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夹持式耳环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3:20: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耳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持式耳环。


背景技术:

2.耳环又称耳坠,用金属或玉石制成的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3.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现有的耳环多采用打耳孔的方式进行佩戴,由于耳孔限制佩戴饰品的形状与大小,且在平时佩戴较为繁琐,并且耳环容易脱落,在受到外力状态下,也会对耳孔造成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式耳环,能够避免打耳孔带来的疼痛,且日常生活中佩戴方便,并且较难脱落,且在受到外力拉扯状态下避免对耳朵造成损伤。
6.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7.一种夹持式耳环,包括耳环主体;
8.弹力耳拍,所述弹力耳拍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件与耳环主体铰接;
9.其中,所述耳环主体呈月牙状,所述耳环主体底端的上侧面设有开较位卡位块,所述弹力耳拍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所述弹力杆底端与开较位卡位块顶侧面紧密贴合,所述耳环主体顶部向下设有耳勾位,所述弹力耳拍顶部与耳勾位底部形成夹持空间。
10.所述开较位卡件包括内开较位与外开较位,所述内开较位插接在外开较位内部,所述内开较位与外开较位通过内部插接设置的铰接插杆进行铰接,所述铰接插杆两端与外开较位两侧焊接平齐。
11.所述内开较位固定连接在耳环主体底端,所述外开较位固定连接在弹力耳拍底端。
12.所述弹力杆底部相邻弹力耳拍一侧设有弧形的抛面。
13.所述开较位卡位块顶侧面也设有弧形的抛面。
14.所述弹力杆与弹力耳拍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弹力耳拍底端至开较位卡位块背离弹力耳拍一侧抛面的距离。
15.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由于耳环主体呈月牙状,且弹力耳拍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件与耳环主体铰接,可通过转动弹力耳拍对耳环主体进行简易的佩戴与取下,又由于弹力耳拍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且弹力杆与弹力耳拍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弹力耳拍底端至开较位卡位块背离弹力耳拍一侧抛面的距离,因而,在进行转动弹力耳拍与弹力杆进行旋转时,弹力杆底端与开较位卡位块紧密贴合,且弹力杆存在一定的由开较位卡位块一侧向另一侧弹性的推力,因而,在转动时,开较位卡位块顶部及侧面与弹力杆产生弹性贴合,形成的对弹力杆的支撑力。
17.本实用新型,又在进行转动弹力耳拍与弹力杆进行旋转时,弹力耳拍顶部与耳勾位底部形成夹持空间增大,此时可机型佩戴,在佩戴完成后,将弹力耳拍与弹力杆朝向耳环主体一侧闭合,形成稳定的夹持,并防止夹持式耳环的脱落,其中的铰接插杆两端与外开较位两侧焊接平齐,使夹持式耳环在佩戴过程中避免凸出的棱角,对人体造成划伤,且减少对佩戴部位的摩擦,又可增加美观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佩戴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耳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弹力耳拍与弹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5.1、耳环主体;
26.2、弹力耳拍;
27.3、弹力杆;
28.4、开较位卡件;401、内开较位;402、外开较位;403、铰接插杆;
29.5、开较位卡位块;
30.6、耳勾位。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32.如图1-4所示,一种夹持式耳环,其适用于佩戴在人体的耳朵上,且对通过对耳廓与耳垂及逆行夹持;
33.又一种夹持式耳环包括耳环主体1与弹力耳拍2,弹力耳拍2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件4与耳环主体1铰接,其中,耳环主体1呈月牙状,耳环主体1底端的上侧面设有开较位卡位块5,弹力耳拍2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3,弹力杆3底端与开较位卡位块5顶侧面紧密贴合,耳环主体1顶部向下设有耳勾位6,弹力耳拍2顶部与耳勾位6底部形成夹持空间;
34.其中的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包括金属、塑料等,因其为现有技术,此处也不再过多赘述;
35.在进行转动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进行旋转时,弹力耳拍2顶部与耳勾位6底部形成夹持空间增大,此时可机型佩戴,在佩戴完成后,将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朝向耳环主体1一侧闭合,形成稳定的夹持,并防止夹持式耳环的脱落;
36.弹力杆3与弹力耳拍2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弹力耳拍2底端至开较位卡位块5背离弹力耳拍2一侧抛面的距离;
37.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耳环主体1呈月牙状,且弹力耳拍2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
件4与耳环主体1铰接,可通过转动弹力耳拍2对耳环主体1进行简易的佩戴与取下。
38.如图5、6所示,弹力杆3底部相邻弹力耳拍2一侧设有弧形的抛面,开较位卡位块5顶侧面也设有弧形的抛面;
39.弹力耳拍2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3,且弹力杆3与弹力耳拍2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弹力耳拍2底端至开较位卡位块5背离弹力耳拍2一侧抛面的距离,因而,在进行转动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进行旋转时,弹力杆3底端与开较位卡位块5紧密贴合,且弹力杆3存在一定的由开较位卡位块5一侧向另一侧弹性的推力,因而,在转动时,开较位卡位块5顶部及侧面与弹力杆3产生弹性贴合,形成的对弹力杆3的支撑力。
40.如图5、6所示,开较位卡件4包括内开较位401与外开较位402,内开较位401插接在外开较位402内部,内开较位401与外开较位402通过内部插接设置的铰接插杆403进行铰接,铰接插杆403两端与外开较位402两侧焊接平齐;
41.内开较位401固定连接在耳环主体1底端,外开较位402固定连接在弹力耳拍2底端;
42.根据上述结构,铰接插杆403两端与外开较位402两侧焊接平齐,使夹持式耳环在佩戴过程中避免凸出的棱角,对人体造成划伤,且减少对佩戴部位的摩擦,又可增加美观度。
4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44.首先,耳环主体1呈月牙状,且弹力耳拍2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件4与耳环主体1铰接,可通过转动弹力耳拍2对耳环主体1进行简易的佩戴与取下,弹力耳拍2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3,且弹力杆3与弹力耳拍2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弹力耳拍2底端至开较位卡位块5背离弹力耳拍2一侧抛面的距离,在进行转动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进行旋转时,弹力杆3底端与开较位卡位块5紧密贴合;
45.然后,弹力杆3存在一定的由开较位卡位块5一侧向另一侧弹性的推力,在转动时,开较位卡位块5顶部及侧面与弹力杆3产生弹性贴合,形成的对弹力杆3的支撑力;
46.最后,进行转动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进行旋转时,弹力耳拍2顶部与耳勾位6底部形成夹持空间增大,此时可机型佩戴,在佩戴完成后,将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朝向耳环主体1一侧闭合,形成稳定的夹持。
4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