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心血管理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022-05-18 02:10: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心血管理疗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血管理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心血管疾病,泛指的是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肢体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通俗讲的最多的就是血液流通不畅,流畅不通的血液经过时间的积累而造成了血管壁堵塞,再加之以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的加持,使得血管血液流通量减少而随之带来的疾病困扰。
3.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50%以上的心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在此背景之下,心血管理疗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心血管理疗装置一般是通过对肢体和身体部位的按摩进行刺激,在受到刺激时血管内血液的流通加快,以将血管内的废弃物进行导通并排出体外,以防止血液中的脂肪等杂质堆积,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产生。
4.在现有的心血管理疗装置中,如公开号为cn109395246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型心血管理疗装置,其具体包括电刺激器、托板及抵接板;抵接板竖向固于托板上端面;抵接板前端面设有按摩凸块,按摩凸块前端面设有正电极片及负电极片;抵接板内开有容置腔;电刺激器设于容置腔,包括主控制器及电源模块;其通用于对病人背部、腹部及脚板进行按摩,以辅助病人心血管疾病的理疗。
5.除此之外,还有如公开号为cn111513983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康复理疗装置,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座板,所述座板的左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靠板,位于座板右侧的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平行设置的两个竖板,两个竖板之间活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柱,且两个竖板的上部与转动柱的上部之间通过同一个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顶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把手杆。相应的,其通过把手的拉动,使得肢体能够弯曲与伸直,从而保证肢体间的血液能够循环流通,达到理疗的效果。
6.但是上述现有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都是通过振动或者拉伸的操作实现理疗手段的进行,第一方面首先针对振动而言,针对肢体的振动,虽说能够得到舒缓的效果,但是针对血管而言,其刺激性是比较小的,且针对的多是肢体部位而非血管,血管相较于肢体部位而言体积更小,故对血管造成的刺激就相对较小,若能够对血管达到有效刺激时震动按摩的幅度就太大,此种方式对于老年人而言难以接受,达不到较佳的理疗效果;另一方面针对拉伸而言,同样的对于肢体内的血管刺激较小,也不能针对某一特定肢体部位进行拉伸操作,特别是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言,其操作起来更是困难,需要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针对于此,在现有的心血管理疗的基础之上,还有可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使心血管理疗能够更加方便快捷,且针对行动不便的人群操作更加容易、理疗效果更好,本技术提供一种心血管理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8.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心血管理疗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心血管理疗装置,包括安装于座椅上的理疗靠以及套设于操作人员手部和腿部的理疗套,所述理疗靠一侧与座椅靠背安装,所述理疗靠另一侧与操作人员背部接触,所述理疗靠与操作人员背部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背部理疗器,相应的所述理疗套套设于操作人员肢体上,且理疗套与肢体接触的内侧设置有肢体理疗器,具体;
10.所述理疗套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隔绝器,上下的所述隔绝器与理疗套之间形成理疗腔,所述理疗套中部设置有将理疗腔分隔形成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的隔绝套,且所述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中均设置活血器,所述第一活血腔中的活血器与第二活血腔中的活血器相互配合对理疗操作人员位于理疗腔中的肢体进行活血理疗刺激。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中的活血器,能够保证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中的血液来回循环流通,相较于常规的按摩刺激,由于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相对独立分隔,本技术能够更加彻底的将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中的血液进行交换,使得淤血或者粘度较高的血液能够快速导通,达到更好的理疗效果。
12.优选的,所述理疗套包括第一护套、第二护套、插接块、锁紧气囊、锁紧气槽,所述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均为半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护套转动安装于第二护套上,所述插接块一体安装于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抵触压紧的一侧,所述锁紧气囊安装于插接块上,所述锁紧气槽开设于第二护套上且与插接块相对应,且所述锁紧气槽侧壁与锁紧气囊外侧壁抵触密封;
13.所述隔绝器包括隔绝气环、嵌设槽以及缓冲部,所述隔绝气环固定安装于第一护套上且供操作人员肢体穿设,所述嵌设槽开设于第二护套上并与隔绝气环嵌设密封,所述缓冲部一体设于隔绝气环内测壁上,且所述缓冲部与操作人员肢体弹性接触,相应的所述隔绝气环与锁紧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气管与第一微型气泵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的包覆,能够防止外界的物品接触到待调理的肢体部位,再将锁紧气囊与隔绝气环进行充气,保证理疗腔中能够完全的隔离,形成一个气密的状态,且均通过第一微型气泵控制,在实际穿戴操作的过程中也更加方便,提高实际操作的便利性。
15.优选的,所述隔绝套包括外环、内环、扇形分隔片以及连接杆,所述外环固定安装于第一护套上,所述内环设置于外环内侧壁上且供操作人员肢体穿设,若干所述扇形分隔片设置于外环与内环之间且相互首尾重叠,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于扇形分隔片的上下两端,且位于扇形分隔片上下两端的连接杆分别于内环与外环连接,所述外环、内环以及扇形分隔片均为中空结构且内部相互连通设置,相应的所述外环与隔绝气环通过气管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环与外环的相互配合,在穿戴的过程中,隔绝气环通气的过程中,由于外环与隔绝气环通过气管连接,故内环与外环一同充气,直接将理疗腔隔绝成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且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形成相对气密,故便于后一步活血器的活血操作。
17.优选的,所述活血器包括移动环、移动块、压紧圈、传动杆以及微型电机,所述移动
环滑移安装于第一护套与第二护套之间,所述微型电机设于第一护套上,所述传动杆与微型电机输出轴连接且螺纹穿设于移动环上,所述移动块一体安装于移动环朝向隔绝套的一侧,所述压紧圈固定安装于移动块上并供操作人员肢体穿设,且所述压紧圈与第二微型气泵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压紧圈充气之后,在微型电机的带动下能够快速的将压紧圈向前推动,在操作过程中使得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中的压紧圈循环移动,从而能够将第一活血腔向第二活血腔推动,造成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的气压差,从而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得到血液刺激的效果,另外的压紧圈的循环移动也能对血管带来循环挤压的效果。
19.优选的,所述压紧圈上设置有第一电脉冲发生器,所述第一电脉冲发生器包括脉冲导电环、回压压簧以及脉冲导电球,所述脉冲导电环设于压紧圈上与压紧圈同圆心设置,所述回压压簧安装于脉冲导电环上,所述脉冲导电环上开设有供回压压簧安装的安装槽,所述脉冲导电球安装于回压压簧远离脉冲导电环的一端以受回压压簧的回弹力与肢体表皮接触。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脉冲发生器的脉冲效果,在气压差、压紧圈的双重刺激下,进一步的提高实际血管刺激的效果,保证血液循环的更加充分。
21.优选的,所述背部理疗器包括承接套、循环舒血装置以及第二电脉冲发生器,所述承接套对理疗操作人员背部进行适应承接,所述循环舒血装置安装于承接套上并对理疗人员背部进行舒血按压,所述第二电脉冲发生器安装于循环舒血装置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理疗人员背部进行理疗时,通过承接套将背部进行适应性的包裹,再通过循环舒血装置以及第二电脉冲发生器的循环舒血与脉冲理疗作用,进一步提高实际理疗的效果。
23.优选的,所述承接套包括固定架以及伸缩安装于固定架两侧的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朝向承接套的一侧一体延伸设置有插接条,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供插接条插设固定的插设槽,且所述插接套通过螺栓固定至插设槽内。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座进行卡接之后,能够快速且顺畅的对安装架进行卡接,保证了实际安装与卡接稳定性的状态,从而具有极高的卡接稳定性的效果即可。
25.优选的,所述循环舒血装置包括力度调节气环、调节电机、双向螺纹杆以及挤压舒血块,所述力度调节气环安装于固定架靠近理疗人员背部的一侧,所述双向螺纹杆安装于固定架上且位于力度调节气环之间,所述双向螺纹杆输出轴与调节电机连接以受调节电机控制而发生旋转,所述挤压舒血块对阵螺纹安装于双向螺纹杆上,且双向螺纹杆设有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并分别于两挤压舒血块螺纹连接。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舒血的作用之下,能够大范围的将背部的血液进行循环操作,同时的调节气环可根据充气的多少,实现软性度的调节,当软度较大时,背部接触挤压舒血块就较充分,故按摩刺激力度较大,相反的,当硬度较大时,背部接触挤压舒血块的接触面积就较少,故按摩刺激力度较小。
27.优选的,所述第二电脉冲发生器包括设置于挤压舒血上的电吸盘,所述电吸盘中部设置有电脉冲接触块。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吸盘与电脉冲的设置,能够在按摩的同时对背部进行脉冲刺激,进一步提高实际血液调理的效果。
29.另一方面,本技术针对心血管理疗装置公开了其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s1:佩戴调试,将理疗靠固定于座椅靠背上,同时将理疗套套设于操作人员肢体部位,开启开关使得锁紧气囊、外环、内环以及力度调节气环充气,以对理疗靠与理疗套进行安装;
31.s2:刺激舒血,针对肢体部,开启微型电机,驱使充满气的压紧圈将肢体部进行来回挤压,提高肢体部舒血,针对背部,使力度调节气环充气,再开启调节电机通过挤压舒血块的来回移动对背部进行舒血;
32.s3:脉冲调理,在步骤s2进行之后或者步骤s2进行时,开启第一电脉冲发生器和第二电脉冲发生器,通过电脉冲对心血管进行脉冲调理;
33.s4:调试包装,当调理时间达到之后,将装置取下并放置于存储位置进行收集安放即可。
3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5.1.通过本技术中的活血器,能够保证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中的血液来回循环流通,相较于常规的按摩刺激,由于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相对独立分隔,本技术能够更加彻底的将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中的血液进行交换,使得淤血或者粘度较高的血液能够快速导通,达到更好的理疗效果;
36.2.通过压紧圈充气之后,并在微型电机的带动下能够快速的将压紧圈向前推动,在操作过程中使得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中的压紧圈循环移动,从而能够将第一活血腔向内的其他向第二活血腔推动,造成第一活血腔与第二活血腔的气压差,以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得到血液刺激的效果,另外的压紧圈的循环移动也能对血管带来循环挤压的效果;
37.3.循环舒血的作用之下,能够大范围的将背部的血液进行循环操作,同时的调节气环可根据充气的多少,实现软性度的调节,当软度较大时,背部接触挤压舒血块就较充分,故按摩刺激力度较大,相反的,当硬度较大时,背部接触挤压舒血块的接触面积就较少,故按摩刺激力度较小。
附图说明
38.图1是理疗套、肢体理疗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9.图2是模拟穿戴理疗套、肢体理疗器的示意图。
40.图3是理疗套与隔绝器的结构示意图。
41.图4是隔绝套的结构示意图。
42.图5是活血器的机构示意图一。
43.图6是活血器的机构示意图二。
44.图7是理疗靠与背部理疗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5.图8是第二电脉冲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46.图9是本技术工艺步骤示意图。
47.附图标记说明:1、理疗靠;2、理疗套;3、背部理疗器;4、肢体理疗器;6、隔绝器;7、
理疗腔;71、第一活血腔;72、第二活血腔;8、隔绝套;9、活血器;21、第一护套;22、第二护套;23、插接块;24、锁紧气囊;25、锁紧气槽;61、隔绝气环;62、嵌设槽;63、缓冲部;64、第一微型气泵连接;81、外环;82、内环;83、扇形分隔片;84、连接杆;91、移动环;92、移动块;93、压紧圈;94、传动杆;95、微型电机;96、第二微型气泵;931、第一电脉冲发生器;9311、脉冲导电环;9312、回压压簧;9313、脉冲导电球;9314、安装槽;31、承接套;32、循环舒血装置;33、第二电脉冲发生器;311、固定架;312、固定侧板;313、插接条;314、插设槽;321、力度调节气环;323、调节电机;324、双向螺纹杆;325、挤压舒血块;331、电吸盘;332、电脉冲接触块。
具体实施方式
48.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心血管理疗装置,主要运用于心血管理疗的方面,通过对理疗人员肢体部位、上身部位以及靠近心脏部位的背部进行理疗操作,相较于常规的理疗装置而言,本技术的理疗装置能够保证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更加顺畅与彻底的对血液进行疏通。
50.实施例一:
51.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心血管理疗装置包括套设于操作人员手部和腿部的理疗套2,理疗套2套设于操作人员肢体上,且理疗套2与肢体接触的内侧设置有肢体理疗器4,通过肢体理疗器4的设置,能够充分且便捷的对理疗人员进行理疗操作。
52.继续参照图2与3所示,为本技术中的肢体理疗器4的结构示意,具体的,肢体理疗器4包括理疗套2前后两端设置的隔绝器6,上下的隔绝器6与理疗套2之间形成理疗腔7(图4中示出),理疗套2中部设置有将理疗腔7分隔形成第一活血腔71(图5)与第二活血腔72(图5)的隔绝套8(图4中示出),且第一活血腔71与第二活血腔72中均设置活血器9(图5),第一活血腔71中的活血器9与第二活血腔72中的活血器9相互配合对理疗操作人员位于理疗腔7中的肢体进行活血理疗刺激。
53.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理疗套2包括第一护套21、第二护套22、插接块23、锁紧气囊24、锁紧气槽25;具体的,第一护套21与第二护套22均为半弧形结构,且第一护套21转动安装于第二护套22上,当第一护套21与第二护套22相互扣合时能够供操作人员肢体穿过;插接块23一体安装于第一护套21与第二护套22抵触压紧的一侧,锁紧气囊24安装于插接块23上,锁紧气槽25开设于第二护套22上且与插接块23相对应,且锁紧气槽25侧壁与锁紧气囊24外侧壁抵触密封;在实际进行佩戴安装时,操作人员肢体部放置于第一护套21上,并将第二护套22扣合在第一护套21上,通过锁紧气囊24的充气使得锁紧气囊24抵触扣紧至锁紧气槽25中,从而保证第一护套21与第二护套22进行扣紧,且实现了安装位置的气密性。
54.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隔绝器6包括隔绝气环61、嵌设槽62以及缓冲部63,具体的,隔绝气环61固定安装于第一护套21上且供操作人员肢体穿设,隔绝气环61为橡胶制成,具有弹性;嵌设槽62开设于第二护套22上并与隔绝气环61嵌设密封,缓冲部63一体设于隔绝气环61内测壁上,且缓冲部63与操作人员肢体弹性接触,相应的隔绝气环61与锁紧气囊24通过气管(图中未示出)连接,气管(图中未示出)与第一微型气泵连接64。即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将第一护套21与第二护套22扣合安装之后,通过第一微型气泵的进气操作,使得锁紧气囊24充气膨胀的同时,隔绝气环61也一同膨胀并嵌设至嵌设槽62中并压紧在理疗操
作人员肢体部,以实现了理疗腔7中的气密隔绝,并且的均是由第一微型气泵进行控制调节,操作方便快捷。
55.参照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隔绝套8的结构示意,本实施例中隔绝套8包括外环81、内环82、扇形分隔片83以及连接杆84;具体的,于充气状态时,外环81固定安装于第一护套21上与内环82抵触,内环82设置于外环81内侧壁上且供操作人员肢体穿设,若干扇形分隔片83设置于外环81与内环82之间且相互首尾抵触压紧,连接杆84固定安装于扇形分隔片83的上下两端,且位于扇形分隔片83上下两端的连接杆84分别于内环82与外环81连接,外环81、内环82以及扇形分隔片83均为中空结构且内部相互连通设置,相应的外环81与隔绝气环61通过气管(图中未示出)连接。即在实际进行调试佩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部穿过内环82,再将第二护套22扣合在第一护套21上,开启第一微型气泵,使得第一护套21扣合至第二护套22上、以及隔绝器6隔绝的同时,内环82与外环81膨胀,同时扇形分隔片83膨胀,以将理疗腔7隔绝成相互独立的第一活血腔71与第二活血腔72,而且整个理疗装置的佩戴安装、隔绝以及第一活血腔71与第二活血腔72的形成均通过第一微型气泵的充气就能实现,给实际的穿戴带来极大的便利。
56.参照图5、图6所示,当理疗装置穿戴完毕进行活血理疗时,就通过位于第一活血腔71与第二活血腔72中的活血器9进行活血操作,具体的,本技术中的活血器9包括移动环91、移动块92、压紧圈93、传动杆94以及微型电机95,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环91滑移安装于第一护套21与第二护套22之间,微型电机95设于第一护套21上,传动杆94与微型电机95输出轴连接且螺纹穿设于移动环91上,移动块92一体安装于移动环91朝向隔绝套8的一侧,压紧圈93固定安装于移动块92上并供操作人员肢体穿设,且压紧圈93与第二微型气泵96(图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压紧圈93为柔性材质制成,传动杆94挤压压紧圈93时驱使压紧圈93形变而不会影响整体气密性。
57.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当佩戴调试以及形成了第一活血腔71与第二活血腔72之后,通过第一活血腔71与第二活血腔72中的微型电机95的循环开启,以先打开第一活血腔71中的微型电机95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当开启第一活血腔71中的微型电机95之后,微型电机95驱使移动块92向第二活血腔72的方向运行,此时将第二微型气泵打开,使得压紧圈93膨胀并向前一同移动,而压紧圈93将压紧圈93与隔绝套8之间的空气进行密闭,即当压紧圈93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即能够对肢体部位进行挤压按摩,又使得压紧圈93与隔绝套8之间的气压增大,当气压升高的一定程度时,压紧圈93与隔绝套8之间的气压将扇形分片压开,导致第一活血腔71中的气压骤降,从而也能够实现对肢体进行活血的操作。相应的,通过第一活血腔71与第二活血腔72的微型电机95循环开始,从而能够对第一活血腔71与第二活血腔72内的肢体进行活血操作,而且此活血操作包括压紧圈93的按压与气压升降两种方式同步进行,具有极佳的活血理疗的效果。
58.实施例二:
59.继续参照图5、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际理疗效果,本实施例二中,在压紧圈93上设置有第一电脉冲发生器931;具体的,第一电脉冲发生器931包括脉冲导电环9311、回压压簧9312以及脉冲导电球9313,脉冲导电环9311设于压紧圈93上与压紧圈93同圆心设置,回压压簧9312安装于脉冲导电环9311上,脉冲导电环9311上开设有供回压压簧9312安装的安装槽9314,脉冲导电球9313安装于回压压簧9312远离脉冲导电
环9311的一端以受回压压簧9312的回弹力与肢体表皮接触。
60.即在实际进行理疗的过程中,当压紧圈93来回循环移动时,脉冲导电球9313也会对肢体皮肤进行按摩并做脉冲理疗操作,其中,脉冲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当脉冲导电球9313进行按摩移动时通过释放脉冲电流对血管进行理疗操作,进一步提高实际的理疗效果。
61.实施例三:
62.在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基础之上,为了对理疗人员的背部进行同步的理疗,故在操作人员所乘坐的座椅靠背上设置有理疗靠1,以实现对理疗人员的背部进行理疗的效果。
63.参照图7、图8所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理疗靠1一侧与座椅靠背安装,理疗靠1另一侧与操作人员背部接触,理疗靠1与操作人员背部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背部理疗器3,本实施例中背部理疗器3包括承接套31、循环舒血装置32以及第二电脉冲发生器33,承接套31对理疗操作人员背部进行适应承接,循环舒血装置32安装于承接套31上并对理疗人员背部进行舒血按压,第二电脉冲发生器33安装于循环舒血装置32上。
64.继续参照图7、图8所示,承接套31包括固定架311以及伸缩安装于固定架311两侧的固定侧板312,固定侧板312朝向承接套31的一侧一体延伸设置有插接条313,固定架311上开设有供插接条313插设固定的插设槽314,且插接套通过螺栓固定至插设槽314内。在实际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根据理疗操作人员肩膀或者背部的宽度对左右对称的固定侧板312进行调节,使得固定侧板312能够对操作人员的背部进行限位。
65.参照图7、图8所示,循环舒血装置32包括力度调节气环321、调节电机323、双向螺纹杆324以及挤压舒血块325,力度调节气环321安装于固定架311靠近理疗人员背部的一侧,双向螺纹杆324安装于固定架311上且位于力度调节气环321之间,双向螺纹杆324输出轴与调节电机323连接以受调节电机323控制而发生旋转,挤压舒血块325对阵螺纹安装于双向螺纹杆324上,且双向螺纹杆324设有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并分别于两挤压舒血块325螺纹连接。在实际操作时,通过调节电机323的循环正转与反转开始,使得挤压舒血块325能够来回移动,从而对背部血管进行理疗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气环321设置有一层软性皮质遮挡快,具有提高美观度的效果,图中未示出。
66.参照图8所示,第二电脉冲发生器33包括设置于挤压舒血上的电吸盘331,电吸盘331中部设置有电脉冲接触块332。当挤压舒血块325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对背部进行脉冲理疗操作。
67.通过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同步共同作用,能够有效的对理疗人员进行理疗操作,且相较于常规的理疗装置而言具有更佳的理疗效果。
68.最后的,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基础之上,参照图9所示,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心血管理疗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9.s1:佩戴调试,将理疗靠1固定于座椅靠背上,同时将理疗套2套设于操作人员肢体部位,开启开关使得锁紧气囊24、外环81、内环82以及力度调节气环321充气,以对理疗靠1与理疗套2进行安装;
70.s2:刺激舒血,针对肢体部,开启微型电机95,驱使充满气的压紧圈93将肢体部进
行来回挤压,提高肢体部舒血,针对背部,使力度调节气环321充气,再开启调节电机323通过挤压舒血块325的来回移动对背部进行舒血;
71.s3:脉冲调理,在步骤s进行之后或者步骤s进行时,开启第一电脉冲发生器931和第二电脉冲发生器33,通过电脉冲对心血管进行脉冲调理;
72.s4:调试包装,当调理时间达到之后,将装置取下并放置于存储位置进行收集安放即可。
7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