接地点9连接。
48.在将多个插盘首尾连接时,多个插盘连接形成圆形,接地点9均设置于圆形中心处,且多个插盘与同一个接地点连接。
49.其中,二极管4为单通向的二极管,可以避免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之间的干扰;芯线接触插孔6用于芯线的插接,芯线接触插孔6利用金属片与定值电阻5连接;接地引线8为铜芯软导线;接地点9与接地网连接。
50.本实施例中一个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中设有的定值电阻5拥有唯一阻值,从而根据不同阻值对应设置相应的号盘2以区分芯线终端识别装置的种类。
51.例如,拥有1kω定值电阻5的芯线终端识别装置,记录rx=1kω,号盘2标记为#1,拥有2kω定值电阻5的芯线终端识别装置,记录rx=2kω,号盘2标记为#2,以此类推,其中rx取值1kω到100kω,号盘2的数字也代表着其所连接的电缆芯线的编号(本实施例中电缆芯线的编号为校线过程中临时定义的编号)。
52.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调整定值电阻5的规格,使rx能够取更大的范围值,具体范围值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这里不做过多限制。
53.当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与接地网连接后,每个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与接地网间的电阻为该识别装置中定值电阻5的阻值rx,而识别装置与识别装置间的阻值趋于无穷大。
54.原因为:在定值电阻5与地电位间安装有单导通的二极管4,当测量芯线接触插孔6处(a点)与接地点(n点)的电阻时,a点施加正电压( 24v内),n点电位为0时导通,此时所测电阻为定值电阻5的阻值rx;
55.当测量a点与另一芯线接触插孔处(b点)间的电阻时,a点施加正电压( 24v内),两芯线终端识别装置的n点连接在一起,b点电位为0时,b点与n点间的二极管截至,整个线路不通,测得阻值趋于无穷大,实现了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之间的电气隔离。
56.就地设备侧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为无源模块的零部件,整个校线过程均采用24v以下的安全电压进行,校线过程安全可靠,保证了校线人员的人身安全。
57.测量装置由测量线路、第二插头10、第三插头11、刻度标识12、箭头触点13、轴向旋转机构14、显示装置15、开关16以及电源17组成。
58.其中,第二插头10设有若干个,第二插头10的一侧用于集中控制柜侧芯线的插入,第二插头10的另一侧具有若干芯线触点,芯线触点连接有对应的箭头触点13,箭头触点13与检测箭头18配合,并在检测箭头18的作用下与测量线路连接。
59.为了便于校线工作的进行,第二插头10与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一样呈圆形排列,从而使得箭头触点13也呈圆形排列。
60.检测箭头18箭头端与箭头触点13接触,另一端与测量线路连接,在箭头触点13的限制下,检测箭头18工作时进行绕圆运动,为了便于检测箭头18移动,设置了轴向旋转机构14,并将检测箭头18固定设置在轴向旋转机构14上。
61.轴向旋转机构14与圆形排列的箭头触点13同轴设置,轴向旋转机构14通过棘轮技术实现箭头触点13与每个芯线触点的准确连接,避免一个箭头触点13与多个芯线触点同时连接。
62.为了便于标记箭头触点13所在的刻度,在每个箭头触点13上还设有刻度标识12,可采用任意形式的标识,本实施例中采用n1、n2
……
的数字形式,具体标识形式不做过多限制。
63.第三插头11与测量线路连接,第三插头11为接地线插头,第三插头11通过铜芯接地软导线与接地网可靠连接,从而实现测量线路与接地网的连接。
64.显示装置15设有译码系统,显示装置15与测量线路连接,能够显示具体的测量数字,电源17用于为测量装置提供电力支撑,并在电源17与测量电路的连接线路上设置了开关16,可进行测量装置的开关控制。
65.在测量时,通过轴向旋转机构14的转动,使箭头触点13分别接通不同的第二插头10,从而与不同的被测芯线连通,通过测量线路、显示装置15最终得到对应的自定义芯线号。
66.如图4所示,rx即为被测定值电阻,通过测量装置可将rx的阻值测出,并在显示装置15中显示芯线终端识别装置所对应的号盘2数字,如:当rx=2kω时,测量实际结果在1.95kω至2.05kω之间,通过设置译码系统,使显示装置15的数字显示为02,记录就地侧电缆为自定义的#2芯线。
67.可以理解的是,测量实际结果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的测量实际结果仅是为了便于理解、说明进行的举例,这里不做过多的限制。
68.利用不同的定值电阻来区分不同芯线,在集中控制柜侧通过检测箭头18的转动即可一次性识别所有芯线,无需多人配合,提高了校线工作的精准度及速度。
69.实施例2
70.本技术的另一典型实施例中,提供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接线终端识别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71.第一步:校线人员梳理需要校线的芯线,并按照接线图,将电缆号头逐一自定义为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号头,如将接线图中nl45853号芯线自定义为#1芯线,制作对照表;
72.第二步:在各个就地设备侧的设备终端逐一将芯线套入相对应的实际号牌,并插入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中的芯线接触插孔6,确保芯线金属接触良好;
73.其中,实际号牌的数字根据芯线对应的芯线终端识别装置中号牌2进行确定;
74.第三步:每个设备区域将所有芯线终端的芯线终端识别装置拼接,并将所有芯线终端识别装置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75.第四步:前往集中控制柜处,将测量装置的第三插头11通过铜芯接地软导线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将所有芯线逐一插入测量装置的第二插头10,确保无误后,启动开关16,轴向旋转机构14转动,显示装置15显示的数字即为对侧(就地设备侧)芯线编号,从而确定集中控制柜处各芯线对应的编号,逐一转动,并逐一记录,得到测量结果;
76.第五步:根据第一步中编制的对照表,找到芯线的实际编号,串号牌、并进行接线;
77.第六步:返回各就地设备处,检查并取回所有芯线终端识别装置,随即进行就地侧芯线的接线工作。
7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