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2-05-11 15:48: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框架(1),所述吊顶框架(1)上嵌入有用于照明的嵌合灯板(6)和灯泡;其中,所述吊顶框架(1)内设置有一号伺服电机(3)和二号伺服电机(401)安装滑盒(2),其一侧与所述吊顶框架固定连接,并将吊顶框架(1)固定在墙壁上;灯控处理器,其设置于所述安装滑盒(2)内部,其用于连接用户终端,并控制所述嵌合灯板(6)的灯光状态;微型音响(501),与所述灯控处理器无线连接,播放催眠音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控处理器包括:人体感应控制单元:用于实施采集人体姿态信息,并生成人体信号;其中,所述人体姿态信息包括:人体位置变化信息和人体姿势变化信息;第一伺服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变化信息,实时控制所述一号伺服电机(3),调整人体与灯泡的水平位置;其中,所述一号伺服电机(3)用于横向水平调节灯光位置;第二伺服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人体姿势变化信息,实时控制二号伺服电机(401),调节人体与灯泡的竖直距离;其中,所述二号伺服电机(401)用于纵向竖直调节灯光高度;灯光调节单元:用于通过人体感应器(502)热释电效应判断人体姿态的变化,并生成对应灯光调节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调节单元,判断人体姿态变化,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热释电效应,感应人体温度,并基于人体温度的显示区域,构建三维坐标系,确定初始时刻人体温度的坐标集合w0={(x1,y1,z1),(x2,y2,z2)
……
(x
i
,y
i
,z
i
)};其中,w0表示初始时刻人体温度集合;x
i
表示初始时刻人体温度的第i个横坐标;y
i
表示初始时刻人体温度的第i个纵坐标;z
i
表示初始时刻人体温度的第i个竖直坐标;步骤2:基于所述体感应器(502)热释电效应,基于所述三维坐标系,构建基于实时人体的姿态坐标w
t
={(x1,y1,z1),(x2,y2,z2)
……
(x
j
,y
j
,z
j
)};其中,w
t
表示t时刻人体温度的坐标集合;x
j
表示t时刻人体温度的第j个横坐标;y
j
表示t时刻人体温度的第i个坐标点;z
j
表示t时刻人体温度的第i个竖直坐标;步骤3:根据所述初始时刻的人体温度坐标和t时刻人体温度,进行坐标对比,判断是否存在姿态变化:其中,当b1=0;b2=1时,表示用户姿态无变化;当b1>0;b2>1时,表示用户横向正向移动;当b1<0;b2<1时,表示用户横向反向移动;步骤4:根据所述热释电传感器,确定初始时刻人体温度的坐标集合中每个坐标点的温
度值,生成初始温度集合t=[t1,t2……
t
i
],基于所述体感应器(502)热释电效应,确定实时人体的t=[t1,t2……
t
j
],通过下式判断温度是否升高:其中,c>0时表示温度降低,表示用户姿态向下变换;当c<0时表示温度升高,表示用户姿态向上变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框架(1)的内壁设有贯穿的凹槽(101),所述凹槽(101)的底壁滑动安装有滑动块(403),且滑动块(403)的高度小于凹槽(101)的高度;所述滑动块(403)相互靠近的表面通过轴承安装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表面安装有两组对称布置的吊绳(402),所述吊绳(402)的尾端安装有灯罩(5),所述灯罩(5)的顶部安装有微型音响(501),所述微型音响(501)的表面安装有人体感应器(502),所述灯罩(5)的内部安装有灯泡,所述横杆(4)的一端贯穿凹槽(101)的内部连接有二号伺服电机(401),所述二号伺服电机(401)和人体感应器(502)电性连接;所述吊顶框架(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调节杆(102),所述调节杆(102) 的尾端连接有安装滑盒(2),所述吊顶框架(1)的底部内嵌安装有嵌合灯板(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滑盒(2)的底部设有三条前后布置的移动滑槽(201),每组所述移动滑槽(201)的内部均安装有滑杆(206)和两组对称布置的电动伸缩杆(202),且两组电动伸缩杆(202)相向布置,所述电动伸缩杆(202)的尾端底部安装有连接块(208),所述滑杆(206)的表面套接有套环(207),且套环(207)的直径大于滑杆(206),所述滑杆(206)表面居中的两组套环(207)的顶部与连接块(208)的底部连接,三组所述移动滑槽(201)内部套环(207)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遮光帘(203)、第二遮光帘(204)和第三遮光帘(205),所述第二遮光帘(204)位于第一遮光帘(203)和第三遮光帘(205)的中间,所述第一遮光帘(203)、第二遮光帘(204)和第三遮光帘(205)的遮光系数依次增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框架(1)的背面一侧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3),且一号伺服电机(3)与人体感应器(502)电性连接,所述一号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杆(301),所述主动齿轮杆(301)的表面啮合连接有啮合块(305),所述啮合块(305)远离主动齿轮杆(301)的表面连接有输送带(303),且输送带(303)位于滑动块(403)的上方,所述滑动块(403)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块(306),且驱动块(306)的截面为梯台结构,所述输送带(303)远离啮合块(305)的表面等距安装有拨动块(302),所述输送带(303)的内部通过啮合块(305)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杆(304),且从动齿轮杆(304)位于主动齿轮杆(301)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5)的内部安装有灯光调节结构(8),所述灯光调节结构(8)包括有推拉块(801)、一号弧形罩(802)和二号弧形罩(803),所述灯罩(5)的顶部设有两条贯穿的圆形槽,其中一组圆形槽的直径大于另一组圆形槽的直径,直径较小的所述圆形槽位于微型音响(501)的外侧,直径较小的所述圆形槽的内部嵌合安装有一号弧形罩(802),所述一号弧形罩(802)采用凹透镜
制成,直径较大所述圆形槽的内部嵌合安装有二号弧形罩(803),且二号弧形罩(803)的表面设有镂空的装饰纹图案,所述一号弧形罩(802)和二号弧形罩(803)的顶部均安装有推拉块(801),所述二号弧形罩(803)位于灯泡的外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灯板(6)的内部安装有一号灯管(601)和二号灯管(602),且二号灯管(602)位于一号灯管(601)的一侧,所述吊顶框架(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光敏感应器(603),且光敏感应器(603)与一号灯管(601)和二号灯管(602)电性连接,所述一号灯管(601)的色温值高于二号灯管(602),且二号灯管(602)与人体感应器(502)电性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灯板(6)的底部贯穿设有通风槽(7),所述通风槽(7)的。两侧内壁均设有嵌合插孔,所述通风槽(7)的内部嵌合安装有通风网板(702),所述通风网板(702)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橡胶条(703),且橡胶条(703)与嵌合插孔的直径相同,所述通风网板(702)的另一侧外壁安装有轴杆(704),且通风网板(702)关于轴杆(704)对称安装,所述轴杆(704)的底部嵌合连接有滑动把手(701),且滑动把手(701)的长度小于轴杆(704)的直径;:所述微型音响(501)的内部含有蓝牙连接模块,所述微型音响(501)通过蓝牙连接模块与移动通讯设备电性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的操作步骤如下:s1、在使用本控制系统为家庭卧室提供智能化的灯光管理操作前,先根据卧室床体距离窗户之间的横向距离,调整调节杆(102)的有效伸缩长度,使得安装滑盒(2)处于窗体的上方,随后将三种不同遮光系数的第一遮光帘(203)、第二遮光帘(204)和第三遮光帘(205)分别安装在三组滑杆(206)表面的套环(207)底部,之后根据床体的宽度,将两组吊绳(402)系在横杆(4)表面对应的距离处,使得灯罩(5)位于床体的两侧侧上方,通过驱动二号伺服电机(401),使得二号伺服电机(401)正向转动,使得灯罩(5)以及内部的灯泡跟随吊绳(402)的收卷向上运动,进而调整灯泡的照明高度以适应使用者在床体表面处于不同姿势下阅读视野的改变,与此同时,在需要进行床头阅读时,将二号弧形罩(803)推动至灯罩(5)靠近使用者的一面,利用凹透镜将灯泡发出的光线予以折射处理,使得灯泡发出的照明光线呈扩散状,进而减少光线直照的可能,减少阅读时对眼睛的伤害;s2、在使用者仰靠在床体床头时,使用者的阅读视野高度较高,此时灯泡处于较高的悬垂高度以确保灯泡的照明光线稳定投放,在使用者卧躺在床体床头处时,人体感应器(502)能够检测到人体姿势发生变化,此时二号伺服电机(401)反向转动,带动吊绳(402)以及灯罩(5)下降,进而使得灯泡作为光源与人体的阅读高度保持恒定距离以保证阅读时照明光线的恒定,此外人体在夜间难以入眠时,能够通过灯罩(5)顶部的微型音响(501)播放的催眠曲来促进入眠,此外微型音响(501)通过蓝牙连接模块与使用者的智能手机实现无线连接,进而使得使用者在夜间入睡前将手机放在远离床体的表面也可同步接收到智能手机设定的闹钟以及语音通讯服务,减少手机辐射;s3、在人体感应器(502)检测到使用者处于卧躺状态后,为辅助使用者快速入眠,根据使用者入睡时的光线偏好,选择性先后启动与第一遮光帘(203)、第二遮光帘(204)和第三遮光帘(205)间接连接的三组电动伸缩杆(202)中的一组、两组或三组,带动第一遮光帘(203)、第二遮光帘(204)和第三遮光帘(205)相互靠近,形成不同的遮光效果,进而辅助入
眠;s4、使用者仰躺在床体表面准备入睡前,正向启动二号伺服电机(401),使得灯罩(5)跟随吊绳(402)向上移动,从而避免夜间使用者需要起夜坐起时头部撞击到灯罩(5)现象的发生,在夜间使用者站起后准备前往卫生间时,人体感应器(502)检测到人体经过且此时光敏感应器(603)检测到卧室内部环境光强值较小,启动二号灯管(602),此时二号灯管(602)发出的低色温值的暖黄色的灯光起到夜灯效果,为夜间起夜提供必要照明的同时减少刺眼灯光的产生,在进行正常照明时,启动一号灯管(601),一号灯管(601)的色温值较大,能够发出接近日光的白色灯光,具有较强的照明效果;s5、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若处于床体中间或者床尾位置进行阅读操作,此时启动一号伺服电机(3),带动主动齿轮杆(301)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303)转动,使得表面的拨动块(302)与滑动块(403)表面的驱动块(306)接触,并借助拨动块(302)的移动,带动滑动块(403)在凹槽(101)的内部移动,进而调整横杆(4)与床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适应不同条件下使用者阅读位置的改变。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吊顶框架和安装滑盒,所述凹槽的底壁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表面通过轴承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表面安装有吊绳,所述吊绳的尾端安装有灯罩,所述灯罩的顶部安装有微型音响,所述微型音响的表面安装有人体感应器,所述横杆的一端连接有二号伺服电机,所述吊顶框架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尾端连接有安装滑盒。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二号伺服电机、横杆、吊绳、灯罩、人体感应器和微型音响,通过调整二号伺服电机转动,调整灯罩的悬垂高度,以适应使用者在床头处于不同姿势下阅读时的照明需求,通过一号伺服电机带动输送带转动进而调整灯罩的位置,以适应使用者阅读位置的改变。读位置的改变。读位置的改变。


技术研发人员:蒋秀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实特(深圳)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1
技术公布日:2022/5/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