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19:41: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显示器包括显示功能区和外接引线区(即:olb区),显示功能区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一侧的栅极驱动区,外接引线区的引脚相对于显示区居中设置,引脚距离栅极驱动区距离较远,连接部分引脚和栅极驱动区的电路的引线较长,线路的阻抗大,影响驱动信号传递。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以缩短连接栅极驱动区的电路的引线,减小驱动信号传递衰减。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在列方向上排布的显示功能区和外引脚结合区,所述显示功能区包括在行方向上排布的显示区和栅极驱动区,所述外引脚结合区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引脚区和靠近所述栅极驱动区的第二引脚区;所述第一引脚区设置有多个源极信号引脚,所述源极信号引脚通过第一引线与所述显示区内的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区设置有多个栅极信号引脚,所述栅极信号引脚通过第二引线与所述栅极驱动区内的电路电连接,其中:
5.所述第一引脚区与所述第二引脚区在所述行方向上间隔排布,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6.在所述第一引脚区内,所述多个源极信号引脚在所述行方向上间隔排布,且相邻两者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7.在所述第二引脚区内,所述多个栅极信号引脚在所述行方向上间隔排布,且相邻两者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
8.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
9.可选的,在所述列方向上得到的正投影中,至少一条所述第二引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引线的正投影在所述行方向上存在间隔。
10.可选的,所述第二引脚区至少部分与所述栅极驱动区在所述列方向上相对。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引脚区相对所述显示区居中设置;和/或
12.所述第二引脚区相对所述栅极驱动区居中设置。
13.可选的,至少一条所述第一引线呈直线状;和/或,
14.至少一条所述第二引线呈直线状。
15.可选的,所述栅极驱动区设置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在所述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16.所述第二引脚区设置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引脚区在所述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栅极驱动区一一对应;
17.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引脚区与所述第一引脚区之间的间距相等。
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外引脚结合区的源极信号引脚和栅极信号引脚绑定。
19.可选的,所述源极信号引脚和所述栅极信号引脚通过同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绑定;或,
20.所述源极信号引脚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绑定,所述栅极信号引脚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绑定,且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在所述行方向上间隔设置。
21.可选的,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源驱动芯片,所述源驱动芯片设置在连接所述源极信号引脚和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22.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置基板,所述对置基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显示功能区,且不与所述外引脚结合区存在交叠。
23.本技术公开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技术中,栅极信号引脚与源极信号引脚位于不同的区域,即:栅极信号引脚位于第二引脚区,源极信号引脚位于第一引脚区,此第一引脚区和第二引脚区之间的距离较大,具体地,第一引脚区与第二引脚区之间的距离大于自身区域内相邻引脚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引脚区和第二引脚区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栅极信号引脚之间的距离且大于相邻源极信号引脚之间的距离,相比于将栅极信号引脚和源极信号引脚等间距密集排布在同一引脚区上的方案,在源极信号引脚所在位置(即:相对显示区居中设置)基本不变时,本技术通过增大栅极信号引脚所在的第二引脚区与源极信号引脚所在的第一引脚区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二引脚区整体更加靠近栅极驱动区,即:使得第二引脚区内的栅极信号引脚更靠近栅极驱动区,从而可适当减小连接栅极信号引脚和栅极驱动区内goa电路的第二引线的走线长度,继而可适当减小线路的阻抗,使得驱动信号传递衰减也更小。
25.本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
2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二引脚区和与栅极驱动区不重叠时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二引脚区和与栅极驱动区部分重叠时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二引脚区相对栅极驱动区居中时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的驱动封装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00、阵列基板;
36.110、显示功能区;111、显示区;112、栅极驱动区;
37.120、外引脚结合区;121、第一引脚区;122、第二引脚区;123、第二引脚区;
38.130、布线区;131、第一引线,1311、竖直线段,1312、斜线段;132、第二引线;
39.x、行方向;y、列方向;
40.200、印刷电路板;
41.310、第一柔性电路板;320、第二柔性电路板;
42.400、源驱动芯片;
43.500、对置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44.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45.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技术的各方面。
4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7.实施例一
4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阵列基板具有行方向x和列方向y,行方向x和列方向y是相互垂直的。阵列基板可包括在列方向y上依次排布的显示功能区110、布线区130和外引脚结合区120。
49.显示功能区110可包括显示区111和位于显示区111至少一侧的栅极驱动区112,显示区111和栅极驱动区112在行方向x上排布。栅极驱动区112内设置有阵列基板行驱动(gate driver on array,简称:goa)电路,显示区111设置有像素驱动电路。
50.外引脚结合区120可包括在行方向x上排布的第一引脚区121、第二引脚区122和第三引脚区123,其可均为矩形区域,但不限于此。第一引脚区121可相对显示区111居中设置,也就是说,显示区111在列方向y上延伸的中心线可与第一引脚区121在列方向y上延伸的中心线重合。
51.其中,第一引脚区121至少一侧可设置有第二引脚区122,且第三引脚区123设置在第二引脚区122远离第一引脚区121的一侧,第三引脚区123位置与栅极驱动区112位置相对。
52.第一引脚区121设置有多个在行方向x上排布的源极(source)信号引脚,具体地,第一引脚区121内多个源极信号引脚等间隔排布。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引脚区121内最外侧两个源极信号引脚的外侧边与第一引脚区121的两侧边重合,换言之,位于行方向x上最外侧两个源极信号引脚的外侧边之间的距离即为第一引脚区121在行方向x上的尺寸。
53.第二引脚区122设置有多个在行方向x上排布的栅极(gate)信号引脚,具体地,第二引脚区122内多个栅极信号引脚等间隔排布。应当理解的是,第二引脚区122内最外侧两个栅极信号引脚的外侧边与第二引脚区122的两侧边重合,换言之,位于行方向x上最外侧两个栅极信号引脚的外侧边之间的距离即为第二引脚区122在行方向x上的尺寸。
54.第三引脚区123设置有多个在行方向x上排布的测试引脚,具体地,第三引脚区123内多个测试引脚等间隔排布。应当理解的是,第三引脚区123内最外侧两个测试引脚的外侧边与第三引脚区123的两侧边重合,换言之,位于行方向x上最外侧两个源极信号引脚的外侧边之间的距离即为第三引脚区123在行方向x上的尺寸。测试引脚可与栅极信号引脚通过走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55.布线区130可设置有第一引线131和第二引线132,源极信号引脚和显示区111内的像素驱动电路通过第一引线131电连接,具体地,第一引线131可与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数据线连接,而栅极信号引脚和栅极驱动区112的goa电路通过第二引线132电连接。布线区130包括多个第一引线131和多个第二引线132,多个第一引线131与多个源极信号引脚一一对应电连接,但不限于此,也可多对一或一对多设置,视具体情况而定;多个第二引线132与多个栅极信号引脚一一对应电连接,但不限于此,也可多对一或一对多设置,视具体情况而定。
56.第一引脚区121与第二引脚区12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相邻两个源极信号引脚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相邻两个栅极信号引脚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三者相等,这样设计可以理解为,栅极信号引脚和源极信号引脚等间距密集排布在一引脚区,此引脚区相对显示区111居中。
57.本技术通过将栅极信号引脚和源极信号引脚等间距密集排布在同一引脚区,便于栅极信号引脚和源极信号引脚通过同一柔性电路板(fpc)连接到印刷电路板(pcba)上,以节省物料,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58.此外,第二引脚区122和第三引脚区123之间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也就是说,相邻的测试引脚和栅极信号引脚之间有较大间距,方便测试引脚连接测试电路。
59.在将栅极信号引脚和源极信号引脚等间距密集排布在相对显示区111居中设置的同一引脚区时,为了使得密集排布的第一引线131和第二引线132能够相互排开,从而避免引线间相互干扰的情况,可使与显示区111边缘连接的部分第一引线131呈弯折设置,同时还需要各第二引线132呈弯折设置。
60.示例的,如图1所示,边缘上的第一引线131可包括竖直线段1311和斜线段1312,竖直线段1311在列方向y上延伸。竖直线段1311与源极信号引脚连接,斜线段1312连接竖直线段1311和显示区111内的电路。在行方向x上,第一引脚区121的宽度小于显示区111的宽度,
因此多个斜线段1312形成扇形区域。相应的,第二引线132也可包括多段线段,且第二引线132的弯折形状可基本与第一引线131的弯折形状相适配,在此不再赘述。应当理解的是,在互不干扰时,第一引线131和第二引线132的形状可以任意设置,不限于由多段线段形成的折线,具体视情况而定。
61.实施例二
6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二引脚区和与栅极驱动区不重叠时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主要区别在于:源极信号引脚和栅极信号引脚集成在不同的区域。
63.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显示功能区110可包括显示区111和位于显示区111至少一侧的栅极驱动区112。外引脚结合区120可包括在行方向x上排布的第一引脚区121和第二引脚区122,第一引脚区121可相对显示区111居中设置,也就是说,显示区111在列方向y上延伸的中心线可与第一引脚区121在列方向y上延伸的中心线重合。第一引脚区121设置有多个在行方向x上等间距排布的源极信号引脚,第二引脚区122设置有多个在行方向x上等间距排布的栅极信号引脚。
64.布线区130设置有第一引线131和第二引线132,源极信号引脚和显示区111内的电路通过第一引线131电连接,栅极信号引脚和栅极驱动区112的goa电路通过第二引线132电连接。
65.第一引脚区121与第二引脚区12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相邻两个源极信号引脚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相邻两个栅极信号引脚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其中,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相等,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且第一距离大于第三距离。也就是说,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中第二引脚区122与栅极驱动区112的距离更小。
6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引脚区121不限于相对显示区111居中设置,第一引脚区121内的多个源极信号引脚不限于等间距排布,第二引脚区122内的多个栅极信号引脚也不限于等间距排布,第二距离也不限于和第三距离相等,具体视情况而定。
67.本技术中,栅极信号引脚与源极信号引脚位于不同的区域,即:栅极信号引脚位于第二引脚区122,源极信号引脚位于第一引脚区121,此第一引脚区121和第二引脚区122之间的距离较大,具体地,第一引脚区121与第二引脚区122之间的距离大于自身区域内相邻引脚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引脚区121和第二引脚区122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栅极信号引脚之间的距离且大于相邻源极信号引脚之间的距离,相比于将栅极信号引脚和源极信号引脚等间距密集排布在同一引脚区上的方案,在源极信号引脚所在位置(即:相对显示区居中设置)基本不变时,本技术通过增大栅极信号引脚所在的第二引脚区122与源极信号引脚所在的第一引脚区121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二引脚区122整体更加靠近栅极驱动区112,即:使得第二引脚区122内的栅极信号引脚更靠近栅极驱动区112,从而可适当减小连接栅极信号引脚和栅极驱动区112内goa电路的第二引线132的走线长度,继而可适当减小线路的阻抗,使得驱动信号传递衰减也更小。
68.此外,栅极信号引脚和测试引脚共用引脚,与实施例一相比,通过共用引脚省去了栅极信号引脚和测试引脚之间的引线,减小了测试时线路的阻抗,同时节省第三引脚区123所占用空间。
69.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引线131和第二引线132以列方向y进行正投影时,至少一
条第二引线132的正投影与所有第一引线131的正投影在行方向x上存在间隔,例如,图2中右侧的第二引线132正投影与右侧的第一引线131的正投影在行方向x上存在间隔。
70.在至少一条第二引线132的正投影与所有第一引线131的正投影在行方向x上存在间隔时,例如图2所示的,第一引线131可包括斜线段1312,斜线段1312直接连接源极信号引脚和显示区111内的电路。在行方向x上,第一引脚区121的宽度小于显示区111的宽度时,多个斜线段1312形成扇形区域。而至少一条第二引线132的正投影与所有第一引线131的正投影在行方向x上存在间隔,也就是说部分第二引线132在列方向y上与扇形区域不重叠。
71.至少一条第二引线132的正投影与所有第一引线131的正投影在行方向x上存在间隔的方案,相比于将栅极信号引脚和源极信号引脚等间距密集排布在同一引脚区上的方案,第二引脚区122整体更加靠近栅极驱动区112,使得第二引脚区122内的栅极信号引脚更靠近栅极驱动区112,可用于布置第二引线132的空间更大,布线区130在列方向y上可以缩短,阵列基板用于显示装置时,可以使显示装置的边框更窄。
72.举例而言,参见图2所示,第一引线131包括斜线段1312,斜线段1312直接连接源极信号引脚和显示区111内的电路,多个第一引线131形成扇形区域,部分第二引线132在列方向y上与扇形区域不重叠,与实施例一相比,节省了竖直线段1311占用的空间,相应的布线区130在列方向y上可以缩短。
73.应当理解的是,部分第二引线132在行方向x上与扇形区域虽然重叠,但可以通过弯曲,避免与第一引线131干扰。
74.以上仅以第一引线131为直线段,第二引线132为折线段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引线131和第二引线132为其它形状时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75.进一步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二引脚区和与栅极驱动区部分重叠时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第二引脚区122至少部分与栅极驱动区112在列方向y上相对。也就是说,栅极驱动区112以列方向y进行正投影,栅极驱动区112的正投影在行方向x上与第二引脚区122部分重叠。换言之,与至少一条第二引线132的正投影与所有第一引线131的正投影在行方向x上存在间隔相比,第二引脚区122至少部分与栅极驱动区112在列方向y上相对时,第一距离(第一引脚区121与第二引脚区122之间的距离)更大,第二引脚区122与栅极驱动区112的距离更小。
76.第二引脚区122至少部分与栅极驱动区112在列方向y上相对的方案,与至少一条第二引线132的正投影与所有第一引线131的正投影在行方向x上存在间隔的方案相比,第二引脚区122整体更加靠近栅极驱动区112,使得第二引脚区122内的栅极信号引脚更靠近栅极驱动区112,从而可进一步减小连接栅极信号引脚和栅极驱动区112内goa电路的第二引线132的走线长度,继而可进一步减小线路的阻抗,使得驱动信号传递衰减也更小,同时,可用于布置第二引线132的空间更大,布线区130在列方向y上可以缩短,阵列基板用于显示装置时,可以使显示装置的边框更窄。
77.进一步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二引脚区相对栅极驱动区居中时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第一引脚区121相对显示区111居中设置,第二引脚区122相对栅极驱动区112居中设置。
78.第一引脚区121相对显示区111居中设置,也就是说,显示区111在列方向y上延伸的中心线可与第一引脚区121在列方向y上延伸的中心线重合。显示区111具有多个连接第
一引线131的节点,第一引脚区121居中的源极信号引脚和其对应的节点之间距离最小,第一引脚区121所用源极信号引脚和其对应的节点之间距离之和最小,从而可进一步减小连接源级信号引脚和显示区11内电路的第一引线131的走线长度,继而可进一步减小线路的阻抗,使得驱动信号传递衰减也更小。相应的,第二引脚区122相对栅极驱动区112居中设置,可进一步减小连接栅极信号引脚和栅极驱动区112内goa电路的第二引线132的走线长度,继而可进一步减小线路的阻抗,使得驱动信号传递衰减也更小。
79.参见图4所示,至少一条第一引线131呈直线状,至少一条第二引线132呈直线状。
80.第一引线131呈直线状,直线连接源极信号引脚和显示区111内的电路,第二引线132呈直线状,直线连接栅极信号引脚和栅极驱动区112的goa电路,直线连接引线长度最短,第一引线131和第二引线132线路进一步缩短,进一步减小线路的阻抗,使得驱动信号传递衰减也更小。
81.阵列基板中设置一个栅极驱动区112时,只能单边驱动,当显示区尺寸较大时,受限于线路阻抗及负载较重等原因,驱动信号传递越远衰减越严重,会影响显示区111显示效果。
82.参见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具有两个栅极驱动区112,且分别设置在显示区111在行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与栅极驱动区112相对应,第二引脚区122设置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引脚区121在行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其中,两个第二引脚区122与第一引脚区121之间的间距相等。
83.阵列基板具有两个栅极驱动区112,且分别设置在显示区111在行方向x上的相对两侧,可以双边驱动,减小驱动信号传递衰减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同时,第一引脚区121居中布置,两个第二引脚区122在第一引脚区121两侧对称布置,两侧的第二引脚区122与其对应的栅极驱动区112之间距离也相等。
84.实施例三
8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的驱动封装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和图6所示,显示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200和阵列基板100,阵列基板100包括实施例二公开的阵列基板100。其中,印刷电路板200与阵列基板100的外引脚结合区120的源极信号引脚和栅极信号引脚绑定。
86.实施例二中,第一引脚区121与第二引脚区12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相邻两个源极信号引脚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相邻两个栅极信号引脚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且第一距离大于第三距离,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中第二引脚区122与栅极驱动区112的距离更小,使得第二引脚区122内的栅极信号引脚更靠近栅极驱动区112,从而可适当减小连接栅极信号引脚和栅极驱动区112内goa电路的第二引线132的走线长度,继而可适当减小线路的阻抗,使得驱动信号传递衰减也更小。
87.参见图5和图6所示,源极信号引脚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310与印刷电路板200绑定,栅极信号引脚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320与印刷电路板200绑定,且第二柔性电路板32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310在行方向x上间隔设置。
88.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装置尺寸较小或布局空间足够时,源极信号引脚和栅极信号引脚也可通过同一柔性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200绑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89.将第二柔性电路板32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310在行方向x上间隔设置的方案,与源
极信号引脚和栅极信号引脚通过同一柔性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200绑定的方案相比,可以节省布局空间。
90.参见图5和图6所示,阵列基板100还包括源驱动芯片400,源驱动芯片400设置在连接源极信号引脚和印刷电路板200的第一柔性电路板310上,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源驱动芯片400采用的是co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技术封装。
91.采用cof技术封装,源驱动芯片400置入第一柔性电路板310的排线中,再利用本身可弯曲的特性翻折至屏幕下方,源驱动芯片400所占用的空间被释放,可以使显示装置的边框更窄。
92.显示装置还包括与阵列基板100对盒设置的对置基板500,对置基板500在阵列基板100上的正投影覆盖显示功能区110,且不与外引脚结合区120存在交叠。对置基板500和阵列基板100之间可设置液晶层,也就是说,显示装置可包括液晶显示装置,但不限于此。
93.对置基板500不与外引脚结合区120存在交叠,可避免柔性电路板和外引脚结合区120的引脚连接时,柔性电路板和对置基板500发生干涉,方便连接柔性电路板。
94.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9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9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97.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