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资源化利用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2022-05-18 07:28: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有机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资源化利用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糖业生产过程中,每年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出数量十分巨大的酒精废液、滤泥、酒精废液锅炉冲灰水和蔗髓等废弃污染物。其中,滤泥一般占压榨量的3%~4%,日处理2000吨的糖厂,一个榨季就可产生滤泥1万吨左右,因为滤泥含水量高和不易通气等特性,很难自然干燥,非常容易被杂菌污染,污染了的滤泥进入土壤中,更影响作物生长,滤泥的随意堆放、倾倒和填埋,日晒雨淋,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污染空气,更污染地下水源,使滤泥成为“放没地方放,用又没法用”的废物。
3.目前利用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存在采用直接发酵,导致糖厂滤泥内的糖分得不到利用、重金属污染有机肥以及发酵不完全,易产生恶臭物质,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化利用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化利用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通过xx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化利用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s1:将糖厂滤泥进行稀释,并进行恒温加热,经过加热后的滤泥进入沉降离心机,滤泥经过沉降离心机分离后,分离出的糖水进入糖水箱;s2:将沉降离心机沉降后的滤泥与厌氧发酵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堆成料堆,自上而下喷淋水,以调整混合原料内水分含量至45~55%;s3:将初次发酵的产物疏松后添加好氧发酵菌并混合均匀,实现二次发酵;s4:将料堆发酵期间产生的渗漏液输送至装有青枝料的密闭池中得到处理料,存放一定时间后过滤处理料,得到过滤液用于回收利用;s5:将步骤s3发酵后的混合原料进行干燥、粉碎,并与辅料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再次进行粉碎、过筛定量装袋得到有机肥料。
7.可选的,在所述s1中,经沉降离心机分离后的滤泥由输送带输送至堆料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滤泥的连续处理。
9.可选的,在所述s2中,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检测料堆含水量,如水分含量小于45%,则对料堆再次喷淋。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堆料含水量能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堆料效果。
11.可选的,在所述s2中,厌氧菌包括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食氢产甲烷菌、食乙酸产甲烷菌。
12.可选的,在所述s3中,好氧菌包括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好氧发酵与厌氧发酵相结合,既克服了全好氧发酵占地面积大、肥料养分易损伤;又克服了全厌氧发酵易产生臭味、腐熟时间长的缺点;加速了对滤泥的除臭、腐熟、杀虫和灭菌,对滤泥腐熟彻底,施入土壤不会产生二次发酵,不会出现烧根烧苗现象,不会伤害作物根系。
14.可选的,在所述s4中,所述青枝料为阔叶乔木或阔叶灌木七天内裁剪下的活枝去叶后粉碎为粒径的碎料。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青枝料浸泡后浸出的胶质对渗漏液中的恶臭物质以及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凝聚,并以沉淀的方式从液体中脱离,降低过滤液中恶臭物质浓度,降低环境空气恶臭浓度。
16.可选的,在所述s5中辅料包括质量分数为6.4%的碳酸氢铵、2.3%的钙镁磷肥、0.8%的硫酸钾和8%的腐植酸。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混入其他包含n、p、k等微量元素的辅料,保证生产处的有机肥能够适用于土地施肥。
18.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采用稀释和恒温加热的方式,能够将滤泥中的糖分分离回收再利用。
19.2、本发明通过好氧发酵与厌氧发酵相结合,既克服了全好氧发酵占地面积大、肥料养分易损伤;又克服了全厌氧发酵易产生臭味、腐熟时间长的缺点;加速了对滤泥的除臭、腐熟、杀虫和灭菌,对滤泥腐熟彻底,施入土壤不会产生二次发酵,不会出现烧根烧苗现象,不会伤害作物根系。
20.3、本发明通过采用青枝料浸泡后浸出的胶质对渗漏液中的恶臭物质以及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凝聚,并以沉淀的方式从液体中脱离,降低过滤液中恶臭物质浓度,降低环境空气恶臭浓度。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本发明公开一种资源化利用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糖厂滤泥进行稀释,并进行恒温加热,带有糖分的滤泥在经过恒温加热后,会融化在滤泥的水中,易回收,经过加热后的滤泥进入沉降离心机,滤泥经过沉降离心机分离后,分离出的糖水进入糖水箱,糖水箱内含有糖分的水通过后续处理,可以将糖分进行提取,而分离后的水可实现再利用,经沉降离心机分离后的滤泥由输送带输送至堆料区,实现对滤泥的连续处理;s2:将沉降离心机沉降后的滤泥与厌氧发酵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堆成料堆,将滤泥与厌氧发酵菌通过料堆发酵,自上而下喷淋水,以调整混合原料内水分含量至45~55%;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检测料堆含水量,如水分含量小于45%,则对料堆再次喷淋;保证堆料含水量能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堆料效果,厌氧菌包括发酵性细菌、产氢
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食氢产甲烷菌、食乙酸产甲烷菌。
23.s3:将初次发酵的产物疏松后添加好氧发酵菌并混合均匀,实现二次发酵;好氧菌包括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群和酵母菌群具备除臭功能,能分解产生恶臭气体的有机物质、有机硫化物和有机氮化物等;枯草芽孢杆菌具备固氮、解磷、解钾作用,能提供细菌繁殖抑制病菌的生长环境。
24.好氧发酵与厌氧发酵相结合,既克服了全好氧发酵占地面积大、肥料养分易损伤;又克服了全厌氧发酵易产生臭味、腐熟时间长的缺点;加速了对滤泥的除臭、腐熟、杀虫和灭菌,对滤泥腐熟彻底,施入土壤不会产生二次发酵,不会出现烧根烧苗现象,不会伤害作物根系。
25.s4:将料堆发酵期间产生的渗漏液输送至装有青枝料的密闭池中得到处理料,青枝料为阔叶乔木或阔叶灌木七天内裁剪下的活枝去叶后粉碎为粒径的碎料;通过采用青枝料浸泡后浸出的胶质对渗漏液中的恶臭物质以及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凝聚,并以沉淀的方式从液体中脱离,降低过滤液中恶臭物质浓度,降低环境空气恶臭浓度;存放一定时间后过滤处理料,得到过滤液用于回收利用;s5:将步骤s3发酵后的混合原料进行干燥、粉碎,并与质量分数为6.4%的碳酸氢铵、2.3%的钙镁磷肥、0.8%的硫酸钾和8%的腐植酸进行搅拌混合,通过混入其他包含n、p、k等微量元素的辅料,保证生产处的有机肥能够适用于土地施肥,然后再次进行粉碎、过筛定量装袋得到有机肥料。
实施例
26.s1:将含水分为65%-75%的糖厂滤泥进行稀释到含水分为80%-95%,,并进行恒温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90℃,经过加热后的滤泥进入沉降离心机,滤泥经过沉降离心机分离后,分离出的糖水进入糖水箱,能进一步回收残留在湿滤泥40%-60%的糖份;经过沉降离心机分离出的滤泥含水分为48%-52%,经沉降离心机分离后的滤泥由输送带输送至堆料区;s2:将沉降离心机沉降后的滤泥与厌氧发酵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其中,每吨预发酵产物混合3千克厌氧菌,将混合原料堆成料堆,堆料呈地面直径为2m,高度为1.5m的形式,自上而下喷淋水,以调整混合原料内水分含量至45~55%;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检测料堆含水量,如水分含量小于45%,则对料堆再次喷淋;厌氧菌包括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食氢产甲烷菌、食乙酸产甲烷菌。
27.s3:将初次发酵的产物疏松后添加好氧发酵菌并混合均匀,其中,每5吨二次发酵产物混合1千克好氧菌,实现二次发酵;好氧菌包括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
28.s4:将料堆发酵期间产生的渗漏液输送至装有青枝料的密闭池中得到处理料,其中,收集到的渗漏液按每立方米渗漏液匹配40-60kg青枝料混合得到一批处理料,分批在密闭环境下单独存放,存放过程中每2h对处理料上次漂浮物搅拌一次,青枝料为阔叶乔木或阔叶灌木七天内裁剪下的活枝去叶后粉碎为粒径的碎料;存放6h后,过滤处理料,得到过滤液用于回收利用;s5:将步骤s3发酵后的混合原料进行干燥、粉碎,并与质量分数为6.4%的碳酸氢铵、2.3%的钙镁磷肥、0.8%的硫酸钾和8%的腐植酸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再次进行粉碎、过筛
定量装袋得到有机肥料。
29.以上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