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拓扑绝缘体微压力探测装置

2022-05-18 07:12: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微压力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拓扑绝缘体微压力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压力探测器用以探测压力、负载、重量等,将压力、负载、重量等转化为其他物理量输出。这样压力探测器用于各种开环或闭环控制用途。压力探测器在车辆、飞行器、工业过程、办公自动化、家用电器、医疗护理、环境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常见的压力探测器有扩散硅压力变送器、静电容量型压力探测器、半导体压电阻型压力探测器。半导体压电阻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薄片表面形成半导体变形压力,通过压力使薄片变形而产生压电阻抗效果,从而使得阻抗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半导体压电阻型压力探测器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但是,在应用时,需要外电路连接半导体材料,不能实现非接触测量,使用不方便。此外,研究者也在光纤上形成了压力传感器。例如,cn108139284a公开了一种光纤传感器,包括具有端部的光波导,连接到光波导的光学偏转单元以及传感器主体,通过传感器膜在传感器主体上形成光学谐振腔,光波导或偏转单元通过可固化的粘合剂或焊接而附接到传感器主体。同理,光纤压力传感器需要连接光源和探测器,也不能实现非接触测量,使用也不方便。此外,现有压力探测器的灵敏度低,不能实现微压力探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拓扑绝缘体微压力探测装置,包括太赫兹源、太赫兹探测器、衬底、拓扑绝缘体层、凸起部、施压层,拓扑绝缘体层置于衬底上,凸起部设置在拓扑绝缘体层的表面,施压层设置在凸起部上,太赫兹源发射的太赫兹波穿过施压部,照射拓扑绝缘体层,太赫兹探测器探测拓扑绝缘体层反射的太赫兹波,通过反射太赫兹波的变化实现微压力探测。应用时,微压力作用在施力部上。施力部采用能够透过太赫兹波的材料。施力部通过凸起部压迫拓扑绝缘体层的表面,由于凸起部是分散地设置在拓扑绝缘体层的表面上,凸起部导致拓扑绝缘体层的表面形成不均匀的应力或压力分布,从而改变了拓扑绝缘体层表面的介电常数分布,改变了拓扑绝缘体层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也就是改变了太赫兹波的反射光谱,移动了反射谷的位置,通过反射谷的位置移动实现微压力探测。
5.更进一步地,衬底的材料为氧化铝。太赫兹波能够穿透氧化铝层,另外,氧化铝也具有较高的强度。在微压力作用下,整个衬底不易变形。此时,将拓扑绝缘体层设置为较小的厚度,也能够测量整个装置的透射光谱。
6.更进一步地,拓扑绝缘体层的材料为硒化铋或碲化铋。
7.更进一步地,施压部的材料为氧化铝。太赫兹波能够穿透氧化铝层,便于太赫兹波穿过施压部,照射在拓扑绝缘体层上。
8.更进一步地,凸起部的材料为拓扑绝缘体材料。在压力作用下,凸起部内产生应力,也改变了凸起部的表面态,改变了凸起部的介电常数,从而改变了凸起部和拓扑绝缘体
层构成的复合结构的反射特性。因为凸起部的表面积更大,应力能够更多地改变凸起部的介电常数,所以能够更多地移动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波长,从而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微压力探测。
9.更进一步地,凸起部的材料与拓扑绝缘体层的材料相同,以便于应用离子束刻蚀等方法制备凸起部。
10.更进一步地,凸起部周期性分布。
11.更进一步地,周期为方形周期。
12.更进一步地,凸起部为圆柱形。
13.更进一步地,凸起部的直径小于200纳米。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拓扑绝缘体微压力探测装置,包括太赫兹源、太赫兹探测器、衬底、拓扑绝缘体层、凸起部、施压层,拓扑绝缘体层置于衬底上,凸起部设置在拓扑绝缘体层的表面,施压层设置在凸起部上,太赫兹源发射的太赫兹波穿过施压部,照射拓扑绝缘体层,太赫兹探测器探测拓扑绝缘体层反射的太赫兹波,通过反射太赫兹波的变化实现微压力探测。应用时,微压力作用在施力部上。施力部采用能够透过太赫兹波的材料。施力部通过凸起部压迫拓扑绝缘体层的表面,由于凸起部是分散地设置在拓扑绝缘体层的表面上,凸起部导致拓扑绝缘体层的表面形成不均匀的应力或压力分布,从而改变了拓扑绝缘体层表面的介电常数分布,改变了拓扑绝缘体层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也就是改变了太赫兹波的反射光谱,移动了反射谷的位置,通过反射谷的位置移动实现微压力探测。由于太赫兹波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本发明将感知装置(包括衬底、拓扑绝缘体层、凸起部、施压层)和太赫兹源、太赫兹探测器分离,能够实现非接触式的微压力探测。另外,由于拓扑绝缘体层的表面态严重地依赖于表面的应力,所以本发明还具有压力探测灵敏度高的优点,在微压力探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是一种拓扑绝缘体微压力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17.图2是又一种拓扑绝缘体微压力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18.图3是再一种拓扑绝缘体微压力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19.图中:1、衬底;2、拓扑绝缘体层;3、凸起部;4、施压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实施例1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拓扑绝缘体微压力探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太赫兹源、太赫兹探测器、衬底1、拓扑绝缘体层2、凸起部3、施压层4。拓扑绝缘体层2置于衬底1上。拓扑绝缘体层2的材料为拓扑绝缘体材料,具体地,拓扑绝缘体层2的材料为硒化铋或碲化铋。拓扑绝缘体是一种具有新颖光学性质的电磁物质,拓扑绝缘体的内部为绝缘体态、表面为金属性。这种金属性来源于表面电子的自旋。在压力作用下,拓扑绝缘体表面态发生变化,改变
拓扑绝缘体的介电常数。凸起部3设置在拓扑绝缘体层2的表面。凸起部3周期性分布,周期为方形周期。施压层4设置在凸起部3上。施压部4的材料为氧化铝,也就是三氧化二铝。太赫兹源发射的太赫兹波穿过施压部4,照射拓扑绝缘体层2,太赫兹探测器探测拓扑绝缘体层2反射的太赫兹波,通过反射太赫兹波的变化实现微压力探测。
23.应用时,微压力作用在施力部4上。施力部4采用能够透过太赫兹波的材料。施力部4通过凸起部3压迫拓扑绝缘体层2的表面,由于凸起部3是分散地设置在拓扑绝缘体层2的表面上,凸起部3导致拓扑绝缘体层2的表面形成不均匀的应力或压力分布,从而改变了拓扑绝缘体层2表面的介电常数分布,改变了拓扑绝缘体层2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也就是改变了太赫兹波的反射光谱,移动了反射谷的位置,通过反射谷的位置移动实现微压力探测。
24.太赫兹(thz)波是指频率在0.1~10thz(波长为3000~30微米)范围内的电磁波。太赫兹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具有高透射形、能量比较低,太赫兹波对许多介电材料和非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另外,太赫兹波的光子能量低,只有4.1mev,对人体级生物体十分安全,便于应用。由于太赫兹波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本发明将感知装置(包括衬底1、拓扑绝缘体层2、凸起部3、施压层4)和太赫兹源、太赫兹探测器分离,能够实现非接触式的微压力探测。另外,由于拓扑绝缘体层2的表面态严重地依赖于表面的应力,所以本发明还具有压力探测灵敏度高的优点,在微压力探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5.更进一步地,衬底1的材料为氧化铝。太赫兹波能够穿透氧化铝层,另外,氧化铝也具有较高的强度。在微压力作用下,整个衬底不易变形。此时,将拓扑绝缘体层2设置为较小的厚度,也能够测量整个装置的透射光谱。
26.实施例2
2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凸起部3的材料为拓扑绝缘体材料。凸起部3为圆柱形。凸起部3的直径小于200纳米。在压力作用下,凸起部3内产生应力,也改变了凸起部3的表面态,改变了凸起部3的介电常数,从而改变了凸起部3和拓扑绝缘体层2构成的复合结构的反射特性。因为凸起部3的表面积更大,应力能够更多地改变凸起部3的介电常数,所以能够更多地移动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波长,从而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微压力探测。
28.在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地,凸起部3的直径小于100纳米。由于凸起部3的直径小,凸起部3具有更多的表面积和表面态。在微压力作用下,凸起部3的介电常数改变更多,另外,凸起部3的形貌也容易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凸起部3与拓扑绝缘体层2的耦合,更多地改变复合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从而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微压力探测。
29.实施例3
30.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凸起部3的材料与拓扑绝缘体层2的材料相同。这样一来,便于应用离子束刻蚀方法在拓扑绝缘体层2上制备凸起部。
31.实施例4
32.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凸起部3为倾斜状。在图3中,凸起部3向右侧倾斜。在压力作用下,凸起部3更容易被压弯,不仅改变了凸起部3本身的表面态,而且严重地改变了凸起部3的倾斜角度,从而改变了凸起部3和拓扑绝缘体层2复合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从而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微压力探测。
33.更进一步地,凸起部3的顶部粗,凸起部3的底部细。凸起部3与拓扑绝缘体层2之间
的耦合主要发生在凸起部3与拓扑绝缘体层2接触处,也就是凸起部3的底部。将凸起部3的底部设置为较细、将凸起部3的顶部设置为较粗,在微压力的作用下,凸起部3的底部的介电常数发生更大程度的改变,凸起部3的底部也导致更大程度的弯曲,从而更多地改变凸起部3和拓扑绝缘体层2复合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从而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微压力探测。
34.更进一步地,在施压部4与凸起部3接触的表面上设有拓扑绝缘体膜层,拓扑绝缘体膜层的厚度小于200纳米。这样一来,拓扑绝缘体膜层将太赫兹波限制在拓扑绝缘体膜层和拓扑绝缘体层2之间。微压力作用时,不仅改变了凸起部3的倾斜角度,而且改变了拓扑绝缘体膜层与拓扑绝缘体层2之间的距离,更多地改变了拓扑绝缘体膜层和拓扑绝缘体层2之间的场分布,更多改变了拓扑绝缘体膜层、凸起部3、拓扑绝缘体层2复合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从而更多地改变了反射光谱,从而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微压力探测。
35.更进一步地,拓扑绝缘体膜层与拓扑绝缘体层2之间的距离小于2微米,以便于在拓扑绝缘体膜层与拓扑绝缘体层2之间形成局域场分布,拓扑绝缘体膜层与拓扑绝缘体层2之间的距离更严重地影响其间的局域场分布和反射光谱,以便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微压力探测。
3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