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牛床垫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7:46: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牛养殖设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牛床垫。


背景技术:

2.奶牛养殖过程中,为有效地防止奶牛的肢蹄病、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降低了奶牛淘汰率,通常为在养殖场、挤奶场等地面铺设牛床垫。现有的牛床垫,为方便制作,多数直接采用橡胶制成。橡胶垫存在如下缺点:在日晒水泡的情况下,容易老化龟裂;成本较低,厚度较薄的橡胶垫,难以对牛蹄或奶牛本身起到防护作用;制成较厚的橡胶垫,成本高而且会长期散发出有害气体,影响奶牛的健康和产奶率。也有采用牛粪发酵制成的生物料垫,传统方法发酵的生物料垫,脆性较大,容易断裂。
3.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良型的牛床垫。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的牛床垫,使其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牛床垫的缺陷,能提高奶牛的舒适度、并延长牛床垫的使用寿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牛床垫,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橡胶层、生物料垫和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的纵剖面呈“门”字型,由水平设置的顶面和垂直连接在所述顶面外周下方的第一侧面组成;所述第二橡胶层的纵剖面呈“凹”字型,由水平设置的底面和垂直连接在所述底面外周上方的第二侧面组成;所述第一橡胶层的顶面的外表面侧设有若干凸出于顶面本身的防滑凸块;所述第二橡胶层的底面的外表面侧设有若干带状沟槽;所述生物料垫置于所述第二橡胶层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橡胶层套覆在所述第二橡胶层和生物料垫的上方,且所述第一侧面包覆在所述第二侧面的外周;所述第一橡胶层与生物料垫之间可拆装连接;所述生物料垫与第二橡胶层之间也是可拆装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一橡胶层或第二橡胶层为橡胶材质,其邵氏硬度为a50~a65。
8.优选地,所述第一橡胶层套覆在所述第二橡胶层和生物料垫的上方,所述第一橡胶层与第二橡胶层过盈套接。
9.优选地,所述第一橡胶层的顶面的内表面侧向下延伸设有若干个第一插装柱;所述生物料垫上与所述第一橡胶层相邻的一侧,向其内部凹陷形成有若干与第一插装柱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柱栓孔;所述第一插装柱过盈插入所述第一柱栓孔中,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橡胶层和生物料垫之间可拆装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插装柱和所述第一柱栓孔的形状为圆柱体、多边形柱状体、锥形柱状体等。
10.优选地,所述第二橡胶层的底面的内表面侧向上延伸设有若干个第二插装柱;所述生物料垫上与所述第二橡胶层相邻的一侧,向其内部凹陷形成有若干与第二插装柱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柱栓孔;所述第二插装柱过盈插入所述第二柱栓孔中,从而实现所述生物料垫与第二橡胶层之间也是可拆装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插装柱和所述第二柱栓孔的形状
为圆柱体、多边形柱状体、锥形柱状体等。
11.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料垫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生物发酵层、网状粗纤维层和第二生物发酵层;所述第一生物发酵层、网状粗纤维层和第二生物发酵层通过依次黏合或压制形成一体。其中,所述第一生物发酵层或所述第二生物发酵层,是由牛粪、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益生菌发酵制作而成的环保生物材料;所述第一生物发酵层或所述第二生物发酵层中的动物纤维含量不低于10%。所述网状粗纤维层是由植物粗纤维压制成的多层网栅状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牛床垫具有以下技术优势:采用可拆卸的复合多层结构,生物料垫可相对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拆卸或安装,首先其安装结构简单且稳定,易于拆装;第二,上下两层橡胶层可对难清洗、易藏污纳垢的生物料垫进行防水防污染保护;第三,生物料垫可拆卸出来进行晾晒灭菌等清洁,以保持其洁净度;第四,生物料垫中间夹有网状粗纤维层,便于生物料垫内部的气流疏通,也以便保持其通爽和洁净;第五,生物料垫的保温效果较一般的橡胶垫的保温效果好;第六,生物料垫含有动植物纤维,经微生物发酵处理,其具有更佳的韧性,也不会容易被腐败菌侵蚀;第七,生物料垫且配合橡胶层,橡胶层可以选用硬度更低的橡胶材料,既能使奶牛使用起来感觉更舒适,但也不会影响牛床垫的整体硬度。综上,该牛床垫相比起现有市面上的牛床垫,具有更舒适、更健康、更环保的优势。
附图说明
13.图1为实施例的牛床垫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施例的牛床垫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实施例的牛床垫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实施例的牛床垫剖面结构分解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第一橡胶层;11-顶面;12-第一侧面;13-防滑凸块;14-第一插装柱;2-生物料垫;21-第一生物发酵层;22-网状粗纤维层;23-第二生物发酵层;24-第一柱栓孔;25-第二柱栓孔;3-第二橡胶层;31-底面;32-第二侧面;33-带状沟槽;34-第二插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具体实施例的阐述,通过其他同等技术手段或等同置换获得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近似功能的技术结构,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9.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牛床垫: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橡胶层1、生物料垫2和第二橡胶层3。
20.如图3和4,第一橡胶层1的纵剖面呈“门”字型,由水平设置的顶面11和垂直连接在顶面11外周下方的第一侧面12组成。本实施例的牛床垫整体呈四方形,顶面11也呈四方形,第一侧面12则包括沿顶面11外周设置的四边。第一橡胶层1的顶面11的外表面侧设有若干凸出于顶面11本身的防滑凸块13。顶面11的内表面侧向下延伸设有若干个第一插装柱14;第一插装柱14均垂直于顶面11的内表面设置。最优地,顶面11、第一侧面12、防滑凸块 13和第一插装柱14是一体成型而制成的。第一橡胶层1是橡胶材料,其邵氏硬度优选为 a50~a65。
21.如图3和4,第二橡胶层3的纵剖面呈“凹”字型,由水平设置的底面31和垂直连接在底面31外周上方的第二侧面32组成。本实施例的底面31呈四方形,第二侧面32则包括沿底面31外周设置的四边。第二橡胶层3的底面31的外表面侧设有若干带状沟槽33。第二橡胶层3的底面31的内表面侧向上延伸设有若干个第二插装柱34。第二插装柱34均垂直于底面31的内表面设置。最优地,底面31、第二侧面32、带状沟槽33和第二插装柱34是一体成型而制成的。第二橡胶层3是橡胶材料,其邵氏硬度优选为a50~a65。
22.如图3和4,生物料垫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生物发酵层21、网状粗纤维层22和第二生物发酵层23。第一生物发酵层21、网状粗纤维层22和第二生物发酵层23是通过依次黏合或压制形成的一体结构。其中,第一生物发酵层21和第二生物发酵层23,均是由牛粪、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益生菌发酵制作而成的环保生物材料,其各自的动物纤维含量均不低于 10%。网状粗纤维层22是由植物粗纤维压制成的多层网栅状结构。网状粗纤维层22的密度较第一生物发酵层21和第二生物发酵层23的密度低,便于疏通气流。第一生物发酵层21上向其内部凹陷形成有若干与第一插装柱14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柱栓孔24。第二生物发酵层23 上向其内部凹陷形成有若干与第二插装柱34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柱栓孔25。
23.第一插装柱14和第一柱栓孔24的形状可为互相匹配的圆柱体、多边形柱状体、锥形柱状体等。第二插装柱34和第二柱栓孔25的形状也可为互相匹配的圆柱体、多边形柱状体、锥形柱状体等。本实施例中,第一插装柱14和第一柱栓孔24均为互相匹配的六边形柱状体,第二插装柱34和第二柱栓孔25也为互相匹配的六边形柱状体。
24.如图3和图4,第一橡胶层1和生物料垫2之间可拆装连接,生物料垫和2第二橡胶层3 之间也是可拆装连接。
25.生物料垫2置于第二橡胶层3的内腔中,第一橡胶层1套覆在第二橡胶层3和生物料垫 2的上方及外周,第一侧面12包覆在第二侧面32的外周且两者过盈套接;第一插装柱14过盈插入第一柱栓孔24中,第二插装柱34过盈插入第二柱栓孔25中,所述第一柱栓孔24和第二柱栓孔25的内壁也是橡胶材质。因此,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32之间、第一插装柱14和第一柱栓孔24之间、第二插装柱34和第二柱栓孔25之间均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导致牛床垫整体不易松脱;而必要时,也可拆卸出生物料垫2进行消毒清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