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22:49: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摄像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车载摄像头为节省成本,大都采用塑胶外壳,此种摄像头散热效果差,在夏天高温环境下使用时,由于摄像头内部电路板发热,然而塑胶壳又无法有效散热,导致摄像头的成像会产生热燥点,从而导致客户体验感较差。而当冬天时,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在摄像头第一片玻璃镜片上,容易结霜、起雾,短时间内无法消散,导致成像模糊,大大降低客户体验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解决高温环境下摄像头内部散热性差的问题,以及温差较大情况下玻璃镜片结霜、起雾问题,保证摄像头成像清晰,从而提升产品性能。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包括前壳、后壳、设于前、后壳的包容空间中的电路板、设于前壳前端面的镜头、设于后壳后端面且与电路板连接的连接器,其技术要点是:所述镜头的镜筒中部设有与前壳的前通光口端配合的定位法兰,所述定位法兰朝向前壳侧的端面设有同心环形凹槽,镜头的镜筒后部设有金属套筒,所述金属套筒的前端设有与同心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定位沿,所述环形定位沿与同心环形凹槽点胶固定,所述金属套筒的后端插入前、后壳的包容空间中,所述电路板朝向前壳前端面侧设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自由端与金属套筒的后端接触导通。
6.上述的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所述电路板由在前、后壳的包容空间中层叠布置的电路板ⅰ和电路板ⅱ组成,所述电路板ⅰ和电路板ⅱ之间设有电气连接件ⅰ,电路板ⅰ朝向前壳前端面的表面设有与镜头对应的成像芯片,电路板ⅱ朝向后壳后端面的表面设有与连接器对应的电气连接件ⅱ。
7.上述的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所述前壳前端面的内侧围绕前通光口对称设有一对定位柱,所述电路板ⅰ设有与其中一个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圆孔,与另一个定位柱配合的u形孔。
8.上述的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所述前壳前端面的内侧设有一对对应电路板ⅰ的承靠凸台,所述承靠凸台上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电路板ⅰ上设有对应螺纹连接孔的通孔,双节螺钉的尖端穿过通孔后与承靠凸台的螺纹连接孔连接固定,所述双节螺钉的螺帽上设有同心内螺纹孔,双节螺钉的螺帽的顶面为电路板ⅱ的承靠面,所述电路板ⅱ上设有对应双节螺钉的通孔,紧固螺钉的尖端穿过通孔后与双节螺钉的同心内螺纹孔连接固定。
9.上述的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所述后壳后端面的外侧设有与连接器对应的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中心设有贯通孔,后壳后端的内侧设有对应电路板ⅱ的压柱,以稳定定位电路板ⅱ。
10.上述的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所述连接器与后壳的安装凹槽之间设有密封圈ⅰ。
11.上述的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所述前壳的后端设有环形定位筋条,所述后壳的前端设有与环形定位筋条配合的环形定位槽,所述环形定位筋条与环形定位槽之间设有密封圈ⅱ,所述前壳的后端与后壳的前端之间另对应设有外展连接部且外展连接部上设有螺栓副连接孔。
12.上述的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所述金属弹片的数量为两个,在电路板ⅰ上对称设置。
13.上述的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所述金属弹片为z字形,其中一个水平面与电路板ⅰ连接,另一个水平面与金属套筒的后端接触导通。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当高温环境下,前、后壳的包容空间中由于电路板发热而温度较高时,金属弹片将热量传递给与其接触的金属套筒,从而进行有效散热,防止成像产生热燥点,保证成像质量。
16.2、当温差较大时,镜头第一片玻璃镜片起雾、起霜,根据摄像头根据成像判断得到上述信息,摄像头启动高电压,分别施加于两个金属弹片,从而使金属套筒快速升温,金属套筒将温度传递给镜头,对第一片玻璃镜片除雾、除霜,待成像回复正常后,摄像头停止高电压状态。
17.综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既能保证高温下散热,又能保证低温时快速除霜除雾,从而显著提升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19.图2是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镜头的另一角度 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金属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镜头和金属套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前壳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前壳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后壳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后壳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电路板ⅰ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是双节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2是前壳、电路板ⅰ和双节螺钉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30.图13是前壳、电路板ⅰ和电路板ⅱ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31.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32.图15是图14的a-a向剖面图。
33.图中:1.镜头、101.定位法兰、102.同心环形凹槽;2.金属套筒、201.环形定位沿;3.前壳、301.前通光口、302.环形定位筋条、303.定位柱、304.承靠凸台、305.螺纹连接孔、306.外展连接部;4.电路板ⅰ、401.定位圆孔、402.u形孔、403.通孔、404.成像芯片、405.电气连接件ⅰ;5.双节螺钉、501.螺帽、502.同心内螺纹孔;6.电路板ⅱ、601.电气连接件ⅱ;7.紧固螺钉;8.密封圈ⅱ;9.后壳、901.安装凹槽、902.防装反安装标记、903.外展连接部、904.环形定位槽、905.压柱;10.螺栓副;11.密封圈ⅰ;12.连接器;13.螺钉;14.金属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34.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35.如图1-图15所示,该加热散热性能优异的车载摄像头结构,包括前壳3、后壳9、设于前、后壳的包容空间中的电路板、设于前壳3前端面的镜头1、设于后壳9后端面且与电路板连接的连接器12。其中,所述镜头1的镜筒中部设有与前壳3的前通光口端配合的定位法兰101,所述定位法兰101朝向前壳侧的端面设有同心环形凹槽102,镜头1的镜筒后部设有金属套筒2,所述金属套筒2的前端设有与同心环形凹槽102配合的环形定位沿201,所述环形定位沿201与同心环形凹槽102点胶固定。所述金属套筒2的后端插入前、后壳的包容空间中,所述电路板朝向前壳3前端面侧设有金属弹片14,所述金属弹片14的自由端与金属套筒2的后端接触导通。
36.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由在前、后壳的包容空间中层叠布置的电路板ⅰ4和电路板ⅱ6组成,所述电路板ⅰ4和电路板ⅱ6之间设有电气连接件ⅰ405,电路板ⅰ4朝向前壳3前端面的表面设有与镜头1对应的成像芯片404,电路板ⅱ6朝向后壳9后端面的表面设有与连接器12对应的电气连接件ⅱ601。所述金属弹片14的数量为两个,在电路板ⅰ4上对称设置。所述金属弹片14为z字形,其中一个水平面与电路板ⅰ4连接,另一个水平面与金属套筒2的后端接触导通。
37.所述前壳3前端面的内侧围绕前通光口301对称设有一对定位柱303,所述电路板ⅰ4设有与其中一个定位柱303配合的定位圆孔401,与另一个定位柱303配合的u形孔402。所述前壳3前端面的内侧设有一对对应电路板ⅰ4的承靠凸台304,两个承靠凸台304与两个定位柱303呈十字分布。所述承靠凸台304上设有螺纹连接孔305,所述电路板ⅰ4上设有对应螺纹连接孔305的通孔403,双节螺钉5的尖端穿过通孔403后与承靠凸台304的螺纹连接孔305连接固定,所述双节螺钉5的螺帽501上设有同心内螺纹孔502,双节螺钉5的螺帽501的顶面为电路板ⅱ6的承靠面,所述电路板ⅱ6上设有对应双节螺钉5的通孔,紧固螺钉7的尖端穿过通孔后与双节螺钉5的同心内螺纹孔502连接固定。
38.所述后壳9后端面的外侧设有与连接器12对应的安装凹槽901,所述安装凹槽901的中心设有贯通孔,后壳9后端的内侧设有对应电路板ⅱ6的压柱905,以稳定定位电路板ⅱ6。所述连接器12与后壳9的安装凹槽901之间设有密封圈ⅰ11。所述前壳3的后端设有环形定位筋条302,所述后壳9的前端设有与环形定位筋条302配合的环形定位槽904,所述环形定位筋条302与环形定位槽904之间设有密封圈ⅱ8,所述前壳3的后端与后壳9的前端之间另对应设有外展连接部306、903且外展连接部306、903上设有螺栓副连接孔。所述后壳9后端面另设有防装反安装标记902。
39.组装时,前壳3与电路板ⅰ4先通过前壳3的定位柱303与电路板ⅰ4的定位圆孔401及u型孔402配合定位,前壳3与电路板ⅰ4再通过双节螺钉5进行固定;通过双节螺钉5固定后,双节螺钉5同时提供电路板ⅱ6的安装承靠面,电路板ⅱ6与电路板ⅰ4通过电气连接件ⅰ405对插定位,再利用紧固螺钉7进行固定;对镜头1、金属套筒2以及组装好的前壳3、电路板ⅰ4和电路板ⅱ6进行对焦,并固化预先点刷的胶水完成固定,此时金属套筒2与金属弹片14接触导通;将密封圈ⅱ8安装于后壳9的环形定位槽904中,通过前壳3的环形定位筋条302与后壳9的环形定位槽904进行定位,通过螺栓副10将前、后壳组装固定;将密封圈ⅰ11装入后壳9的安装凹槽901中,然后利用螺钉13将连接器12固定于后壳9上,此时连接器12与电路板ⅱ6上的电气连接件ⅱ601对位插接。
4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