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6:03: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生命探测仪是一种安全救生系统,随着其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实际生活中,已不仅仅应用于安全救生装置,如监狱、戒毒所、看守所、边防、海关、公安卡口等对车辆进行安检等。
3.在现有技术中,多数卡口进行安检时,仅仅采用传统的红外生命探测器或x射线进行检查,因传统的检查方式的限制,容易被操作并躲避探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磁吸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主控板和设置在主控板上的振动传感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侧盖、握把盖、顶盖和底盖,所述侧盖与握把盖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分别封住空腔的顶部和底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磁吸装置有至少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侧盖和所述顶盖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控板通过固定柱固定于所述侧盖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握把盖包括主体部与手持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侧盖装配形成空腔,所述手持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侧盖的一侧,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开关安装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握把盖包括结构相互对称的第一握把盖和第二握把盖。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电源接口。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蓄电池。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磁吸装置和振动传感器的结合,本装置能够吸附在车体上检测车内活体生命所产生的振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磁吸装置位置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盖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握把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包括壳体100、设置在壳体100内部的磁吸装置200、设置在壳体100内部的主控板400和设置在主控板400上的振动传感器。在使用本装置时,将若干个生命探测装置通过磁吸的方式吸附在车辆上,具体的吸附位置可以是车辆的侧面、底盘,用于采集来自汽车的振动信号,在安检时,可以利用本生命探测装置所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过滤放大,最后对得到的波形进行分析,判断被检车辆内是否藏有活体生命。
22.更进一步地,壳体100包括侧盖110、握把盖120、顶盖130和底盖140,侧盖110与握把盖120之间形成一个空腔,顶盖130和底盖140分别封住空腔的顶部和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整体呈带有把手的圆柱体,类似于杯子,其侧盖110的外侧表面,即远离空腔的一侧为平面,是为了更好地吸附在车辆上。本申请所公开的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避免了传统x射线等技术的局限性,采用被动式检测,对操作员和被检车辆人员完全无害,检测效率高,可连续工作,随时部署。
23.更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磁吸装置200有至少两组,分别设置于侧盖110和顶盖130上。在本实施例中,侧面磁吸装置220位于上述侧盖110的平面位置上,顶盖磁吸装置210则设置在顶盖130的中央位置。侧面磁吸装置220用于吸附在车辆的侧面,顶盖磁吸装置210则是用于将装置吸附在车辆的底盘上的主梁上。
24.如图3和图5-图6所示,侧盖110用于安装顶盖130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顶盖安装台阶111,同时,侧盖110用于安装底盖140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底盖安装台阶113,对应的,握把盖120上对应设置有第二顶盖安装台阶124和第二底盖安装台阶125。
25.更进一步地,主控板400通过固定柱112固定于侧盖110上。根据前述内容可知,首先本申请所公开的装置是用于采集振动信号的,其次其所需要采集的信号为藏匿在车辆内的活体生命的心跳、呼吸等微小振动信号,其采集振动的方式为紧贴车辆,依靠振动传递的方式采集,因此我们将带有振动传感器的主控板400直接固定在侧盖110上,减小振动传递时的能量消耗。
26.更进一步地,如图4-图6所示,握把盖120包括主体部121与手持部122,主体部与侧盖110装配形成空腔,手持部122设置在主体部121远离侧盖110的一侧,手持部122上设置有开关安装位123。在本实施例中,手持部122可以是一个手柄,也可以是其他方便抓握的凸起结构,开关安装位123的位置设置于大拇指方便按到的地方,比如手持部122是把手状的时候,开关安装位123则设置在把手的最上方,更进一步地,开关安装位123处设置按钮开关300,按钮开关300电连接至主控板400,用于启动本装置。
27.更进一步地,握把盖120包括结构相互对称的第一握把盖120a和第二握把盖120b,分体式结构便于握把盖的注塑成型生产。
28.更进一步地,底盖140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接口为弹性触点式接口,并电连接主控板400。
29.更进一步地,壳体100内还设置有蓄电池500,蓄电池500电连接主控板400。采用内置电池的方式,无需传统方式中的电源线,布置检测更方便。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部的磁吸装置(2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部的主控板(400)和设置在主控板(400)上的振动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侧盖(110)、握把盖(120)、顶盖(130)和底盖(140),所述侧盖(110)与握把盖(120)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顶盖(130)和所述底盖(140)分别封住空腔的顶部和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装置(200)有至少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侧盖(110)和所述顶盖(130)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400)通过固定柱(112)固定于所述侧盖(110)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盖(120)包括主体部(121)与手持部(122),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侧盖(110)装配形成空腔,所述手持部(122)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21)远离所述侧盖(110)的一侧,所述手持部(122)上设置有开关安装位(12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盖(120)包括结构相互对称的第一握把盖(120a)和第二握把盖(120b)。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40)上设置有电源接口。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还设置有蓄电池(50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命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安检生命探测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磁吸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主控板和设置在主控板上的振动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磁吸装置和振动传感器的结合,本装置能够吸附在车体上检测车内活体生命所产生的振动。命所产生的振动。命所产生的振动。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奇 罗勇 郭亮亮 吴世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帮安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6
技术公布日:2022/5/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