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测试架及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6:19: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试架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多行业开始大规模使用机器人进行工作。为了方便机器人采集机器人顶部方向的图像,通常于机器人的顶部配置摄像头,机器人顶部的摄像头用于采集机器人顶部方向的图像。
3.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摄像头,即使是型号和厂家均相同的摄像头,其效果也会存在差别,
4.因此,在机器人出厂之前,需要对摄像头进行检测,而对于机器人顶部的摄像头的取景方向是朝上,目前,缺少专用的对机器人顶部的摄像头进行测试的工具,对于机器人顶部的摄像头的检测是通过人工举测试板的形式进行,效率非常低,并且人工成本也非常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架及测试系统,改善了上述利用人工举测试板对机器人顶部的摄像头进行检测,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较高等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架,包括:第一底架;
7.第一立杆,所述第一立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架;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的另一端;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横杆;测试板,所述测试板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板相对于所述横杆转动,所述测试板的一表面设置有测试图案。
8.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杆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一套杆和第一插销;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套杆设置有第一中空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中空腔的多个第二限位孔,所述多个第二限位孔沿所述第一套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插接于所述第一中空腔,且所述第一伸缩杆可沿所述第一中空腔滑动,所述第一套杆与第一底架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横杆连接;当所述第一插销同时插接于一所述第一限位孔和一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套杆固定,当所述第一插销从所述第二限位孔拔出时,所述第一伸缩杆可相对于第一套杆滑动。
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测试架还包括第二底架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二立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架连接,所述第二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与所述第一立杆平行设置。
1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立杆包括第二伸缩杆、第二套杆和第二插销;沿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伸缩杆设置有多个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二套杆设置有第二中空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中空腔的多个第四限位孔,所述多个第四限位孔沿所述第二套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插接于所述第二中空腔,且所述第二伸缩杆可沿所
述第二中空腔滑动,所述第二套杆与第二底架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横杆连接;当所述第二插销同时插接于一所述第三限位孔和一所述第四限位孔,所述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套杆固定,当所述第二插销从所述第四限位孔拔出时,所述第二伸缩杆可相对于第二套杆滑动。
11.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测试架还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一伸缩杆和所述横杆之间形成三角结构。
12.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测试架还包括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第二伸缩杆和所述横杆之间形成三角结构。
13.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底架包括三个第一支撑杆,所述三个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的一端,所述三个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呈三角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底架包括三个第二支撑杆,所述三个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杆的另一端,所述三个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呈三角结构设置。
1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测试架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杆,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
15.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竖杆、底盘和侧杆,所述竖杆的一端与横杆连接,所述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底盘与转动组件固定,所述侧杆的一端固定于横杆,所述侧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竖杆连接,所述竖杆、侧杆以及所述横杆三者之间形成三角结构。
16.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侧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杆分别位于竖杆的两侧,并且所述两个所述侧杆对称设置。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测试架。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有第一底架、第一立杆、横杆、转动组件和测试板。其中,所述第一立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架,所述横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的另一端,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横杆,此外,所述测试板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板相对于所述横杆转动,所述测试板面向所述第一底架的一表面设置有测试图案,用户只需将机器人放置于所述测试板下方,机器人顶部的摄像头对测试板上的测图案进行识别,即可达到对机器人顶部摄像头测试的目的,同时,所述转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测试板相对于所述横杆转动,机器人顶部的摄像头针对位于不同角度的测试板上的测试图案进行识别,更为精确地对机器人顶部的摄像头进行测试,相比于利用人工举测试板的方式进行测试,本技术实施例效率较高,且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试架的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试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试架的整体结构部分爆炸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试架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试架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25.图6是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请参阅图1,测试架01包括第一底架10、第一立杆20、横杆30、转动组件40和测试板50。其中,所述第一立杆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架10,所述横杆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20的另一端,所述转动组件40设置于所述横杆30,所述测试板50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40。
29.如图2所示,测试架01还包括第二底架60、第二立杆70、第一固定杆80、第二固定杆90以及连接支架100。其中,所述第二立杆7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架60连接,所述第二立杆70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70与所述第一立杆2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8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杆30,所述第一固定杆8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20,所述第二固定杆9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杆30,所述第二固定杆9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杆70,所述连接支架1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杆30,所述连接支架10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40。
30.具体的,对于上述第一底架10和第二底架6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底架10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20,所述第二底架60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杆70,所述第一底架10对所述第一立杆20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所述第二底架60对所述第二立杆70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架10包括三个第一支撑杆10a,所述三个第一支撑杆10a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20的一端,所述三个第一支撑杆10a的另一端呈三角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底架10利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立杆20更为稳固,不随意晃动。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所述第一底架10的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个第一支撑杆10a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折叠滚轮,在需要对测试架进行移动时,折叠滚轮折叠至与地面接触状态,在利用测试架进行测试时,折叠滚轮处于锁死状态或者处于与地面未接触状态。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架60包括三个第二支撑杆60a,所述三个第二支撑杆60a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杆70的另一端,所述三个第二支撑杆60a的另一端呈三角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底架60利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立杆70更为稳固,不
随意晃动。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所述第二底架60的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个第二支撑杆60a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折叠滚轮,在需要对测试架进行移动时,折叠滚轮折叠至与地面接触状态,在利用测试架进行测试时,折叠滚轮处于锁死状态或者处于与地面未接触状态。
33.对于上述第一立杆20、第二立杆70和横杆3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立杆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架10,所述横杆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2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立杆7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架60连接,所述第二立杆70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70与所述第一立杆20平行设置。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杆20包括第一伸缩杆201、第一套杆202和第一插销203,沿所述第一伸缩杆20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伸缩杆201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2011,所述第一套杆202设置有第一中空腔202a以及连通所述第一中空腔202a的多个第二限位孔2021,所述多个第二限位孔2021沿第一套杆20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201插接于所述第一中空腔202a,且所述第一伸缩杆201可沿所述第一中空腔202a滑动,所述第一套杆202与第一底架10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201与所述横杆30连接,当所述第一插销203同时插接于一所述第一限位孔2011和一所述第二限位孔2021,所述第一伸缩杆201和第一套杆202固定,当所述第一插销203从所述第二限位孔2021拔出时,所述第一伸缩杆201可相对于第一套杆202滑动,从而实现对位于横杆30上的测试板50与地面之间距离的调节。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杆70包括第二伸缩杆701、第二套杆702和第二插销703,沿所述第二伸缩杆70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伸缩杆701设置有多个第三限位孔7011,所述第二套杆702设置有第二中空腔702a以及连通所述第二中空腔702a的多个第四限位孔7021,所述多个第四限位孔7021沿第二套杆70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701插接于所述第二中空腔702a,且所述第二伸缩杆701可沿所述第二中空腔702a滑动,所述第二套杆702与第二底架60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701与所述横杆30连接,当所述第二插销703同时插接于一所述第三限位孔7011和一所述第四限位孔7021,所述第二伸缩杆701和第二套杆702固定,当所述第二插销703从所述第四限位孔7021拔出时,所述第二伸缩杆701可相对于第二套杆702滑动,从而实现对位于横杆30上的测试板50与地面之间距离的调节。
36.对于上述转动组件40和测试板50,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测试板50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40,所述转动组件40设置于所述横杆30,所述转动组件40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板50相对于所述横杆30转动,所述测试板50面向所述第一底架10的一表面设置有测试图案。所述测试图案被用于机器人的摄像头进行识别。可选的,所述测试图案可为二维码等等。其中,当所述转动组件40带动所述测试架50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机器人的摄像头对位于第一预设角度的测试架50上的测试图案进行识别,若机器人的摄像头能够完全识别位于第一预设角度上的测试图案,说明机器人的摄像头在第一预设角度上的测试完成,相反,则未完成。
37.对于上述第一固定杆80和第二固定杆9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杆8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杆30,所述第一固定杆8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01,所述第二固定杆9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杆30,所述第二固定杆9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杆701。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杆80使得所述横杆30与所述第一伸缩杆201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牢固,所述第二固定杆90使得所述横杆30与所述第二伸缩杆701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牢
固。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固定杆80、第一伸缩杆201和所述横杆30之间形成三角结构,从而使得第一伸缩杆201和所述横杆30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稳定。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固定杆90、第二伸缩杆701和所述横杆30之间形成三角结构,从而使得第二伸缩杆701和所述横杆30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稳定。
40.对于上述连接支架100,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连接支架1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杆30,所述连接支架10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40。所述连接支架100用于连接所述横杆30和转动组件40。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100包括竖杆1001、底盘1002和侧杆1003,所述竖杆1001的一端与横杆30连接,所述竖杆1001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1002连接,所述底盘1002与转动组件40固定,所述侧杆1003的一端固定于横杆30,所述侧杆1003的另一端与所述竖杆1001连接。可选的,为使得所述竖杆1001、侧杆1003以及横杆30之间的连接更稳定牢固,所述竖杆1001、侧杆1003以及所述横杆30三者之间形成三角结构。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杆100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杆1003分别位于竖杆1001的两侧,并且所述两个侧杆1003对称设置。
4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底架10、第一立杆20、横杆30、转动组件40和测试板50。其中,所述第一立杆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架10,所述横杆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20的另一端,所述转动组件40设置于所述横杆30,此外,所述测试板50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40,所述转动组件40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板50相对于所述横杆30转动,所述测试板50面向所述第一底架10的一表面设置有测试图案,用户只需将机器人放置于所述测试板50下方,机器人顶部的摄像头对测试板50上的测图案进行识别,即可达到对机器人顶部摄像头测试的目的,同时,所述转动组件40可带动所述测试板50相对于所述横杆30转动,机器人顶部的摄像头针对位于不同角度的测试板50上的测试图案进行识别,更为精确地对机器人顶部的摄像头进行测试,相比于利用人工举测试板50的方式进行测试,本技术实施例效率较高,且节省人工成本。
4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的实施例,该测试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测试架,所述测试架的功能和结构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