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油气混合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4:19: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气混合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双进管、内套管、中套管及外套管,所述内套管位于所述中套管内,所述中套管位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内套管、所述中套管均与所述外套管呈平行设置,所述双进管同时与所述内套管、所述中套管及所述外套管呈垂直的对接,所述双进管设有收容腔,所述导杆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将所述收容腔分隔出进油腔和进气腔,所述收容腔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油口及进气口,所述导杆设有与所述进油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还与所述内套管相连通,所述中套管设有与所述进气腔相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还与所述中套管相连通,所述内套管设有第一油气出口,所述第一油气出口与所述中套管相连通,所述中套管设有第二油气出口,所述第一油气出口与所述第二油气出口呈相对设置,所述外套管设有若干第三油气出口,所述外套管还设有高压进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储油及自动进油的进油装置,所述进油装置位于所述进油腔内,所述进油装置包括单向阀、第一弹性件、密封圈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及所述密封圈从下往上依次套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挡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导杆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套接于所述导杆的顶端,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挡于所述导杆与所述单向阀之间,所述单向阀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恒具有关闭所述进油口的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混合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y形密封圈,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混合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关闭所述进油口时,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导杆之间具有间隙以打开所述进油通道的入口;所述单向阀打开所述进油口时,所述单向阀向下移动以堵住所述进油通道的入口。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混合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为倒t形管,所述进油通道为倒t形状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混合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的顶端设有轴肩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挡于所述轴肩结构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管壁上还设有若干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中套管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靠近第一油气出口一端的内管壁呈弧形的收拢设置,所述内套管的靠近第一油气出口一端的外管壁呈弧形的收拢设置,所述内管壁与所述外管壁于第一油气出口处形成一倒角导向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在接近所述第三油气出口处设有导流内壁,所述导流内壁位于所述第三油气出口与所述第二油气出口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气混合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内壁以所述外套管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导流内壁沿所述油气出口指向所述第三油气出口的方向其与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呈逐渐增大的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混合分配器,包括导杆、双进管、内套管、中套管及外套管。双进管设有收容腔,导杆设于收容腔内并将收容腔分隔出进油腔和进气腔,收容腔开设有进油口及进气口,导杆设有与进油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与内套管相连通,中套管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内套管设有第一油气出口,中套管与第一油气出口呈正对的第二油气出口,外套管设有若干第三油气出口,外套管还设有高压进气口。本实用新型先将油脂进行两次雾化,雾化充分后再进行分配,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油气分配器先将油脂分配再进行雾化的原理,且本实用新型的油气混合分配器的结构与传统的结构大大的不同,从而简化了油气分配器的加工工艺,降低制造成本。降低制造成本。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易世宝 张文亮 高国刚 谢小鹏 夏建华 浦汉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腾智能润滑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